澳大利亞在中東遭到報復,一夜之間飛走3億訂單,澳部長失去底氣

2020-12-13 騰訊網

中澳關係惡化後兩國的經貿往來也受到了阻礙,澳大利亞是出口型國家,在重要市場面臨出口難題已經讓澳大利亞感到焦慮,但糟糕的情況還不止於此,近日卡達也對澳採取了行動。據卡達方面消息,該國已經決定要終止從澳進口羔羊,過去幾年澳大利亞對卡達出口活羊和鮮凍羊肉每年的貿易額可達3億澳元,說斷就斷讓本就憂心忡忡的澳相關行業出口商倍受打擊。

卡達之所以不給澳大利亞留情面或許也和通過之前的摩擦有關。今年10月份,莫裡森政府對在卡達多哈國際機場對澳女旅客進行檢查的事件表達立場,也許是文化敏感引發的衝突,澳大利亞政府在這方面的嗅覺一直不夠靈敏。如澳總理莫裡森就喜歡把「堅持自己認為的價值觀」掛在嘴邊。此次卡達決定終止對澳羊肉進口進行貿易補貼將導致澳大利亞羊肉失去這一市場。

對於又一重要市場向澳大利亞關閉大門,澳國內的相關行業對澳政府的不滿情緒在發酵。雪梨Al-Karim出口公司的企業主表示卡達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市場之一,過去5年貿易相安無事,但一夜之間訂單說沒就沒,這讓人難以接受。

卡達從2015年開始對澳進口羔羊進行補貼,這一補貼協議按照當初籤訂的時間,應該到2023年年底才會結束,但現在卡達提前採取了行動,終止繼續向澳進口羔羊進行補貼,這意味著澳羊肉在卡達市場一下失去了重要的價格優勢。

根據卡達方面的消息,到今年年底該國就將停止對澳進口活羊和冰鮮肉類的補貼。長期協議突然被取消後,澳大利亞政府這次沒有立馬對卡達表示不滿,而是試圖通過降溫和溝通尋找可能轉圜的餘地。

在接受採訪時,澳貿易部長伯明罕就表示,卡達是在審查國家支持的進口計劃,而現在任何關於卡達禁止澳洲出口羔羊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顯然這一說法底氣十分不足,只是為了安撫澳大利亞國內企業。外界普遍的猜測一是對今年10月多哈機場兩國的摩擦的回應,二是中東地區近期對澳感官普遍下降,卡達方面通過這種方式表達立場),但不管如何,澳大利亞羊肉或許無法繼續在當地市場獲得競爭力,甚至會全面被當地的進口商所拋棄。

