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同意將香港歸還我國,卻對幾千人的馬島不放手,這是為什麼?

2020-12-15 趣觀歷史

引言

《列國志》中記載香港至清朝時期就被納入清政府的管轄之內,隸屬於南海郡番禺縣。晉唐與宋元時期香港先後隸屬於東莞郡寶安縣,東莞縣。唐朝宋朝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於是江南地區得到大量開發,香港以及廣東地區,經濟文化繁榮貿易昌盛。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企圖得到香港這個優良港口和香港所擁有的海灣地區,於是英國便發動了1840年的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失敗離不開清政府的君主專制制度和其腐朽沒落的統治,也離不開兩者軍事力量上的巨大差距。19世紀初期,英國憑藉第一次工業革命,其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一,英國急需開拓海外市場以及原料產地,於是他們便把矛頭對準了香港。由於中國戰敗,中國和英國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條約內容規定了允許五口通商;協定關稅;以及實行公行制度,以及後來附件中所提到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銀元,於是中國的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南京條約》籤訂油畫復原

01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在無數中華兒女的努力奮鬥下,新中國建立起來,中國實現了主權獨立,而改革開放的順利試行也讓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過程。1982年中國同香港就香港問題進行協商,主要圍繞香港的主權和領土問題進行談判,中國要求英國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規定的借地日期之前歸還香港及其附屬島嶼九龍和新界

▲柴契爾夫人舊照

在中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之下,以及國家高層領導人的智慧策略下,柴契爾夫人別無選擇,只好同意籤訂香港回歸中國等文件。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收回香港。這意味著香港離開了祖國懷抱的一個多世紀之後終於回歸祖國。英國的米字旗在中國的國歌聲中緩緩落下,中國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這一切都標誌著中國對香港主權的恢復。不過奇怪的是,英國都願意歸還中國的香港,但卻對幾千人的阿根廷馬島一直不放手,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香港回歸舊照

02

福克蘭群島,也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曾經是阿根廷的一部分。隨著西方列強市場的逐漸擴大,他們進行了大量的殖民擴張,弗蘭克群島在19世紀的時候被法國、英國和西班牙所佔領。不久之後,應英國政府宣布該島嶼歸英方所管轄,並擁有完整主權和領土主權,對此阿根廷絕不承認。1982年為收複本國領土維護國家主權,阿根廷向英國出兵,希望通過軍事手段以戰爭方式來收復馬島。

▲馬爾維納斯群島風景近照

英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阿根廷則是處於落後階段,阿根廷和英國的力量差距懸殊之大。阿根廷的結局同中國一樣也是戰敗,英國仍然掌握馬島主權,可是阿根廷仍然不能接受。在多年的努力下,聯合國宣布弗蘭克群島歸阿根廷所屬,可是由於英國後面有美國支撐,英國對聯合國的決定置若罔聞,馬島主權問題至今都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馬島戰爭中的英國軍隊

可是為什麼英國願意歸還比馬島更大的香港,卻不願意歸還阿根廷僅僅只有幾千人的馬島呢?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在逐步上升,國家綜合實力在逐步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決定了它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話語權。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隨後進入市場經濟體系,又經歷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因此中國在主權問題以及領土歸還問題上絕不讓步,英國也是看到了中國的態度強硬,才同意了中國的條件。

▲馬爾維納斯群島風景近照

原因之二,英國政府於1840年同清政府籤訂的《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都明確規定了英國歸還香港的日期,白紙黑字,英國絕對不能不承認。而對比福蘭克群島,英國和阿根廷兩國對領土爭端方面的問題並沒有進行籤約,通俗來講就是沒有任何能夠約束另一方的實質性證據。據歷史資料記載,第一個登上弗蘭克群島的是英國航海家戴維斯,而阿根廷登島的時間比較晚,況且歷史上阿根廷對福蘭克群島並沒有行使國家主權的記載。

