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因其在冬季寒冷時先葉開花,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花有粉﹑白﹑紅等顏色。
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華民族視為吉祥之物,深受人們的喜愛。「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著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梅被賦予了頑強、高潔、貞節、雅致和謙虛等寓意;又因梅花有五個花瓣,而被稱為「五福花「,象徵著五福,即歡樂,美好,長命,順遂和平安。梅具四德五福,被冠以「花中之魁」,「國魂」,「花魁」等稱號,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百花凋謝,飛雪飄零的季節,梅花能夠獨自盛開,其傲視冰雪,不懼嚴寒的品質,給人以堅忍不拔,立志奮發的激勵;「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的香氣清幽淡遠,卓爾不群,與眾不同,給人以清新脫俗,潔身自好形象。梅花的「傲雪」,「清香」特質,與文人墨客追求的「高潔、不屈、堅韌、傲骨」形象高度吻合, 因而備受推崇,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合稱「四君子」,成為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最愛的「借物喻人」的對象以及創作題材之一。更為難得的是古往今來詠梅詩詞繁若星辰,佳作無數,但幾乎篇篇都是詠贊與頌揚的,這也算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大奇蹟。
寒冬來臨,又是一年賞梅季節將至,小編精選十二首經典詠梅詩詞,與君共賞,一起「暗香盈袖覓芳蹤」。
《卜算子·詠梅》 -- 現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雪梅二首·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上堂開示頌》-- 唐·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梅花九首·其一》--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梅花絕句二首·其一》-- 宋·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雜詩三首·其二》--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