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記者 丁歡)
近年來,市政府大手筆打造環磁湖景觀,已經開發建設的磁湖沿岸,給磁湖留下呼吸通道,保留湖岸的原生態風貌,成為極具黃石特色的磁湖風景區。
水休閒的磁湖東岸、水居住的磁湖南岸、水活力的磁湖西岸、水意境的磁湖北岸.....而如今,水生態的磁湖溼地5月開建,串起環磁湖景觀,一岸一風景。
日前,磁湖溼地修建性詳規原則性通過。今年9月,溼地公園(一期)將隨著黃石市第四屆園博會的開幕,展現在市民面前,明年5月有望全部完工。
這裡,將充分利用現有河道漫灘和池塘的生態溼地景觀資源,通過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建設一個城市溼地公園,讓磁湖原生態得到回歸的同時,補充旅遊觀光功能,將此打造成城市居民休閒娛樂的假日勝地。
溼地園博園有5個入口
磁湖溼地園博園場地,位於廣州路以南,沿湖以北,磁湖路以東,桂林南路以西,以談山立交橋和李家坊立交橋為界,總用地面積約為115.7H㎡(平方百米)。
園區共設置了5個入口,1個主入口,3個次入口,及磁湖南岸綠道貫通入口。
主入口位於白馬路和廣州路交匯處,其餘4個入口分別位於大泉路(陳佰臻村)、沿湖路(天實混泥土附近)、廣州路與桂林南路交匯處、李家坊立交橋下方(沿湖路)。
屆時,在李家坊立交橋下兩側將設置單向輔道,與磁湖南岸進行貫通。
而在沿湖路天實混泥土附近的入口處,將建一座新橋,與黃荊山登山步道對接,形成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微循環」:爬完白馬山—柯爾山,你可以從主入口進入磁湖溼地園博園遊玩,穿過這座橋,你就可以抵達黃荊山的登山步道,又是另一番風景......
建築全是明清風格
從大門進入後不久,便可抵達主場館。
主場館中將對淨化理念、溼地工藝進行介紹和解析,還將對生態科普進行展示,遊客可以參與互動體驗。除此之外,還設置有低碳文旅建築、工業情懷印記等展館,讓遊客感受生態野趣、記憶鄉愁。
而對於展館來說,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建築整體設計將採用明清的建築風格。
「在明清建築風格的基調上,提煉湖北當地及荊楚文化中的建築總體布局、建築構件特色元素,將其有機融合到設計中。」市亞行辦主任阮洪全介紹說,此處有明清遺留痕跡,選擇明清建築風格,也是為了留住鄉愁,留住回憶。
東楚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屋頂形式選擇上,採取懸山式、歇山式兩種形式搭配組合,錯落有致,也與磁湖北岸現狀建築形式遙相呼應。
四大風貌片區移步皆景
「水蘊園博,多彩綻放」,這是溼地公園的設計願景。
根據溼地與水系走向,自然地將基地分為了4個片區,而結合植物的風貌,從談山立交至李家坊立交沿線,將依次打造成杉林溪谷、綠堤美築、桃源煙霞、鏡湖花島4大景觀風貌片區的溼地公園。
繽紛彩葉林、水岸香樟、落英繽紛、綠道仙蹤......季相分明的植被景觀,將帶給我們四季繁華不斷。而在此基礎上,還有精細化布置的13處特色景點,目不暇接。
水趣盎然、黃荊攬勝、園博印象、磁湖漁家、疏影情懷......步步皆景,景景不同。
上遊潛流溼地坐石臨流、臺地花園裡滿目綠苔疊翠、荷園裡的風荷秋月......春夏秋冬,四季變更,園裡都有著不同的美景欣賞。
早春,去潛流溼地花園裡聽鶯飛啼鳴;盛夏,蓮池園裡賞蓮池鷺影;深秋,在旱溪園裡看蘆荻蕭蕭;初冬,水上森林中靜觀衫林霧影......
紫藤廊架下紫蔓纖柔,而這裡,將打造一段國內特有的螢光綠道,即使在夜裡,也是滿目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