▲戈巴契夫辭職標誌蘇聯解體

原因之三是從國家利益來講,中國市場對於歐洲國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亞洲市場。況且自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兩極格局結束,中國同歐洲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深切的經濟友好往來貿易交流。中國和英國的合作在不斷加深,不斷拓展,於是歷史殘留問題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解決。況且香港地區看到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未來,自然也願意讓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結語

從此事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只有一個國家強大,它才能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所謂「弱國無外交」,馬島和香港事件就是最好的印證,如若我國不是依靠強大的實力,英國想必也不會如此輕易就將香港歸還,或許香港至今還在英國手裡,歸期不定。由此,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該努力奮鬥,為建設更好更強的中國添磚加瓦。

參考資料:

《列國志:中國》《列國志:阿根廷》

相關焦點

  • 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不同意歸還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
    01 縱觀我國歷史,最有骨氣的要屬明王朝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明朝歷代皇帝都必須謹記的祖訓,事實證明雖然這些皇帝中多有不孝者,卻都恪守著這些信條,最後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前更是說道:「朕自去冠冕,以發復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對馬島堅決不放手,這是為何呢?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領土不僅是讓國內百姓休養生息的地方,也是維護民族尊嚴的關鍵,1997年7月1日,英國把佔領將近100年的香港歸還給中國。交接儀式上,鮮豔的中國紅旗飄起那一刻,無數同胞激動的喜極而泣。許多人都說,英國願意歸還香港是因為不想挑戰中國的權威,但是英國卻對馬島堅決不放手,這是為何呢?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英國馬島不惜一戰,為何卻同意歸還香港?
    因為他面對的對手不一樣,不放棄馬島,是因為英國不害怕阿根廷,而對於香港,英國非常忌憚崛起後的中國。英國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一度佔據廣大的海外殖民地,然而因為二戰的消耗,導致了英國的實力一落千丈,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獨立浪潮中,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這讓英國更是應接不暇。正因為如此,碩果僅存的幾個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越發的重要,其中就包括香港和馬島這兩塊殖民地。
  • 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放棄馬島,卻肯願意歸還香港呢?原因很簡單
    其中馬島的問題更為複雜,英國堅決不願意放棄馬島,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1982年,阿根廷佔領馬島,而英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回馬島。為什麼阿根廷和英國會出現這樣的爭端呢?馬島的位置距離阿根廷比較近,獨立之後的阿根廷想要直接佔領馬島。但是這下英國人卻不幹了,他們認為是他們發現了馬島。為了這件事,雙方爭議了很長的時間。
  • 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因為他面對的對手不一樣,不放棄馬島,是因為英國不害怕阿根廷,但是對於香港,英國非常忌憚崛起後的中國。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為了紀念海軍司庫福克蘭將軍,將群島稱作福克蘭群島,位於大西洋南部,距離阿根廷510公裡。
  • 英國人堅決不放棄馬島,為什麼卻願意歸還香港?
    在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籤訂了條約將整個香港島以及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土地,加上英國之前管制的九龍半島,一租借的形式交給了英國。其實關於香港回歸的問題,我們在1982年就和英國人談判過,我們承認香港是屬於英國管理,但是不屬於英國的土地。而且我們也不承認不平等條約,並且要求在1997年英國人管理租期結束之後吧,香港、九龍、新界還給中國。而中國人也是態度非常的強硬,那種強硬的態度,令我們今天都印象深刻。不過。
  • 為什麼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不願意放棄馬島呢?你知道原因嗎
    曾經的英國極其強大,它的版圖涵蓋世界各個角落,在全球24個時區都有殖民地。英國進行殖民活動的時候,中國因為國力衰弱,被迫籤署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連我們的香港都落到了英國人的手裡。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香港島,只是英國領土爭端的其中一個部分。英國與阿根廷也有著領土上爭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馬島問題成為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巨大裂縫。英國對待馬島問題和香港島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 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卻為何始終不放棄馬島呢?有這三點原因
    中國的近代史堪稱是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上最大的屈辱史,也正是因為這段歷史,使得我國深刻的意識到國家富強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國不斷發展的決心。鴉片戰爭正是這段屈辱史的開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我國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島也在這一時期被割讓給了英國。
