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山頂終年積雪、四季點白而得名,古時稱為熊蒼山、玷蒼山。蒼山位於大理市洱海西岸,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東臨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從南到北全長約50公裡,東西寬約24公裡,如一道綠色屏障,雄峙於洱海西岸。
蒼山共有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東注入洱海。 蒼山景色以雪、雲、泉、石而著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素裹銀裝,在陽光照耀下,潔白晶瑩。
蒼山的雲更是名傳遐邇。雲聚雲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雲景中,最神奇的卻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所謂望夫雲是指每當冬春時節,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一朵孤單的白雲,忽起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
奇特之處還在於它一出現,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雲,是指每當夏末秋初,雨後初睛,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白雲朵朵,雲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十裡,竟日不消散。 蒼山的泉也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
蒼山的石,馳名中外。郭沫若有《詠大理石》詩:「三塔矜高古,回思貞觀年。蒼山韻風月,奇石吐雲煙。相在心胸外,涼生肘腋間。天功人力代,海外競珍傳。」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發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蒼山在古時被稱做熊蒼山、點蒼山,擁有19座山峰,每座都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峰為馬龍峰,海拔4122米;而每兩座山峰之間,還有溪水流過,被稱做十八溪。 十八溪中尤以聖應峰和馬龍峰之間的清碧溪(也稱青龍潭)最美,沿下關的七裡橋溯溪可上山(約1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