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垃圾泛濫成災,老人直呼:水都變味了

2020-12-18 騰訊網

在我國存在著這樣一個被垃圾「包圍著」的地區,垃圾隨處可見垃圾填埋場都快放不進了,但是垃圾仍在以變的越來越快的速率產生。大家不得不振作起來提前準備一場與垃圾做鬥爭的攻堅戰,人們務必找尋新的方法應對自身親自生產製造的敵人。

為了更好地解決14億我們中國人每日造成的垃圾。在這片土地資源上早已創建了有超出2000座的大規模垃圾場,乃至每日都是在過載的運行。它早已是中國垃圾日產出量較大、庫容較大的垃圾填埋場,自完工起基本上擔負了所有的日常生活垃圾處理任務。

據了解,有很多新聞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等形式了解到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周邊的鄰近村莊。多位居民告知新聞記者,每到下完雨後和夏季的黃昏,全部村子都籠罩著在垃圾的腐臭中。

乃至有一位老人稱,自打垃圾場建成後,每天喝水的情況,家中的水會「發生變味」,並且在夏天吃飯碗裡蒼蠅比米還多。群眾當時幾次向村委反映了實際問題,但事兒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即使在冬季溫度下降到零度,村子周圍依舊不能擺脫惡臭的氣息。

在不斷增強的「敵人」面前,一味的填埋終究不能解決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各城市年產總量的垃圾都約為1.15億噸。於2018年,淨重就達到可怕的2.28億噸,至今,它仍然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30年,全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

