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壹刀:鍋從西天來!30萬印度農民抗議,中國是幕後黑手?

2020-12-12 環球網

本文轉自【補壹刀】;

執筆/刀小胡、鴿子叨&李小飛刀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次鍋從西天來。

印度30萬農民發起的「挺進新德裡」運動愈演愈烈。周三,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人民黨成員饒薩赫布丹維突然就此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農民抗議活動的幕後黑手。

丹維聲稱,莫迪是印度農民的總理,其任何決定都不會對農民不利。並暗示「有人不喜歡」莫迪政府為農民謀福利。

但是丹維沒有給出任何證據支撐他對中巴的這一指控,並很快招致印度其他政治人物毫不客氣的批評。

馬哈拉施特拉邦政黨溼婆軍發言人就「猛烈抨擊」丹維將中巴拖入農民抗議引發的騷亂中,並指責丹維已失去理智,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1

丹維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發言引起爭議了,作為馬哈拉施特拉邦人民黨領導人,他曾經嘲笑農民要求州政府採購更多的「豆子」是惡習,是叛徒!

且不說他一貫荒腔走板,印度農民抗議幕後黑手這個鍋,繞地球一百圈也落不到中國頭上。

此次抗議活動主要是針對印度政府出臺的三個有關農業改革的法案,分別是《農產品貿易和商業(促進和便利)法案》《農民(授權和保護)價格保證協議和農業服務法案》《基本商品(修正)法案》。

這三項新法案,簡單點說,就是允許農民直接向私人部門售賣農產品(主要是小麥、稻穀、豆類等糧食作物)。而在此之前農民必須先將農產品運到政府管理的大集市(Mandi)上,售賣給政府特許的中間商,再由他們轉售給批發商、食品加工企業等。

新法案的初衷其實是放大市場在農產品銷售環節中的定價作用,推行類似於國內的「農超對接」「農社對接」模式,減少中間商「賺差價」。

但是,在抗議的農民看來,如果讓大企業直接採購農產品,那麼它們將獲得定價權,農民無力與大企業面對面議價,可能失去土地和收入。

時至今日,印度農業仍然以小農經濟為主,80%的農場主擁有土地數量不超過2公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很弱,他們仍然依賴政府能夠發揮「兜底」功能,在遇到乾旱等極端情況下,能以最低價格將糧食出售給政府部門。而新的法案要求直接將農產品出售給私人企業或超市的方式缺少兜底價格保障,有可能使其收入受損。

儘管莫迪一再向農民喊話,保證「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法案」將使農民受益,但抗議的農民並不買帳,雙方已經進行了七輪談判,各執一詞,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而抗議活動則大有全國蔓延之勢。印度多地的公共運輸、批發市場、商業街區、鐵路等開始罷工。據全印中央工會統計,最多時有約2.5億人參與罷工,聲援農民的抗議示威。抗議的農民表示,12月14日,他們將封鎖所有通往德裡的高速公路,在印度人民黨辦公室前靜坐抗議以及在各地區總部前抗議示威。

2

面對印度農民一波更比一波高的抗議浪潮,莫迪政府可能覺得有點委屈,還稱參與示威的農民都是受人「挑唆」、誤解了政府的純良動機?

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印度農民此次激烈的抗議活動與政府通過法案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農業改革法案出臺前,印度政府沒有獲得農會組織的充分理解,在遭到農民強烈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提交議會通過。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利用了自己在議會擁有的多數席位,置反對黨關於成立專門委員會討論該法案的建議於不顧,僅以口頭表決的形式快速通過了法案。

實際上,莫迪上臺以來,執政黨在議會的多數席位使政府習慣了在幾乎所有重大改革問題上採取單邊行動,忽視與反對黨和利益相關方的溝通。

印度媒體稱,這已經成為一種風格,即採取突然的、破壞性的政策來改變現狀,比如2016年的廢鈔令、2019年突然取消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在莫迪政府看來,這種戲劇性、突然的舉措是信心和信念的表現。也有一些人將其稱為「Policy by Jhatka」,意為「震動」。

只是,當這一次涉及到最敏感的農業改革問題,這種模式開始遭遇「滑鐵盧」。

其次,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大部分抗議農民來自印度北部的農業大省——旁遮普邦和哈裡亞納邦。

