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會戰

2020-12-21 紅網

湘西會戰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redcloud 2015-07-05 09:51:47

時刻新聞

—分享—

  湘西會戰(1945年4月至1945年6月)
  
  湘西會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故又稱「芷江作戰」。

(湘西會戰)

(資料圖)

  戰爭起於1945年4月9日,止於6月7日。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裡。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餘人。湘西會戰最後一仗主戰場為懷化漵浦縣的龍潭鎮、溫水鄉和邵陽市洞口縣的高沙、江口、青巖、鐵山一帶。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
  
  當時,日軍以第6方面軍第20軍(軍部駐衡陽)坂西一郎部及第11軍之34師團為主攻部隊,共5個師團,另配屬3個獨立混戰旅團,總兵力約8萬餘眾。中國軍隊以何應欽為總指揮,參戰陸軍20個師,空軍有第5、2、3等4個大隊各一部,美國第14航空隊一部,參戰飛機400餘架,總兵力20餘萬人。
  
  據介紹,湘西會戰中中國軍隊採用的是「攻勢防禦」戰略。會戰初期實行防中有攻,攻防結合的戰術,意在消滅敵軍有生力量,阻敵於雪峰山東麓,使之陷於雪峰山縱深地帶,然後相繼進行決戰,全殲日軍。整個戰役分南部、中部和北部三個戰場。日軍所至,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據湖南省隆回、洞口、武岡、綏寧、漵浦5縣不完全統計,湘西會戰期間,日軍槍殺無辜民眾8563人,傷1175人,強姦婦女1850人,燒毀房屋14158棟,罪行累累。
  
  湘西會戰歷時兩月,最終以日軍徹底潰敗而告終。會戰共擊斃日軍12498人,傷23307人;7737名中國軍人為取得會戰勝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湘西會戰是中國抗戰期間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被當時的《紐約時報》視為「中日戰爭之轉折點」。
  
  湘西會戰,日軍第20軍在整個戰略態勢已處於被動的形勢下,以冒險的進攻開始,以狼狽的潰逃告終。日軍自湘西反撲被扼制後,從此再未敢在其他地區進行冒險,雪峰山麓日軍尚未撤下戰場,岡村即於1945年5月初開始撤退侵入廣西的軍隊,接著又從廣州和湘西撤兵。日軍在雪峰山麓遭到慘敗後,整個中國戰場都陷入混亂潰逃的狼狽境地。

