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加爾國家概況
【國 名】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La République du Sénégal )。
【面 積】 196722平方公裡。
【人 口】1510萬(2015年)。全國有20多個民族,主要是沃洛夫族(佔全國人口的43%)、頗爾族(24%)和謝列爾族(15%)。官方語言為法語,全國80%的人通用沃洛夫語。95.4%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4.2%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拜物教。
【首 都】 達喀爾(Dakar),人口約350萬(2016年)9~10月氣溫最高,平均為24~32℃,1月氣溫最低,平均為18~26℃。
【國家元首】 總統馬基·薩勒(Macky SALL),2012年3月當選,4月2日就職。
【重要節日】 國慶日:4月4日。
【簡 況】 位於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北接茅利塔尼亞,東鄰馬裡,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00公裡。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9℃,最高氣溫可達45℃。11月至次年6月為旱季,7~10月為雨季。
公元10世紀,圖庫列爾人建立泰克魯王國,14和16世紀先後併入馬裡帝國和桑海帝國。186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09年劃入法屬西非洲。1958年11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59年4月與蘇丹(今馬利共和國)結成馬裡聯邦。1960年4月4日,同法國籤署「權力移交」協定。6月20日,馬裡聯邦宣告獨立。8月20日,塞退出聯邦,成立獨立的共和國,列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為首任總統。獨立後,桑戈爾總統領導的社會黨長期一黨執政。1974年起實行多黨制。1980年12月31日,桑戈爾總統主動引退,總理阿卜杜·迪烏夫接任。此後,迪烏夫於1983、1988和1993年三次連選連任。2000年3月,民主黨候選人瓦德擊敗迪烏夫當選總統,結束社會黨長達40年的執政歷史。
【政 治】 2007年2月,瓦德連選連任。瓦德總統執政期間,塞政局總體穩定。2009年以來,朝野雙方圍繞2012年總統大選的鬥爭趨於激烈。2012年初,塞反對派多次組織示威遊行,抗議瓦德總統謀求第三任期,塞局勢一度緊張。2月26日和3月25日,塞先後舉行兩輪總統選舉,投票過程平靜有序。反對黨候選人薩勒在第二輪投票中以65.8%的得票率獲勝,當選為塞歷史上第四位總統。4月2日,薩勒正式就職。
【憲 法】 現行憲法於2001年1月經全民公決通過,後經多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2001年憲法規定為7年,2016年3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自下屆總統起任期為5年),只能連任一次。總統缺位,由國民議會議長代理,並在2至3個月內舉行大選(2012年9月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
【議 會】 國民議會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本屆國民議會於2017年9月成立,共165個席位。薩勒總統領導的變革力量聯盟獲125席。現任議長為穆斯塔法·尼亞斯(Moustapha NIASSE,參政党進步力量聯盟總書記)。
【政 府】 本屆政府成立於2017年9月,成員包括1名總理、35名部長、4名部長級代表:總理穆罕默德·布恩·阿卜達拉·迪奧納(Mahammed Boun Abdallah DIONNE)、武裝力量部長奧古斯丁·蒂內(Augustin TINE)、外交和海外僑民部長西迪基·卡巴(Sidiki KABA)、內政部長阿利·恩古耶·恩迪亞耶(Aly Ngouille NDIAYE)、司法和掌璽部長伊斯梅拉·馬迪奧爾·法勒(Ismaïla Madior FALL)、基礎設施、陸路運輸和改善地區交通部長阿卜杜拉耶·達烏達·迪亞洛(Abdoulaye Daouda DIALLO)、經濟、財政和計劃部長阿馬杜·巴(Amadou BA)、水利和環衛部長曼蘇爾·法耶(Mansour FAYE)、城市改建、住房和生活環境部長迪耶納·法爾巴·薩爾(Diéne Farba SARR)、公職、整合人員和改善公共服務部長瑪利亞馬·薩爾(女)(Mariama SARR)、農業和農村裝備部長帕帕·阿卜杜拉耶·塞克(Papa Abdoulaye SECK)、石油和能源部長曼蘇爾·埃利曼·卡內(Mansour Elimane KANE)、衛生和社會行動部長阿卜杜拉耶·迪烏夫·薩爾(Abdoulaye Diouf SARR)、婦女、家庭和性別部長恩德耶·薩利·迪奧普·迪恩(女)(Ndèye Sali Diop DIENG)、國民教育部長塞裡涅·姆巴耶·蒂亞姆(Serigne Mbaye THIAM)、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長馬裡·特烏·尼亞內(Mary Teuw NIANE)、貿易、非正規部門和中小企業部長阿利翁·薩爾(Alioune SARR)、畜牧業和畜牧生產部長阿米娜塔·姆本格·恩迪亞耶(女)(Aminata Mbengue NDIAYE)、職業培訓、學徒和手工業部長馬馬杜·塔拉(Mamadou Talla)、漁業和海洋經濟部長奧馬爾·蓋耶(Omar GUEYE)、地方治理、發展和領土整治部長亞雅·阿卜杜勒·卡內(Yaya Abdoul KANE)、工業和中小工業部長穆斯塔法·迪奧普(Moustapha