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很少用電子支付?了解緣由之後,驢友:引人深思
很多外國友人都會比較羨慕羨慕咱們中國的付款方式,因為就倆字,方便。在外國人來到中國旅遊後,沒少發出這樣的感慨。但是有位經常去國外旅行的「背包客」驢友卻發現,自己去過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但是很少見到那裡的人使用手機支付,電子支付。當地人付錢的方式幾乎都是直接給現金的,而且很多很普通的業務他們都是去銀行辦理的,這在國內,咱們動動手指就搞定了。所以驢友覺得在國外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於是驢友「採訪」了幾個外國人,問他們,為何覺得中國的支付方式方便,但卻不學習呢?聽完了外國人的答案後,引發了驢友的深思。原來很多外國人都覺得,方便的事不一定就保險,如果他們都使用手機支付了,那萬一手機裡的信息被洩露,或是中了病毒,又或者支付密碼被別人看到了,那將會是很不保險的一件事。
其次就是習慣,在外國人的認知裡,錢財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有很多人連家人之間都不會互相告訴銀行卡的密碼,只能從遺囑裡獲知。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而外國人這樣也是和外國的教育有關,獨立,自主。所以他們覺得錢財這麼私密的事情一定要到銀行辦理才行。再說一旦手機支付系統背後的公司出了什麼事,財產被凍結是分分鐘的,誰能證明你的錢存在過?所以外國人說到底還是信不過手機和網絡。
驢友聽後深有所想,他覺得外國人的思想其實也並不無道理,主要是他們也不覺得現金支付會很麻煩,反而覺得很享受。虛無縹緲的手機支付,電子支付,也彰顯不出自己擁有的財富。並且起初國內流行電子支付的時候,自己剛開始也是不信任的,後來才慢慢接受。
驢友再想到國內,其實有個地方也是和外國人的做法一樣,都喜歡現金支付的,那就是香港。香港的物資非常豐富,街道又擁擠,人口流動又大,排隊的時候點開手機支付可能也就不是很便捷了。再加上香港人對電子支付也很沒有安全感,所以這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相比較之下,我們是不是也顯得大大咧咧了呢?但是小編覺得電子支付就是一種信息和技術進步的表現。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到了香港和國外旅遊的時候,都會感覺有一種很「復古」的感覺。這是不是也代表他們的區域沒有積極的接受新鮮的事物,停滯不前了?
那麼大家認為,出門在外,是傳統的使用現金支付好,還是用手機支付好呢?哪個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