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后美國多城市宛若災難片 最驚心動魄場景(圖)

2020-12-12 人民網

  截至當地時間10月30日晚,「桑迪」在美國致死60多人,在加勒比海地區致死67人,總死亡人數過百。「桑迪」造成的損失也在擴大,將給美國造成300億至500億美元經濟損失。受此影響,紐約市原定於10月31日晚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萬聖節遊行活動被迫取消,這是紐約39年來首次取消萬聖節遊行活動。很多人感嘆:颶風肆虐後的美國,像是震後的日本。

  現場

  多個城市宛若災難片

  「桑迪」過後,不少城市呈現災難電影中的場景:在大西洋城,海邊一處人行道中間出現大裂口。在紐約市皇后區,大火吞噬將近100座房屋,一片瘡痍。在新澤西州,數十輛黃色計程車並排停放,擋風玻璃滿是泥水,馬裡蘭州還有一艘巨輪被衝上岸邊。

  最驚心動魄的場景出現在曼哈頓紐約大學蒂施醫院,由於備用發電機故障,醫院不得不轉移200多名病人,包括20名新生兒。雨夜中,數十輛救護車出動,醫生小心翼翼地把小病人帶離病房,狂風吹著孩子身上的毛毯,不少人掛著電池驅動呼吸器。

  長島居民薩爾·諾韋洛說:「不幸的是,大家就颶風所說的每件壞事都成為現實。」

  紐約上演「雙城記」

  紐約是「桑迪」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市政府確認,地鐵4到5天內難以恢復。不少人發現,紐約曼哈頓39街分隔的是兩個世界:39街以北的居民,颶風過後生活就恢復了正常;而39街以南的居民則因為停電,生活十分不便。紐約被「一分為二」:供電中斷的區域和有電的街區。兩部分區域由交通信號燈的明暗區分,同時也因為住宅樓內是否傳出做飯的香味而不同。

  第39街以北的地區,燈火通明,商店開張,紐約時報廣場遊客如織,拍照的、逛街的,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第39街以南的地區,則是另一番景象,因為從10月29日晚開始斷電,手機信號和網絡信號也幾乎中斷,不少人不得不排隊打公用電話報平安,大部分店鋪歇業,街頭隨處可見倒下的大樹。據稱斷電原因之一是曼哈頓東部一座電站爆炸,一些街區可能4天內難以恢復供電。

  必需品供應成難題

  不少居民走出家門,尋找生活必需品。33歲的亞利爾·拉莫斯守在一家連鎖超市門口,想買些冰塊,為冰箱裡的食品保鮮。「你們還有什麼?」拉莫斯向店內喊道,「說話啊,我需要些東西。」店員回答:「沒有麵包,只有些雞蛋。」拉莫斯說:「我們沒有電,沒有供暖,也沒有水。」

  咖啡貴三倍

  一名布魯克林學院的教授走過幾個街區,想買兩節電池。原本售價5美元的電池漲到15美元。一家店內,一杯咖啡從1美元漲為3美元,員工說漲價的原因是他們必須燒水。

  洗劫商店多人被捕

  美國媒體報導,一些紐約市民幹起了搶劫商店和住宅的勾當,有些人假扮電力公司的員工欺騙受害者,甚至還有一些搶劫犯將商店洗劫一空。警察們已經在對全市的搶劫犯進行大逮捕,目前警察逮捕了至少12名罪犯。

  後續

  「桑迪」還將帶來強降雪

  過境東海岸後,「桑迪」10月30日徘徊在地處內陸的賓夕法尼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最大風速每小時72公裡。「桑迪」與冷空氣「結合」,形成降雪。美國國家氣象局信息顯示,西維吉尼亞州一些低海拔地區積雪超過30釐米,這些地區城鎮和公路密集;一些高海拔山區積雪超過60釐米。西維吉尼亞州10月30日晨至少23.6萬用戶斷電。在常住人口7000人的埃爾金斯市,全城斷電,唯一的光亮來自積雪。政府呼籲居民不要上路,儘量待在家裡。

  成因

  科學論 「腰」最粗的颶風

  美國媒體報導,雖然颶風「桑迪」本身強度算不上最強颶風,但是它體積龐大,大風圈直徑約1700公裡,足以成為有史以來在大西洋上生成的「腰」最粗的颶風。

  同時,「桑迪」這個暖性的龐大氣流恰好與強大的冷空氣相遇,形成「弗蘭肯風暴」,又稱「怪物風暴」,正是形容它的破壞力大。冷暖氣流勢均力敵、持續對峙,導致「桑迪」擁有如此大範圍的影響力。

  全球氣候變暖或是此次大災難的成因,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為颶風形成提供了「溫床」。

  而颶風最大的威脅來自它「掀動」海水導致海面升高的風暴潮。它與海洋潮汐的影響相疊加,可導致沿海地區平均海平面上升5米以上,引發洪災。美國大西洋沿岸以及墨西哥灣很多人口稠密地區海拔不超過3.5米,風暴潮很容易造成巨大破壞。

  陰謀論 是歐巴馬一手炮製的?