相關焦點

  • 澳政客出昏招報復中國,澳政府緊急表態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盯上了近期價格迅速上漲的鐵礦石,他提出,要「試探中國的底氣」、「讓中國付出代價」,就應該對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徵稅。卡納萬13日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發表文章稱,鐵礦石是中國目前沒有加徵關稅或採取限制的一種產品,因為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無法取代,如果沒有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中國的鋼鐵產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 失去中日韓3大金主?澳大利亞煤炭75%出口訂單或無人接盤,怎麼辦
    但據日經中文網1月12日最新報導,隨著中日韓三國接連宣布碳中和目標(二氧化碳排放為零),啟動能源轉型,澳洲第二大賺錢生意——煤炭未來可能將失去前三大金主。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是澳大利亞煤炭行業的第一大金主,佔據其42%的出口份額;而中國、韓國則以18%、15%的份額緊隨其後。也就是說,一旦失去中日韓三大買家,澳洲煤炭行業75%出口訂單將無人接盤。
  • 澳大利亞要去WTO告狀?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當地時間11月29日,澳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接受採訪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仍在繼續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此前外媒曾透露,澳大利亞曾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覆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但遭到拒絕。
  • 澳大利亞徹底「煤」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本國名字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一次次向對華挑釁,嚴重破壞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而中澳經貿往來也因此受阻,澳國大麥、葡萄酒等農產品相繼中國海關拒之門外,不過在最近澳大利亞又迎來了一個壞消息。在12月8日當天舉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中國同各國煤炭供應商籤署了大量的採購訂單,預計最終採購規模將達到10億噸,由於中國已經對澳煤炭進口做出了限制,這次訂單裡顯然不會有澳大利亞的名字。按照路透社的報導,煤炭交易大會負責人當天也發表了講話,他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上半年的煤炭需求量出現了暴跌,但是隨著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煤炭進口規模將重回往年水平。
  • 報復中國?澳大利亞要被盟友「坑慘」了
    導讀: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發布了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命令。煤炭作為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出口品,而澳洲每年對華出口價值高達140億美元的煤炭,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澳洲股市也開始下跌,礦業公司受到不小衝擊。
  • 遭中方打擊後,澳放言將尋找替代市場,不料又被美國背後「捅刀」
    一貫熱衷於討好美國、充當「反華急先鋒」的澳大利亞,如今終於嘗到了搬石頭砸腳的滋味。僅僅在5月19日,澳大利亞接連遭到兩次重大打擊。首先,中國決定自本月19日起,對澳大麥徵收73.6%的反傾銷稅以及6.9%的反補貼稅。
  • 失去中國留學生後,澳大利亞留學產業遭到重擊,或損失600億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機構教學質量、校園環境等,都受到全球各個國家的認可,讓它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最受歡迎的留學目的地。2019年,教育產業給澳大利亞帶來了410億澳元的收入,中國是澳大利亞留學生的主要來源。2019年,來澳中國留學生人數就達到了22.9萬人,佔據留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 中國收取澳葡萄酒212%費用,澳方急到「跳腳」,美國出面「護短」
    但澳大利亞明顯底氣不足,正因為如此,澳大利亞只會在旁叫囂,無理指控是中國有意針對,甚至搬出此前遭到中國徵收「雙反」關稅的澳大麥來說事,揚言要向世貿組織狀告中國。隨著現階段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在這一節骨眼上,作為澳大利亞的「老大哥」,美國自然是不會缺席這場由澳方開場的鬧劇。
  • 300億徹底泡湯?澳大利亞被取代,外媒:「戰爭」令人不寒而慄
    我們知道,自從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對華不利之後,澳大利亞被華制裁的進展一直備受關注。我們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出口貿易大國,澳大利亞國內擁有豐富的糧食、煤炭以及海產品等資源。然而在世衛組織闢謠之後,澳大利亞見這招不好使了,於是就跟在美國後面進行軍事演習,以為通過這樣施壓的方式,能對華起到一定的威懾效果。在11月中旬參加了美日印澳四國參加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其實早在2007年,澳大利亞就已遭到警告,不允許再參加這類軍演,很顯然,澳大利亞這次是違背承諾做出該舉動,這是公然的挑釁。
