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逢年過節,國人都習慣製作各種美食以示慶祝。其中,首推的自然是「餃子」,國人對於餃子的熱愛也是情有獨鍾,畢竟常說的「好吃不過餃子!」
相傳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由有號稱「醫聖」之稱的張仲景首創。起初餃子並不是作為日常食物的性質,而是藥用性質,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自此,流傳下來的餃子逐漸被人們賦予了美食的性質。按照一貫以來的歷史傳統,餃子餡一般是用肉餡或者是白菜玉米做餡。最近恰逢冬至佳節,吃慣肉餡玉米餡的餃子,那你吃過「芋頭餡」的芋頭餃嗎?
最近冬至日也恰逢趕圩日,在廣西玉林市街邊一處不起眼的小店招牌上的「芋頭餃」吸引了注意。平時大家都是吃習慣了肉餡和玉米餡的餃子,「芋頭餡」的餃子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點好單後坐等的間隙,桌上紅豔豔的辣椒醬更是激起食客的食慾,禁不住先用筷子一探其味。
坐等七八分鐘左右的時間,老闆端上熱氣騰騰的湯水和蒸好的芋頭餃子。透過薄透的餃子皮,依稀可以看見內裡粉色的芋頭餡。看起來就像平時吃的雲吞一般,不曉得是芋頭餃的人還以為這是蒸雲吞呢。
夾上一顆飽滿的芋頭餃子,沾滿辣醬,此時食客只想儘快食之為快。撇開餃子皮,裡邊略顯粉色口感粉糯的芋頭餡流露出來,滿滿都是芋頭香味。細細咬上一口,口感軟糯留香,味道新奇卻非常美味可口。
聽老闆介紹,「芋頭餃」是採用新鮮採摘的粉芋頭,洗淨切片蒸熟後和成芋頭餡,再用餃子皮像平時包餃子一樣包裹即可上籠蒸煮。工序都是一樣的,只是所使用的餡料食材不一樣罷了。聽聞芋頭餃也是相當受食客歡迎,每天都能賣出好幾十上百屜。
除了新奇的「芋頭餃子」外,還有傳統的香菇餡等,也是小店內的招牌。同樣也是皮薄透亮,餡料原始新鮮。
最近剛好恰逢冬至佳節,平時吃慣肉餡玉米餡餃子的你們,那你們吃過「芋頭餡」做的芋頭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