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垃圾分類做得好 禮品有人送上門

2020-12-0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9月22日訊 (通訊員 陳文 記者 羅鵬)「明天早上在村口兌換禮品了,你們記得來拿啊!」9月21日晚上,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荊溪村內,村民胡六英跟鄰居們說道。

胡六英原來是荊溪村婦女主任,退休後在今年被村裡聘請為垃圾分類監督考評員,負責荊溪村委荊塘片區的垃圾分類指導、監督、考評工作,每天到村民家裡入戶宣傳垃圾分類和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她和搭檔每周兩次到農戶家裡檢查垃圾分類情況,給兩個小桶裡分類全部正確的農戶送上一個點讚貼並在村民登記表上記錄下來。

一段時間後,村民集贊有了成果,胡六英和搭檔在村口搭起小桌子帶上小禮品開始給大家送禮品了,一顆贊可以兌換一般餐巾紙或者衛生紙,2顆贊可以兌換一袋洗衣粉,3顆贊可以兌換一塊香皂,4顆贊可以兌換一管牙膏,5顆贊可以兌換一條毛巾,6顆贊可以兌換一塊洗衣皂。可以兌換的禮品還會根據村民意見定期更換。

據了解,荊溪行政村共有14個自然村總計1324戶村民,除胡六英外,村委還聘請另一位退休的婦女主任李桂玉負責裡溪片區6個自然村的垃圾分類監督和考評,同樣每月安排2—3天到村裡集贊兌換活動。

漆橋街道作為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街道,一直以來重點圍繞「先試先行,打造示範樣本」模式探索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今年荊溪行政村創新「積分兌換」模式,通過送禮上門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現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荊溪村民的一種生活習慣。

初秋時節,漫步在漆橋街道荊溪村上,每戶門口都有兩個垃圾小桶,桶架上標有戶主的姓名和垃圾分類知識。垃圾桶乾淨整潔,掀開桶蓋,也聞不到異味。村上的白牆還有漂亮的垃圾分類牆繪宣傳,每個村上還有一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居民扔垃圾的步行時間在兩三分鐘內,很方便。

村委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推廣工作,荊溪村多次組織村幹部、居民進行專題討論,規劃出三個步驟做好工作,組織志願者、黨員入戶宣傳、指導,不斷提高農戶的知曉率與參與率;基於荊溪村範圍廣、農戶多的情況,分成兩個片區聘請兩位退休的婦女主任擔任垃圾分類監督負責人,進一步督促村民做好分類投放;採取集贊貼獎勵機制,對於農戶分類較好的給予「大拇指」點讚貼,貼在每戶門前的垃圾分類桶架上,每月、每季度分類均正確,再額外獎勵點讚貼。

採取集贊貼獎勵機制,對於農戶分類較好的給予「...

