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三峽庫區水位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
重慶三峽庫區水位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 中新網重慶6月15日電 (伍木林)記者今日從重慶海事局獲悉,隨著長江主汛期到來,三峽庫區水位逐步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長江豐都以上航段呈現自然航道特徵,航道變淺、水流更急,對船舶航行安全帶來威脅。
-
水位降至145餘米 三峽庫區轉入防汛調度階段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三峽水庫水位經過長達半年的持續消落,6月8日上午9點,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已經降至145.38米,這標誌著三峽庫區今年騰庫防汛基本到位,轉入防汛調度階段。據了解,三峽庫區水位降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後,庫區就擁有了約221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成為汛期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重要防洪屏障。
-
三峽水庫蓄洪削峰 庫區水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重慶市涪陵廣播電視臺消息,為緩解長江下遊防洪壓力,進入汛期以來,三峽水庫充分發揮蓄洪削峰作用,不斷控制下洩流量,庫區水位持續保持在在長江涪陵段,連續多天,庫區水位一直持續在165米以上,截至7月21號下午4點,庫區水位保持在168米左右,和去年同期的151米相比,提高了17米左右。
-
三峽庫區水位超出防洪限制近2米是什麼意思?專家消除疑慮
「三峽庫區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意味什麼?張博庭釋疑 「受近期暴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升。目前,庫區水位接近147米,比防洪限制水位高出近2米。」6月21日,央視財經的一篇報導引起了網絡關注。一般來說,在非汛期,水庫保持較高的水位,用於供水、發電、灌溉等功能。但是,在汛期到來之前,必須將水庫的水位降低到防洪極限水平,以便騰出蓄水能力來應付可能發生的洪水。三峽水庫的正常水位為175米,相應的庫容為393億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庫區「近147米」水位與175米水位之間仍有200多億立方米的防洪能力。
-
三峽庫區水位持續消落 海事部門全力保障航運安全
新華社重慶2月13日電(伍木林、張桂林)三峽庫區水位進入消落期以來,長江重慶段水位持續下降,2月12日,重慶港水位已降到8.95米,比蓄水最高水位下降5.6米。重慶海事局全面啟動消落期安全預案,防止出現船舶觸礁、擱淺及碰撞事故。
-
強降雨致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受近日強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昨天(20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增加至26500立方米每秒,海事部門加強巡航,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記者在三峽庫區雲陽段看到,整個江面水流非常湍急。目前庫區水位接近147米,超出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
-
重慶:三峽庫區進入高水位運行 航標重新布設
央視網消息:隨著三峽庫區175米試驗性蓄水完成,三峽庫區進入了高水位運行。這段時間,長江航道部門也及時加強了監管巡查,完成轄區600多公裡航道上的1392座航標調整移設,全力保障三峽庫區高水位運行期的長江航道安全。
-
通訊: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圖為重慶開州區漢豐湖北岸烏楊壩消落帶生態修復實施後。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重慶1月17日電 題: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中新網記者 韓璐每年1月中下旬,位於重慶開州區的漢豐湖、澎溪河都會變得熱鬧。這番景象,是重慶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教授袁興中帶領團隊研究三峽庫區消落帶19年的成果之一。從曾經髒亂的消落帶區域到如今水鳥林澤相映成趣,澎溪河消落帶的改變也是中國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改變的縮影。「三峽水庫實行『蓄清排渾』的運行方式,冬季蓄水發電水位在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形成與天然河流季節漲落相反、漲落幅度高達30米的水庫消落帶,面積達348.9平方公裡。」
-
三峽庫區大範圍排查地質災害 已知隱患達5386處
資料圖:去年5月,位於三峽庫區的秭歸新縣城區域。該區域多處山體出現滑坡現象,有些滑坡導致道路嚴重損壞本報訊 面對連日降雨和三峽庫區預計完成175米蓄水的壓力,三峽庫區將進行一次大範圍地災排查工作。近日,在「三峽庫區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上,三峽地防辦主任柳源透露上述消息。三峽庫區岸長約5300公裡,原計劃於2008年底蓄至175米最終水位,但最終蓄水至172.5米後停止,數據顯示,這一階段,庫區共發生形變或地質災害災(險)情132起。崩滑體總體積約2億立方米,塌岸97段長約3.3公裡。緊急轉移群眾近2000人。
-
三峽庫區中山杉的生命沉浮
之前在重慶媒體上也瞟到過,以為離自己的生活遠,沒在意,沒上心。 中山杉為常綠植物,廣泛生長在江浙一帶,南京城裡的中山杉有一個嬌稱——「中山美人」。美人遠嫁三峽,並非嫁接,而是引種,在新的氣候條件下呵護培育。如此的緣分,當然與三峽工程有關。
-
重慶三峽庫區長江奉節段水位達160米
重慶三峽庫區長江奉節段水位達160米8月17日上午,記者在長江奉節段看到,與往日相比,江面水流變得湍急,顏色渾濁。截止到上午10時,長江奉節段水位漲至160.3米。受此影響,給過往船舶的安全通行、停泊造成了一定影響。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當然,人們還有更多的擔心,目前三峽水庫的水位已經達到160米左右,防汛關鍵期「七下八上」(7月下旬及8月上旬)還有集中降水,長江上遊還可能迎來多輪降雨,到時三峽的庫容能承受得住嗎?總臺央廣記者18日專訪了三峽集團長江電力三峽梯調中心主任助理鮑正風:對於三峽水庫來說,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動態調度能否應對上遊的水情變化?