  美國幾家網站相繼傳出一種陰謀論,稱歐巴馬利用軍方項目炮製颶風,從而借救災為自己樹立一個果敢、有力的領袖形象,贏取選民的支持,為順利連任加分。

  美國媒體報導,連日來,有網站不約而同地發布一種「驚人論調」,稱颶風「桑迪」其實是歐巴馬利用美國空軍和海軍資助的HAARP(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的氣象武器一手炮製出來的,旨在謀求順利連任。HAARP主要從事與電離層或高層大氣相關的實驗研究。陰謀論者多年來一直指責HAARP策劃了多起自然災害,利用電磁波來操控天氣。

  連結

  受困中國遊客已妥善安置

  不少正在美國旅遊的國內團隊處於受颶風影響的區域,特別是25名從上海出發的遊客被困於華盛頓的酒店裡,據上海旅遊部門介紹,這些遊客已經被妥善安置,於當地時間10月31日抵達美國西海岸。

 

相關焦點

  • 災難片《摩天樓》場景全揭秘 火災特效驚心動魄
    災難片《摩天樓》場景全揭秘 火災特效驚心動魄     電影網訊(編譯/橙小櫻)韓國災難巨製《摩天樓》已於2012年12月25
  • 一部美國的災難片《後天》
    《後天》一部美國的災難片,電影主要以溫室效應,冰川融化為背景,講述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日之內降溫,進入冰河世紀,隨之而來的颶風,海嘯,冰雹,龍捲風等災難場景席捲全球,然而在災難面前,人性之間的溫暖並沒有因此缺失,不管是親情,jack和Sam的患難父子情,還是Sam和蘿拉的愛情,以及
  • [視頻]美國紐奧良紀念颶風災難兩周年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一場颶風兩年重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居民當地時間29號夜間舉行燭光守夜活動,紀念「卡特裡娜」颶風災難兩周年。2005年8月29號,「卡特裡娜」颶風襲擊了紐奧良地區,造成約1100人死亡,數十萬人被疏散,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難之一。災區的重建工作目前仍在繼續。責編:李二慶
  • 颶風「麥可」侵襲美國,遠超去年颶風,或是50年來最強颶風?
    文/濤聲依舊颶風「麥可」侵襲美國,遠超去年颶風,或是50年來最強颶風?今年的氣象災害似乎變多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著這樣的感覺,亞洲這邊的颱風,美國那邊的颶風,無論叫什麼名字,但不會改變的就是它們的破壞力。美國這段時間接連被颶風侵襲,根據美國相關媒體的報導,颶風「麥可」正在經過佛羅裡達州,途中已經摧毀了大量的房屋,並且帶來了大量的海水到達內陸,其造成的損失可能會比去年的颶風「哈維」還要大,「麥可」應該是美國50年以來發生的最強颶風了。
  • 精彩災難片推薦!喜歡這種驚心動魄大場面的趕緊收了
    科學家對預言研究發現,隨著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失衡,一場末日災難即將來臨。於是各國政府開始聯合起來,在中國製造秘密方舟,在大難來臨時,方舟能保存人類和部分飛禽走獸的火種。就在查理得知真相後不久,火山爆發,強烈地震和海嘯席捲了全球。傑克遜帶領全家人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災難中踏上了尋找和登上方舟的震撼旅程。電影《2012》場面恢弘,氣勢震撼。
  • 盤點好萊塢十大經典災難片:輪到中國在電影裡拯救世界了
    【玩命颶風】2018導演羅伯柯恩是好萊塢最能呼風喚雨的導演之一,曾經以【限制級戰警】拿下將近3億美金的全球票房成績,更是至今仍部部賣座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的創始者。這次【玩命颶風】在創災難動作新品種,找來好萊塢重量級【美國隊長】、【敢死隊】攝影大師掌鏡,且力求真實,更在在去年馬修超級颶風時親上火線拍攝颶風實景,就是要讓觀眾感受風速高達100英裡的恐怖驚嚇感。【玩命颶風】親手打造實景農舍,這個手造的房屋就被百哩風速摧毀。而《玩命颶風》中除了颶風這個災難元素,讓觀眾充滿腎上腺素之外,更加上了綁架人質、搶劫銀行、高科技駭客入侵等場面,多重動作快感一次滿足。
  • 電影推薦:大自然的兇猛之極,你無法直面的恐懼,災難片高分盤點
    後天劇照後天《後天》災難場景是氣候,冰川消融引發一系列的氣候變化, 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等氣候元素做的末日場景表現地球生態的變化,這算是比較代表的災難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五年後推出《2012》,主題都是相近的,但個人認為《後天》是要好於《2012》。當然這兩部電影都是災難片的頂尖之作。
  • 「後天」上演真實版:巨大颶風狂襲美國南海岸
    圖為9月15號美國太空人從距離地面23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上俯視「伊萬」颶風。    南方網訊  據美聯社報導,颶風「伊萬」將於今天(16日)襲擊美國南海岸,紐奧良市可能會成為颶風「伊萬」的重災區。專家擔心颶風「伊萬」會形成高達5米的海浪。災難救助部門的官員警告說,如果發生最壞的情況,紐奧良市將有一萬人喪生。
  • 這些經典災難片,你都看過幾部?
