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樂樂團,我們會遇到2種常見的名稱:愛樂樂團、交響樂團,初入道者往往不清楚,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交響樂團,顧名思義,就是演奏交響樂的樂團。這麼起名,就是指它的功能說的,十分直白。交響樂團這樣的組織,最早出現時是依附於宮廷的,具有官方御用的意思,宮廷樂隊被稱為交響樂團。
歷史上第一支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
愛樂樂團,當宮廷樂手出走民間,在民間自發組成了演奏團體,為了區別於宮廷樂隊,一般就起名「愛樂樂團」,如果直譯,就是「愛交響樂的樂團」。已知最早的愛樂樂團,是1842年成立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其前身是成立於1833年的「藝術家之友樂團」,這支樂團的成員都是從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樂團中挑選的。
因為這個樂團淵源上的區別,現代由政府成立的樂團,大多稱為交響樂團,屬於市政機構的一部分。而隸屬於某個社會團體的職業化樂團,就起名愛樂樂團。愛樂樂團通常不用國家財政資助,經營上自負盈虧。我們經常聽到「某某國家交響樂團」、但較少聽到「某某國家愛樂樂團」的說法,就是這個原因。
(維也納愛樂樂團)
當然這個說法也不是固定的,一個城市如果已經有了一支交響樂團,再成立同級別的樂團,就叫愛樂樂團,以示區別。
比如中國有國家交響樂團,也有中國愛樂樂團,都是政府或政府的延伸機構設立的國家級交響樂團。
中國愛樂樂團
2000年5月25日,在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宣部的關心指導下,中國愛樂樂團在原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基礎上組建成立。中國愛樂樂團是國家級交響樂團,直屬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現任團長為李南,餘隆擔任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作為中國年輕且最具活力的交響樂團,樂團以高度的職業化標準,為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發展樹立起一個挺拔的標杆。
十八年走來,實現了樂團創建者們為自己確立的「中國一流,亞洲前列,世界著名」的既定目標,完成了歷史性的提升和跨越。
(中國愛樂樂團)
在新的世紀,世界見證了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奇蹟,也認同了中華民族在藝術發展和文化復興上蘊藏著的無限能量,中國愛樂樂團的成長就是一例明證。
中國愛樂樂團交出的答卷有著醒目的標記:2009年春天,英國《留聲機》雜誌評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中國愛樂樂團與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一起榜上有名!
這份答卷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十八年間,中國愛樂樂團已舉行了包括交響樂、歌劇、清唱劇、戲劇配樂、芭蕾音樂、室內樂、音樂劇、影視音樂、多媒體音樂、與中國民族樂器相結合的各類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內的千餘套音樂會,演奏了近三千部作品,觀眾累計百餘萬人,國內、國外巡演行程約計百萬公裡,相當於環繞地球20餘圈。
(中國愛樂樂團)
中國愛樂樂團在十八年間完成了大量音樂作品的世界首演、中國首演,數量之多堪稱中國樂界的翹楚。正是在這樣頻密的藝術活動中,樂團逐漸形成並確立起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形成「中國愛樂之聲」,凝聚了一個朝氣蓬勃的藝術家群體。
中國愛樂樂團始終不渝地以推動、弘揚中國音樂新作品為己任,每個音樂季都安排中國音樂作品專場音樂會,並堅持向國內外傑出作曲家委約創作。因為他們始終清晰地認識到,他們代表中國,代表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情懷。
*2004年12月,樂團受義大利共和國政府特邀,赴羅馬議會大廳演出聖誕音樂會。
*2005年2月至4月,樂團在藝術總監餘隆率領下舉行規模空前的世界巡演。
*2008年5月,樂團在梵蒂岡著名的保羅六世大廳由余隆指揮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中國樂曲《茉莉花》,受到包括教皇本篤十六世在內的八千餘名聽眾的熱烈歡迎,並得到了教皇向全世界發出的對北京奧運和中國人民的祝福。
*2012年2月,中德文化年在德國柏林開幕,作為開幕式的音樂會演出,中國愛樂樂團被德國媒體和音樂界譽為「真正德國樂團的聲音」。
*2014年7月,中國愛樂樂團登上倫敦逍遙音樂節的舞臺,成為第一支在頂級夏季音樂節演出的中國樂團。
*2015年8月,中國愛樂樂團舉行歷史性的「絲綢之路巡演」,在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朗與希臘等五個國家的六座城市裡演出了七場音樂會,得到了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眾多國際媒體的交口稱讚。
演出時間: 2018年9月17日 (周一) 20:00
演出票價: 880(VIP)/680/480/380/280/180/80(學生票) 元
優惠套票: 1600元(880*3)、1400元(880*2)、1200元(680*3)、1100元(680*2)
*超值套票,數量有限,先購先得!
*此場演出1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中國愛樂樂團音樂會演出曲目單
呂其明:紅旗頌
Lü Qiming: Ode to the Red Flag
雅各布·蓋德:嫉妒探戈 又名《百葉窗》
Jacob Gade :Jealousy Tango
約翰·施特勞斯:閒聊波爾卡 作品 214
Tritsch-Tratsch: Polkaschnell,Op. 214
劉鐵山 茅沅: 瑤族舞曲
Liu Tieshan & Mao Yuan: Yao Dance
約翰·施特勞斯:撥弦波爾卡
Johann Strauss: Pizzicato-Polka
焦阿基諾·安東尼奧·羅西尼:鵲賊序曲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La gazza Ladra,Overture
王西麟:雲南音詩第四樂章《火把節》
Wang Xilin: Yunnan Tone Poem IV.Torch Festival
(中場休息)
德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節日序曲,作品96 號
Dmitry Shostakovich:Festive Overture, Op.96
鄒野:交響組曲《阿詩瑪》選段
Zou Ye: Symphonic Suite "Ashima"
弗朗茨·雷哈爾:金銀圓舞曲Op.79
Franz Lehar Gold and Silver Waltz
朱塞佩·威爾第:《命運之力》序曲
Giuseppe Verdi: Overture to La forza del destino
貝德赫·斯美塔那: 伏爾塔瓦河(選自交響詩《我的祖國》)
Bedrich Smetana: Vlrava from 「My Vlast」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晚為準
點擊圖片收藏演出日程!
延伸連結
▼
獲取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最新演出資訊
獲取株洲神農大劇院最新演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