相關焦點

  • 做得好還是差?南京垃圾分類開展一個月後,各區排名出爐
    從南京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各區垃圾分類做得是好還是差?12月7日,南京垃圾分類工作第一期的綜合排名正式出爐!【鼓樓區列城區第一名 從源頭推動分類「精細化」】榜單顯示:城區組第1-6名分別為,鼓樓區、棲霞區、秦淮區、玄武區、建鄴區、雨花臺區。郊區組第1-6名分別為:江寧區、浦口區、溧水區、高淳區、六合區、江北新區。鼓樓區、江寧區分獲城區、郊區組第一名。考核標準主要包括運行管理、體系建設、信息化管理、投訴舉報幾個方面。
  • 做得好還是差?南京垃圾分類開展一個月後,各區排名出爐
    從南京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各區垃圾分類做得是好還是差?12月7日,南京垃圾分類工作第一期的綜合排名正式出爐!【鼓樓區列城區第一名 從源頭推動分類「精細化」】榜單顯示:城區組第1-6名分別為,鼓樓區、棲霞區、秦淮區、玄武區、建鄴區、雨花臺區。郊區組第1-6名分別為:江寧區、浦口區、溧水區、高淳區、六合區、江北新區。鼓樓區、江寧區分獲城區、郊區組第一名。考核標準主要包括運行管理、體系建設、信息化管理、投訴舉報幾個方面。
  • 南京垃圾分類催生「上門分類服務」,這樣真的好嗎?
    11月1日,南京正式實行強制垃圾分類,實行半月有餘,褒貶不一。相關部門也在積極聽取居民意見,與各單位勠力同心,不斷提升改進設計更加合理的垃圾分類解決方案。目前,南京主要推廣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模式,標準化四分類投放點打造密閉垃圾分類亭/房,華展貓先生垃圾房集垃圾分類智能稱重功能、積分兌換、多媒體宣傳服務、清潔、監控等功能於一體,房內配備四分類垃圾桶,並具有殺菌、除蟲、除臭功能,實現專人管理,分類投放,獲得一致點讚。
  • 南京高淳這個村養殖黑水虻,每天能「吃」4噸餐廚、廚餘垃圾
    揚子晚報網4月22日訊(通訊員 陳文 記者 張可)南京高淳區漆橋街道作為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街道,從2017年9月全面推開垃圾分類工作,按照「農戶初分+保潔員定時上門」的分類收運方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 南京高淳區固城街道:垃圾分類進校園宣教活動走進固城中心小學
    商務旅遊網訊(通訊員 仝久宏 孔令謙)2020年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意味著南京從城市到農村的強制垃圾分類正式開始,生活垃圾應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為了普及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知識,高淳區固城街道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12月17日上午,垃圾分類校園行知識宣講活動在固城中心小學展開。此次活動,共有近百名學生參加。
  • 「可堆肥垃圾」分解成有機肥免費發給村民,南京高淳固城街道這個...
    這不,南京市高淳區固城街道就將垃圾分類的類別設置成更加符合農村實際的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還將可堆肥垃圾進行微生物發酵,產生的有機肥免費發放給村民,大大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據悉,目前固城街道集鎮、129個自然村及工業園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村莊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 「視頻」南京高淳這個村養殖黑水虻,每天能「吃」4噸餐廚、廚餘垃圾
    揚子晚報網4月22日訊(通訊員 陳文 記者 張可)南京高淳區漆橋街道作為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街道,從2017年9月全面推開垃圾分類工作,按照「農戶初分+保潔員定時上門」的分類收運方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 南京垃圾分類開展一個月後 各區排名出爐
    從南京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各區垃圾分類做得是好還是差?12月7日,南京垃圾分類工作第一期的綜合排名正式出爐!【鼓樓區列城區第一名 從源頭推動分類「精細化」】榜單顯示:城區組第1-6名分別為,鼓樓區、棲霞區、秦淮區、玄武區、建鄴區、雨花臺區。郊區組第1-6名分別為:江寧區、浦口區、溧水區、高淳區、六合區、江北新區。鼓樓區、江寧區分獲城區、郊區組第一名。考核標準主要包括運行管理、體系建設、信息化管理、投訴舉報幾個方面。
  • 「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再培訓,南京高淳古柏街道全力推進全民健康工程
    揚子晚報網12月9日訊(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杜康豪 魏宏偉 )為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投放工作,12月7日上午,南京高淳區古柏街道在機關會議室舉辦了「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特別邀請了中國環保網孔維老師,重點針對街道集鎮辦、環衛所、物管辦、執法大隊,及全體垃圾分類專班人員進行宣講。培訓會上,孔維以垃圾分類、空氣汙染、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疾病防治為主要內容進行講解,將環保健康的理念與疾病預防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大大擴展了環保工作的意義和內涵。
  • 陳村:遊戲中學垃圾分類知識,禮品多多好嗨森
    活動設置了「齊玩飛行棋,分類我最行」、「垃圾分類小達人」、「垃圾分類燈謎遊戲」、「親子家庭垃圾撿跑活動」共4個互動遊戲,參與者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哪些垃圾是一類,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等眾多知識。  當日上午,活動現場火爆,小區門口平臺擠滿了人,據統計,本次活動共有1000多人參與,送出印有垃圾分類知識的特製禮品約400份。
