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剛剛起步,倫敦正在崛起。
城市逐漸光鮮亮麗,但是陰暗的角落永遠不會消失。不少人從農村流入城鎮,性產業趁勢崛起,一度成為和建築業、釀造業一樣的國家支柱產業。
城市中轉個彎兒進個巷,隨處都能看到站街的妓女,尋樂的嫖客。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劇,告訴觀眾的第一句話就是:「1763年,倫敦,五分之一的女性靠賣娼維持生計。」
面對如此不正常的比例,有朋友可能有疑問,除了做妓女,她們不能幹別的嗎?
能,但是錢非常少。
打個比方,當時英國女性如果去工廠工作,每周的工資大概在15先令,也就是不足一個英鎊。
但是如果你做妓女,別提一個處女的初夜可以賣到幾十甚至上百英鎊了,就是你姿色平平,一天只接2個客人,也輕鬆賺夠普通女工一周的工資。
賣身,是來錢最快的辦法。
那又為什麼不選擇結婚呢?
當時英國社會流行的是男權社會,女性結了婚所有自己的或繼承來的財產都要交給男性支配,而男性大多數會出外尋歡作樂。
簡單來說,女性毫無地位可言,而有錢,才是硬道理。
別小這部劇,去年第一季上線,就引發觀眾熱議,豆瓣評分8.4分。前不久,第二季開播,豆瓣評分直接飆到了9.0分!
名姝 Harlots
簡單來說,這部劇就是「倫敦妓女撕逼上位記」,兩個老鴇領著各自一群姑娘,在青樓界明爭暗鬥的故事。
當時的倫敦城內,風靡著一本《哈裡斯的考文特花園女士名錄》,就是青樓界的《兵器譜》。
這部書裡邊詳細點評了女孩的身段,樣貌,床上功夫,收費標準甚至性習慣,甚至私處的特點。
這本書發行了三十多年,銷量一度超過了《聖經》,嫖客們拿她當嫖娼指南,女孩們會因為裡邊的點評好壞而爭風吃醋,老鴇們也會因為書中的差評而對手下姑娘加以責罵。
本劇中的撕逼主陣地蘇豪區,和這本指南中的考文特花園,僅僅只有一牆之隔,兩位老鴇形象同樣也有歷史原型。
貧民區老鴇瑪格麗特·威爾斯(薩曼莎·莫頓 飾),人物原型為伊莉莎白·韋斯博恩,售賣、哄抬女孩的初夜是她最擅長的手段。
劇中的瑪格麗特,住在貧民窟希臘街,經營著一家小有規模的妓院,雖然客戶大多是底層平民,但卻擁有兩個明珠般的女兒。
瑪格麗特·威爾斯,人稱威爾斯夫人。
她的妓院開在髒亂差的貧民區,姑娘們高低胖瘦啥樣都有,性格不一,整個妓院氛圍散漫自由。環境差評,服務還行。
大女兒夏洛特,傑西卡·布朗·芬德利飾演。
她是倫敦城最耀眼的名妓,是《哈裡斯的考文特花園女士名錄》中數一數二的瑰寶,性格狂野、火辣,曾靠著售賣初夜一夜成名。為了博她一笑,大把的男人等著一擲千金。
她的人物原型是倫敦名妓基蒂·費雪,美貌過人,和貴族關係非同一般,一位貴族出身的畫家甚至給她畫過兩幅自畫像,至今都流傳於世。
傑西卡·布朗·芬德利曾在《唐頓莊園》中出演三小姐,本劇中一改優雅的淑女風範,飾演一位熱情奔放的名妓,刷新了不少人對她的印象。
小女兒露西,含苞待放,纖細、勾人心弦。
貧民區老鴇瑪格麗特,對她實行飢餓營銷,還未下海,就勾的許多人對露西念念不忘,到了售賣初夜的時候又坐地起價,暗箱操作同時賣給了兩個人賺了兩份「初夜錢」。
兩個女兒完全不同的性格,一個熱烈如紅玫瑰,一個純潔如白玫瑰,但卻一樣的明豔照人,一樣的能賺大錢。
