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首屆孝通班(2016級)畢業了!
2016年9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創新實驗班「孝通班」成立。首屆孝通班錄取了20位來自中央民族大學不同專業的同學,四年的本科培養實驗過程中,在學校教務處與院系的全面支持下,孝通班成功實施了雙導師制、雙實習制以及2+2學制等培養制度。2018年春季學期結束後,20位學生順利向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文物與博物館學三個專業方向分流,其中民族學(人類學)6人、社會學8人、文博6人。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全國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嚴峻。但首屆孝通班的同學們逆勢而上,截止6月底,全班實現了85%的高質量就業升學率。
2016年10月7日中央民族大學首屆創新實驗班「孝通班」開班
孝通班採取小通識的教育理念,大一大二貫通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的知識體系,在這些相近學科中培養跨界人才,並在大三大四兩個學年回歸具體專業。四年的類通識教育,不僅防止了專業過度泛化的培養陷阱,也在相關專業鏈中有所「強基」。附表展示了20位同學的畢業歸屬(或潛在歸屬)。這份畢業去向的表格,展現了首屆孝通班同學們在專業與興趣上的和而不同,可謂一幅微型的「滿天星鬥」。
2020屆孝通班畢業留念
5位出國升學的同學,分別奔赴3所全球一流高校的5個不同專業,分別是: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學專業與公共管理專業、荷蘭萊頓大學的考古學專業、英國UCL的文物修復專業與公共政策專業。另有1位同學不改初衷,堅持申請英國高校的考古文博類專業,準備繼續深造。
8位同學在國內6所雙一流高校的6個不同的一流專業深造。分別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民族學、中央民族大學的社會學、清華大學的社會學、清華大學的法碩、中山大學的計算機(是的,計算機專業)、南京大學的人類學、中國人民大學的考古學、北京師範大學人類學。
4位同學奔赴了不同的行政與企事業單位。其中3位同學在北京與深圳的大型集團公司確定了工作崗位,1位同學考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市民委的事務員。此外,還有2位同學在各自熱愛的領域,積極尋找就業機會。
20位同學就業與升學情況表
人生相遇,自是有時,送君千裡,終須一別。祝2016屆孝通班全體同學畢業快樂!祝孝通創新實驗班越辦越好!
來源:中央民族大學 出品|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封面|蘇 欣 排版|李謹彤 責編|魏晨輝 主編|李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