-
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帶再現大溪文化遺址
新華網重慶7月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帶近日再現一處大溪文化遺址,清理大溪文化墓葬10座,另發掘戰國至漢代墓葬30座,出土豐富文物。 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介紹,該遺址位於重慶巫山縣三峽庫區消落帶範圍,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暴露在外的古墓葬群,由於水位消落面臨崩塌和被盜掘的危險。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和巫山縣文管所聯合組成發掘隊伍,對柏樹梁子墓群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
-
重慶醞釀三峽庫區二次移民 230萬人將大遷徙(圖)
10年前,妻子作為三峽工程庫區的移民曾經搬過一次家。當時移民是「就地後靠」原則,水位抬高后淹了原來的家,就往後面的山上轉移。所以李的老婆、孩子留在了萬州。那一年,李銀翔已經在重慶主城區打了三年工。如今雖然事業略有小成,但每逢周末,他都要坐車顛簸3個多小時才能回家團聚。周一天蒙蒙亮又要從家出發,趕回主城區。
-
三峽工程運行以來的幾個問題思考
初期運行的歷時,主要根據庫區移民安置情況、庫尾泥沙淤積實測觀測成果以及重慶港泥沙淤積影響等情況,確定需用時6年,即2013年水庫蓄水至設計水位175m,進入正常運行期。 三峽工程於1993年施工準備,1994年12月開工,1997年11月6日大江截流,1998年開始施工左岸大壩和電站廠房。
-
破解世界性難題 三峽庫區最大消落帶變溼地公園
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在庫區形成了348.9平方公裡、我國最大的水庫消落帶。因為區域面積大,治理這個消落帶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性難題。而重慶開州區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探索,因地制宜創新治理模式和管護機制,探索出了消落帶生態治理的有效方法,破解了這一難題,讓消落帶變溼地公園,成為了「新三峽」的一道景觀。
-
三峽重慶庫區周邊將建綠化帶
本報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鄭北鷹今天從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國家和重慶市將共同投資7億多元,在三峽重慶庫區兩岸實施周邊綠化帶建設工程,以減少泥沙入庫,淨化庫區水質,豐富庫區旅遊資源。據介紹,將於2004年至2007年實施的重慶庫區綠化帶建設工程,涉及重慶市22個區縣的202個鄉鎮,總面積269.4萬畝,工程區總人口152.9萬人,建設工程總規模為132.3萬畝,工程總投資為7.69億元。
-
榨菜哥稱三峽有潰堤風險!好怕怕啊!
受到汛期持續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目前三峽庫區水位接近147米,超過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
-
三峽水庫重慶庫區啟動周邊綠化帶工程
本報重慶11月16日電(記者田文生)三峽水庫重慶庫區周邊綠化帶建設工程日前啟動,到2010年,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19.4%上升至53.9%。 工程區總規模為132.3萬畝,範圍為三峽庫區175米庫岸線(主要包括長江主幹流及嘉陵江、烏江、小江、大寧河的庫岸線)至第一層山脊,共涉及22個區縣的202個鄉鎮,工程總投資為7.69億元(不含國家退耕綠化補助糧食折資及生活補助費8.33億元)。 此項工程建成後,規劃區森林水源涵養能力將增加42.4萬噸,能明顯改善規劃區的水文特徵。
-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重慶庫區綜述(上)
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出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號召——自此,全國16個省(直轄市)、7個大城市與三峽重慶庫區結下濃厚情誼。27年來,在各省市的傾情援助下,重慶庫區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對口支援累計引入重慶庫區資金達1815.76億元,合作項目176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