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融如何監管?「一行兩會」如是說……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2021年金融如何監管?「一行兩會」如是說……

  近日,「一行兩會」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透露了2021年金融監管的政策信號。

  12月18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此外,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以下為記者梳理的「一行兩會」2021年重點要抓好的工作任務:

  貨幣政策

  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持續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中樞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證監會: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繫,促進改善融資結構。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穩定交易所債券市場,夯實信用基礎。

  支持實體經濟

  央行: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做好穩企業保就業紓困政策的適當接續,繼續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用好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製造業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有效銜接。

  銀保監會:一是全力支持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助推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二是助力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效能。持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支持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消費潛在活力,增強投資增長後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證監會: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等政策,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制度,支持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央行: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鞏固拓展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果,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壓實中小銀行風險處置責任。

  銀保監會: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前瞻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精準防控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壓實各方責任,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化解風險。堅決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證監會: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預判和應對處置機制,切實維護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持續推動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有序緩釋,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央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十四五」金融業改革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穩步推進農信社改革。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夯實信用基礎,嚴肅市場紀律,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持續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推動已宣布金融開放措施切實落地,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開放條件下金融監管能力。

  銀保監會: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機構治理,嚴格規範股東股權管理。加快推動理財、信託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完善債券市場法制,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證監會: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金融監管體系

  央行: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規範發展,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銀保監會: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提高金融法治化水平,對各類金融活動和行為依法實施全面監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發展監管科技,大力提升監管效能。