  • 英國同意歸還香港,為何拒絕還幾千人的馬島?三點原因不可忽視
    1840年的時候,英國以林則徐禁菸為理由向中國發動了戰爭,清政府當時正處在腐敗和落後的時期,根本抵擋不住裝備先進的英國侵略者,所以最終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在中國嘗到了甜頭以後英國繼續他的擴張之路,186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戰爭,清王朝又一次戰敗了,被迫籤訂了《北京條約》把香港的附屬島嶼九龍和新界給了英國。
  • 英國能夠歸還香港,為何不肯放棄馬島,馬島有何特別之處?
    引子1997年6月30日晚上,這個時間段的香港燈火通明,尤其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甚。零點一到,五星紅旗和紫荊區旗冉冉升起,而代表英國的米字旗則逐漸下降。在這個夜晚,在這令人難忘的一天,兩國進行交接儀式,宣告香港回歸中國。
  • 英國欺軟怕硬?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而西方列強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中日漸強大,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導致了國家商品積壓以及材料短缺等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資源又十分豐富,自然吸引了西方列強的目光。1982年,中國要求收復香港,經過不斷談判 ,中方要求英國根據條約中規定的期限歸還領土,當時的談判十分艱難,即使香港回歸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但英國仍希望在此方面獲得一些好處,中國外交十分強硬,英國沒有其他的選擇,最後只能籤訂協議。
  • 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放棄馬島,卻肯願意歸還香港呢?你知道原因嗎?
    >馬島,他們兩個某些方面很相似,但是也有個很大的不同:香港回到了我國,但馬島至今仍被英國緊緊握住,這是為什麼呢?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不斷崛起與實力,讓我們拿回了曾經失去的領土主權,這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香港。英國佔領的土地裡還有一塊與香港的經濟與政治環境都比較相似的島嶼叫做馬島,它是屬於阿根廷的土地,但是這兩個島嶼的命運截然不同,香港回來了,而馬島英國卻一直沒有放棄。總結一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 當年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放棄馬島,反而如期歸還香港?原因很簡單
    以至於這期間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導致中國地界有很多領土都被分割給了他國,其中就包括香港。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的發展著自己的經濟實力,歷經磨難後的中華民族終於站了起來,曾經被割出的國土也被一一收回。1997年,中國的國旗又重新回到了香港,交接儀式結束之後,香港又再次回到了中國。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拒還僅3000多人的小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但是後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強盛,以及領導人的英明決策,英國最終還是歸還了香港島,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但是有一個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這個國家就是阿根廷。阿根廷有一個只有3000人居住的島嶼,叫做馬島,一直處於英國治下。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拒還僅3000多人的小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 英國把香港還給中國,卻不願意放棄馬島,這究竟是什麼緣故?
    眾所周知中國在過去曾有過一段積貧積弱的歷史,並且西方列強通過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強行割佔了中國大部分領土,隨著新中國建立以後,國家逐漸的強大,這些地方也逐漸的被收回來,比如香港,香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英國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強行割佔的,此後又通過各種條約加固,使得香港脫離中國達99年。
  • 英國放棄了絕大多數殖民地,為何堅決不歸還馬島,這點是最關鍵的
    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受到嚴重損傷,世界霸主的地位徹底失去。此時,英國各個殖民地也都迅速獨立。由於世界獨立運動的興起,英國實力減弱的原因,最後不得不讓這些殖民地獨立。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覺得英國的殖民地獨立的都很順利,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爭。不過有一個地方卻非常特殊。
  • 97年,為什麼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卻不是只歸還了新界?
    97年,為什麼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卻不是只歸還了新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97年的時候,為什麼英國歸還整個香港,而不是只歸還了新界呢?
  • 香港回歸前,英國並不想歸還香港全境,曾經還想玩這一手段
    當時清政府戰敗後,和列強籤訂了不少的屈辱條約,將大量的土地租借給了別人。 不過在這些被割讓出去的土地中有一個地方是最特殊的,那就是香港。香港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但是這三個部分都是分開割讓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