  • 吸引五區代表來觀摩,南京這個區是如何開展垃圾分類的?
    揚子晚報網12月3日訊(通訊員 陳昊燁 實習生 婁淵澤 記者 張可)12月3日下午,南京六合區召開南京市農村環境衛生提升暨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介會,江北新區、棲霞、江寧、溧水、高淳、浦口的代表現場觀摩六合區農村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
  • 養昆蟲吃垃圾 南京高淳區垃圾分類有「法寶」
    中國江蘇網7月14日訊(通訊員 吉穎記者 徐潔)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卻是肥料,在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成為垃圾分類的「法寶」。漆橋街道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物示範點負責人劉金寶告訴記者,每天一早,漆橋街道所有的餐廚垃圾都會通過垃圾車運進廠區,經過二次篩選後,將分離出來的垃圾進行粉碎處理,等到顆粒度達到投餵標準以後再進行餵食,「主要看垃圾的狀態,如果溼度過高我們就進行乾燥處理,最後加入菌種進行發酵,通過泵管輸送到養殖區,餵食黑水虻幼蟲。」據劉金寶介紹,目前基地每天可處理5噸餐廚垃圾。
  • 垃圾分類做得好 於人於己都有利滻灞生態區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做好垃圾的分類,於人於己都有利,美麗滻灞靠你我,環境才會更加好……」滻灞環保小達人用中國傳統藝術快板、時尚少兒舞蹈等創新形式,將垃圾分類知識唱出來、舞起來,成為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9月19日,正值世界清潔日,為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迎全運備國考、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一場趣味橫生、精彩紛呈的「周末哪裡去 一起做公益主題活動之垃圾分類文明行 美麗滻灞我守護」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御錦城社區廣場圓滿舉行。活動現場,西安滻灞生態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發表致辭,呼籲大家進行垃圾分類,以實際行動「迎十四運 創文明城」,傳遞文明、傳播文明。
  • 「愛分類」上門,打通垃圾分類投放最後幾十米
    她指著歸置好的玻璃瓶和食品包裝袋說:「這些東西只有『愛分類』才收。我愛人不會要,收了賠錢!」  「個體戶只收紙板箱、塑料瓶、易拉罐、報紙等賣得上價的高價值可回收物。如果誰家有兩張光碟、一張體檢的X光片,還不夠他跑一趟的成本。正常情況下,這些只能當其他垃圾扔掉,最終被填埋或者焚燒。但這些東西,我們都能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實現減量。」徐源鴻說。
  • 南京高淳這個基地養億萬條黑水虻,一天能「吃」4噸餐廚垃圾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文 記者 趙丹丹 文/攝)南京正在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建起了餐廚垃圾處理廠(站),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
  • 南京垃圾分類落實得如何?溧水開發區蹲守一天,很意外!
    南京垃圾分類已一月有餘,帶著「垃圾分類落實情況」的疑問,實地走訪了溧水開發區麗湖灣小區。走訪發現,該小區居民垃圾投放非常嫻熟,配合度和積極性也是極高。那麼,這個小區是如何做到的呢?垃圾分類從物業經理處了解到,南京市11月1日正式強制垃圾分類,該小區為了居民能夠提早適應,在強制分類前的一個月便開始做準備,通過派發垃圾分類宣傳手冊、挨家挨戶入戶宣傳等方式,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分類意識
  • 江蘇南京高淳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近處,是綠意盎然的鄉村庭院,遠處是被100多公裡慢城綠道串聯起的村落……在江蘇南京高淳區東壩街道小茅山腳村,靜謐質樸的村莊與青山綠水相互映襯,富有自然情趣。  推窗見綠,一步一景,得益於高淳區近年來著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兩湖抱城、東山西圩、綠水青山』的生態稟賦塑造了高淳區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綠色家底。
  • 南京高淳:好山好水裡蹚出綠色小康路
    生態產業方興未艾,美麗鄉村星羅棋布高淳:好山好水裡蹚出綠色小康路 生態,是高淳的自然「家底」。邁入新時代,高淳堅持把生態立區作為發展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不僅做好了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大文章,而且摸索出「生態 旅遊 農業 製造」的綠色發展路徑,好山好水裡,蹚出了一條「生態與發展同頻共振,環境與財富同步提升」的綠色小康之路。8月27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在高淳區舉行。
  • 社區分類指導 垃圾上門收取 定時定點清運
    十六個村自覺分類投放垃圾上門收取每天6點至9點和傍晚17點至20點,誠泰興業保潔公司保潔員騎著裝載著分類垃圾桶、播放著歡快音樂的電動三輪車,開始了上門收垃圾的工作。村內與社區不同,大部分都是平房院落,人口居住密度也相對較小。誠泰興業公司採取定時定點上門收取垃圾的形式。
  • 高淳興旺,靠的是綠色家底
    石板路蜿蜒伸展、茶園綠意蔥蔥……在南京高淳東壩街道小茅山腳村,農家房前屋後鮮花點綴,手繪花牆、竹編小橋與田間風光自然呼應。  就在幾年前,小茅山腳村還只是一個地處南京高淳偏遠地區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景點,每到3月底4月初,村裡的油菜花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  「高淳歷來有『三山兩水五分田』之說,良好的農村生態是助推鄉村振興的自然『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