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悲歌《特洛伊女人》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演繹古希臘悲劇經典[組圖]

2020-12-25 中國網

絕望的等待:戰後悲歌中的《特洛伊女人》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當代演繹古希臘悲劇經典 國家大劇院供圖 高尚攝影

中國網訊 622日晚,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特洛伊女人》重磅亮相國家大劇院。鈴木利賀劇團的演員們在舞臺上以震撼人心的身體能量為觀眾呈現出戰後絕望無助、苦難蒼涼的眾生相。整場演出充滿了日本傳統藝能的視覺元素和藝術底蘊,同時又以古喻今地表現出當代戲劇人對於戰爭等時代問題的深刻反思。

鈴木忠志導演作品《特洛伊女人》首演於1974年,由能劇演員觀世壽夫、新劇演員市原悅子、以及早稻田小劇場的演員白石加代子、鳶森皓佑出演。而在鈴木忠志離開東京,前往富山縣利賀村成立了鈴木利賀劇團之後,《特洛伊女人》在1982年改版上演,並在首屆「利賀國際戲劇節」中演出。該劇以「嵌套」的敘述結構,將古希臘同名悲劇的時代背景移植到了戰後的日本。全劇以一位老婦向眾神回憶家族命運為開端,緩緩道出古希臘悲劇《特洛伊女人》中的故事。在當晚的舞臺上,衣衫襤褸的「歌隊」從舞臺的四面八方緩緩走入,他們體態佝僂,踏著沉重的步伐走上舞臺。由齊藤真紀飾演的老婦隨歌隊登場,進入古希臘神像的區域,在回憶中進入「特洛伊的幻想」。齊藤真紀在劇中同時飾演了特洛伊王后赫枯巴和其女卡珊德拉,以日本能劇的表演形式完成了對西方故事的「東方式」詮釋。舞臺上的布景簡約卻莊嚴,曾經輝煌的宮殿在屠城之後變為斷壁殘垣,王后赫枯巴正為失去的親人哀慟不已,希臘軍隊卻並沒有善罷甘休,不僅讓王室公主波呂克賽娜獻祭於戰死沙場的將領墳前,還俘虜了特洛伊大將赫克託耳之子。在勝利者的圍觀中,痛不欲生的祖母、母親、姐妹帶著對親人和家國的無盡哀思,懷揣著唯一可攜帶的一抔國土,踏上了未知的命運之途。

在歐裡庇得斯的《特洛伊女人》中,全劇並無明顯的戲劇動作與衝突,只有婦女們在殘破的家園當中傾訴對於國家滅亡的悲痛,以及對於未來的恐懼,並且隨著時間的進展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悲運的打擊。鈴木忠志導演也表示:「在眾多的古希臘悲劇中,這是少見的戲劇性較弱的作品。其中最關鍵的戲劇性事件是特洛伊城的淪陷,這是整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劇中人物唯一的戲劇動作就是對境遇的持續哀嘆。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會認為這雖然是一部戲劇作品,卻毫無『戲劇性』。但是作為一個戲劇人,我卻認為沒有什麼能比被迫等待和想像一個可悲無常又無法改變的命運更具有戲劇性的了。很多二戰後的日本民眾也有著同樣的心境,正是這些想法促使我選擇了《特洛伊女人》這個文本。我想知道如果在舞臺上把場景置換成戰後廢墟上的日本倖存者,是否能再現《特洛伊女人》中的人物心情。」在當晚的演出中,整部劇處理成了一位老婦的回憶與幻想,古希臘的特洛伊城與戰敗後的東京作為敘述背景相互交迭,儘管時空相隔,但戰後滿目瘡痍的痛心景象卻是相同的。鈴木忠志導演藉由這種詮釋方式,以古希臘的戰爭悲劇來探討戰爭這一主題的當下意義,令現場觀眾近距離觀賞了日本傳統藝能的同時,更隨老婦人一起走進了蕭瑟悲涼的特洛伊城,直面戰爭的殘酷,從而引發對現實社會與生活的思考。

據悉,該劇將持續上演至624日,鈴木忠志導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也將於627日至29日接棒上演,助力2017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並在「東方魅力」板塊中繼續為觀眾呈現東西方戲劇的碰撞與交融。