手握這麼兩個王牌,貧民區老鴇瑪格麗特有足夠的底氣搬出希臘街,實現自己入駐富人區的理想。
生意場上,有人要做強,勢必要動了別人的奶酪,眼看瑪格麗特崛起這麼快,富人區老鴇莉迪亞·奎格利(萊斯利·曼維爾 飾)坐不住了。
莉迪亞的人物原型為夏洛特•海斯,歷史中的她十分擅長營銷,將青樓生意做得又大又強。
老鴇二:莉迪亞·奎格利,人稱奎格利夫人。
相比於年輕的威爾斯,奎格利夫人就顯得相當有經驗了。她的妓院開在富人街黃金廣場,屋裡的姑娘們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能談詩詞歌賦也能聊人生哲學,一種濃濃的高貴氛圍,讓您感覺賓至如歸。
她手下的姑娘,全部被包裝成了藝術品,張口閉口都是莎士比亞,日常穿著仙氣飄飄、嬌嫩欲滴的洛可可風服裝,一動不動的擺著pose像幅畫一樣任憑客戶品頭論足。
「她們可是還未調教的水中仙花,你會把她們嚇跑的,你只能看著她們,像欣賞藝術品一樣。」
「那我什麼時候能上這些藝術品呢?」
「付我三幾尼就可以。」
兩位老鴇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聯繫,瑪格麗特10歲的時候,就被媽媽賣給了富人區老鴇莉迪亞換了一雙漂亮的鞋子。
她在莉迪亞手下當了幾十年妓女,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自己出來創業當老鴇了。
如今,瑪格麗特野心勃勃的急於擴大產業,莉迪亞也不甘示弱的忙於產業升級,前有仇怨,現又利益相關,兩個人的爭鬥達到了白熱化。
第一季中,兩個人極盡所能的展開了明爭暗鬥。
富人區老鴇莉迪亞挖了瑪格麗特手下出色的姑娘,貧民區老鴇瑪格麗特就大肆炒作露西佔盡風頭。
莉迪亞找來修女圍著瑪格麗特的房子不停辱罵影響生意,瑪格麗特就收買了修女反將莉迪亞一軍。
莉迪亞設計讓瑪格麗特惹了官司,付了巨額罰金,瑪格麗特就曝光莉迪亞手下姑娘得梅毒的醜聞。
兩個人有來有往,鬥的你死我活,到了第二季中依舊勢頭很足,每一招都是朝著對方下死手。
新法官上任先燒三把火,開篇就以開妓院為名將莉迪亞抓進了監獄,瑪格麗特逮住機會,火速集結證人要將莉迪亞罪名擴大化。
莉迪亞人在監獄,手卻在獄外,自有人替她料理瑪格麗特,殺了她手下的姑娘,將鮮血橫流的屍體放在大門外以示威脅。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出了命案,法庭不管嗎?政府不管嗎?沒有公道嗎?正義何存呢?這便揭開了上流社會的遮羞布。
莉迪亞,這個名譽倫敦城的富人區老鴇,和權貴富豪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她擅於結交權貴,新法官過來逮捕她的時候,她正跟大法官在床上熱烈痴纏,直接把新法官嚇得跑出了房間。
她擅於利用秘密,手握侯爵之女伊莉莎白小姐(麗芙·泰勒 飾)有關私生子的秘密,硬生生逼著伊莉莎白幫自己付了巨額罰金,救自己出了監獄。
她手握的秘密當然不止於此,上流社會中有個神秘組織熱衷於消費虐殺處女,莉迪亞便充當爪牙從社會上誘騙無辜少女入火坑。
誘騙少女做妓女這個情節也並非杜撰,英國繪畫之父威廉· 荷加斯的銅板組畫《妓女生涯》中的第一幅,畫的就是剛下馬車的鄉下姑娘被老鴇哄騙做妓女的場景。