這些都是印度糧食高產的邦,旁遮普邦還素有印度糧倉之稱,在這些地方特許的糧食中間商仍把持著糧食收購,並形成了強大的政治遊說集團,使得任何有損於大集市的改革都難以推進。再加上,現在旁遮普是反對黨國大黨執政,莫迪政府指責此次抗議活動是國大黨煽動的。

同時也有參與抗議的旁遮普組織人士表示,儘管領導人可能有政治上的隸屬關係,但這一活動目前與政黨保持著「安全」距離,沒有設定任何政治議程,不是為了政治未來而做這一切。

作為執政黨和在野黨,在國內政治運動中有沒有利用和煽動,這就很難有個所謂評判了。再說了,有沒有煽動,這也是印度國內的事,跟我們外邊的人扯不上關係。

此外,要真說外部影響,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印度裔錫克人聚居地區都出現了聲援印度農民的示威活動。總部設在美國的「錫克教正義組織」(SFJ)還威脅說,為了支持農民的抗議,他們將關閉印度在世界多個城市的領事館,他們正在計劃在倫敦、伯明罕、法蘭克福、多倫多和華盛頓特區領事館的一系列活動。

3

問題是,為什麼一個堂堂部長級幹部能將如此內政的事務甩鍋給鄰國?

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澤米爾阿萬認為,印度習慣於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他人。歐洲公益組織「EU DisinfoLab」最近就發布報告說,在過去15年間,總部位於印度新德裡的Srivastava集團假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名義,在世界範圍內發布了750多條抹黑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虛假新聞。

印度農民騷亂事情本身並不複雜。如果印度政府滿足了農民的要求,那麼這場風波就會立即結束。如果強硬派不滿足農民的要求,騷亂可能會延長。

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介紹,目前參與抗議的主要是北方幾個以印度教和錫克教徒為主的邦,所謂巴基斯坦和中國煽動穆斯林的說法子虛烏有。

印度農民騷亂的根源在於政府長期對農民利益的漠視,農民長期積鬱不滿,更擔心改革後生活狀況會進一步惡化,因此不願讓步政府,政府退無可退,如果後退,莫迪臉上也難過得去,同時他也不擔心,因為議會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印度人民黨的手裡。

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龍興春認為,對印度內部事務,中國和巴基斯坦既沒有興趣,也管不到。印度這個國家有個特點,是對外來幹涉和批評的反應非常強烈,認為自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無論做什麼都有正當性;同時本能的把內部批評和矛盾外部化,當國內出現問題時,不管有沒有證據先怪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套路,偶爾也會搭上中國。

由於印度民主政治的特點,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的代表都可能進入議會,政治人物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可能是文盲,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難免口無遮攔,當然這只是個別人士個別情況,多數政治人物是不會這麼反智的。

龍興春說,惡性民主政治競爭所導致利益紛爭,是印度多年改革難以推向深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革必然導致部分人的短期利益受損,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平衡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但印度民主政治下,政府弱勢。很多明明大家都認為該做的事,卻沒有人做,執政黨做了,反對黨會為了反對而反對,因為如果改革成功就是現政府的政績,對反對黨今後的選舉不利。

在刀哥看來,從英國「脫歐」開始,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人物玩弄話術和規則推卸責任的趨勢越發明顯,並在新冠疫情中呈登峰造極之勢,極大削弱了西方民主制本身的制度公信力。

