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閣回瀾油畫作品——大美青島飛閣回瀾主題書畫攝影展(第50期青島地標物產之青島海鮮2)

2021-02-27 奉道優品臻選

青島地標物產青島海鮮

    青島的地標物產比較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海鮮莫屬。

青島這座城市,有個詞兒叫「趕海兒」,就是人們隨著海潮的潮落潮起、進進退退,在海灘上、在淺水裡、礁石間,捉、挖各種各樣的小海貨兒,正是這些各色各樣的「小海貨兒」,構成了舌尖上的青島最最鮮明的特色——海鮮。

青島人吃海鮮講究的是野生和鮮活,不論大小,素有「生吃蟹子活吃蝦」之說。那些常年在海裡泡大的男孩子,洗海澡、扎猛子,捉到小蟹子、小蝦,有時候直接扔嘴裡吃掉,不叨叨。

讓我們一起走進青島海鮮大世界,帶你領略各樣海鮮:

轉盤

轉盤是一種波螺,紐扣大小,扁扁的圓錐形,吸在水中礁石上,退潮的時候可以撿到許多,煮的時候火候很重要,涼水下鍋,開鍋就好,煮老了就挑不出來了,挑的時候要順著螺旋轉著才能跳出完整的肉。 

香螺

香螺長在海底的沙地裡,在海水浴場洗海澡,遊累了就「踩波螺」,腳丫子使勁兒鑽進沙裡,只要感覺粘滑,翻身潛下去,就是一隻香波螺,大點的有鵪鶉蛋那麼大。

青島人吃波螺,從來都是挑出來全部吃掉,從來不會理會什麼腸子肚子的。 

海參

海參也叫「刺參」,最好的是四稜刺,就是海參表面有四排肉刺。海參在海底隨形,在石頭縫裡是長長的,有空間時又變成蛋形。

海參現在是高檔海鮮,海參加工有學問,剛撈上來的海參不能沾一點油漬,否則會融化掉,所以,一般都是捕撈者自己加工,因為長時間潛水,手上毫無油膩。加工時,要把鮮海參專用的鍋裡煮,取出後放到乾淨的爐灰裡打幾個滾,再進行陰乾,就成了上好的幹海參。 

蔥爆海參是青島名菜,也是魯菜代表菜之一。 

鮑魚

鮑魚是海鮮宴與海參齊名的珍貴食材。鮑魚生長在三五米深的水下礁石上,特有的吸盤能夠牢牢地吸附在礁石上,所以,捉鮑魚要眼疾手快,先將它的身子反過來,負責它一旦警覺,任憑你砸碎了它的殼也拿不下來。

鮑魚的硬殼上有一排小孔,殼內側閃爍著五彩的螢光,非常漂亮。鮑魚殼又叫石決明,是著名的藥材,有明目、消炎、鎮靜、降血壓等功效。 

海虹

青島海邊的礁石上長滿了黑色泛著綠色螢光的海虹,摘一些下來,回家放一點水煮,開口就好,煮熟的海虹口味鮮香。 

海蠣子

青島海邊的礁石上到處都長滿了海蠣子,海蠣子營養豐富,滋陰壯陽。

活的海蠣子肉可直接吃,非常鮮美,通常要配辣根殺菌。「冷水蠣子熱水蜆(音:xuan)」,海蠣子冬天最肥。 

扇貝

扇貝顧名思義就是兩片外殼很像張開的摺扇,紅色的扇貝殼是做貝雕最好的材料,青島貝殼工藝品經常用它來做孔雀開屏的美麗尾巴。

扇貝在水裡遊動很有趣,是用兩片貝殼的快速開合扇動排水,反方向遊動,這在貝類裡極少見。

扇貝柱曬乾就是乾貝,味極鮮美,青島人吃扇貝沒那麼多講究,帶殼煮一大盆,扒開連肉帶柱一起吃掉,叫「滿口貨」,一個字「鮮」。 

梭蟹

梭蟹是青島螃蟹中最多的,海捕的比養殖的貴許多,挑螃蟹是大學問,挑蟹臍厚、蟹腿硬的吃最肥,每年中秋時節梭子蟹是最肥的,母子一包黃,公子滿滿糕,當屬青島王哥莊的會場蟹子最為知名,經常一隻難求。 