  • 澳大利亞徹底「沒」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當然我國也清楚認識到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視與我們進行合作的國家。但是有些國家往往是與我們想法不同的,明明可以互利共贏,他們卻非要將這和諧的局面給打破,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如此,澳大利亞徹底「沒」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 關鍵時刻非洲送上「助攻」,澳企失去開採權,澳媒:我們才剛漲價
    不過,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天然氣、石油還是煤炭,我國都有不同的進口市場,比如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等國進口天然氣,從中東國家沙特、俄羅斯等國家進口石油。但是唯獨對於鐵礦石,非常依賴澳大利亞。這些年來,我國從未停止過開拓世界礦產類資源市場份額的腳步,甚至在近幾年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 澳大利亞能夠獲勝?澳農民率先急了,叫苦不堪
    近段時間,澳大利亞政府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快速滑入谷底,兩國經貿關係也陷入困局。然而,莫裡森政府不思悔改,反而仍在對華展示強硬。據澳大利亞ABC報導,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16日宣布,澳政府就中國針對澳大麥徵收雙反關稅問題,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並表示澳方申訴「勝算很高」。此外,伯明罕還指責中國的反傾銷措施是「制裁行為」,稱中國這麼做會失去「其他國家的更多生意」。他還揚言,如果中澳在其他商品關稅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澳方可能還會向WTO「告狀」。
  • 澳大利亞真是美國的「好學生」丨北京觀察|弗萊登伯格|澳大利亞...
    這個毫無新意的藉口,不僅美國沒用膩,還被美國的「好學生」澳大利亞原封不動地照搬了去。澳否決中企近15億收購案「這更多是出於政治因素」據報導,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弗萊登伯格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中國建築集團對澳建築承包巨頭Probuild的收購要約,該筆交易價值約3億澳元(近15億人民幣)。
  • 伊朗報復真的來了?以色列指揮官遭槍殺,中東陷入亂鬥局面
    前段時間伊朗核科學家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到突然襲擊,最終不幸身亡,隨後伊朗上下對此都非常不滿,對這件事發出了強烈的譴責,同時也呼籲對幕後黑手進行嚴重且明確的懲罰。隨後伊朗政府也進行了非常深入的調查,根據一些證據以及跡象表明,很有可能是以色列在背後搗的鬼,就在最近伊朗的報復真的來了,以色列指揮官遭到槍殺,中東徹底陷入亂鬥局面。
  • 澳大利亞收緊難民條件 致大量中東人滯留印尼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1月19日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日前宣布禁止暫住印尼的難民定居澳大利亞,澳政府對此決議進行辯護。該決議可能致使成千上萬來自中東的難民滯留印尼。據報導,澳大利亞保守黨政府18日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聯合國駐印尼難民署登記註冊的難民將不再擁有定居澳大利亞的資格。
  • 澳大利亞商品出口感受到寒意後,澳經濟或永遠無法復甦,又有新進展
    路透社1月7日報導,澳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2020年11月貿易順差收窄,從前一個月的66億澳元收縮至50億澳元(39.0億美元)。由於煤炭和農產品出口遭到限制,導致出口勢頭減弱。澳大利亞但對中國的商品出口下降了近10%,降至四個月低點。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2020年,是澳大利亞經濟多張"名片"受重挫的一年。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 (怎麼回事)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於16日晚些時候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關稅一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中澳之間的貿易個案,我和我的同事已經多次闡明了中方的原則立場,具體的情況請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來了解。
  • 澳大利亞農民損失慘重,澳煤炭訂單被多國切斷,澳經濟或倒退回原形
    澳大利亞經濟屋漏偏逢連夜雨,跡象表明,全球多國試圖擠走澳大利亞相關企業在亞洲的主要市場份額,並努力切斷澳大利亞煤炭企業的訂單。預計該合資企業還將有助於實現中俄兩國政府大幅提高雙邊貿易額的宏偉目標,因為這將使兩國之間的貿易額每年增加50億美元。Elgaugol總幹事Aleksandr Isaev表示:來自Elga的煉焦煤將替代大量澳大利亞等國類似質量的煤炭。另一位俄生產商梅謝爾此前表示,11月的出貨量增長了13%,預計12月將增長25-30%。計劃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
  • 澳大利亞部長想來談生意?一邊反華一邊賺中國的錢,還有人歡迎嗎
    據多家媒體上周報導,中國將從11月6日起頒布一份「重大暫停令」,叫停來自澳洲的大麥、食糖、紅酒等7項產品的進口,讓整個澳大利亞都如喪考妣。但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傳說中的暫停令顯然並沒有落地,這幾個月來一直因為中澳經貿風波而焦頭爛額的澳洲政府也終於暫時鬆了一口氣。
  • 澳大利亞,也想卡我們的脖子?
    最近,澳大利亞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又提出,要把鐵礦石作為「反制中國的最大武器」。13日,卡納萬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提議對輸華鐵礦石徵收1%的報復性關稅。他還威脅不斷提高稅率,迫使中國「結束不平等的貿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