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若說在「五絕」中,最讓王重陽器重之人,定然是南帝段皇爺。這一點,從王重陽在臨終前,不惜長途跋涉,穿越千山萬水,來到大理親自將自己最為倚重的絕技「先天功」傳給段皇爺,就可以看出王重陽對段皇爺的認可。
段皇爺名智興,本是大理皇帝,也是北宋時期修煉了「六脈神劍」的段譽之孫。他雖然沒能繼承先祖留下的大理絕技「六脈神劍」,但是他的「一陽指」也是功力高深,故而在「五絕」之中,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後來,因為感情之事,段皇爺看破紅塵,選擇歸隱山林,做起了和尚,法號一燈。
一燈大師地處南方,五行屬火。
能夠得到王重陽的垂青和認可,一燈大師的人品自然是一流的。雖然一燈大師繼承了王重陽的「先天功」,但是他的武功並沒有突飛猛進,更沒有全面壓制另外幾大高手,這是令人疑惑不解的,看來一燈大師並沒有完全學會「先天功」。嶽老三認為,可能問題的關鍵在於一燈大師不是「童子身」!
修煉王重陽的武功,童子身也是一個必備條件,這一點周伯通有所透露。
周伯通道:「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因禁我在這鬼島之上?」(三聯版《射鵰英雄傳》第十七回「雙手互搏」)
可見,王重陽的幾門厲害功夫都需要童子身才能修煉成功並發揮威力,而王重陽最厲害的武功莫過於「先天功」,那麼修煉「先天功」也需要童子之身這個條件。王重陽一生沒有成婚,年輕的時候說是以抗金為重,後來又出家做了道士,其實很大程度上的原因還是明白自己武功需要「童子之身」,故而他在愛情方面顯得那麼不負責任,不願意去接受林朝英。
所以說,王重陽的「先天功」威力極大是毋庸置疑,但是先決條件必須要童子之身。如果失去了童子之身,即使修煉了「先天功」,發揮的威力也是大打折扣。
這層道理,王重陽肯定對周伯通說過,所以周伯通內心也很明白。
王重陽對於本門武功傳承考慮的並不多,因為他後期內心一直想著悟道,他也希望他的門人能夠把更多精力用於悟道方面,而不要過於沉迷武學。然而,王重陽卻更希望江湖的平定,他認為只要有一個像自己這般人品端莊的頂級高手維持著江湖的穩定,那麼江湖風波必然會被平息,沒有人能掀起大風大浪。
二
在王重陽感覺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之時,他內心有一個極大的隱憂:無人能制服西毒歐陽鋒。
可以說,王重陽最為忌憚之人就是西毒歐陽鋒,此人心腸狠毒,為奪取《九陰真經》苦心積慮,這一點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就看的出來。一旦王重陽過世,他勢必不會善罷甘休。王重陽有了這重擔心,就必須要培養一個人物,克制西毒歐陽鋒。
本身,培養自己的師弟周伯通是最為合適的,可是王重陽對自己的師弟並不十分信任,因為王重陽覺得周伯通過於小孩子天性,未有濟世情懷,難以承擔大事。故而,王重陽就只有尋思另外三人,黃藥師性格孤傲,向來我行我素,無懼世人禮法,就不合適。那就只有洪七公和段皇爺,但是洪七公俠義情懷最重,卻也最是慈悲心最強,而且他沒有克制歐陽鋒的法門。而段皇爺卻是修為精深,又有「一陽指」克制「蛤蟆功」。所以,段皇爺對付歐陽鋒最有優勢,故而王重陽認定段皇爺最為適合修煉「先天功」。
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第二年就奔赴大理,因為此時他已經有所察覺自己大限將至。來到大理以後,王重陽就以探討武學的名義,將「先天功」傳授給段皇爺。
段皇爺深知,「先天功」是王重陽的頂級絕學,可是王重陽不惜奔赴萬裡來到大理傳藝,真是用心良苦。段皇爺得知王重陽的想法以後,對他更是既敬且佩。
段皇爺自然知道「先天功」威力奇大,王重陽就是得以成為天下第一,但是他並不知道「先天功」需要的條件就是童子之身,這對於段皇爺來說近乎苛刻。