DIOP)、非洲一體化、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和法語國家事務部長姆巴尼克·恩迪亞耶(Mbagnick NDIAYE)、體育部長馬塔爾·巴(Matar BA)、勞動、社會對話、職業組織和與國家機構聯繫部長桑巴·西(Samba Sy)、文化部長阿卜杜·拉蒂夫·庫利巴利(Abdou Latif COULIBALY)、促進投資、合作和國家電子政務發展部長胡迪婭·姆巴耶(女)(Khoudia MBAYE)、新聞、電信、郵政和數字經濟部長阿卜杜拉耶·比比·巴爾德(Abdoulaye Bibi BALDE)、航空運輸和空港設施發展部長邁穆娜·恩多耶·塞克(女)(Maimouna NDOYE SECK)、旅遊部長馬姆·姆巴耶·尼昂(Mame Mbaye NIANG)、工業和地質部長艾薩圖·索菲·格拉迪馬(女)(Aïssatou Sophie GLADIMA)、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部長馬姆·蒂埃諾·迪恩(Mame Thierno DIENG)、青年、構建公民意識和促進志願服務部長帕普·戈爾吉·恩東(Pape Gorgui NDONG)、互助經濟和小微金融部長阿米娜塔·安熱麗克·曼加(女)(Aminata Angélique MANGA)、就業、社會融入和增強手工業部長阿卜杜拉耶·迪奧普(Abdoulaye DIOP)、良政和兒童保護部長恩德耶·拉瑪圖拉耶·蓋耶·迪奧普(女)(Ndèye Ramatoulaye Guèye DIOP)、總理府負責落實鄉村發展緊急計劃的部長級代表蘇萊曼·朱爾·迪奧普(Souleymane Jules DIOP)、負責預算的部長級代表比裡馬·曼加拉(Birima MANGARA)、負責鐵路發展的部長級代表阿卜杜·恩德內·薩勒(Abdou Ndéné SALL)、負責農業組織互助和保障的部長級代表穆斯塔法·洛·迪亞塔(Moustapha Lô DIATTA)。
【行政區劃】 目前全國共有14個大區,172個縣市,385個鄉鎮。
【司法機構】 憲法規定,司法權由憲法委員會、最高法院、審計法院、各級地方法院和法庭行使。1992年,塞進行司法體制改革,成立憲法委員會、行政法院。2001年憲法延續該體制。2008年4月,塞國民議會通過關於成立最高法院的法案,決定將行政法院和上訴法院合併為最高法院,並於8月對憲法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改。11月,最高法院成立。現任憲法委員會主席帕普·奧馬爾·薩科(Pape Oumar Sakho),最高法院院長馬馬杜·巴迪奧·卡馬拉(Mamadou Badio CAMARA),總檢察長謝赫·艾哈邁德·迪迪安·庫裡巴利(Cheikh Ahmed Tidiane COULIBALY)。
【政 黨】 塞現有超過250個合法政黨,主要有:
(1)爭取共和聯盟(Alliance Pour la République):執政黨。由馬基·薩勒於2008年12月創立,主要成員為原民主黨內薩勒的支持者。綱領是堅定維護共和價值觀,將民主進行到底,把塞人民的關切作為行動的中心,箴言是勞動—團結—尊嚴。薩勒任黨主席,並於2012年3月當選總統。
(2)進步力量聯盟(Alliance des Forces de Progrès):參政黨。由部分原社會黨成員於1999年8月組建,主張建立民主政治,依靠政治方式維護社會穩定。總書記為國民議會議長尼亞斯。2012年總統選舉第二輪與薩勒結盟。
(3)塞內加爾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 du Sénégal):參政黨。黨員120萬人。前身為塞內加爾民主集團,1958年與塞內加爾行動社會黨合併為塞內加爾進步聯盟,塞獨立後長期執政,1976年12月改為現名。綱領是實行「民主社會主義」,即在保留非洲特性的同時,建立一個開放、民主和人道主義的社會。主席為前總統阿卜杜·迪烏夫(Abdou DIOUF),總書記烏斯曼·塔諾·迪昂(Ousmane Tanor DIENG)。
(4)塞內加爾民主黨(Parti Démocratique Sénégalais):反對黨。1974年7月31日由瓦德創立。以正義、尊嚴和博愛為箴言,宗旨是通過民主手段建立一個民主、社會主義和全面發展的社會。2000年3月該黨候選人瓦德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並於2007年2月連選連任。2012年總統選舉中,瓦德敗選,民主黨成為主要反對黨。
此外,還有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國家黨、民主復興聯盟、獨立勞動黨、民主聯盟(原為民主聯盟—爭取勞動黨運動,2008年12月改為現名)、復興公民黨、塞內加爾共和運動、非洲群眾獨立黨、塞內加爾民主聯盟(革新派)、塞內加爾共和黨、塞內加爾非洲生態學者黨、爭取民主和聯邦制聯盟等。2010年5月,前外長加迪奧成立「公民政治運動」。
【重要人物】 總統馬基·薩勒:1961年出生。先後在達喀爾大學、法國石油研究院馬賽高等物理學院就讀。上世紀80年代加入民主黨。2000年瓦德當選總統後,薩勒進入政府,歷任總統顧問、國務部長、政府發言人、總理等。2004年成為民主黨主要領導人之一。2007年10月出任國民議會議長。2008年11月,薩勒辭去國民議會議長職務並退出民主黨。12月成立爭取共和聯盟。2009年3月在地方選舉中當選法蒂克市市長。2012年3月當選總統,4月2日就職。已婚,有3名子女。
【經 濟】 系最不發達國家,但經濟門類較齊全,三大產業發展較平衡。糧食不能自給,農業以種植花生、棉花為主,是西非地區主要的花生、棉花生產國。漁業、花生、磷酸鹽出口和旅遊是塞四大傳統創匯產業。薩勒總統執政後,優先發展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經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強農業投入,改善電力供應,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塞經濟保持穩定增長。2017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60.57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9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8%