相關焦點

  • 鈴木忠志帶來「日式」古希臘悲劇
    原標題:鈴木忠志帶來「日式」古希臘悲劇   作為國家大劇院2017國際戲劇季「東方魅力」版塊的重磅力作,日本著名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帶來的《特洛伊女人》日前首次登臺國家大劇院。
  • 鈴木忠志攜《李爾王》啟幕2019國際戲劇季
    6月6日晚,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攜鈴木利賀劇團重磅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以代表作《李爾王》點亮京城戲劇仲夏夜。在當晚的舞臺上,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俄羅斯五國的演員跨越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藩籬,以「鈴木忠志式」的表演風格及舞臺呈現為廣大戲迷觀眾獻上了這部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悲劇的精彩作品。
  • 2017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將啟 大師作品受邀登臺
    原標題:2017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將啟 鈴木忠志等大師作品受邀登臺 國家大劇院25日在京發布其2017國際戲劇季演出安排,著名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將攜兩部作品於此間登臺。
  •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戲劇是檢查人類病灶的治癒系機器
    鈴木忠志日本戰後第一代戲劇創作人,鈴木利賀劇團的創始人,也是日本第一個國際性戲劇節「利賀戲劇節」的發起人。這是鈴木忠志作品永恆的主題,因此出現在他的舞臺上的角色基本上都精神錯亂,演員多以護士的身份登場、輪椅是常用道具。鈴木的戲就是一幅病態世界的拼貼。在鈴木忠志看來,戲劇就是檢查人類病灶的機器,這也是他選擇戲劇的初衷:「通過戲劇能夠理解別人,觀察別人。通過別人能夠考慮自己,觀察自己,所以從戲劇開始以來,首先是對人類的疑問,思考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這才是戲劇的作用。
  • 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戲劇的未來屬於中國
    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戲劇的未來屬於中國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曹典)「戲劇的未來是屬於中國的,因為中國具備這個環境。」年將79歲的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戲劇大師鈴木忠志)這些中國青年是第三期「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的學員——來自中國的戲劇從業者和愛好者。他們將在鈴木忠志的親身傳授下,進行為期兩周的訓練。鈴木忠志是戰後日本第一代戲劇創作者,曾在日本掀起轟轟烈烈的小劇場運動。
  • 鈴木忠志長城腳下露天劇場上演戲劇:星空下的戲劇
    鈴木忠志。   利賀村,世界當代戲劇的重要發生地。   徐馨   繼去年北京國際奧林匹克戲劇節上的《李爾王》《大鼻子情聖》,近日在長城腳下露天劇場上演的古希臘戲劇《酒神狄俄尼索斯》,再次將鈴木忠志和他的SCOT劇團帶到中國觀眾面前。
  • 限時免費觀劇|特佐普洛斯導演古希臘戲劇《特洛伊婦女》
    不過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這部是有英文字幕的,這是由希臘戲劇導演特佐普洛斯導演的《特洛伊女人》,從今天開始由希臘奧納西斯基金會提供在線免費觀看。這是在德爾菲古劇場演出的版本,演員們來自阿提斯劇場。去年的烏鎮戲劇節,劇團也受邀在水鄉演出,這是很難得的希臘劇團原班人馬到國內來演出。
  • 專訪鈴木忠志大師學生谷京盛:砍柴挑水 無非妙道
    鈴木忠志的移動雕塑練習中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熙暘 青年演員 谷京盛鈴木忠志先生這幾年在華語地區開始越來越有名了起來,雖然這位日本籍導演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經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戲劇史近些年,來自北京,廣東,上海,臺灣,新加坡的劇場人以及和戲劇有關的人們有不少人已經親身體驗過鈴木訓練方法,感受過鈴木的戲的能量以及利賀這個戲劇烏託邦的神奇魅力。鈴木方法和利賀村,不再那麼神秘了。通過幾次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坊,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親眼看過了鈴木方法是什麼樣子的。
  • 俄羅斯、立陶宛、日本的戲劇大腕今年齊聚靜安現代戲劇谷
    俄羅斯亞歷山德琳娜大劇院、立陶宛VMT國立劇院以及鈴木忠志SCOT劇團等名家大團的加入,使得今年的演出看點頗多。對觀眾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今年靜安現代戲劇谷進一步創新改革惠民舉措,通過政府補貼,解決劇場票價虛高,低價票供需不平衡等問題。除原有80元公益票外,以封頂最高票價580元,主流親民票價區間分布在180元~380元之間。