神秘組織權勢極大,很有可能跟皇室有關,莉迪亞雖然尚不知曉中心人物,但卻試圖探知這個大秘密,贏得庇護自己的底牌。
就此來看,貧民區老鴇瑪格麗特所要面對的其實不僅僅是莉迪亞,更是莉迪亞所效命的權貴富豪們,猶如雞蛋撞石頭,這場爭鬥慘烈、悲壯。
上流社會浮華高貴,口裡心裡都看不起妓女,但個個卻以包養妓女為樂,為了滿足變態癖好肆意誘騙殘殺無辜少女,道貌岸然,早已經腐敗潰爛到骨子裡。
反倒是妓女,坦坦蕩蕩,正直無畏。
瑪格麗特一直在「老鴇」和「母親」的角色中周旋,鐵面無私的要求手下姑娘上交小費,但當手下姑娘懷孕生下小孩時,卻也沒忍心趕走姑娘和小孩。
大女兒夏洛特一直埋怨母親更偏心於妹妹露西,但露西惹上官司時,她依舊毫不猶豫的捨身幫助,露西害怕接客時,她貼心的給她示範各種小技巧。
面對母親,雖然又吵又鬧又斷絕關係,但卻心繫家族,為了扳倒富人區老鴇莉迪亞,不惜深陷險境打入敵方探求她的大秘密。
當時的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女人完全是男人的附屬品,整個社會中的女人,也就只有這群妓女活的最自我,最熱烈。
上流社會的女人一旦結了婚,所有財產全部歸為丈夫,不管丈夫做什麼,妻子都沒有過問的權力。
小女兒露西曾被一位貴太太請去,專門討好自己丈夫,席上,這貴太太無意說錯一句話,丈夫就當著眾人的面直接一巴掌甩了過去,妻子也只能唯唯諾諾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大女兒夏洛特也曾被一位伯爵包養過,而包養她用的錢全部出自伯爵妻子的嫁妝,後來這位伯爵死了,伯爵妻子成了最開心的人,因為她終於可以自己處理自己的財產了。
真是諷刺的現實啊,婚姻成了對女性剝削的利器,也就難怪夏洛特將婚姻視為一種偷竊,寧死也不願被人擁有。
那麼,不嫁人呢?單身貴族女性生活如何?
伊莉莎白小姐,侯爵之女,身份高貴,父親留給了她大筆資產,但錢全部被哥哥把控著,她依舊沒有自主權。
貴族女性尚且如此,更何況貧賤的平民女孩呢。
作為一部時代劇,《名姝》是特殊的存在。
整部劇不為妓女洗白,但卻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
當嫖娼成為社會大趨勢時,當上流社會的女性在婚姻中毫無地位時,當下層女傭每月1英鎊的平均收入連肚子都難以填飽時,做妓女是不是依舊不可原諒?
整個倫敦都成了泥潭,沒有誰真的可以出淤泥而不染,那麼在這片淤泥中拼命活下去有何不可呢?
兩位老鴇間的明爭暗鬥,不僅僅是為了利益的撕逼,更是為了生存所發起的戰爭。
法律不可靠,保護不了底層人民的權利。婚姻不可靠,保護不了女人的權利。只有努力奮鬥,才能博得一條出路。
這個世界上,錢是女人唯一的權利,把它當成慰藉,把它當成夢想,終有一天,錢,一筆可觀的錢,能讓你自由。
即使本劇這麼多背叛、色情甚至暴力的情節,但整部劇始終瀰漫著一股活潑和自信的氣息,那種女性長在骨子裡的自由感,體現的非常完美。
肉體可以出賣,但精神必須自由。
揭開情慾和金錢的面紗,拋去政治色彩,丟下莊重禮儀,以妓女這個歷史悠久的特殊行業為基點。
有的好像只是一股子胭脂水粉風塵氣,但又偏偏淋漓盡致地演出這樣一群女性的豪爽和灑脫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