  證監會: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在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穩妥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把IPO入口關,完善股東信息披露監管。加強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避免監管真空。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一委一行兩會」金融監管架構好在哪裡
    原標題:「一委一行兩會」金融監管架構好在哪裡 摘要 以2018年兩會落幕為標誌,我國基本完成金融管理機構改革,金融監管架構變成「一委一行兩會」,有別於原先的「
  • 五道口金融學院建言:金穩委應成「一行兩會」間協調的監管主體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2017年以及2018年監管層多次提及的話語。隨之而來,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3月26日,人民銀行召開幹部大會,郭樹清被宣布兼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當下,中國金融監管格局已經從原來的「一行三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升級為「一委一行兩會」(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一委一行兩會」如何監管協調也受到廣泛關注。
  • 易郭搭檔,「一委一行兩會」探路中國式金融監管
    有利於監管協調早在2017年7月,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就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穩委」),此後央行公告顯示,金穩委辦公室設在央行。去年11月,金穩委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曾表示,金穩委應該在「一行三會」之上。
  • 從「大一統」 到 「一委一行兩會」 中國金融監管體系重塑成型
    從中國人民銀行的「大一統」到「一行三會」,再到「一委一行兩會」的新金融監管格局,中國金融監管走過了集中統一監管——分業監管——協同監管的歷程,並在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促進金融業發展壯大和改革創新中逐漸走向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逐漸成型。  細數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變革,每一次都與時代變革密不可分。
  • 【深度觀察】從「一行三會」到「一委一行兩會」,內地金融監管與時...
    在改革開放40年間,從單一銀行業到日益複雜的混業金融,中國內地金融監管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單一到逐漸完善的轉變。而從「一行三會」到「一委一行兩會」,監管頂層設計的分分合合體現出中國金融監管道路的任重道遠。
  • 新金融監管體系全解析:」一委一行兩會「和雙支柱
    銀保監會、證監會則專職微觀監管職能,包括金融機構的微觀審慎監管,以及消費者保護等行為監管的內容。而宏觀與微觀之間,以及「一行兩會」與其他有關部門間的協調則由金穩委負責,共同構成「一委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體系。
  • 「一行兩會一局」齊發聲 金融開放、金融監管、資本市場後續還有...
    11月28日,來自一行兩會一局的金融監管高層齊聚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圍繞「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一主題,把脈政策走勢。    下一步,金融開放、金融監管、資本市場、跨境交易等領域將有哪些政策出臺?記者帶你一一看!
  • 「一行兩會一局」釋放金融政策紅利: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一行兩會一局」釋放金融政策紅利: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10月23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的最後一天,「一行兩會一局」舉行政策發布專場活動介紹今年以來各部委監管政策、支持北京「兩區」「四個中心」建設的政策內容和未來規劃,其中有關金融開放、金融科技的內容備受外界關注
  • 一委一行兩會,中國新金融監管格局會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因此,對銀行微觀行為的調節與控制,是雙支柱取得預期效果的核心關鍵,微觀監管是宏觀政策的「柱礎」,即雙支柱之礎。這也是近年國內外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主要邏輯。新金融監管體系亮相「一委一行兩會」的新金融監管體系正式亮相。
  • 「一委一行兩會」格局落定
    從2003年銀監會成立算起,中國「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格局已走過15個春秋。2018年3月,這一歷時已久的監管框架迎來了變革。3月中旬,國務院發布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合併銀監會和保監會為銀保監會。加上去年新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一行三會」成為了歷史,「一委一行兩會」的新格局就此形成。在行業壁壘逐漸消融的現狀下,金融機構間跨行業合作頻繁,行業亂象滋生,舊體制的弊端日益明顯。
  • 2021年省級兩會召開時間 2021年的省級兩會關注什麼?
    2021年的省級兩會關注什麼?  作為觀察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每年初舉行的省級地方兩會一直都備受外界關注。  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一行兩會一局」發布最新金融支持政策 推動更高水平的金融領域開放
    央廣網重慶11月24日消息(記者吳新偉)在昨日開幕的2020中新金融峰會上,「一行兩會」等金融機構發布最新金融支持政策,推動更高水平的金融領域開放,支持重慶在內陸金融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重視重慶的金融發展,將從三方面支持重慶改革和金融發展。制定有利於重慶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規劃方案,充分發揮重慶的產業、體制、生態優勢,優化重慶金融營商環境和法制環境,在重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科技、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體系,金融開放市場和金融生態體系。
  • 維護五大領域穩定引共鳴 一委一行兩會責任大
    股市、債市、匯市,在最近幾年裡都曾出現劇烈波動,而且,這幾個領域相繼發生過的風險事件已經暴露出系統隱患。同時,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繁榮,以及房地產金融屬性的不斷擴展,樓市與信貸等其他金融領域的關聯度越來越高,相互滲透裹挾,金融風險與之相伴而來,傳統的「一行三會」分業監管模式下監管套利、監管真空等問題也逐漸顯性化。
  • 騰訊安全杜明燈:金融監管科技升級 數據治理是關鍵
    新發展格局下,如何釋放數據要素生產力,金融如何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監管部門該如何藉助科技力量防範風險、強化監管?在「數據治理創新分論壇」上,騰訊安全雲副總經理杜明燈圍繞數位化浪潮下金融安全的巨大挑戰和時代機遇做了深入解讀。杜明燈建議,主管部門以新基建為契機做好地方金融監管科技升級,發揮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新技術的作用,促進數據要素成為新的生產力。
  • 2021年兩會何時召開?2021年兩會什麼時候結束?
    每年的兩會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兩會期間會涉及到很多民生問題,有關養老金、土地、醫保等。那麼,兩會是指哪兩會?2021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是什麼時候呢?為大家梳理2020兩會重點內容如下:
  • 一行兩會釋放這些金融信號,還開出政策大禮包
    一行兩會相關負責人不僅提到了金融監管、貨幣政策,還對下一步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相應安排。除了金融機構內部治理改革,郭樹清還重點提到促進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健康發展問題。當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已達到了160萬億元,其中有90多萬億元為銀行存款,而且絕大多數為一年期,可轉化為中長期養老財務資源的金融資產規模非常龐大,優勢非常明顯。
  • ...早知道|長江保護法出臺,一行兩會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
    一行兩會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文旅教體1. 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在杭州開幕12月26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在餘杭良渚夢棲小鎮拉開帷幕。這場文化創意盛會旨在搭建一個不同手藝門類交流融合的平臺,解決中國傳統手工藝傳承與發展中的難題。本屆大會上,中國匠人大學正式成立。2.
  •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結束時間 2021年兩會時間會延遲嗎?
    近日,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6個省份確定了2021年省級人代會的召開時間,大多集中在1月中下旬。那麼,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是什麼時候?結束時間是什麼時候?會像2020全國兩會一樣推遲嗎?
  • 「一行兩會」劃定明年工作重點!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3日電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後,「一行兩會」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據銀保監會網站23日消息,22日,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
  • 2021年省級兩會時間陸續公布,1月中下旬密集召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3日消息,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一個月,各地也將2021年的省級地方兩會提上日程。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6個省份確定了2021年省級人代會的召開時間,大多集中在1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