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是個什麼鬼?

2021-02-15 魚畫田

魚菜共生的概念

魚菜共生,顧名思義,就是魚和菜在同一個環境內互惠互利,共同生長。在英語中,魚菜共生被稱為aquaponic,是由aqua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ponic(水培種植)兩詞合成而來,可見魚菜共生就是將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或者說無土栽培)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最早的魚菜共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比如中國的魚稻混養和桑基魚塘。現代的魚菜共生則更強調系統的封閉性和高密度養殖種植,其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


那麼養魚和種菜是如何被聯繫在一起的呢?原來魚有兩種排洩物,一種是看不見的氨水(我們常說的阿摩尼亞是氨的英語ammonia的音譯),通過魚的鰓排出,另一種是固體,也就是我們能看見的魚便。兩者都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而魚菜共生則利用了硝化細菌能將魚排出的氨轉換成硝酸鹽的原理,把魚的排洩物變成菜的肥料(對於固體魚便,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分解礦化之後才能被植物利用),從而將養魚和種菜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可持續的閉環系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魚菜共生系統其實就是個力求模擬自然生態的一個人工的完整的自然循環水系統,比起很多時興的生態魚缸,傳統養殖,傳統種植都更加接近自然,過濾效果更加強大,而且更加節約製作成本,也少掉了很多日常維護以及可以屏棄所有的添加魚藥和化肥農藥,使得魚更加健康,菜也更加安全。


魚與植物間形成良好的共生關係達到動態平衡,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植物生長提供富足的養分,植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魚缸,無任何環境汙染與排放負擔。


這是一個新興的養魚種菜方法,無論國內國外一切都在摸索的過程,這種系統的建立規模可大可小,小到家庭,後院的水族愛好,大到形成工廠化立體種植的生態農耕模式.在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由於家庭普遍擁有後院,不少人都開始建構自己的庭院式魚菜共生系統,所以很多專家其實都來自民間.由於這種系統的過濾效果強,製作過程簡單,製作成本低,加上環保等優點,在澳洲國內已經逐漸受到更多的水族愛好者,種植愛好者,環保愛好者的關注,未來的專家也將來源於他們之間。


那麼魚菜共生系統是如何構建呢?

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魚池養魚,養的魚可以包括觀賞魚、石斑魚、鱸魚、鯰魚、鯉魚、鯽魚、甚至蝦、龜等。用石頭子,火山巖等基質作苗床種植各種蔬菜(瓜果,葉菜)等植物,用水泵抽送的飼養水流經種植床後返回到魚池,循環往復,蔬菜可以從循環的飼養水中汲取大量的營養物質,同時,水在循環中也得到了礦質元素與固態物的吸收淨化,待返回魚池時,水質已得到了生物過濾與淨化.對於養魚來說苗床的作用就是一個天然的生物過濾作用.對於種植來說飼養水就是天然的營養液.如果同時混合栽種各種蔬菜,就可以起到防蟲的效果,也就是把香菜、黃瓜、番茄、羅勒、甜菜、爬豆、萬壽菊等進行科學的混栽,就能起到生物抑蟲抑菌作用,與單一栽培青一色的品種,要效果更好。


相信現在知道魚菜共生的人還只是少數,關於這方面的信息現在還真的很少,網上的這方面的資源更加匱乏,而澳洲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擴大,而我們都希望能知道得更多,我們也希望能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你也許是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這裡,對於魚菜共生你也許會覺得這或許是個非常神秘的東西,網絡上那些華麗的詞彙把它裝飾成了一種高深莫測的學問,而實際上只要你肯鑽研和學習,你不但能在其中享受到動手和收穫的樂趣,你也能很快摸索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高手。


之前我也是一名水族愛好者,學習各種技術,研究各種過濾方法,體驗了無數次失敗與成功,犯過每個高手和低手的高級和低級錯誤,然而很多年以前我偶爾從我的一個澳洲朋友那知道關於魚菜共生的事情時,我驚訝於它的簡單和通俗.這些年努力的學習和實踐,在收穫到高質量的食物,享受到成功的樂趣的同時,我越來越被魚菜共生的那種自然樸實的魅力所吸引。


也許你是首次聽到魚菜共生,含有魚糞等廢物的養殖水被泵到長著植物的苗床上,供給植物根部吸收養分,當水回到魚池的時候,它不但已經是得到淨化,而且也充足了氧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充滿活力的活水.兩者完美的組合成一個高效,節能以及高產的養殖栽培系統.不同的人可以從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來構造他們自己用途的系統,水族愛好者把它做成比較美觀的系統,同時種植一些觀賞植物和蔬菜,而有些人可能就傾向於建造一種可以提供新鮮安全的魚和蔬菜等食物的系統。