  • 全球稱讚的日本大師,藝術成就極高,卻認為:世界是一座精神病院
    無論是親歷戰爭還是長期孤獨,這些童年經歷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鈴木忠志的選擇。功成名就的戲劇導演"我只希望你安安穩穩的畢業,找到一個好工作,娶一個賢惠的老婆,很好的生活下去。"這是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普遍的期望,即使是鈴木忠志也不能逃脫。
  • 《黨同伐異》:默片時代的巔峰之作與古希臘悲劇的內在聯繫
    可以說整部電影是由一部大團圓結局的故事,串聯起了歷史上的三場「經典悲劇」。提到「悲劇」,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被後世奉為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或大師)的,主要有三個人,分別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黨同伐異》這部電影中的三場經典悲劇和這三位大師的作品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 悲劇並不是「悲劇」:藝術明珠古希臘悲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古希臘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通過劇中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展示其悲慘的結局。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眾所周知,古希臘悲劇是古希臘藝術王冠上一顆璀璨的珍珠,代表著古希臘戲劇的最高成就。
  • 史詩電影《特洛伊》:重現古希臘時代的殺戮和血腥!
    ▲電影中阿喀琉斯所使用的頭盔,頗像古希臘經典的科林斯頭盔▲著名的科林斯盔著名的科林斯盔,其與肌肉胸甲,堪稱經典的古希臘步兵形象,但是這種頭盔出現時間已經是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因此不應該出現在特洛伊戰爭當中。
  • 11本好書帶你認識戲劇
    《論戲劇性》以戲劇動作、戲劇衝突、戲劇情境、戲劇懸念、戲劇場面、結構的統一性六項戲劇藝術基本構成劃分為六章,每一部分都結合經典戲劇案例,力圖為初學者理清脈絡,探討究竟何為戲劇。上編是主體部分,選入20位著名導演的36篇文章,介紹這些名家的導演構思和方法;下編有14篇文章,其中特別將莎士比亞戲劇作為重點研究,選收英美8位具有實踐經驗的莎劇演出大師的短文,就莎劇發表他們的體會和心得;第三部分為美國當代著名戲劇理論家海倫‧契諾伊著的導演小史,扼要介紹了西方導演藝術的發展和演變。
  • 什麼是真正的悲劇?在古希臘,接受悲劇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一、古希臘最負盛名的悲劇之一,悲慘的命運之下,詮釋的是人性的醜陋與貪念。古希臘悲劇大師歐裡庇得斯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公主喜歡上了一位勇士,結果慘遭對方拋棄,無奈之下,她做出了一個令人想不到的舉動,使勇士後悔不已。這個故事叫做《美狄亞》,是歐裡斯庇得斯最負盛名的作品。
  • 人民日報足音:戲劇面具下的哲學家
    、莎士比亞等經典劇作改編為多語言的當代舞臺作品。他同時是日本國際戲劇節(利賀戲劇節)創始人、國際戲劇奧林匹克與中日韓戲劇節主要創辦人,多年來積極推動中日戲劇交流。   能夠排演一部完全由中國演員表演的戲劇,是他的心願。      感謝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移師中國,它把鈴木忠志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 《古希臘悲劇喜劇》
    1.古希臘悲劇起源及發展亞里斯多德認為:模仿是人的天性,藝術來源於模仿,戲劇是對行動的模仿,「悲劇是從臨時口佔發展出來的」,即「從酒神頌的臨時口佔發展出來的」。公元前8世紀至前7世紀古希臘抒情詩繁榮。酒神頌具有古希臘悲劇包含的三個基本因素,即詩歌、音樂、舞蹈,阿里昂的創作使酒神頌向悲劇發展前進,但悲劇作為一種戲劇形式,它的真正出現是同第一個演員的出現相聯繫的。一般認為,這一功績應歸於特斯皮斯。使古希臘悲劇真正形成戲劇衝突的是第二個演員的出現,這一功勞屬於埃斯庫羅斯,故稱為「悲劇之父」。後,索福克勒斯又引進第三個演員,進一步複雜了人物關係和戲劇衝突。
  • 戲劇當以人為中心(名師談藝)
    我所追尋的理想,就是恢復戲劇的精神向度,通過劇團和具體戲劇作品向世界傳達我對人類問題的思考,推動人們更新對生活、對世界的認識。古希臘戲劇、易卜生、布萊希特、契訶夫,真正意義上的戲劇莫不承擔著超越戲劇本身的角色。  1974年,我放下在東京創立的早稻田小劇場,來到利賀村,一個在東京人看來比莫斯科還要遙遠的地方。
  • 古希臘神話遺產:從「特洛伊戰爭」到《神奇女俠》
    在《伊利亞特》中,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原先是希臘人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後來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走,帶回特洛伊。於是希臘人組織起強大的軍隊,乘船渡過愛琴海去營救海倫。2004年,特洛伊故事被改編成劇情片《特洛伊》。電影中沒有出現男女諸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忠實於古希臘神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