貨幣名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簡稱非洲法郎(FCFA)
年均匯率:1歐元=655.957非洲法郎。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資 源】 礦產資源貧乏,主要有磷酸鹽、鐵、黃金、銅、鑽石、鈦等。磷酸鈣儲量約1億噸,磷酸鋁儲量約在5000到7000萬噸之間。鋯石儲量約8億噸。由於2003年出臺的礦業法對勘探階段的企業實行減免稅收等鼓勵政策,礦業開採近年來取得快速發展。2009~2012年,礦業領域投資額增加7000億非洲法郎,共籤訂開採合同75份,涉及黃金、磷酸鹽、鈾、綠坡縷石、鋯石等。內陸天然氣儲備約100億立方米,沿海石油儲量估計超過10億桶,尚未實現商業開發。森林面積約620.5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32%。水力資源豐富。
【工 業】 西非地區工業較發達的國家之一。2015年工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1%。全國有500多家企業,85%的工廠企業集中在達喀爾。食品加工業是最主要的工業部門,約佔每年工業增加值的40%左右。化工業在每年工業增加值中所佔比重為12%,主要生產磷酸鹽和化肥等。2010年磷酸鹽產量為105.5萬噸。近年汽車裝配業發展迅速,2003年同印度塔塔國際公司成立了生產汽車的合資公司,2008年又同伊朗KHODRO公司成立了轎車組裝工廠。此外,建築業近年因政府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而獲得較快發展。
【農林牧漁業】 2015年農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6%。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70%以上。可耕地815.7萬公頃,已耕地246萬公頃。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和棉花。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約86.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7萬公頃。除滿足國內需要外,絕大部分花生用於出口,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主要農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糧食不能自給,僅能滿足40%的需求。近年隨著政府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投資,可耕地面積擴大,水稻等農作物產量有所增加。
近年主要農作物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11/2012 | 2012/2013 | 2013/2014 | |
花生 | 52.8 | 69.3 | 71.0 |
棉花 | 2.5 | 3.2 | 3.3 |
高粱、小米 | 56.8 | 80.0 | 67.0 |
玉米 | 12.4 | 22.8 | 22.3 |
水稻 | 43.9 | 47.0 | 42.4 |
(資料來源:法蘭西銀行2013年法郎區報告)
畜牧業以飼養牛、羊、豬、馬、家禽為主,近年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約為4%。牲畜存欄數情況如下: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牛(萬頭) | 334.6 | 344.8 | 346.4 |
綿羊(萬隻) | 571.6 | 595.6 | 608.8 |
山羊(萬頭) | 488.7 | 501.6 | 518.6 |
豬(萬隻) | 51.8 | 31.3 | 38.6 |
馬(萬匹) | 43.8 | 47.0 | 53.7 |
(資料來源: 塞內加爾統計局《2013年塞內加爾經濟社會狀況》報告,2016年2月)
漁業是塞經濟主要支柱之一。2015年產值約為1540億非洲法郎。全國漁業從業人員約有15萬,佔就業人口的2.8%。近年來,受漁業資源萎縮影響,漁業從業人員數量有所減少。近年捕魚量情況如下(單位:萬噸):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捕魚總量 | 44.1 | 42.6 | 43 | |
其中: | 手工捕魚 | 39.8 | 37.4 | 38.3 |
工業捕魚 | 4.3 | 5.2 | 4.7 |
(資料來源: 塞內加爾統計局《2015年塞內加爾經濟社會狀況》報告,2018年1月)
【旅遊業】 是塞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被塞政府列入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戰略中優先發展的產業。為促進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塞政府自2007年3月起將旅遊業增值稅由18%降至10%,當年吸引遊客54萬多人次,比上年增長5.1%,實現外匯收入1387億非洲法郎,同比增長6%。2011年塞入境遊客達45萬人次,主要來自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美國和其他非洲國家。旅遊點主要集中在達喀爾、捷斯、濟金紹爾、聖路易地區。12月至次年2月為旅遊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