就印度來說,獨立70年,現代化之路始終磕磕碰碰,與忙於遊目四顧,始終不能定下心來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有很大關係。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補壹刀:鍋從西天來!30萬印度農民抗議,中國是幕後黑手?
    本文轉自【補壹刀】;執筆/刀小胡、鴿子叨&李小飛刀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次鍋從西天來。印度30萬農民發起的「挺進新德裡」運動愈演愈烈。周三,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人民黨成員饒薩赫布丹維突然就此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農民抗議活動的幕後黑手。丹維聲稱,莫迪是印度農民的總理,其任何決定都不會對農民不利。並暗示「有人不喜歡」莫迪政府為農民謀福利。但是丹維沒有給出任何證據支撐他對中巴的這一指控,並很快招致印度其他政治人物毫不客氣的批評。
  • 印政客指責中巴是農民抗議「幕後黑手」後,其他政客嘲諷:那對中巴...
    【環球網報導】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消息,在印度一聯邦部長丹維無理指控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印度農民抗議「幕後推手」後,馬哈拉施特拉邦「溼婆神軍黨」領袖、國會議員桑賈伊·勞特10日對此嘲諷了一番,但同時發表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針對中巴的言論.......
  • 30萬農民湧入新德裡,印高官:幕後黑手是中國巴基斯坦
    印人黨籍的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繞薩赫布·丹維在印度中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衛生中心的落成典禮上就目前新德裡的農民抗議發表了一番頗有些奇怪的言論:正在發生的騷亂不是印度農民的問題,背後的推手是中國和巴基斯坦。不過丹維並沒有詳細說明是否有相應的證據,只是一再強調莫迪總理代表著印度農民,其所有的決策都對農民有利。
  • 印澳湊在一起密謀後,印度外長對中印對峙表態:語氣明顯不一樣了
    有人表示,因為疫情的影響,加上目前澳大利亞外交政策所導致的經濟下滑,澳大利亞正面臨30年來的首次經濟衰退。對於目前澳大利亞的處境,其直言不諱稱澳大利亞就是中國成語「殺雞儆猴」中那隻下場很慘的雞。而這一事件的影響到此還沒完。日前在印度外交部長與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富利洛夫進行了一場視頻互動,而在與澳大利亞這場密謀之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就針對中印對峙進行了表態。
  • 進軍新德裡,印度農民抗議愈演愈烈
    作者/周遠疫情肆虐的印度,攤上大事了!11月26日以來,印度全國各地持續爆發聲勢浩大的農民抗議示威活動,數百輛「抗議」主題卡車阻斷城市交通幹道,印度主要黨派和各界人士紛紛加入了這場「印度農民抗議運動」。
  • 印度禍不單行!新冠疫情確診超940萬,另有30萬農民突擊首都抗議
    近日,來自印度各地的數千名農民在這兩天集體湧入了新德裡,抗議政府對他們"不公平"的農業政策。除了印度本身的內部問題外,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就是這些前往新德裡抗議的農民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保持社交距離,也沒有佩戴口罩。這對疫情嚴重的印度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一擊。
  • 一周內三件事讓印度登上熱榜,誰在幕後操縱,印度邁出重要一步?
    此話一出,印媒便炸開了鍋,輿論不斷,在印度國內也廣泛流傳。而後,還有更勁爆的消息稱,印度國防軍已獲得授權「為15天的激烈戰爭而增加武器和彈藥庫存,儲備水平將從現有的10-I級提高至15-I級」,使印度軍隊能對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兩線戰爭做好準備。
  • 印度為「15天激戰」做準備?誰在幕後操縱,為何俄羅斯表示不滿
    據印媒報導,印度國防參謀總長拉瓦特14日表示,該國陸軍、海軍和空軍「正在進行高水平的準備工作」,「有足夠力量應對來自邊境的任何威脅或挑戰」。 此話一出,印媒便炸開了鍋,輿論不斷,在印度國內也廣泛流傳。
  • 進軍新德裡,印度農民抗議愈演愈烈
    作者/周遠疫情肆虐的印度,攤上大事了!11月26日以來,印度全國各地持續爆發聲勢浩大的農民抗議示威活動,數百輛「抗議」主題卡車阻斷城市交通幹道,印度主要黨派和各界人士紛紛加入了這場「印度農民抗議運動」。
  • 印度農民為何湧入首都抗議?