石甲紅

青島淺海礁石縫裡盛產石甲紅蟹子,殼硬,肉肥美。石甲紅一般躲藏在礁石底下,只要翻動水裡的石頭,大石甲紅會揚起兩支粗大的鉗子跟你決鬥,這個最好抓,小的就會跑,在水裡遊得極快,需要眼疾手快地追上摁住,回家上鍋蒸煮即食,又鮮又美。 

屎蟹子

屎蟹子拇指大小,海邊大壩、礁石的縫裡到處都是,釣螃蟹最好用新鮮的雞腸子,放到蟹網裡,蟹網是由兩個鐵圈織成的,上面的鐵圈是入口,只要螃蟹爬進來吃,向上一提,蟹網就成了一個圓形網桶,蟹子就成為甕中之鱉,多的時候一次一大網。 

海葵

一種海產,退潮之後,海邊礁石上積水裡,各式各樣的海葵有很多,張開很多肉刺像花兒一樣綻放著隨著水流輕柔地擺動著,用小棍往」花蕊」處一戳,便倏地縮成一團,吐出一大波水。

現在海葵也成了常見海鮮端上餐桌。 

海膽

海膽是青島沿海特產,潛水時經常被海膽的刺扎到,由於海膽刺一紮就斷,會留在傷口裡,還有一點毒素,傷口會刺痛紅腫好幾天。

海膽硬殼打開後,裡面的膏黃很是鮮美,略帶苦頭,用海膽蒸雞蛋羹是青島特色海鮮菜。 

海星

青島沿海海底沙地上有許多海星,各式各樣,在海邊遊玩順手撈上來可以給岸邊的孩子們玩。

現在海星也上了餐桌,蒸熟了,把星角掰下來扒開,裡面灰綠色的籽可以吃,苦苦的鮮香,但因其涼性易腹瀉,不宜多食。 

海蜇

海蜇是青島餐桌上最棒的涼菜,大白菜拌海蜇皮、海蜇頭,清淡鮮香,是青島涼拌菜名吃。

海蜇在水裡會分泌一種刺激物,洗海澡時不小心碰到,接觸部分就會紅腫,非常刺痛。 

墨魚

墨魚有個墨囊,應急時噴出黑墨可以逃生,可涼拌可炒食,墨魚水餃是青島名吃,黑黑的餃子饒有趣味,令人食慾大開。

墨魚身體裡有一根白色梭形硬骨,這根骨頭還有藥用價值,研成粉可以止血消炎。 

筆管魚

筆管魚是青島人對一種烏魚的象形叫法,長長的身子很像老式鋼筆的筆管,它與墨魚不同,身體裡的一根梭形骨頭是軟而且透明的。

筆管魚燉豆腐是青島的特色名菜。 

八帶鮹

蔥拌八帶是青島上檔次的海鮮涼菜,必須用活的八帶鮹,開水一燙,切成段,加蔥段,醋,少許鹽即可,爽滑鮮嫩,海鮮一絕。

八帶鮹有八根觸腳。肚子裡米粒狀的籽更是營養豐富。 

魷魚

魷魚生活在深水裡,炒魷魚這個詞是從南方傳過來的,這是因為它的身板在用刀切上菱形花紋後,用開水一燙,就會捲成捲兒,寓意捲鋪蓋捲兒走人,所以才叫「炒魷魚」。

如今比炒魷魚更受歡迎的是「烤魷魚」,在青島所有的烤肉攤上,烤魷魚都是烤海鮮的第一選擇。 

「冷水蠣子熱水蜆(音:xuan)」,也就是說蜆夏天最肥。蜆生活在海邊的淤泥裡,挖蜆和挖嘎啦差不多,先用鐵鍁平著鏟掉一層淤泥,就露出一個個孔洞,順著洞斜鏟下去,就能挖出來,挖完了要帶一桶乾淨的海水,回家後把蜆放進海水裡,讓其吐乾淨肚子裡面的泥沙,才能煮了食用,否則會有些牙磣。 

