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四季,都穿在身上的日本人

2021-02-28 日本通


日本,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

古時的日本人,一邊細膩的感知四季變化,一邊欣賞自然之美,並將從自然中獲得的色彩靈感,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於是就誕生了:

「櫻色、山吹色、鶯色、水色、露草色、東雲色、堇色、躑躅色…」


▲ 日本山櫻

這些典雅的名字所對應的顏色,被日本人稱為 「傳統色」。

日本傳統色,共有一千多種,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了,與日本社會的傳統文化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貴族女性的外套最愛就是 紅梅色,女孩的浴衣喜歡打 撫子色的撫子結,秋風起時女生喜歡穿上 女郎花色的衣服,年輕武士的鎧甲上一定要有 萌木色

這些顏色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平安時代,生活相對安定,貴族的服飾顏色,都是根據四季的植物、自然的風景來命名的。

衣服的穿法,也非常講究:

不同配色的衣服在什麼季節穿、什麼場合穿、對應的性別、年齡等,都有要求,還得日夜比拼誰運用的顏色更有品味。


這些顏色不僅本身很美,名字也起得令人窒息,光讀這些名字,你就能感受到季節的更迭。 

▲  冬景中第一抹春天的色彩

高貴女性的外套顏色

正如梅花的別名「春告草」所表示的那樣,它作為宣告漫長嚴冬結束的花而深受人們喜愛。在平安時代,梅色成為高貴女性的外套顏色。

▲  像春天的嫩芽一樣的顏色

青春活力的象徵

萌木色作為春天的顏色,也是從平安時代就開始用了,是日本傳統色中表現黃綠色的代表性顏色。

孕育生命之春的萌木色,代表了新生之喜悅,同時也被當作充滿活力的青春的象徵,非常適合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常被用在年輕武士的鎧甲上。  

▲  微微翻紫的粉紅色

就像可愛的女孩子

撫子是石竹科石竹屬花卉的總稱

夏季,由於花火大會、祭祀等活動,人們常要穿著浴衣。

在女性浴衣的花紋和圖案中,撫子花象徵優雅、美麗和文靜,很受年輕女性的喜愛。

連腰帶打結的方法也成了「撫子結」,這種像重疊的羽毛一樣的撫子結,看起來非常可愛。

▲  泛亮藍的紫色

被視為高貴浪漫的顏色

藤色是從平安時代宮女到現代時髦的日本女子都喜歡的顏色,也是很有層次的顏色,包括「藍藤色」「淡藤色」「白藤色」等,十分豐富。

因紫藤的「藤」字,與平安時代的權貴藤原氏的「藤」字相通,所以,藤色也被視為高貴的顏色。

淡雅柔和的藤色,是能襯託女性美的顏色,常常用在手帕、扇子等小配件上。

▲  給人涼爽之感的黃色

秋天穿在身上的顏色

女郎花是「秋季七草」之一,色如其名,是給人涼爽之感的黃色。它同樣誕生於平安時代,被認為是適合秋天穿在身上的顏色。

「女郎」,意指身份高貴的女性及年輕的女性,人們便用此花在秋風中靜靜搖曳的樣子來比喻她們。

▲  桔梗花一樣的顏色

美麗的幻想空間

夏天轉入秋天時,桔梗會開出像吊鐘一樣的紫色花,這就是桔梗色的來源。

同樣是「秋季七草」之一的桔梗,在過去,還被稱為「朝顏」,是青紫系顏色中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色。

宮澤賢治曾在多部作品中,用桔梗色來形容美麗的幻想空間。

美麗遼闊的桔梗色的天空

上萬隻小鳥一群接一群爭相啼叫著飛了過去

——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

到了日本江戶時代,除自然景觀外,還誕生了許多和動物相關,或者帶有寓意的傳統色名字。

比如,東雲色、瓶窺色,都是捕捉到了瞬間的美感。

江戶時代中期,百姓生活變得富足,都希望穿更鮮豔華麗的衣服。

但幕府因財政緊縮,為了維持社會階級秩序的穩定,頒布了「禁止奢侈」的禁令:


百姓們只能穿素色。

但這禁錮不了民眾的想像力,他們開發出了各種新顏色,統稱為「四十八茶白鼠」,讓一直以來遭到嫌棄的茶色和鼠色變成了「瀟灑」的顏色。

▲  像黎明時東方天空一樣的黃紅色

晴朗天氣很適合穿在身上

東雲色也被稱為「曙色」,是像黎明時東方天空一樣的黃紅色,是江戶時代出現的新穎色名,捕捉了瞬間的美感,命名的智慧著實令人讚嘆。

曙染也是和服傳統的染色手法,誕生於江戶時代。染衣服下擺的時候,留一點白,染上部的時候,用紅色之類暈染。

正如名字中的「曙」一樣,曙染是將衣服染成黎明時天空的樣子,「東雲色」的別名之所以叫「曙色」,就是來自於此。

曙色的和服適合開學儀式、畢業典禮等場合,晴朗的日子裡穿上它也很合適。

▲  朱䴉的長羽毛的顏色

很適合做腮紅呢

朱䴉學名為Nipponia Nippon,鴇色是朱䴉的長羽毛的顏色。雖然日本本土品種的朱䴉已經滅絕,朱䴉成了國際保護動物,可是很早以前,朱䴉在日本是隨處可見的。

鴇色又名「少女色」,水嫩嫩的感覺很適合年輕女性。

鴇色的腮紅,能使柔軟的肌膚在春天柔和的陽光下更加魅力四射。鴇色除了能讓日本女性的膚色變得更美,還可以用在指甲油中裝點指甲。

此外,還可以用在手帕、手鏡等小配件上。

▲  如同樹鶯羽毛一樣的顏色

是素淡的黃綠色

鶯色,是如同樹鶯羽毛一樣的顏色,是素淡的黃綠色,也是誕生於江戶時代。

那時人們流行把樹鶯當動物來養,所以形成了穿鶯色衣服的風尚。再加上江戶時代禁止穿鮮豔的衣服,鶯色自然很受愛好素色的江湖人喜愛。

▲  裝有染料的藍瓶裡浸染一次

染出稍稍能看出的藍色

在根據濃淡的不同命名的色名中,最淺的顏色就是「瓶窺」。

將布料、絲線只在裝有染料的藍瓶裡浸染一次,染出稍稍能看出的藍色,即為「瓶窺」。

▲  江戶人深愛的花的顏色

也是江戶的代表色

受《伊勢物語》中和歌的影響,紫草成了武藏野(現在的東京郊外)的象徵色。

江戶時代,人們注意到這個史實,但他們認為江戶才是紫色的地盤,於是在江戶製作出更加藍的新紫色,並自豪地以「江戶紫」命名,別稱「今紫」。

▲  是用蓼藍染制而成的深沉的藍色

最流行的男性和服顏色之一

關於這個特別名字的由來,有「收納衣服和家具的庫房入口掛簾的顏色」、「庫房裡的陰暗色」、「出入江戶城庫房的工作人員衣服的顏色」等幾個不同的說法。

在藍色系的顏色中,納戶色是特別受歡迎的顏色,被用在男性和服的裡子上,曾在江戶時代流行。

江戶時代末期,納戶色還被用在女性和服上,也傳出了「御納戶色」這樣的別名。在現代,納戶色作為和服的顏色依然有著很高的人氣。

▲  追求新鮮的新橋藝伎喜歡的

時髦的藍綠色

到了明治時代後期,隨著化學染料的引進,日本出現了新的顏色。

新橋色與往日從動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完全不同,是一種鮮豔的顏色。

早早就將這種顏色用在和服上引領時尚的,正是喜歡追求新鮮的新橋藝伎。後來,這種時髦的藍綠色,就被人們說成了「新橋色」。

春天的第一道彩虹

映照著漫山遍野的新芽

——小林一茶《九番日記》

春天的天空第一次出現的彩虹叫「初虹」。柔和的陽光下,初虹與春霞的色彩融為一體,天空呈現出似綠若藍的新橋色。

以上這些日本傳統顏色背後的故事,都來自《日本傳統色》這本書,今年3月份剛上市,由雅眾文化和中信出版集團聯合推出。

除了這些顏色外,本書還從上千種傳統色中精選了160種最具代表性的顏色,你還將看到它們的寓意和背後故事。

點擊下圖購買

《日本傳統色》

[日] 長澤陽子 著

[日] 艾弗森·朋子 繪

1100種日本傳統色中

精選最具代表的160種

配以花鳥蟲魚、四季風物的

絕美手繪 圖文書

日本傳統色,是誕生於千百年的日本社會、文化、生活中的色彩感覺而形成的固有色名,共有1100種。包含了日本的衣食住行、祭祀儀禮、藝術文學…

目之所及,都有它們的身影。

茜色、東雲、瓶窺、鈍色、赤朽色、萱草色、留紺色…

這些典雅的色名與多彩的顏色塑造的世界,有著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照,有著對四季變換的細膩感知,生動記錄了古往今來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之心。

