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駐華大使:中國為全球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2020-12-13 環球網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劉夢姣 宋家慧 苗明媚)「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還會助力其他國家共同進步。對包括尼泊爾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持續發展,意味著我們將擁有更多發展機遇。」近日,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在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這樣說。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徐昕 攝

新華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對於今年中國的兩會,您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鮑德爾: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前幾年扶貧過程中,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約7000萬,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也改善了全球貧困狀況,有利於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

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2013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30%左右,始終居世界第一位。在當今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奉行對外開放政策,積極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國際合作。這不僅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給全球經濟發展和世界和平穩定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來自全國各地,代表著各行各業人民群眾的聲音。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基層實踐經驗,還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我相信,代表委員們在會上探討和提出務實的政策建議,不僅有利於中國政府繼續開展扶貧脫貧工作,有利於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且還將有利於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社會和平穩定。

新華網:今年,中國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尼兩國帶來哪些機遇?「一帶一路」倡議怎樣影響了世界?

鮑德爾:「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給國際社會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產品之一,直接影響著全球數十億人口,從長遠看,還將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縱觀人類歷史,這是第一個影響範圍如此之廣、覆蓋人口如此之多的合作倡議。

下個月即將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備受關注。經過5年多的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為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東歐等地區的人民帶來收益和希望,他們對「一帶一路」倡議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資源、技術、人力等方面給予了尼泊爾諸多支持,雙邊合作得到大力推進,合作範圍不僅包括教育培訓、文化交流、官方和民間友好往來,更是全方位多領域覆蓋。近年來,兩國合作達到了新高度,尤其是在互聯互通領域。未來,希望兩國能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鞏固並擴大合作成果。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地理位置優越,連接著中國與南亞地區,是中國和南亞其他國家溝通的橋梁。南亞地區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包括尼泊爾在內的南亞國家和中國一起,充分挖掘合作潛力,和平共處,互利共贏。

2018年6月,尼泊爾總理卡·普·夏爾馬·奧利到訪中國。訪問期間,尼中兩國總理共同商討了構建跨越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為建立和完善跨境交通體系、增進人員友好往來提供了機遇。

未來,尼泊爾將繼續與中國一道,共商發展道路,共謀發展未來,為跨喜馬拉雅地區的和平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新華網:您如何評價兩國雙邊交往取得的成就?2019年您對兩國合作有哪些展望和期待?

鮑德爾:2018年,我們見證了兩國關係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兩國籤訂了諸多合作協議、合作備忘錄等,涵蓋鐵路建設、能源和投資等不同領域。

奧利總理訪華期間,尼中兩國就籤訂了一系列協議。兩國領導人共同商討了交流溝通與合作機制,討論協商如何解決中方投資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便順利推進兩國合作建設項目。

目前,中國公司承建的尼泊爾第二個國際機場——博克拉國際機場正在建設中。該項目進展非常順利,遠超預期。

2018年,尼中兩國合作碩果纍纍。2019年,我們希望兩國在經濟、文化、人員往來和高層互訪等領域實現更大發展。

目前,尼泊爾政府正加快大力發展經濟的步伐。我們需要資金、技術、投資和管理經驗。今年3月底,尼政府將在加德滿都舉辦一場投資峰會。屆時,我們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尼投資,讓它們從尼泊爾發展機遇中獲益,促進尼泊爾經濟發展,實現兩國互利共贏。

新華網:在您看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生的變化可以用哪些詞概括?這些變化對世界有何影響?

鮑德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其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令人驚嘆。例如,中國高鐵建設成績斐然。截至2017年,中國高鐵營業裡程就佔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中國不僅高鐵網絡日益完善,高鐵技術也不斷精進,其更新迭代的速度快得令人驚訝。

扶貧、脫貧是中國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另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前幾年扶貧過程中,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近幾年來累計減少約7000萬,這是個實實在在的例子。我非常欣賞中國在扶貧工作中的做法,也希望向中國學習扶貧經驗。中國的扶貧工作值得很多國家認真學習。

在科學技術領域,中國也取得了非凡進步。過去幾十年來,西方國家在科技發展上一直佔據壟斷地位。中國打破了這一壟斷,在科技領域尤其是4G和5G開發、網際網路平臺、大數據技術以及空間科技等信息技術領域迅速崛起。

我對中國農業也非常感興趣。中國成功養活了近14億人口,並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由於人口基數龐大,中國的農業生產能否滿足本國人民的需求,對於全球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中國政府不僅大幅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還為世界糧食產量的提高作出了無可替代的巨大貢獻,確保了全球糧食安全。這一點也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中國政府大力推進環保建設,尤其是在汙染防治方面。如今,中國在環保領域取得了非常快的進展。我們在北京切實感受到,環境質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新華網: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您如何評價中國在吸引外資和擴大進口方面的系列舉措?您如何看待中國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來推動世界發展共贏?