魚菜共生系統的構建不拘一格,形式多種多樣,你即可以因陋就簡,你也同樣可以奢侈豪華,根據你場地的形狀大小,你可以選擇你所需要的,經濟能夠承受的裝置,只要是能裝水的東西你基本都可以使用,豪華的如水族箱,魚池,簡單的如廢棄的水桶水盆,你同樣可以選擇用廢棄的浴缸,水槽,PVC管,定製的玻璃纖維缸等等.系統的苗床並不只是一定只用到石頭子,我們還可以簡單地將植物穿過泡沫板,讓泡沫板漂浮在水上,現行的NFT,氣培等各種栽培技術都可以藉助你的豐富的想像力,運用在這個系統上。


以上信息由yht_tiger整理編輯,如願轉載請打招呼

創始人名片:

姓名:張虎成

電話:13820738010
微信:yu_huatian
品牌:魚畫田、魚工魚田
服務:魚菜共生系統開發、魚菜共生有機農業、主題農莊、家庭農舍、屋頂農場、生態餐廳、微景觀場景設計打造及維護。
項目:《魚畫田》有機農莊
魚為農|魚菜共生,循環農業
景如畫|場景打造,賞食共享
田做家|一畝心田,有機生活
籤名:大到千畝田,小至方寸間
除了讓親人們吃上可以自證有機的可口農品。我們專注於以魚菜共生為為主題的產品及生活場景打造。始於農業而不止於農業,我們希望這裡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魚畫田歡迎志同道合、同頻同趣的你。
微信公眾平臺:
魚畫田:bj_yuhuatian

魚工魚田:yugongyutian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哦哦哦!