日本傳統色研究專家長澤陽子,從上千種傳統色中精選了160種最具代表性的顏色,按春夏秋冬的四季推移,並配合精美的彩繪,呈現了160首無與倫比的「色彩風物詩」

這是一本很美的書,無論內容,還是裝幀。

推薦給你。

▲ 點擊圖片購買

 老規矩 

請在本條推文下留言

將有機會獲得

小通給你準備的

一份驚喜

獲獎名單將在5月31日前公布

請關注小通推送的

4條文章

點 「在看」 是一種非常高冷的表現方式

不給對方任何回復的機會,只是默默地告訴對方

朕已閱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開發出了「穿在身上的化妝品」
    日本人開發出了「穿在身上的化妝品」 2015-12-22 13:19:33 來源:好奇心日報 最近,日本大阪的化學材料公司帝人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滋潤皮膚的內衣
  • 日本女人身上穿的和服,為啥裡面都不穿內衣?原因氣死人!
    然而在我們眼中接近完美的女人,卻是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這一點讓很多的男人都接受不了,因為日本女人在穿自己的國服之時,是不愛穿內衣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日本女人開放。日本女人穿和服不穿內衣的真相,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是中國鄰國,在中國三國時期(日本戰國),兩國就有經濟上的往來了,主要是兩邊貿易。
  • 如果把南京四季穿在身上,第二款也太太太驚豔了吧
    南京的美是流動的,四時風景各不同,卻都讓人沉醉不知歸路把南京四季裁剪成衣裳穿在身上每年三月,賞櫻成了南京人最有儀式感的事。PART 03 秋 當滿城飄著若有若無的桂花香時,南京人就知道秋天來了這座城市的四季,皆是獨一無二的珍藏,初見驚豔,相處不厭。這些景致,根本無需雕琢,稍加剪裁,就是最美的時裝。周末的時候,約上小夥伴,一起去發現屬於你的「南京定製」吧!
  • 最會穿軍裝的男人,把「軍事博物館」都穿在了身上
    如今的 Military Clothing(軍服風格)幾乎都以歐美等國的經典軍裝單品為主,如常見的 M65、M51,以及各種派克大衣等等,它們的版型架構看起來十分「龐大」,甚至「髒舊感」蝕人。如果不是改進款式,這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一些身材骨架不是那麼大的亞洲人造成負擔。
  • 亞洲最會穿軍裝的男人,把「軍事博物館」都穿在了身上
    如今的 Military Clothing(軍服風格)幾乎都以歐美等國的經典軍裝單品為主,如常見的 M65、M51,以及各種派克大衣等等,它們的版型架構看起來十分「龐大」,甚至「髒舊感」蝕人。如果不是改進款式,這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一些身材骨架不是那麼大的亞洲人造成負擔。
  • 把西藏風景「穿」在身上,居然這麼美
    有人用相機記錄美景有人用畫筆將美景描摹還有人將美景披在身上遊走於風景中如果將西藏美景穿在身上將是一場多麼奇妙的視覺盛宴?>評為「中國最美山峰」由於常年被雲霧遮掩便有了「十次九不遇」的桀驁當南迦巴瓦夢幻的金色餘暉灑在晚禮服上真是美極了~【勒布溝】勒布溝,西藏純天然氧吧,這裡四季常青
  • 南北四季旅居人
    在冷熱差別明顯的北方呆久了,才忽然間察覺故鄉四季分明的可貴,我的故鄉在南方。春季萬物復甦,些許的春雨和春風讓人感覺舒服,過春節的時候,北方還是冰天雪地,故鄉的早桃早已含苞待放,躍躍欲試,大家爭著吵著向人們報春。三月故鄉的油菜花田一大片一大片,遍地金黃,讓人流連忘返。
  • 日本人把「古著」穿出新時尚
    在日本人看來,它代表著歷經時間的考驗、如經典般被留存下來的獨一無二的衣服,是歷史,帶著濃厚的時代感,讓無數日本年輕人為之著迷。經過精心改裝搭配,他們總能穿出新意來。日本有很多家舊衣店從日本年輕人的時尚聖地原宿,向日本高級商業街表參道方向行走,一路上店鋪很多。
  • 日本四季劇團「四季神話」的奧秘所在
    2006年,四季劇團營業收入佔了整個全日本演藝的1/6,它創造的數字在日本被稱為「四季神話」。   四季劇團創立於1953年,由當時喜愛戲劇演出的10位年輕人所組成。成立初期,主要是以演出話劇為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影響之下,四季劇團開始從話劇逐步轉向了音樂劇的演出,並確立了以上演音樂劇為主的宗旨。
  • 日本四季劇團將進軍中國市場 授予中方表演權
    日本四季劇團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4月12日電 據時事通信社網站報導,日本四季劇團的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將在中國上演。 四季劇團已經與中國企業就相關版權籤訂合約,將為中方提供臺本和音樂,中方進行表演。這是四季劇團首次將表演權授予其他團體。 在10日舉行的製作發布會上,四季劇團社長吉田智譽樹就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做了說明,他表示:「在日本的表演是以日本人為觀眾對象,如何擺脫內需型是一大課題」,並稱此次演出「對於未來的發展是一大步」。