段皇爺畢竟是大理皇帝,唯獨不缺女人,甚至三宮六院都會為了他而爭風吃醋,陰謀算計,上演一出出《甄嬛傳》的好戲,故而段皇爺肯定不會是童子之身。
雖然失去童子之身,段皇爺功力也算是精純,所以他依舊能夠修煉「先天功」,但是修煉的效果相比王重陽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他也能夠將「先天功」練成,可是在發揮威力方面弱了很多,並不能將「先天功」的精髓發揮出來。
就像《闢邪劍譜》,想要修煉成功就得自宮。如果不自宮,也可以將劍法修煉個似是而非,但是威力就完全不能比。林震南沒有自宮,修煉的劍法簡直太過平庸,而林平之自宮練劍以後,劍法快的不可思議。可見,前提條件對武功威力的影響力是極大的。
所以,「先天功」對於段皇爺而言也是如此,因為他失去了童子之身,雖然修煉了,但是作用微乎其微。只能「先天功」對於段皇爺的作用只是在原有武功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功力,效果一般,並沒有使得段皇爺的武功突飛猛進。
三
在王重陽重病之際,歐陽鋒就已經還伺在側,他等著王重陽一過世,就立即行動,搶走《九陰真經》。
然而,王重陽雖然重病難愈,他卻已經發現了歐陽鋒,於是他詐死,等待歐陽鋒的現身。歐陽鋒果然中計,聽聞王重陽一死,他就二話沒說第一時間出現,於是在大意之際就被王重陽突然襲擊,被「一陽指」破了「蛤蟆功」。
隨後,歐陽鋒回到西域白駝山莊,勤修苦練二十年,這才恢復了功力,並且武功更上一層樓,想到二十年前的恥辱,他內心憤憤,這才又來中原,依舊想要奪取《九陰真經》。
二十年過去,已然物是人非。
東邪已然經歷喪妻之痛,所有弟子也被逐出桃花島;洪七公依舊瀟灑,貪杯好吃;南帝卻因為感情挫傷,心懷愧疚,避位為僧,成為一燈大師。
可是,相同的是,四絕的武功都在很大程度增強。然而,只有一燈大師武功增強的速度相對緩慢,這與他所修煉的武功是不符合的。
其實,段皇爺身份的轉變是一個極度痛苦的過程,他經歷了感情的背叛,而又對自己未救瑛姑之子無比愧疚,這導致他在一段時間內極度厭世。這個過程他生了一場大病,武功修煉不進反退。
雖然他之前修煉了「先天功」增加了一部分功力,可是段皇爺成為一燈大師的過程中造成了他功力的減弱,這一增一減基本上就抵消了。後來,他看破紅塵出家,也就不願意再去修煉王重陽的「先天功」了,因為他已然失去了爭名奪利的興趣。
再說,一修煉「先天功」就會想起王重陽,接著想起一起來大理的周伯通,這都是他的難言之隱,傷心之事,這又增加他內心的痛苦和愧疚。
這就導致段皇爺修煉「先天功」的效果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本身因為不是童子之身,進展就不是很大,這些經歷又使得僅有的效果全被折騰完了。
所以說,一燈大師雖然修煉了「先天功」,在前期進展不大,在後期基本上沒有修煉,這也使得王重陽的獨門絕技「先天功」在王重陽死去以後,從來沒有在江湖上大顯威風。唯一的一次也是一燈大師幫助打通黃蓉的經脈,使用了「先天功」。
一燈大師未能成為天下第一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他自身的條件以及後來自己的想法都使得他的武功未能脫穎而出。
相比而言,歐陽鋒就是一個武痴,為了提升自己的武功,他逼迫郭靖默寫真經,而郭靖將真經內容篡改,隨後歐陽鋒竟然逆練真經,也能大成。
第二次華山論劍之前,歐陽鋒武功增長迅猛。雖然有些神志失常,但是武功的確匪夷所思,隨後在論劍之時又擊敗東邪黃藥師和北丐洪七公,奪得「天下第一」。
段皇爺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並未與歐陽鋒有過較量,畢竟一燈大師來到華山只是想化解這段孽緣。其實,如果一燈大師與歐陽鋒有較量,一燈大師的武功也不會強過發瘋的歐陽鋒
可見,「先天功」需要的太多條件,這些條件限制了一燈大師成為天下第一。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