    最近半個多月,印度總理莫迪過得有點鬱悶。自11月26日起,一些來自印度北部的農民開始湧入首都新德裡示威抗議。隨著時間推移,各地趕來的農民越聚越多,抗議活動愈演愈烈。8日,印度全國多個行業集體罷工一天,聲援農民抗議。9日,政府原定與農民代表的新一輪談判已被取消,但政府會把一份法律修正案文本發給對方,農民代表們將開會討論下一步行動。「我們被困住了。」
  • 農民抗議示威15天不散,印政客開始甩鍋:中巴是「幕後發起者」
    印度政府推行新的農業改革法案徹底激怒了印度民眾,而這一法案的實行對於以農業為生的印度人來說,是莫大的摧毀和打擊。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這一次,印度的地主帶著全國農民階級發起了大規模的「起義運動」,而這個運動已經在印度國內持續了將近半個月。
  • 不敢招惹美國人,印度30萬民眾集體抗議,特魯多:支持你們抗議!
    印度多地為了抗議新通過的農業政策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到目前為止,湧入新德裡集體抗議的印度民眾數量更是達到了30萬之多。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國總理莫迪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畢竟這一次的印度民眾除了抗議剛通過的法案以外,主要表達的就是對莫迪的不滿,甚至還直接焚燒了莫迪的塑像,提出了打倒莫迪的口號。
  • 補壹刀:找到對付中國的「妙招」?印度接連做出這些動作
    來源:補壹刀  執筆/刀劍笑&花叨叨  印度軍方最近大概在學習中國軍事史。  它至少學到兩招:地道戰和圍魏救趙。  邊境地區局勢暫時趨穩,一段時間以來沒有再出現新的衝突,但印度在其他方向卻小動作不斷。
  • 印度農民抗議莫迪新政,有人高舉共產主義旗幟,焚燒莫迪畫像
    此前,我們報導過,印度政府制定了一項新的農業改革法案。而這一項法案的實施將意味著印度政府不再像以前一樣利用合理的價格從印度農民手中收購糧食,而那些操控印度糧食的市場巨頭將替代政府,由此市場可能會被一些人「壟斷經營」,而糧食收購價格可能就會非常低廉,那些以種地為生的農民還有可能會失去土地。
  • 補壹刀:找到對付中國的「妙招」?印度接連做出這些動作……
    本文轉自【補壹刀】;執筆/刀劍笑&花叨叨印度軍方最近大概在學習中國軍事史。它至少學到兩招:地道戰和圍魏救趙。據印度媒體透露,目前派駐印中邊境的印軍已多達近5萬。這些軍隊部署在「拉達克東部山區的不同地方」,目前處於高度戰備狀態。印媒說,印度軍方目前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物資儲備,至少可以維持5萬多部隊2個月的需求。
  • 印度軍警與農民爆發激烈交火,30萬大軍包圍首都
    12月23日是印度全國農民節,但印度農民現在並沒有心情去過這個節日,因為他們目前正在首都新德裡和印度軍警進行著激烈的衝突。從上月26日起,德裡地區出現了規模達數萬人的抗議人群,他們要求廢除9月下旬通過的三項農業法案。
  • 印度也亂了?20萬印度農民進軍新德裡,「逼宮」莫迪
    據悉,印度多地的商業街道、鐵路等,都啟動了罷工浪潮。而這場有幾十萬印度農民參與的抗議所引發的混亂也愈發難以控制。就在此關鍵時刻,一直嫌國際社會過於安穩的美國,突然響亮發聲。據了解,美國國內有多位議員直接向莫迪喊話稱,希望新德裡抓緊和抗議者進行和平談判,並表示,美國對這些印度農民發起的抗議表示支持。
  • 印度30萬農民起義,總理莫迪陷入全國反抗的漩渦中心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印度作為世界人口第一的發展中國家,農民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70%以上,可以說,農民是印度最核心的人群。因此總理對國家的管控肯定是要建立在維護農民的利益之上的,但是印度總理莫迪近日推行的新農業政策反其道而行,也讓他自己陷入被近30萬印度農民揭竿而起想要推倒的政權領導人。二個月前,印度總理莫迪頒布了一條新的農業政策,其中要求要廢除農產品銷售的中間商,放哪該農產品準入的自由市場,並且取消農產品價格的最低限額。
  • 蔡英文給抗議學生買雨傘 被批反課綱幕後黑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白曉雯】臺灣反課綱(教學大綱)爭議愈演愈烈,部分學生團體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日前還夜襲「教育部」直搗「部長辦公室」,「教育部長」吳思華憤然提起訴訟。此事在臺灣激起強烈反應,國民黨直指民進黨及黨主席蔡英文是慫恿學生的「幕後黑手」。
  • 特魯多公開支持農民抗議,把印度政府惹毛了!莫迪:別多管閒事
    據印度媒體報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日前在參加一場活動時表示,他對印度正在進行的抗議活動表示擔憂,並強調會支持那些抗議的農民。對此印度外交部第一時間駁斥了特魯多的言論,稱其「毫無根據」,並要求加拿大政府不要多管閒事,幹預印度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