  • 日本女人真會穿,夏天創意的「和服」穿搭好美,每一套都想照著穿
    女人穿的服裝款式可是有N多種,不一樣的款式,穿出來的時尚感覺也不雷同。想要優雅風或是性感風,或是簡約或是休閒風,都可以運用不同的服裝打造出來,穿出那個自己喜愛的腔調來。
  • 把「奶茶」穿身上,很甜美
    既然現在的我們戒不掉奶茶的話乾脆也不戒了,因為小編發現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面,除了奶茶以外,奶茶系穿搭也開始在時尚圈裡面火了起來,把奶茶穿在身上那種甜甜美美的風格也是很適合現在的夏季。
  • 日本人是怎麼把 Supreme 穿成精神小夥的?
    日本人不喜歡穿 YEEZY 這件事,無論從客觀數據還是刻板印象來看,似乎已經成為了潮流玩家們的共識。 來源/hypebeast 在這個議題之上,自然而然的,大家都覺得日本人對爆款沒有什麼興趣,並且痛恨炒價商品,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穿搭思路
  • 女子將「櫻花」穿在身上!化身「櫻花仙子」,如夢如幻,我愛了!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畫中,主要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這三大派別,而不同的派別也經常相互交融,最常見的便是人物畫與花鳥畫的交融,因此在古畫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花仙」造型,最近有一位同袍正是由此獲得靈感,將「櫻花」穿在身上,化身「櫻花仙子」,不少網友紛紛感嘆到:這便是古畫中偷跑出來的花仙吧!
  • 夏天還穿西服的日本人,都是怎麼想的?
    夏天還穿西服的日本人,都是怎麼想的?每年一到夏天,天氣就熱得不像話,暑熱陣陣,讓人只想躲進空調間裡面,吃了喜歡,穿著汗衫。但是,畫風獨特的日本人卻不一樣,就算是在夏天裡面,也依舊保持著西裝革履的狀態,穿得嚴嚴實實,讓人看著是「真熱啊」。這樣的狀態,也讓很多人很疑惑,夏天還穿西服的日本人,都是怎麼想的呢?一、穿衣服是一種社交禮儀,更是一種商業素質。
  • 中國14億人,日本1億人,為什麼穿漢服的人沒有穿和服的多?
    這時候就有人提出疑問了:「中國14億人,日本1億人,為什麼穿漢服的人沒有穿和服的多?」以及「日本人能把「和服」很好的傳承,為何中國不能傳承『漢服』?」 而且如果真要專業性的說「穿「漢服,那必須得「全套」的裝備都穿戴起來,衣冠文化中的「衣冠」便是指衣服和冠帽,穿衣服的時候很講究,需要把妝發都做好,穿一套漢服已經花費不少時間了,還要弄髮髻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花上一兩個小時,恐怕出不了門。
  • 日本人為何在夏天還穿長袖長褲?日本人對氣候的體感難道不一樣?
    春天櫻花、秋季賞楓,日本分明的四季向來是吸引許多人前往觀光的魅力之一。不過這項特色對住在日本的各國人來說,又有什麼樣的深刻感受?金時針對日本天氣及日本人的行動這個主題,訪問到5位目前住在日本的各國人,沒想到大家對於日本人們針對氣候展開的行動意外地感到文化衝擊?!
  • 中國14億人,日本1億人,為什麼穿漢服的人沒有穿和服的多?
    日本1億人,為什麼穿漢服的人沒有穿和服的多?」以及「日本人能把「和服」很好的傳承,為何中國不能傳承『漢服』?」原因不外乎在以下幾個方面。而且如果真要專業性的說「穿「漢服,那必須得「全套」的裝備都穿戴起來,衣冠文化中的「衣冠」便是指衣服和冠帽,穿衣服的時候很講究,需要把妝發都做好,穿一套漢服已經花費不少時間了,還要弄髮髻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花上一兩個小時,恐怕出不了門。
  • 日本人一生至少要穿幾次和服
    進入神社的正殿祈福前先要喝神宮的水,在日本人心中,這樣能夠得到神的保佑。而且這是也講規矩和順序的——先用水洗右手,再左手,隨後用左手盛水放到嘴裡喝一口,然後將水瓢衝淨,以便他人使用。他們有個說法:洗手表示行為要正,洗嘴表示需謹慎說話。
  • 日本四季劇團首部海外授權音樂劇將在中國上演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4月10日報導,日本四季劇團10日在北京召開記者會,該劇團的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的中文版已定於6月起在中國上演。這也是該劇團首次嘗試將原創作品演出權授權給其他劇團等。據悉,將在北京、上海等地到明年1月共計演出約100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