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必須要去的打卡景點就是九寨溝,這也是唯一最吸引我的地方,雖然出發之前朋友們說震後景區沒有完全開放,但我想,不管怎樣都要體驗下九寨溝,還記得讀碩士的時候朋友去九寨溝回來,那藍幽幽的水、湛藍藍的天,讓我覺得必須有機會去一趟九寨溝,再後來繼續讀書、工作,但始終沒有忘記朋友當時的一句話:九寨溝去要趁早,別等開發過度了,就不是原來的景了~~雖然真正實現了九寨溝之行已遠在了近10年後,但猶未晚矣,不是麼?
唯一遺憾的就是現在必須要跟團去九寨溝,無法滿足我想走走逛逛停停的願望,而且第一天去的是黃龍,我只心心念念九寨溝,黃龍在網上簡單看過評論,看得最多的是去了九寨溝再去黃龍就沒啥意思了。但是這次下來,我倒覺得如此評價有失偏頗,黃龍有黃龍的俏,九寨溝有九寨溝的美,還是不一樣的體驗。
天沒亮就上了大巴,到黃龍已是下午,本打算爬上山的,可是車上大部分人都準備坐纜車,我們也就隨了大流,但事後有點後悔應該堅持自己原來的想法。恐高的我是極討厭坐纜車的,好不容易上了山上,往下走走就是一個很好的觀雪峰的景臺,因為擔心有高反,所以我們走得比較慢,完全散步式,也沒想我們要去的五彩池打卡點其實離纜車還挺遠的。離開了觀景臺,還要上山再下山才能到五彩池,本身走的慢,再拍拍照囉嗦囉嗦在離五彩池大概還有幾百米的樣子時就已快15:00了,好在那天陽光明媚,也不覺得有多冷,可沒過多一會,感覺太陽是瞬間下山的,突然就冷了起來,沒多一會就傳來了雷聲,天空飄起了小雨,隨後轉化成了小冰雹似的小雪豆。從五彩池返回的人也越來越多,天氣的突然轉冷也讓我們加快了腳步,但突然的頭暈和窒息感讓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感覺如果再堅持走下去就要暈倒了,和愛人彼此靠著站著休息,就因為走快了幾步,都感覺如此的不舒服,偶爾有返回的人看到我們不舒服會給我們加油鼓勁,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慢慢恢復了,高反對我們而言其實是又真實又不可忽視的,此後的每走幾步臺階就感覺特別不舒服,可看其他人好像沒我們高反這麼厲害。堅持著走走停停到了五彩池,簡單地在下面以及上面的棧道拍拍照就往回返了,因為擔心雪下大之後就不利於下山了。其實讓我最感興趣的不是五彩池,而是這山裡多變的氣候、以及下山時看到的光景,大大小小的碧藍碧藍的灣水像藍寶石鑲嵌在山坡上,有些地方呈現皇帝黃的地質有清清流水淌過,也頗為愜意。越往山下走,越是下起了雨,為了趕大巴返回的時間,後面下山也比較快,而且後來景色也基本千篇一律,沒有了剛接觸時的震撼與歡喜。
晚上是在九寨溝藏民家吃的晚餐,吃的火鍋,除了牛肉是他們自己做的,其他的也是咱們常吃的涮火鍋的東西,只是後來發現牛肉不乾淨,可都吃了好多塊,確實也餓,在外也只能將就的。他們很熱情,也能歌善舞,只是中間被強制消費購買一進門後與招待的藏民照的照片,她說是村長要求這樣做也算是捐贈當地了,捐贈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卻選擇了一種最讓人不舒服的方式,這就是跟團的壞處吧。
第二天上午就開始在九寨溝玩,東線最長但也是開放最少的,像我特別嚮往的原始森林什麼的,都還沒有修繕好不能去,略有遺憾。但已經開放出來的大大小小的湖泊真是各有各的美。應該是這裡的湖水Cu2+含量比較高吧,都是湛藍湛藍的,有的清澈到難以分辨是倒影還是實景,有的大到一眼望不到邊際......甚至連湖中朽木都能以別有一番滋味的造型或於水中沉睡或以小荷初露尖角,部分朽木上又長了小樹小草......在這裡,每個已開放的景點都走了一個遍,瀏覽西線時基本是從最上方的最大湖或沿著木梯、或沿著湖邊木棧道走下來的,想走快都不行,哪裡都是可以拍照的景點,真真兒美翻了~~
其實九寨溝的美真的不必由我過多贅述,還在猶豫什麼季節去、什麼時候完全開放再去...完全沒必要,我相信每個月都有每個月的美景,即使大雪紛飛,除了路不好走,危險係數增加,果真想去體驗下冬天的九寨溝,又何嘗不可呢?
景兒真心美,但跟團的最後返程一天基本就在讓你購物中浪費掉了,這也是我討厭跟團的原因之一。現在很多人寧願自己多花錢自己想破腦袋去做旅遊攻略,跟這些嘴巴上說不強制實則無法不強制的做法不能說100%有關,但也絕對息息相關,這也是此行唯一的敗筆之處,但也是無奈之舉。
但不管怎樣,有像我們特別喜歡自然景觀、喜歡接近原始的山山水水的朋友,不管何時,九寨溝都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