    這是一部動作劇情類災難片,影片講述了一場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巨石強森飾演的角色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
  • 好萊塢十大經典災難片《後天》也僅僅只能排名第2位
    災難總是突然,但是災難總會解決。只要有人在,有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讓地球重生的理由。第9名:《深海浩劫》豆瓣評分7.0,上映時間2016年,關鍵詞原油洩漏,真實事件。該片取材於2010年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洩漏爆炸事件。
  • 美國:颶風后用7年重建紐奧良
    美國:颶風后用7年重建紐奧良 房天下整理
  • 末日場景再現!時隔八十多年,兩場超級颶風或不約而同登陸美國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日前在一場演講中表示,美國目前面臨著流行病、經濟危機、種族抗議以及氣候異常四大危機。如果這些場景同時上演,那麼美國便會迎來土崩瓦解的局面。令人感慨的是,拜登話音剛落,兩場超級颶風或將登陸美國本土!
  • 今年颶風季所致災難不同尋常!來聽美國科研專家分析
    美國科研機構專家梳理分析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特點  活躍的颶風季所帶來的災難不同尋常  ■董 哲/編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大西洋的颶風季同樣令人難忘。
  • 颶風過境 哥倫比亞多地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颶風約塔過境給哥倫比亞多地造成嚴重損失,全國約28個省份持續遭遇暴雨災害,引發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至少8人死亡,多人失蹤。據統計,受颶風約塔影響,當地有至少1400座房屋被毀,大批民眾流離失所。
  • 颶風「漢娜」登陸美國得州,32個縣進入災難狀態
    )登陸美國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宣布32個縣進入災難緊急狀態,同時要求聯邦政府對該州提供幫助。 颶風「漢娜」是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首個颶風,目前已升級為一級颶風,時速達到90英裡/小時。隨著颶風登陸,得州接下來將迎來強風、暴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發出警告,稱「致命風暴將席捲得州海岸」,要求這些地區的民眾遵守緊急服務部門發出的建議。
  • 颶風「多裡安」致巴哈馬遭遇「歷史性災難」 急需人道援助
    央視網消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宣布,美國東部時間9月3日上午,也就是北京時間昨晚,威力曾一度達到最高級別五級的「多裡安」已進一步減弱為二級颶風。不過,它的破壞力仍不容小覷,依然危險,正一步步地向美國佛羅裡達州逼近。
  • 旅遊勝地遭颶風 4萬遊客地獄式度假 美國人擠爆5星酒店
    ,同時也號稱北美富人的後花園。數百名美國遊客由於飛機滯留,只能尋求庇護,硬生生的把墨西哥5星酒店變成了避難所。而此時此刻,颶風過境,城市一夜遭災。颶風肆虐坎昆後繼續轉移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Delta正離開墨西哥,朝著美國前進。
  • 分享5部高分災難片,災難面前人人平等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仙女給大家推薦5部具有警示意義的災難片,災難面前人人平等,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海嘯奇蹟這一次,他們在革命領袖柯蒂斯的帶領下,為了生存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向前突進,掀起了一場向車頭進軍的「革命」後天美國氣候學家傑克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
  • 因為全球變暖,颶風捲走美國上千億美元!類似災難將越來越多
    在2017年,西半球的北大西洋經歷了10多年來最活躍的颶風季,多個強烈颶風襲擊美國和多個北大西洋國家,造成巨量損失,其中,僅僅是襲擊美國的幾個颶風,就造成了超過2650億美元的損失,而當中登陸美國西南部沿海的颶風哈維就造成了超過千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 17部不同類型的災難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這部電影其實比想像中要好看很多,不管是情懷、鏡頭都是非常不錯,可能災難表現不多,更多會偏向宇宙探索。>,裡面救援也好,逃生場景、特效製作還是有驚心動魄的感覺。,俄羅斯拍的一部災難片,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還是精彩,有兩極分化的態度,很多人對比好萊塢災難片,情節不夠緊湊,但厲害在於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