蟶子

蟶子像筷子一般粗細, 10釐米左右,兩片長長的殼,夾著一根長長的肉,生活在海邊灘涂的泥沙裡。退大潮時,帶著一把鏟子,一包鹹鹽,就可以抓到鮮美的蟶子。有經驗的趕海人一鏟子下去,就會看到十幾個小孔,每個小孔撒點鹽,蟶子就會自己跳出半截身子,你只需要用兩根手指把它提出來,鮮活的蟶子就是你舌尖上的美味啦。 

凍菜

凍菜也叫石花菜,海藻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膠質,青島人拿它來熬涼粉,熬到火候過濾後自然晾涼,便凝成凍,食用時將涼粉用小刀在手掌上切碎,加醋、鹽、蒜泥、香菜、海米拌好,酸爽清口,一直是青島海邊小攤上流行的消暑小吃,現在成為大小餐飲酒桌上必點的海鮮涼菜。 

沙食

青島人最常用的釣魚魚食是在海灘泥沙裡的一種像蚯蚓的管狀海生物,約10釐米,叫沙食。釣魚前一天去挖了沙食,放到箱子裡保溼,釣魚時將沙食掐下一釐米的一小段,穿在魚鉤上,是魚最愛吃的誘餌。

近些年用得少了,釣魚基本用小蝦做誘餌。沙食學名沙蠶,俗稱海蚯蚓,生命力極強,不管分成幾段,每段都能存活蠕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洗海澡、挖嘎啦,盡享大自然恩賜的一切,青島人是幸福的。青島大嫚俊、小哥帥與從小吃海鮮也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青島人的海派性格、直爽好客,也源於這一片蔚藍的大海。

飛閣回瀾油畫作品:

創作者簡介:

史寶華:

70年生,別號墨刀,山東人,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

個展:

2014年和2019年分別在山東、北京和廣州舉辦三次個展。

群展:

2015年油畫作品入選山東臨沂油畫家學會年度油畫聯展。

2020年油畫作品入選第九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大展。

2020年油畫作品入選第四屆中國(國際)抽象藝術大展。

2020年油畫作品入選喀什首屆「新絲路·當代藝術展」。

2020年油畫作品入選北京光美術館國際藝術聯展。

現為香港畫院油畫院秘書長,香港文聯美協會員,喀什市美協會員,溫州市龍灣區美協會員,中國當代水墨畫研究院理事。

相關焦點

  • 多彩飛閣回瀾攝影作品——大美青島飛閣回瀾主題書畫攝影展線上展覽(十八)
    1923年,康有為再至青島,產生了常住青島的想法,最終康有為看中了福山路6號(今福山支路5號)一座德式建築,該建築是原德國總督副官弗萊海爾·利利恩可龍的宅第。康有為對福山路6號這棟寓所情有獨鍾,稱「吾生所未有」。
  • 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欣賞「飛閣回瀾」,就來青島棧橋
    今天小琪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青島棧橋,這裡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是青島標誌性建築和著名風景遊覽點。南端防波堤內部的八角樓被稱為「回瀾閣」。駐足於此,可以欣賞到青島十景之一的「飛閣回瀾」。青島棧橋位於遊人如織的青島中山路南端,橋身從海岸探入如彎月般的青島灣深處。橋身供遊人參觀並在此停靠旅遊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
  • 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震撼場面,北側沿岸譽為「棧橋公園」!
    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是青島標誌性建築和著名風景遊覽點。 ·南端防波堤內部的八角樓被稱為「回瀾閣」。佇足於此,可以欣賞到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的震撼場面。 ·北側沿岸被稱為「棧橋公園」,園內花草鬱鬱蔥蔥,設有石椅供遊客休憩,可以欣賞海天風景。
  • 速Mark這份《2020年青島旅行時間表》
    半島記者宋泓睿 攝 有一種難以描述的美 它安靜 不喧鬧 質樸卻又讓人有初見之小驚喜 郭廣河 攝 棧橋時青島的地標 旅遊首選地 南端防波堤內部的八角樓被稱為
  • 美的青島棧橋公園
    湛橋是青島海濱風景名勝區之一,是首批國家AAAA旅遊景區之一。橋體位於中山路的南端,從海岸穿入海灣,彎月深處。青島棧橋建於是青島的重要標誌性建築和著名景點。青島棧橋長440米,寬8米,他是鋼-混凝土結構。橋的南端建了一個半圓形的防波堤,堤內有兩層八角形民族建築,名為回瀾,其中飛閣回瀾被稱為青島十景之一。來青島,也許沒有人不喜歡,這裡的歷史魅力比任何一個城市與大海相比,感受空氣和大海的味道,自然放慢速度,在熙熙攘攘的市場生活中,這裡有一份難得的溫馨時光。
  • 青島棧橋之約,邀你觀海上美景。遊客:遊在青島,必去棧橋
    一場青島棧橋之約,帶你領略最美的海上之景。青島棧橋位於遊人如織的青島中山路南端,橋身從海岸探入青島灣深處,如月牙般的形狀緊緊貼著海面。橋身可供遊人參觀,每到旅遊熱季,橋上都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這裡一睹風景,並且在橋的兩側還停靠著旅遊船,如果不滿足於眼前的景色,那麼你可以坐上旅遊船去遠處看看青島是如何的。
  • 青島「最撩人」的幾個景點,名聲在外使認流連忘返,值得打卡
    青島棧橋是青島的風景名勝區之一,是國務院1982年宣布的第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之一,青島棧橋位於青島市遊客密集的中山路的南端,從海邊延伸到環形山般的青島灣深處,這座橋是供遊客參觀的,遊客可以在遊船上停留,從遊船上可以看到海上的青島,青島棧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
  • 青島棧橋之約,邀你觀海上美景,遊客:遊在青島必去棧橋
    有的旅行是為了拓寬眼界,瀏覽風景名勝,有的旅行是為了體驗生活,感悟人生,有的旅行時為了尋找逝去的年華,重溫青春的惆悵,而有的旅行是釋放負面情緒,換個心情,輕裝上陣,現在不必因為海上的風浪而急行前進,現在有足夠的時間,在青島棧橋的約定下,帶您去看最美的海景。
  • 航拍青島棧橋,這裡是青島的地標性建築,被稱為青島第一景
    青島是一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遊客到青島的第一站往往都是棧橋。棧橋是青島海濱風景區的景點之一,是青島的重要標誌性建築物,位列位列青島十大美景之首。棧橋歷史悠久,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當時曾是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
  • 青島城市特色地標棧橋|感受不一樣的海上風景與歷史文化
