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兩年前,媒體曾報導過陝西乾縣的酥梨滯銷,引發大眾關注,眾多網友伸出愛心之手,幫助乾縣的果農朋友過了難關。時隔兩年,乾縣的酥梨迎來大豐收,誰知又陷入滯銷。
幾百萬斤的酥梨堆積如山,路邊到處都是被農民朋友倒掉的爛果,而放在家裡倉庫的酥梨,不抓緊賣掉的話,眼看就要爛掉。果農看著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酥梨,欲哭無淚,不知道能不能賣完,有果農說明年再也不種了。
乾縣酥梨自古以來就是名優特產,因為顏色金黃,個大多汁,又酥又甜等特點被奉為貢品。乾縣周邊的村子,主要的農產品就是酥梨。由於這幾年酥梨跟不上市場,品種老化,價格不好,村子裡的年輕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留在農村種植酥梨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種植果樹很辛苦,對老年人來說更是不容易,這些酥梨都是老人們自己套袋採摘了,辛辛苦苦從山上背回家的果實,承載了果農一整年的希望。
酥梨不像蘋果可以在冷庫保存很久,它在冷庫裡最多保存到春節,然後果芯就開始變質,也就是失去水分,不好吃了。果農們也沒有多餘的錢將這些酥梨送進冷庫,只能等著客商上門收購。
然而這幾年的水果市場上新品種太多了,曾經享有盛譽的酥梨不像過去那樣不愁賣,目前銷路困難,甚至是無人問津。酥梨放時間長了之後,表皮顏色會上「鏽」,斑點多不好看,最後的結局可能跟兩年前一樣,3分錢一斤賤賣給果汁廠。
當地的果農等不來客商,便推著獨輪車沿著公路叫賣,見到一輛外地車便招呼客人來買,看到了很是心疼。1塊5一斤,一天也賣不了幾斤。果農老爺爺為了節省錢,中午吃的是從家裡帶的饅頭,就著涼水吃兩個饅頭,繼續守在路邊,期待路人能停下來看一看他的梨。
有人說既然酥梨總是滯銷,為什麼不換成其他品種的水果種植呢?情況是這樣,果樹更新換代了之後,就相當於重新種了一次,中間有3-5年的生長期,果量是非常少的,等這幾年過去之後才會進入穩產期。
果樹能等,可果農們的生活費從哪裡來呢?對於這些上了年紀的果農來說,沒有能力更新換代了,只能守著老品種酥梨,能賣一點是一點。
目前乾縣很多果農家裡的酥梨,都還堆積在倉庫,有些果農一顆梨都沒賣出去。如果大家近期路過乾縣的話,希望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果農們度過今年的難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