鮑德爾:中國在實現本國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還向其他國家提供支持,幫助其他國家解決發展問題,這就是中國發展的魅力所在。同樣,這也是我們支持中國發展的原因。

無論哪個國家要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可以從不斷擴大的中國市場中尋找機遇,尤其是在投資領域。中國正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事業,此舉將吸引更多的技術和資本。中國經濟將會更加繁榮。這就是尼泊爾的商機——我們可以出口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當前,尼泊爾經濟發展剛剛起步,擴大出口可以促使我們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從而促進尼泊爾經濟發展,實現與中國共同繁榮進步。

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為其他國家提供技術、資源、經驗,從而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環境保護、糧食安全、和平事業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問題上,中國提倡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中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還會助力其他許多國家共同進步。對包括尼泊爾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持續發展,意味著我們將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我們支持中國的發展,衷心希望中國未來發展得更好。

新華網:您希望未來兩國在哪些領域進一步擴大經貿合作?

鮑德爾:我們期望中國能加大在尼泊爾的投資,希望引進更多資金、技術和經驗,以促進尼泊爾的經濟發展。中國不僅擁有這些資源,而且願意為鄰國提供支持,共謀發展前景。因此,我們期待中國在尼泊爾投入更多資金和技術,促進尼泊爾經濟社會發展。

尼泊爾動植物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我們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到尼泊爾旅遊。如果喜歡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觀,尼泊爾有著獨特而多樣的文化;如果熱衷探險刺激,尼泊爾高聳的山巒可為遊客提供獨一無二的旅行體驗。除此之外,尼泊爾旅遊產業也有著樂觀的投資前景,餐飲、主題樂園、纜車等旅遊產品尚待開發。尼泊爾保留著原始的自然風光,空氣清新,天空蔚藍,令人心曠神怡。生活在大城市裡忙碌的中國遊客,可以到尼泊爾感受那裡的寧靜和美麗。

尼泊爾在科學技術領域還有很多投資機會。中國和尼泊爾的年輕一代可以加強合作,通過發展先進科技,為全人類的共同福祉貢獻力量。

中國和尼泊爾可以加強高校留學生交換項目的合作,增進人員溝通交流,增強對兩國文明的認識和理解。兩國年輕人多溝通交流,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對方國家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從而增進合作,避免衝突,更好地維護兩國和諧友好的良好關係。