相關焦點

  • 關於魚菜共生的鬼問題
    自從最近決定要做魚菜共生大棚,親友們紛紛詢問魚菜共生是什麼鬼?以及這麼貴的魚菜賣給鬼啊?這兩個鬼問題,藉此機會就簡單讓大家了解了解。
  • 魚菜共生是個什麼鬼?!
    在英語中,魚菜共生被稱為aquaponic,是由aqua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ponic(水培種植)兩詞合成而來,可見魚菜共生就是將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或者說無土栽培)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 帶大家看看什麼是魚菜共生系統!滿足想養魚又養菜!
    先看看什麼是魚菜共生水族箱!站在農業漁業角度,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 魚菜共生Aquaponics的最大挑戰
    ,上過推廣課程的不是回家趕緊買材料DIY組裝,就是課程中的魚菜共生設備搬回家開始來實現魚菜共生的夢,甚至有摩拳擦掌蓋溫室買設備來一場小型的魚菜共生農場.       魚菜共生,對於都市中的人們來說,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因為聽到以魚的排洩物來種菜,這真是一個太棒的概念了,我們只要給魚吃飼料,魚的排洩物就可以透過硝化轉換成蔬菜要的硝酸鹽,可以魚菜兩收,又可以省水愛地球,還有收成時的心靈滿足,以及療愈的功效,真的是一件好事可以多面豐收,何樂而不為!
  • 新興農法:魚菜共生的魅力在哪裡,其運作原理是什麼?
    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生……什麼是魚菜共生魚糞用作蔬菜肥料,蔬菜根部淨化魚水後回流到魚缸,達到自給自足。魚菜共生可以大規模運作,供應糧食;也可以小型運作,美化家居和辦公室。因為設計簡單,操作容易,近年亦興起魚菜共生DIY。魚菜共生的英文學名為Aquaponics,由Aqua 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 ponics(水耕法)合而為一;簡單來說,就是一邊養魚,一邊種菜,理論上可達到自給自足的養耕系統。
  •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2020.01.09 21:45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魚菜共生是世界未來趨勢
    氣候變遷引起食物和水的爭奪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需要2.3個地球資源才能提供人類生存條件,臺灣是世界第二多降雨國家,卻是第十八缺水國;能源供給高度仰賴進口·這些迫切的問題如何解決?魚需要換水·種菜需要澆水'最近興起魚菜共生的觀念如何結合綠屋頂應用'正好提供我們一些機會和省思。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節能減碳的綠建築革命:緣建築核心觀念在於減少資源浪費與減少廢棄物產生·目前世界主流是生態建築·重點在於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補償'更上一層的永續建築設計則在於體現循環經濟丶尊重自然,由綠建築進化到生態建築綠屋頂扮演著關鍵魚色。
  • 魚菜共生系統及其立體化案例研究
    文章擬在簡介魚菜共生系統技術發展過程之後,解釋其物質循環和要素組成,然後分別對3個空間尺度的魚菜共生系統應用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探討該技術在都市環境中運用的範圍、方式和前景。   1、魚菜共生系統的發展   魚菜共生系統實際上是一個人工生態系統。
  • 小小陽臺成了「魚菜共生基地」
    昨日,記者在南岸陽光華庭的老王家看到他家的「魚菜共生基地」,他家的陽臺不僅養魚還種菜,每周都能吃到新鮮菜,養的魚還能吃。  家住南岸陽光華庭小區的老王既喜歡種花草蔬菜,又喜歡養魚養龜,可是家裡的陽臺只有不到7平米,要放魚缸花盆,還要留活動空間,顯得有些狹窄。  70歲的老王退休在家,平時沒事就琢磨怎麼打造更舒適的「陽臺生活」。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2畝地大棚純收入20萬,怎麼做到的?(內附DIY魚菜共生製作方法)
    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查看觀賞魚的長勢「魚菜共生」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今天小園子就和您一起聊聊魚菜共生的那些事!
  • 重慶壁山區三合鎮 「魚菜共生」水面達700畝
    菜在水上長,魚在水中遊。19日,筆者走進璧山縣三合鎮高山村,遠遠地就看見了這樣一道道獨特風景。  一口口魚塘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個個長方形框架,框內是一株株長勢旺盛的藤藤菜。  「這就是『魚菜共生』模式。」三合鎮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魚菜共生」技術指利用魚塘水面空間種植蔬菜,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的新型產業發展方式。  「魚菜共生」一舉兩得,既可以利用魚塘水面產出純天然綠色蔬菜,還能有效淨化魚塘水質。
  • 魚菜共生的定義並非只是養魚種菜這麼簡單
    最近很多朋友借著蝦菜和魚菜的大討論重新認識了「魚菜共生」這個詞,魚菜共生是國內的說法或者中國人的智慧原創,正統的世界性稱呼應該是叫Aquaponics
  • 魚菜共生:家家都能擁有的「盒子裡的農場」
    四年前,艾文從美國隻身來到上海,這個「85後」的美國小夥兒說自己來到中國想要創一番事業,同時還要掀起一場「革命」——「我們要讓所有的中國人吃上健康的菜。」艾文認真地說道。用高科技管理「傳統技術」在中國,「魚菜共生」並不是個太過陌生的話題。
  • 魚菜共生農場能賺錢嗎?看看六年從業者說
    想做正在做魚菜共生農場的都請靜下心來看看。魚菜共生最難的是營銷,第三部分重點講解決方法。漁耕田自2014年在成都投產第一套魚菜共生系統到今天已經擴展為三套系統,成為一家佔地30畝的商業化魚菜共生農場,全年養殖8種淡水魚,生產50+種蔬果。我們「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魚菜共生農場,不接受反駁。
  • 魚菜共生技術:1公斤魚食=50公斤蔬菜+0.8公斤魚肉
    1公斤魚食,至少能生產50公斤蔬菜和0.8公斤魚肉 一個澳大利亞人帶來中國的魚菜共生技術,能否打開潛力巨大的「樂活市場」? 兩隻塑料桶、一個水泵、一個木框,固定起來就是一個魚菜共生水箱。艾文把這個新玩具叫作「純粹系列」(OriginalSeries)。
  • 國外「魚菜共生」在Kickstarter集資24萬美元
    而在Kickstarter上,「魚菜共生」項目「HOME AQUAPONICS GARDEN」在去年的12月順利籌集約24.9萬美元,官方網站已經開始預售產品。這款產品的售價為60美元,其頂部預留預留五個空放置花盆,底下加入了一些鵝卵石,從而達到稍微過濾和硝化的效果。中間的管道連接空氣泵,除了能夠把「魚缸」裡面的水帶到植物區域,還能供氧。
  • 三個香港90後的內地「魚菜共生」夢 已獲千萬港元投資
    三位來自香港繁華都市的年輕人,為了研究魚菜共生的有機水培課題,來到江門偏僻的農業基地,不顧親友的反對,一呆就是14個月,每天養魚、種菜、做研究、寫報告,共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以及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如今,該項目已獲得1200萬港幣投資。
  • 大棚種菜新思路,魚菜共生,這場面多壯觀
    有些菜農把日光溫室折騰成魚菜共生,看了他們的照片我第一反應這麼大個工程得花多少錢呀。
  • 魚池剛建完,全自動的魚菜共生系統又安排上了
    今天接線,3W的防水燈8個,這防水接線盒也不便宜,買了6個。我做了防水後,想再批一層水泥油上去,結果批不上,失敗了,魚友們不要重蹈覆轍。第四天清晨,水質持續變好,池底明顯沒有什麼魚糞便,這幾天都一天餵3、4頓的,每次以10分鐘吃完為準。下一步準備把沉澱倉也改為圓錐底部,加上水泵定期自動排魚糞便。
  • 桃園親子旅遊 || 露營、做月餅、魚菜共生小盆栽
    同樣位在桃園的,還有驛品香休閒農場的植物染動手做、跟大溪魚菜共生工坊的小魚盆栽,都是很適合爸媽帶小孩出門放風一天的行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DIY蛋黃酥。(攝影/林鬱姍)魚菜共生小盆栽。利用魚菜共生飼養的德國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