相關焦點

  • 八年抗戰決勝戰——湘西會戰
    八年抗戰最後一戰湘西會戰為抗日戰爭後期中國戰場最後一場大型戰役,主要目的是爭奪美國空軍在華的唯一前方機場——芷江機場,戰役由時任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親自指揮。湘西會戰龍潭戰場,日方由第20軍司令官板西一良中將指揮,中方由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指揮第三、第四方面軍、第十集團軍防守作戰。
  • 揭秘湘西會戰:侵華日軍上演最後的瘋狂
    此時,在戰火紛飛的中國戰場上,華南地區的湘西會戰正進行到白熱化階段。英勇頑強的中國軍隊,在湖南西部的雪峰山上,發動了對日軍的全面反攻。這一天的《中央日報》和《大公報》刊登消息:國民黨軍委會發表戰訊:湘西我軍全線推進,新寧賽市均告克服,中美空軍飛機炸前線敵。刊載捷報的報紙一時間洛陽紙貴,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日本鬼子的末日快要到了!」
  • 中美空軍湘西會戰轟炸:日軍遺骸1.6萬具(圖)
    1943年底,美國空軍陳納德將軍及其所率領的飛虎隊員進駐芷江,利用芷江優越的地理位置,不斷主動出擊,在長衡、桂柳、湘西會戰等重大戰役中屢創日軍,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追尋抗戰足跡,重溫抗戰歷史。6月中旬,記者來到湖南芷江探訪了飛虎隊紀念館。一件件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還原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將參觀者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 神秘湘西 獨特的文化歷史造就了別樣的風景
    說到湘西這個地方,對於紅色革命歷史十分了解的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這裡曾經發展、生過一次歷史性革命戰役——湘西剿匪。由於湘西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位於鄂、渝、黔、桂交界的湘西地區正是這場戰役的發生地,解放前夕,湘西匪患尤烈。國民黨反動派在湘西建立反共根據地。
  • 湘西:日寇垂死之戰
    1945年5月,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湘西會戰正進行到白熱化階段。中國軍隊在湖南西部的雪峰山上,發動了對日軍的全面反攻。  江口阻擊7天7夜  湘西會戰進行到1945年4月底,沿邵榆公路西犯的日軍130聯隊、133聯隊及116師團本部已推進到雪峰山中段主峰下的江口、青巖、鐵山一帶。
  • 此人曾是湘西最大的土匪,三次反共又投共,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在近代史上,湘西的土匪是出了名的多,這裡溝壑縱橫,深山密林,尤其適合土匪的生存。在解放前夕,由於國民黨殘餘勢力的幫助,湘西的土匪人數達到了巔峰。當時,湘西最大的土匪名叫石玉湘,時任當時經過整編後的湘西土匪第二軍軍長。此人的一生十分傳奇。
  • 《湘西大剿匪》
    環境惡劣,匪勢猖獗,剿匪鬥爭異常艱苦激烈……兩位作家爬山越嶺、風餐露宿12個月,走遍湘西的山山水水,深入採訪當地百姓、剿匪英雄以及倖存的「匪首」。用獨特的視角,全新的寫法,揭開了湘西匪患的神秘面紗,向人們講述了一段並不遙遠的剿匪故事。
  • 抗戰時國軍擔任主力的22次大型會戰, 中日雙方兵力對比及結果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戰全面爆發,到1945年8月,國民黨共與日軍展開了22詞大型會戰,其他中小型戰役搞到2萬多場。淞滬會戰,國軍與日軍的第一場會戰,主要戰場在上海,日軍投入30萬兵力,國軍80萬人,戰爭歷時3個月,日軍傷亡4萬人,中國軍隊傷亡30萬,上海淪陷,這場戰役成功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
  • 湘西州舉行瞻仰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緬懷人民英雄公祭儀式
    據團結報報導 4月4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州舉行瞻仰湘西剿匪勝利紀念碑緬懷人民英雄公祭儀式,追憶先烈英雄事跡,緬懷先烈崇高精神,動員全州上下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投身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力衝刺全面小康、打造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的偉大實踐中。
  • 雞公山——武漢會戰歷史紀念館
    為保護文化遺產,再現歷史原貌,河南省文物局撥出專款,對雞公山風景區南崗花旗樓和中正防空洞進行維修和重新布展,將其作為武漢會戰武漢會戰歷史紀念館由二樓是中原會議會場場景,並詳細介紹了武漢會戰中日雙方的軍事部署、作戰序列、主要將領和有關史料、回憶文章等。防空洞現作為武漢會戰歷史圖片展,分為序幕、鏖戰華中、民族脊梁、全民抗戰、國際援助和武漢陷落六個部分。
  • 中國六十年紀行-68 湘西剿匪記 土匪洞遺址
    包括懷化、湘西自治州、張家界的大湘西,舊時山高林密,溝壑縱橫,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由於地理、歷史等各種因素,形成了特殊的「湘西匪患」。   1949年9月中旬,解放軍第38軍由常德挺進湘西,先後解放了湘西十餘座縣城。9月下旬,47軍、46軍136師、38軍114師等主力部隊奉命進入湘西剿匪。至51年2月47軍赴朝參戰為止共殲匪92081人,繳獲大量槍炮彈藥。
  • 彎折的寇刀——中日常德會戰步兵武器對比(全文)
    前言常德是湘西的重鎮、川桂的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中武漢失守後,常德成為重慶大後方的唯一物資補給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軍發動常德作戰,期望摧毀第六戰區的中國軍隊主力,為進攻重慶掃除障礙並掠奪這一地區的戰略物資,以切斷重慶的物資補給線,達到其以戰養戰、以戰逼降的戰略目的。
  • 吐哈油田打響奪油上產會戰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師嘯) 8月13日,吐哈油田上產會戰督導保障組、技術支持組和生產運行組全部成員進駐現場,吐哈油田為期半年的上產會戰正式打響。
  • 抗日戰爭中的奇蹟--衡陽會戰
    而在遙遠的遠東戰場,也爆發了這麼一場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這場戰役就是衡陽會戰,衡陽也因此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座抗戰紀念城。1944年已到了抗日戰爭末期,國際形勢已經向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出現了傾斜,開始以猛烈的炮火進行攻擊,長沙地區再一次淪為戰場。
  • 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嶽雪恥一戰
    短史記諶旭彬對第三次長沙會戰質疑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薛嶽驕兵致慘敗。在第三次南嶽會議後,薛嶽和第9戰區積極備戰,很快就迎來雪恥一戰—第三次長沙會戰,也成就薛嶽軍事生涯最輝煌的篇章。那麼第三次長沙會戰是否與第二次長沙會戰一樣,是真「神劇」?筆者將依據權威史料,講講第三次長沙會戰。歡迎轉載!
  • 大美湘西,讚美湘西
    在我的感覺中,湘西是有迷人氣質的。鍾靈毓秀的山水賦予她聖潔,秦風楚韻的歷史賦予她浪漫,恢弘壯闊的發展賦予她激昂。行走在湘西,感受到的是舒暢、是振奮、是開闊、是澎湃。這綿延疊嶂綠波起伏中多少傳奇故事,為古老湘西增色添彩。湘西水之長不在淵遠而在善利萬物。千條溪水萬條溝,處處分支處處流。這潺潺流水化作涓涓細流,滋養湘西生生不息。湘西山同脈,水同源,山水互生互融,這山水容千舟競發,納萬馬歸朝,這山水淌十八洞甘泉,藏酒鬼酒佳釀。
  • 中國「抗日第一將」與上高會戰
    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之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重大戰役,歷任了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兼第5兵團總司令、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從羅卓英徵戰史來看,他為國民黨的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他被譽為「中國抗日第一將」。
  • 鄧州市南水北調引丹會戰博物館
    位於鄧州市杏山旅遊管理區韓營村的南水北調引丹會戰博物館,正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為了展示渠首精神,博物館以實物為主,以圖文為輔,圖、文、物並茂,大氣厚重,生動活潑。再現當年引丹會戰的過程和場景,展現偉大的渠首精神。
  • 漫遊湘西 第一章 湘西風情
    當年一部《烏龍山剿匪記》的電視劇演繹了一個灰暗的湘西。解放前的湘西正如「烏劇」所描述的「土匪窩鬼門關」,日月昏暗無晴天。有資料記載,解放初期解放軍四十七軍進入湖南執行剿匪任務,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消滅土匪及國民黨殘餘多達十萬餘人。隨著湘西得到徹底解放,當地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今天,當我們踏進湘西這片地界的時候,腦海裡的疑雲早已被眼前的景象所驅散。
  • 淞滬會戰圖集;日寇進攻四行倉庫
    淞滬會戰,一場埋葬了幾十萬國軍將士的戰爭,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中國人的頑強無畏。雖然,僅僅幾十年後,他們的名字已經鮮有人知,他們的犧牲也都成為談資。圖為1937年9月17日,淞滬會戰,上海楊家行。兩名戴著防毒面具的日軍機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