(出品人:田舒斌 監製:郭奔勝 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劉丹 林雪 統籌:李小雨 畢秋蘭 劉小軍 編輯:劉夢姣 宋家慧 苗明媚 餘申芳 攝影:徐昕)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駐華大使:中國經驗為全球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暴發,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在接受中國網書面採訪時表示,中國及時採取了最為全面、最為嚴格、最為徹底的措施,使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
  • 韓方明為尼泊爾駐華大使離任餞行
    韓方明為尼泊爾駐華大使離任餞行 2020-03-04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紐西蘭駐華大使:對中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充滿信心
    這是一個艱難時刻,世界各國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團結,同時應該以事實和科學依據為基礎來採取應對措施。馬來西亞政府堅決譴責在這種困難時期出現的任何歧視性行為。今天,中國已經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毫無疑問,疫情對整個世界帶來了巨大挑戰。但我們堅信,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必要、有效的綜合措施徹底消除疫情,為穩定全球供應鏈作出貢獻,繼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 蒙古國駐華大使積極評價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
    原標題:蒙古國駐華大使積極評價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烏日含):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蘇蒙聯軍烈士,中、蒙、俄三國代表近日赴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共同向蘇蒙聯軍烈士陵園敬獻花圈。
  • ...關注珠峰環境保護——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國家元首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引起全球關注。12月9日,正在西安隨駐外使節團一起參觀考察的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談到與西安的雙邊交往,潘迪表示,西安教育資源豐富,是中國境內尼泊爾留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及布特瓦爾市均與西安結為了友好城市,「在西安港中歐班列營運中心,我了解到也有『長安號』班列抵達加德滿都,我相信西安與尼泊爾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加密切。」「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尼泊爾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中方開展更多的合作。」
  •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會見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會見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發布時間: 2020-11-25 09:40:29 | 來源: 文化和旅遊部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11月23日,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會見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就進一步深化兩國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 ...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中尼友好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2020-12-1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會見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
    11月23日,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會見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  胡和平表示,中國和尼泊爾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2019年習近平主席和班達裡總統實現互訪,將兩國關係提升為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文化和旅遊合作是中尼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一直是尼泊爾第二大入境客源國。
  • 衣索比亞駐華大使:中國投資對衣索比亞十分重要
    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接受記者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衣索比亞駐華大使肖梅·託加近期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讚賞中國領導人作出的「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這一承諾。
  • 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四川對外開放帶來新...
    2014年至2015年,潘迪擔任尼泊爾政府外交部部長。2018年起,擔任尼泊爾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2020年7月起,擔任尼泊爾駐華大使。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 文/圖「如果有外國朋友到中國旅行,我一定推薦他們到成都看一看。」1月6日,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在成都接受媒體專訪。
  • 吳政平局長拜會尼泊爾駐華大使潘迪
    2020年9月23日下午,外貿發展局吳政平局長拜會了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吳政平局長對潘迪大使來華履新表示熱烈祝賀和歡迎,感謝大使對青海「一帶一路」生態產業合作與發展圓桌會的支持。吳政平局長說,尼泊爾是中國的友好近鄰,兩國傳統友好關係不斷發展,中尼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十分重視雙邊互利友好合作,商務部外貿發展局願意繼續加強與尼政府部門和工商界的聯繫與合作,推動中尼經貿合作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潘迪大使表示,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尼方對此表示熱烈祝賀,高度讚賞中國在精準扶貧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 尼泊爾駐華大使:越來越多尼泊爾人來中國辦婚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學者氣息濃厚。早在大學時期,他就已經通過書籍開始認識中國,「那時我讀了很多有關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革命運動的書,我被革命烈士們英勇為國獻身的故事深深感動了。」近來,全球聞名的一批中國企業家的故事也讓他著迷。「任正非、馬雲、馬化騰……我用他們的故事鼓勵尼泊爾年輕人」。對於尼泊爾興起的「中國熱」,鮑德爾表示,現如今有越來越多尼泊爾人到中國旅遊、學習和舉辦婚禮。
  • 烏拉圭駐華大使:我對中國經濟復甦充滿信心
    「Xie Xie」……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Fernando Lugris)的微信朋友圈裡,常常出現這些字眼。新冠肺炎疫情在拉美蔓延之時,烏拉圭收到了來自中國各地的捐贈。在近日人民網對烏拉圭駐華大使的專訪中,他說:「我們收到來自中國的抗擊疫情的經驗手冊和非常慷慨的捐贈,與中國合作抗疫讓我們在面對這場危機時更加堅定。」
  • 衣索比亞駐華大使:中國投資對衣索比亞十分重要
    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接受記者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衣索比亞駐華大使肖梅·託加近期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讚賞中國領導人作出的「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這一承諾。
  • 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
    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給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賀信中指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已有7.5億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那麼,目睹中國脫貧攻堅戰的駐華大使如何評價中國的脫貧成就?為此,周報君獨家專訪了4位駐華大使。
  • 法國駐華大使:相信全球經濟很快回到正軌
    原標題:2020 T-EDGE|法國駐華大使:相信全球經濟很快回到正軌   由鈦媒體和國家
  • 阿聯駐華大使:中國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成功經驗
    近日,就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阿聯借鑑中國經驗,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博士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阿里·扎希裡大使表示,武漢解封標誌著中國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的努力值得世界各國尊敬,也為包括美國、歐盟、「金磚四國」在內的東西方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疫情防控經驗。圖片說明: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博士當前,中國經濟正從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迅速恢復。
  • ...關注珠峰環境保護——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國家元首共同宣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引起全球關注。12月9日,正在西安隨駐外使節團一起參觀考察的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談到與西安的雙邊交往,潘迪表示,西安教育資源豐富,是中國境內尼泊爾留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及布特瓦爾市均與西安結為了友好城市,「在西安港中歐班列營運中心,我了解到也有『長安號』班列抵達加德滿都,我相信西安與尼泊爾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加密切。」「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尼泊爾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中方開展更多的合作。」
  •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中國為全球經濟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說】11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北京舉行,開幕式暨主論壇現場,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並實現經濟快速復甦,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期】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可以說中國兩次拯救了世界經濟:第一次是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後,推出大規模投資計劃,第二次是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實現快速復甦。
  • ...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中尼友好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2020-12-1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