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每次安裝APP應用,總會提示獲取通訊錄、攝像頭、位置等權限。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獲取這些權限會發生啥嗎?
獲取通訊錄聯繫人權限
當你的通訊錄權限允許之後,你手機上的所有聯繫人,都會被這個應用給讀取走。有的還會把你手機上通訊錄聯繫人的通話記錄、簡訊消息等取走。
獲取通訊錄聯繫人權限,這意味著啥呢?
意味著,你手機上通訊錄相關的信息,都會保留在這個APP伺服器的資料庫上。而且這些程序會定時進行檢測的,即便是你手機上的聯繫人已經刪掉,也都可以在這個伺服器的資料庫上可以查到的。從你安裝這個應用起,只要你還在使用,那麼你的通訊錄聯繫人也就會一直都曝光在這個APP上。
別人可輕而易舉知道你通訊錄上有哪些聯繫人,你經常和哪些聯繫人聯繫,電話聯繫了多少次,簡訊聯繫了多少次等。通過你的通訊錄聯繫人備註還可以知道你和這些聯繫人之間的關係,也會知道你和這些聯繫人之間的簡訊信息內容等。
那麼APP應用獲取這些通訊錄聯繫人信息有什麼用?
我想大家應該接過不少的貸款、保險、棋牌、售樓、銷售、洗浴等推銷電話、簡訊吧,他們的電話號怎麼來的。很多都是由一些類似這樣的APP的應用,把你的信息收集起來的,然後再按照一定價格出售,也就是說賣給了別人。價格可能是一分錢一條,或者是一毛錢一條,就這樣低價賣給別人。
其實,就拿貸款APP應用為例。當APP應用拿取到這些通訊錄聯繫人之後,如果貸款用戶出現了逾期、違約的情況,一般客服就會先跟貸款人進行聯繫,進行催繳。如果客服催繳無效之後,客服就有可能根據貸款人貸款留下的聯繫人進行催繳。如果貸款人留下的聯繫方式無效,那麼這個時候就會用到APP獲取的聯繫人,會挨個給你通訊錄上聯繫最多的人,挨個打電話進行催繳。所以會出現什麼後果呢?你所有認識的人,都有可能知道你貸款了,而且逾期,無法償還。
如果這種方式也無法讓貸款用戶償還,那麼這些貸款公司,就會進行債權轉讓。把你的債權信息賣出去,賣給專業的催收團隊。那麼這些專業的催收團隊,可能就不會那麼溫和了,很有可能按照聯繫人去挨個尋你。
獲取攝像頭權限
當你允許獲取攝像頭權限後,那麼該應用就可以使用你的攝像頭進行拍攝,如拍攝照片等。這種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常規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無感知反欺詐拍照,意思是啥呢?就是說為了防止用戶的欺詐行為,APP獲取攝像頭權限後,在你使用APP的過程中,會進行無感知拍照。
獲取攝像頭權限,這意味著啥呢?
意味著,也就是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APP應用獲取你正面攝像頭,對你進行拍攝。抓拍的照片會直接上傳到該應用伺服器的資料庫上。而你手機上卻沒有任何記錄。也就是說,你可能在使用該APP應用的時候,沒有穿衣服,照片都被抓拍走了。也有可能你在洗手間,使用該應用,直接就給你抓拍了。還有可能你和朋友吃飯,打開該應用就被抓拍了。這就是無感知反欺詐拍照,在你不知不覺使用APP過程中,對你進行抓拍。
那麼APP應用獲取這些照片信息有什麼用?
其實無感知反欺詐拍攝,一般主要是貸款類軟體用的比較多。主要是為了防止貸款用戶進行欺詐貸款,如果出現後。可以通過拍攝的一些照片進行一定方式的追繳貸款,主要也是為了防止出現壞帳的情況。
還有一些應用就是為了故意收集一些用戶的個人隱私資料信息,而從事一些違法行為。
獲取位置權限
這個權限,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這個權限就會直接根據GPS、北鬥等,對你進行定位,可以精確到具體的街道、小區等。
獲取位置權限,這意味著啥呢?
意味著,你所有的行程信息都被這個APP應用掌握著。通過後臺程序,可以清楚的看到你運行的軌跡,比你去過哪裡,什麼時間去的,都可以看到。二期在資料庫中保留的精確的坐標,可以拿到這些坐標信息,在百度地圖上進行反坐標查詢,通過AR可以實際看到經過的一些地方的實景情況。
那麼APP應用獲取這些位置信息有什麼用?
我想通過這次疫情,大家對大數據都不陌生吧。通過手機號,在三大運營商上查詢,可以清楚的查到你近14天的行程軌跡。那麼這些APP應用也有這個功能,也可以清楚的知道你的行程軌跡。
還是舉個簡單的例子,還是以貸款為例。如果你在貸款中出現了逾期,無法償還的情況。聯繫人方式留的也是假的,通訊錄也無效,地址也無效。那麼就可以通過這個行程記錄,去查詢你經常去過的一些地方,從而找到你本人。
其實還有很多小程序也會獲取這些信息,比如微信步數啊、比如外賣訂單啊。這些都是我們經常用的,如果你登陸一些不太友好軟體,比如約炮軟體啥的。那麼就會根據這個位置信息,給你推送一些信息。啥信息呢?自己可以體會一下的。
那麼在授權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僅僅只是獲取了取通訊錄、攝像頭、位置等權限。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被曝光在別人的監控之下。確實是這樣的,很多應用在獲取這些權限的時候,都會讓用戶去勾選一些協議,進行授權。
那麼在授權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所以在這裡建議:
如果你確實是一定要使用該應用,就好好閱讀該應用授權信息。看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畢竟現在很多應用,如果不進行授權,是不允許使用的。一般正規的應用,只是授權,還是會保護客戶隱私的。這個大家並不用太在意,但是一些偏門應用,手機按照明確提示有危害的,安裝的時候就需要想清楚了。不要給壞人有可乘之極。不要讓好奇害死貓。如果出現上面的情況,有人拿這些來要挾你的。你完全可以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因為如果獲取這些資料,使用存在違法行為。你完全可以投訴、起訴他的,因為他已構成侵犯你的個人隱私。如果有些應用是可以不用勾選,授權也可以使用的,建議就關閉該授權信息的。如果已經安裝使用了,也是可以在應用管理中,找到該應用,進行權限設置。一般的路徑是:設置-->應用管理-->在應用列表選擇應用-->進入應用後設置應用權限-->顯示應用權限信息。
其實還有很多權限是可以設置,比如麥克風、存儲空間、等等權限。最後還是想說,希望大家都有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也願大家都有好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