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奧運軍團的各項備戰工作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12月6日-15日,為備戰東京奧運會,由世界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領銜的中國田徑投擲項目國家隊一行85人在淮安市體育中心開展冬訓第一次集中訓練測試。本次冬訓,淮安市體育部門全力協助國家隊做好後勤保障、反興奮劑及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
記者了解到,本次訓練測試主要包含高翻、硬拉、臥拉、臀拉以及鉛球前後拋等專項體能測試和專項業務研討等內容,世界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女子標槍名將呂會會、劉詩穎,女子鏈球名將羅娜、王崢等代表目前中國田徑投擲項目的頂尖運動員均齊聚淮安。
按照此次訓練計劃,12月8日—9日,國家隊一行進行了專項體能測試和業務交流討論。記者在現場看到,儘管距離東京奧運會的「終極大考」還有不到8個月時間,但是各位運動健兒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緊張的情緒,現場的歡聲笑語此起起伏。中國田徑隊女子標槍主教練呂鋼向記者表示,由於疫情的緣故,國家隊從今年2月份開始就處於完全封閉集訓的狀態,單調、枯燥、重複的訓練生活讓大家感到非常壓抑,「這次能夠來到氣候環境與保障條件都非常一流的淮安進行訓練測試,對廣大運動員和教練員而言都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刺激。這一點從這兩天大家的輕鬆愉悅的表現就能夠充分地體現出來。」女子鏈球運動員、倫敦田徑世錦賽女子鏈球銀牌獲得者王崢則笑言「淮安是我的福地,我特別喜歡這裡的一切。」王崢說,這已經是自己第三次來淮安駐訓了,每一次都有非常不錯的收穫,「今年我的膝蓋一直有傷病,正處於慢慢恢復的階段。前天來到淮安之後,我就感覺像遇到了久違的小夥伴,非常開心和興奮,在這樣一個福地,我有信心能夠儘快從傷病中走出來,展現出來一個好的狀態。」
由於疫情的緣故,東京奧運會被延期一年舉行,這對於早已適應四年一個備戰周期的國家隊來說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打亂了我們隊伍的備戰節奏,大家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有針對性的部署;另外一方面,備戰時間的延長對於我們惡補短板,夯實基礎都非常有幫助。同時,由於我們國家要比國外更早地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無形當中讓我們處在了一個領先的位置上。」中國田徑隊女子標槍主教練呂鋼這樣坦言。雖然奧運會的延期,讓鞏立姣、呂會會這樣的老將不得不面對年齡與狀態的雙重挑戰,但她們二人卻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擔心。已經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和七屆世錦賽的女子鉛球老將鞏立姣就明確表示,自己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在明年的東京賽場上將自己的比賽成績「更進一步」,「前面三屆奧運會,我把二三四名都拿過了,也希望自己能夠再進一步,登上最高領獎臺。同時,因為這個奧運備戰周期我的成績一直都比較靠前,所以我也一直在不斷鼓勵自己,要在比賽中發揮出最好的狀態,為我們中國軍團的奧運之行開個好頭。」女子標槍亞洲紀錄保持者,連續參加過兩屆奧運會的呂會會則向記者表示,作為一位老隊員,東京奧運會延期對自己的影響不大,「現在我就是跟著教練的安排一步一步走下去,同時為各位年輕的隊員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對於明年的奧運會,呂會會坦言,希望能在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三個奧運會上能有一個較大的突破。
一流保障 國家隊有深化合作意願
此次中國田徑協會組織投擲項目國家隊來淮訓練和測試,淮安市體育局做了充分的後勤保障工作。圍繞防控疫情和備戰訓練兩項重點工作任務,淮安市體育局提早謀劃部署,召開國家隊集訓保障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後勤保障、反興奮劑及疫情防控等細化工作。在食宿方面,協調省體育局訓練中心為國家隊提供相關食材,避免食源性興奮劑,保證飲食安全;要求住宿酒店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測溫掃碼,安排每天定時對運動隊的房間、餐廳等活動區域進行消殺。在場地器材方面,淮安市體育中心還單獨為國家隊設置了綜合力量訓練房、室外訓練場、業務研討室,安排專人跟進保障國家隊訓練器械添置、維護及保潔工作,訓練、會議等場地保證封閉,一方面確保疫情防控,另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幹擾影響正常訓練測試。中國奧運軍團的備戰工作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對於在淮期間的場地和後勤保障工作,國家隊上下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田徑協會備戰奧運督導組成員闞福林就表示,中國田徑協會投擲項目國家隊與淮安一直都維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無論是從氣候環境、場地設施還是後勤保障的軟硬體水平,都達到了一流訓練基地的水準。大家都非常樂意把淮安作為訓練備戰的首選。」中國田徑協會副秘書長、投擲部部長楊繼敏表示,從今年十月國家隊進入冬訓以來,各位運動員都顯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訓練狀態,此次來淮安進行訓練和專項體能的大比武,就是為了進一步強化體能,彌補短板,讓運動員的基礎體能和專項體能更加紮實,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在淮安市政府和淮安市體育局的關心和幫助下,這裡的訓練條件、訓練氛圍和訓練安排都非常符合我們國家隊的需求,幫助我們取得了良好的訓練效果。接下來,我們也希望能和淮安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合作,把這裡作為我們國家隊的長訓基地,把這裡變成我們真正的家。」
群眾需求 推進城市公共體育設施提檔升級
此次國家隊訓練測試的所在地——淮安市體育中心,是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的主要比賽場館,總投資約15億元,佔地面積650畝,總建築面積102527平米,共包括體育場(33000坐席)、遊泳館(25*50米標準池、25*50米訓練池、25*16米兒童池各一個,1500坐席)、體育館(6000坐席)、網球館。作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淮安市體育中心是目前淮安公共體育服務硬體設施最齊全的綜合性大型體育中心,被評為「江蘇省十佳優秀場館」。
近年來,淮安市以體育惠民為發展理念,以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為重點,將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區域新一輪發展規劃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公共體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6個縣區建成3000個坐席的體育館、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遊泳館或標準室內遊泳池、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全市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由「十二五」的1.18㎡增加到「十三五」2.492㎡,增幅達全省第2位。建成170個體育公園,78片社會足球場地、600公裡健身步道,全市鄉鎮街道文體廣場體育設施全覆蓋。社區普遍達到「二室一場一路徑」(100平方米以上的桌球室、棋牌室、標準燈光籃球場或其他球場、一條10件器材以上的健身路徑)標準,形成覆蓋城區的「10分鐘體育健身圈」。6個縣區建成2館1場1中心,市體校新校區建設順利推進。
下一階段,淮安市將積極探索推進與國家、省級訓練單位合作,借力優勢資源,從體育設施規劃、項目開發、賽事組織、健康療養等方面入手,優化現有體育場館的利用率,推進智慧化場館建設;在積極引入品牌賽事活動的基礎上培育淮安本土特色賽事活動IP。力求將淮安市體育中心打造成集體育、文化、商務、會展、休閒於一體的體育綜合體項目和體育場館「放管服」運營管理改革的典範項目,充分發揮其全民健身的引領作用和對城市發展的集聚作用。(通訊員 儲君 徐晉 孫悅 攝影 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