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乙村新貌。 記者 李嘉斌 攝
在生活節奏快速的當下,鄉村旅遊帶來的恬靜舒適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雷州南山乙村全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設立鄉創館、鄉村茶吧、自助鄉宿等特色旅遊產業,為鄉村旅遊發展開闢了新路子。
旅遊資源豐富
南山乙村毗鄰雷州市客路鎮207國道,地理位置優越。記者看到,村中古樹茂盛,鬱鬱蔥蔥,這是村民們世世代代保護古樹的成果,其中不乏百年以上的樟樹、榕樹、荔枝等,原始的生態叢林蘊含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村前還有一條名為「葫蘆溪」的小溪,一直流到雷州市通明河。
該村傳統節慶食品有「葉搭餅」,五月有糯米粽子,春節有糯米年糕。傳統的農產品有水稻、花生、番薯、辣椒、芋頭等。這些當地特色美食物美價廉。
基礎設施完善
近幾年來,南山乙村全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修通了硬底化環村路和巷道,建設南山乙村廣場,配套體育設施、安裝健身器材,對環村路進行升級改造;修建排汙溝,實現雨水汙水分離;建成汙水處理池;整治原來村前兩口池塘,啟動綠化工程,在村莊周圍栽種花草樹木,整個村莊整體的綠化美化進一步提升。修建了垃圾收集點,實現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市處理」。
為推動旅遊產業發展,南山乙村建設南山乙森林公園,村民自籌資金建設南山乙村文化樓。2018年,南山乙村開始打造「紅色」村莊,建成法治文化公園和綜治工作站。今年8月進行民宿改造,將舊學校打造成「新旅館」,並開設24間房間供遊客居住,完善農村一日遊的配套設施。村子舊房屋的牆上有了牆繪,展示了美麗新農村的新面貌。
打造旅遊亮點
走進南山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幾間造型獨特的建築,分別是鄉創館、茶吧和自助鄉宿,三座建築均由民居清理改造,保留了老房子的泥石壘牆,從而有了濃厚的懷舊色彩。
鄉創館展現的是地方文化、地方特產,包括醒獅、換鼓等,豐富的展品能夠直觀地讓遊客感受到文化的碰撞。鄉村茶吧則是供遊客休閒的好去處,一個休閒放鬆的茶吧,一段閒適的下午茶時光,蘊含著鄉民對生活的滿足感。自助鄉宿則是為遊客提供住宿的「小別墅」,獨具特色的家庭式旅遊住宿,方便遊客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
在打造旅遊產業的同時,南山乙村也在發掘村史文化,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激發村民們的自豪感,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村風貌全面提升。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近幾年來,南山乙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優化鎮村人居環境的決策,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全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和村莊風貌提升工作,效果初步彰顯。南山乙村從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到村莊風貌提升,至今各方投入各類資金累計2000多萬元。其中,投資150萬元修通了硬底化環村路和巷道,建設南山乙村廣場,配套體育設施、安裝健身器材,今年8月對這些環村路進行升級改造;投資120萬元修建排汙溝,實現雨水汙水分離;投資52萬元建成汙水處理池;投資120萬元整治原來村前兩口髒亂不堪的池塘,啟動綠化工程,在村莊周圍栽種花草樹木,今年又對整個村莊整體的綠化美化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在綠化帶加圍了竹子籬笆和草坪;投資4萬多元修建了4個垃圾收集點,實現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市處理」;投資59.6萬元修建文化室,設有村民小組辦公室、村民活動室、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藏書3000餘冊)等,供村民平時學習休閒之用;投資80萬元建設南山乙森林公園;通過村民自籌籌得資金180多萬元,建設南山乙村文化樓;2018年,南山乙村成立了黨支部,並在市委組織部的支持下,投資近30萬元建設「紅色」村莊,設立人大代表群眾聯絡室、接訪調解室、南山乙黨支部、黨員會議室;今年7月,南山乙村在市政法委的支持下投入14萬元建成法治文化公園和綜治工作站;今年8月進行民宿改造,完善農村一日遊的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