為了應對實際性從根源解決問題,劉建國說:「填埋、焚燒都只是從底層解決垃圾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進來,僅僅是旁觀者。」現今為應對未來的強敵,更應該號召人們學習垃圾分類、徹底踐行垃圾分類行動!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只是旁觀。-----------------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唯一確定的是,這個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的傢伙,只工作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了。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5年後垃圾無處可填?
    (原標題: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都快裝不下了)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再過5年垃圾無處可填?
    12月16日,北京朝陽區一小區內,住戶將垃圾袋投放到路邊的垃圾桶。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只是旁觀。-----------------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都快裝不下了
    為了處理14億中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這片土地上有超過2000座合法的垃圾填埋場,很多都像這裡一樣超負荷運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衛星圖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實拍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只是旁觀。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飽和封場,再過5年垃圾將無處可填?
    12月16日,北京朝陽區一小區內,住戶將垃圾袋投放到路邊的垃圾桶。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再見江村溝
    作為國內也是亞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由於長期超負荷運作,即將填滿封場的消息一直被不斷提起。 據西安晚報報導稱,國內日處理垃圾量最大的填埋場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於今年2月27日封場,西安市的生活垃圾目前已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處理,而那座服務了整個西安20多年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想到這個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的設施,只工作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
  •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寧波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要改造了 曾是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 2019年04月29日 08:09:14來源:中國寧波網  記者 周科娜 通訊員 顧東棟   說起位於海曙區石碶街道建莊村的銅盆浦垃圾填埋場,老一輩寧波人可能對它很熟悉。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填滿!請不要再埋怨垃圾分類了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在安灞橋江村溝,這個垃圾場當年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現在估計到2020年就要被填滿了,只有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了。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為了處理14億中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這片土地上有超過2000座合法的垃圾填埋場,很多都像這裡一樣超負荷運轉。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要退休,垃圾處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聽到最不好的消息就是我國最大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填埋場要裝滿了。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據報導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
  • 西安這座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填滿,以後西安的垃圾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西安垃圾分類的緊迫程度,一點不輸上海。這話其實不假。西安擁有全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我們熱衷在很多領域創下「之最」,但是這個領域的「最」一點都不值得驕傲。西安的垃圾填埋場是江村溝垃圾填埋場,這裡本身是一個天然的溝壑,被設計成垃圾填埋場時並沒有將它設計成中國最大,而且在預期裡,填滿這裡需要50年。但萬萬沒想到,不過25年,僅僅只是一半時間,這座垃圾填埋場就已經亮起紅燈。預計在今年10月,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就會被填滿。
  • 航拍靈山庫容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原來生活垃圾都到了這裡,被震撼到了!
    靈山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佔地190畝,垃圾庫容202萬立方米,位於棠梨村委峰子嶺。今日航拍為你們揭秘靈山庫容量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樣貌....去年,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提前20年迎來飽和。這個位於西安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超過1000畝,系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25年來產的垃圾都在這了!終於填滿了
    在西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有一座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25年來,這裡處理掉了西安市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堆積起來的垃圾山甚至高達150米,這就是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確切的說,應該是1994年。
  • 六安整治垃圾填埋場
    4月3日,安徽日報頭版刊登《垃圾填埋場為何「鬧心」》,反映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汙染問題,引起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針對「六安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汙染事件  據六安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介紹,全面整改措施包括:依法解決與負責生活垃圾填埋場滲瀝液處理站運營的上海天譽公司的合同糾紛,立即與上海昀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新的合作關係,上海昀達公司迅速完成設備的維修和調試,現已開機正常運行,處理後的汙水經環境監測站檢測合格;加快垃圾填埋場安全防護距離內拆遷村民安置點建設的進程,建設5公裡自來水供水管道,供電和道路同步配套到位;按照環評批覆要求,已開始防護林補植和填埋氣水平收集系統建設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 當地每天10000噸垃圾咋辦?
    來源:央視財經在西安,位於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眼下,這個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的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馬上就要被填滿,近期將關閉封場。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是目前國內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西安主城垃圾填埋場封場
    位於陝西省西安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封場後,西安市垃圾處理存在較大缺口。預計今年年底,西安市5個無害化垃圾處理項目將全部投入運營,每天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27萬噸。  據了解,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以下簡稱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是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萬噸。
  • 生活垃圾填埋場:韓國首爾 VS 中國上海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承擔著附近58個地區、2500萬人口、約1.5萬噸的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處置任務。早在2010前,曾經歷了周邊居民怨聲載道的抱怨,但當地政府打出「把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場建設成為世界最佳環保旅遊名勝」口號,通過規劃與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天,小E首先從廠址和面積上介紹一下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跟上海市垃圾填埋場的相似之處。
  • 美國十大垃圾填埋場(組圖)
    哥倫比亞山脊填埋場負責所有美國西北部的垃圾,主要城市有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和華盛頓州的西雅圖。        弗蘭克·鮑爾曼填埋場是加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之一,同時他也自稱是世界上第一個垃圾填埋氣體轉換成液態天然氣的工廠。這個地方每天有 5000 加侖的液態天然氣產量,環境效益相當於一年路上少開 15 萬輛車。
  • 英媒:中國的龐大垃圾填埋場提前25年被填滿
    英國廣播公司11月15日報導,原題:中國的龐大垃圾填埋場被填滿的時間提前整整25年 中國最大垃圾場被填滿的時間比原計劃整整提前25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位於陝西,面積相當於100個足球場。按原計劃,日填埋量在2500噸上下。
  • 半月談丨垃圾!垃圾!填埋場無法承受之重
    半月談記者牛少傑生活垃圾增速較快,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超過設計能力,填埋場超負荷運轉。一線工作者呼籲,應增加投入緩解燃眉之急,同時垃圾減量化也應儘早布局。但鄭州市市區高峰期日產生垃圾約7000噸,其中2000噸用於焚燒發電,最大日進場垃圾約5000噸。場剩餘庫容量快速減少,填埋場臭味擾民投訴增加,成為垃圾場面臨的難題。據該場負責人黨元申介紹,場內滲濾液處理能力是每天900噸,但現在每天產生量已超過1000噸,只得暫將規劃的填埋區處理後用於存儲超出的滲濾液。
  • 成都最大垃圾填埋場這樣防汛……
    6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跟隨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安垃圾填埋處置中心綜合室主任廖楊,前往了成都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長安垃圾填埋場(一二期),就填埋場如何防汛進行了探訪。給填埋場穿上「1500畝的雨衣」確保汛期萬無一失在填埋場一側的應急傾倒平臺上,記者看到整個填埋場,除了小部分正在堆體的垃圾,其他都覆蓋著黑色的膜。「整個填埋場大約1500畝。」廖楊介紹,填埋場防汛的重點之一是防止雨水進入垃圾堆體,黑色的膜就是HDPE防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