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曾凌軻 見習記者劉琴 視頻剪輯殷悅)2020年12月13日,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設立的國家公祭日來到第七個年頭。上午10時1分,凌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城上空,機動車、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道路行人及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員也同時就地默哀。
今天10點01分的南京街頭
10時1分至10時2分,在南京市建鄴區福園街與茶南大街岔路口,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道路交通信號燈為紅燈,路面機動車駐停,行人就地默哀。駐守在管制路口的交警和志願者們立正、脫帽、低頭。水西門大街與長虹路交岔口,車輛也同時停止行進,市民佇立默哀。在路口協助管理交通的志願者宋婆婆今年已經70歲。10點01分,宋婆婆靜靜佇立在原地低頭閉上雙眼進行了一分鐘默哀。她告訴記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每年12月13日,無論自己身在何處,都會進行一分鐘默哀,為的就是提醒自己不忘歷史。
這一分鐘,是哀悼更是警醒。當時光的輪齒,撥回到83年前的今天,南京的天空驟然陰暗。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城,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規模殺害,30萬同胞慘遭殺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於日軍屠刀。
截至2020年12月12日,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餘73位。國家公祭日前,楚天都市報記者赴南京專訪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謝桂英。83年前,10歲的葛道榮失去了一位叔叔和兩位舅舅,自己也被日本士兵用刺刀刺傷右腿;13歲的謝桂英則在失去父親後在家中遭到日軍欺辱。黑暗經歷仍歷歷在目,但兩位老人向記者表示,銘記歷史的意義在於提醒人們珍愛當下的和平。
彼時,目之所及,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此時,心之所向,是此時,心之所向,是勿忘國恥,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