    青島的棧橋算是這座城市地標性景點了,導致人們提起青島就會想到棧橋。小時候其實不懂棧橋是什麼,以為就是木質結構做得橋梁,直到我來到青島後才真實感受到它的意義,連青島啤酒上都印製了這個地方,可見它在青島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了詳細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14號營業時間:旺季07:00—19:00淡季08:00—17:30人均消費:免費交通攻略:地鐵3號線青島站G口出,步行850米即到
  • 青島/海濱之城、城市中的一股清流
    青島/海濱之城、城市中的一股清流在老舍的筆下,這座城市與避暑永遠是相連的;沈從文也說過,這裡是他一生最喜歡的地方;梁實秋更是講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她就是青島,一座濱海之城,一座園林之城,一座森林之城還是座宜居之城,如此,來這裡旅遊定不會讓人失望。夏季來這裡待上個十天半月,身臨其境地感受什麼是「電影之都」、聯合國和國家授予的「人居環境城」以及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當然了來到青島怎麼能少得了美食和啤酒呢!
  • 青島屬於哪個省
    青島屬於山東省,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也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同時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
  • 0元青島一日遊攻略之木棧道
    青島的美,在於海天一色,在於山海相依,在青島,從石老人到團島,有一條濱海步行道,沿途是青島的精華所在。有多好?從嶗山市南均價四萬的房價你就體會的到。先介紹一下老青島十景,1936年評的。分別是飛閣回瀾(棧橋)、穹臺窺象(觀象山)、匯濱垂釣(魯迅公園)、琴嶼飄燈(小青島)、丹邱春賞(城陽丹山)、湛山清梵(湛山寺)、東園花海(中山公園)、燕島秋潮(燕兒島)、會崎松月(匯泉角)、登瀛梨雪(嶗山登瀛)。
  • 關閉了十餘年,青島曾經地表性建築「海上皇宮」化身故宮文創館
    青島故宮文創館副總經理葛培富介紹,項目試運營期間,很多本地人來此尋找回憶,尤其「老青島」對這個項目的開門納客更是翹首以盼。他說:「從我們開始裝修,就有很多人來問詢。許多老年人走進館內連連稱讚,還講起此建築剛落成時的布局及功能,以及曾經在這裡工作、就餐的場景故事。」
  • 老照片:民國三十五年的青島街景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
  • 老青島網紅拍照打卡聖地,拍照拍到手軟!
    棧橋如果是慕名前來旅行的你,下火車打卡拍攝的第一站就在這裡~這個時候棧橋還有好多的海鷗,可以買一袋青島大姨的油條屑來投餵海鷗,與海鷗來個親密接觸~微博:@文青心理棧橋是青島的重要標誌性建築物,是青島最早的碼頭,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 擁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
  • 青島冬季最值得嘗試的21條自助遊路線
    【小魚山】是青島登高望遠的首選之地,登上魚山之巔,歐陸風情盡收眼底。 站在太平路上,憑欄眺望青島灣臂彎中的【棧橋】,猶如一條彩虹橫臥在波濤之中,盡頭的【回瀾閣】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盡顯「長虹遠引,飛閣回瀾」的秀麗風姿。
  • 旅遊季青島地鐵出行攻略 帶你打卡網紅地標
    今天,就給大家盤一盤,青島地鐵沿線那些打卡聖地,快來一起看看吧!★打卡地1:棧橋提起青島,就不得不先說一下棧橋,全球聞名的青島啤酒標籤上,印刻著的就是這個青島的標誌性建築。棧橋盡頭的「回瀾閣」,佇立閣旁可觀賞層層海浪湧來,因此,「飛閣回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橋北沿岸為「棧橋公園」,坐在石椅上可觀賞海天景色。
  • 老青島的十大景觀(圖)
    1936年,青島市曾進行過青島十景評選。當時評出的青島十景深受廣大市民和外地遊客的喜愛。每個景點,遊人如織。分別是飛閣回瀾(棧橋)、穹臺窺象(觀象山)、匯濱垂釣(魯迅公園)、琴嶼飄燈(小青島)、丹邱春賞(城陽丹山)、湛山清梵(湛山寺)、東園花海(中山公園)、燕島秋潮(燕兒島)、會崎松月(匯泉角)、登瀛梨雪(嶗山登瀛)。
  • 旅遊推薦官:帶你走進「島城」青島,這四處景點一定要去打卡哦
    青島棧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青島棧橋全長440米,寬8米,鋼混結構。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建有民族形式的兩層八角樓,名「回瀾閣」,遊人佇立閣旁,欣賞層層巨浪湧來,「飛閣回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橋北沿岸,闢為「棧橋公園」,園內花木扶疏,青松碧草,並設有石椅供遊人憩坐,觀賞海天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