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景區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博物館的西側就是南京夫子廟,這裡曾經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地下式博物館,這座博物館的前身就是江南貢院,也是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
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上的貢院街
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導覽圖
貢院街夜景
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
遊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最好是在華燈初上的夜晚,來到南京的第一天晚上,我也如同大多數第一次來到南京的朋友一樣去逛了夫子廟秦淮河景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並非秦淮河的美麗夜色和詩情畫意,也不是夫子廟附近熙熙攘攘的熱鬧畫面,而是曾經承載了古代千千萬萬學子們科考夢的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夜景
江南貢院夜景
中國科舉博物館
江南貢院夜景
江南貢院夜景
白天的江南貢院
白天的江南貢院
夜晚的江南貢院比起白天的貢院多了幾分嫵媚和璀璨,華麗的燈光將這座由貢院改建的科舉博物館映照的仿佛曾經金陵秦淮河畔的青樓,用紙醉金迷來形容並不為過。
江南貢院的門票成人每人50元,價格並不便宜,旁邊的夫子廟大成殿的門票才15元。但想到這裡曾經是古都學子參加科舉考試的場所,並且有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還是很有必要進去遊覽一番的。
江南貢院的號舍
江南貢院號舍
江南貢院號舍
狀元亭
江南貢院包括兩部分,江南貢院南苑和科舉博物館陳列館,其中科舉博物館陳列館附近還有一座江南貢院的明遠樓遺址,也是江南貢院的標誌性建築。
根據資料介紹,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是當時的縣學、府學考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後,江南貢院由縣學、府學考場改為鄉試、會試的場所,因此貢院的規模比起南宋時期要增加了很多。後來明成祖朱棣將首都前往北京之後,江南貢院的會試功能取消,這裡專門用作鄉試考場。
江南貢院夜景
江南貢院
江南貢院
科舉考試分級取士圖
科舉博物館內部的科舉名人區
江南貢院在明清時期發展到鼎盛,據資料記載,這裡用於考試的號房曾經多達2萬餘間,可同時容納2萬餘名考生同時參加考試,因此這裡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科舉考場。在從江南貢院到明遠樓的兩側復原了曾經用於考試的號舍,並且還都有名字,按照「天玄宇洪日盈辰列寒暑秋冬閏成律調雲致露為」和「地黃宙荒月昃宿張來往收藏餘歲呂陽騰雨結霜」的順序排列,可能這種分布方式也是參考了古代的科舉號舍分布。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的上部有一座長方形的水池,水池的兩側就是復原的號舍,水池的下邊則是科舉博物館的主體館區,因此科舉博物館屬於一座下沉式的博物館,這種布局在國內的博物館中非常少見。博物館一共有4層,高度有130米,據說1米象徵著10年的時光,科舉博物館的高度寓意著中國科舉考試走過的1300年的歷史,的確很有深意。據說明遠樓前面的水池面積也正好是1300平方米,有著同樣的深意。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裡的狀元卷
狀元街
古代的金榜
博物館的陳列館內分布著迎賓大廳、影音廳、千年科舉沿革區、科舉考試規程區、金榜題名區、科舉名人區、狀元卷館區等幾個展廳,系統的向遊客展示了科舉考試的詳細知識,讓遊客對於歷史上的科舉考試有了深入的了解。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
位於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上的南京江南貢院景區不僅僅是一處景區,它更是一部科舉史的活教材。在江南貢院門前的牌坊上面刻有兩副對聯,裡面的一幅是「聖朝籲俊首斯邦看志士彈冠而起,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發軔而前」,外邊的一幅是「十載辛勤變化魚龍地 ,一生期許飛翔鸞鳳天」,有多少古代學子從這裡鯉魚跳龍門,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今天的我們來到中國曾經最大的科舉考場之地,內心深處多少也應該有一些觸動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頭條號xiaoyao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