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的國家級國際性展覽——「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在羅湖美術館開幕。據介紹,這是今年全國首個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的水彩畫種國際展覽,同時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地方文聯、政府共同主辦的持續性品牌活動。
該雙年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羅湖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委宣傳部、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
共收到近2800件作品
陳嘉蓉 《與我有關的風景3》
截止2020年5月10日,共收到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14個國家與地區的藝術家提交近2800件作品。本著「公開、公正、透明」,堅持「國際性、學術性、創新性」原則,經5月29日初評,427件作品進入複評;經8月3日複評,共評選出198件入選作品。
本次專家評審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導,參與評審的評委包括中國美協水彩藝委會主任陳堅,副主任、中國美協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梁宇,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曉林,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周剛等一批水彩專家及藝術家。
方曉龍《初春》
據介紹,展出作品來看,「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且視野開闊、思想深刻,同時展示出藝術家勇於創新、大膽探索的自我意識。記者在現場發現,藝術家們很注重從生活中去發現感人的瞬間,用水彩語言來呈現人物形象的塑造,色彩語言的變化,還有敘事關係的一些處理。
本次展覽作品既有表現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場景,也有突顯重大事件的歷史題材;既有對英雄人物,如抗疫英雄,時代楷模的謳歌,也有對快遞、外賣小哥等普通勞動者的真實寫照;有對時代前行發展中城市與環境問題的思考,也有當今橋梁建設、高鐵建設所取得成就的描繪。
譚秋菊 《The flower 10》
羅湖擬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水彩強區」
作為展覽主辦地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美術事業和美術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美術館群已成規模、美術人才不斷湧現、美術佳作碩果纍纍,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和非凡的活力,已經成為中國美術的南方重鎮。
作為承辦單位之一的羅湖區,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水彩強區」,先後承辦過第七屆全國美展、首屆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廣東省第七屆、第八屆水彩·粉畫展和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水彩·粉畫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覽活動,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水彩強區。
據了解,羅湖區將探索以水彩畫創展為核心成立水彩畫藝術研究會,打造成為中國水彩畫藝術創作和交流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最具特色的美術館。據悉,羅湖區接下來還將舉辦深圳國際攝影周、深圳粵劇周等重大品牌活動和系列文體惠民活動,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促進文化事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為建設包羅萬象、宜居宜業的理想家園增添一份文化亮色。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石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