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理髮店內,一次性消毒毛巾和普通毛巾擺放在一起,隨顧客選用。杜宏錦攝
「高效」利用的晾衣架---菜花、毛巾、旅遊鞋,一個都不能少。杜宏錦攝
夏日來臨,不少美容美髮店選擇將洗過的毛巾搭在街邊晾曬。難道毛巾曬曬就算乾淨,理髮工具拿水衝衝就算消毒?近日,宣化區衛生監督所對轄區美容美髮行業的檢查中,發現有些美髮店美容店衛生狀況不盡樂觀:經過一般清洗的毛巾隨意在陽光下晾曬;理髮工具不經酒精擦拭就給不同的客人混用;剪髮刀、梳子之類的工具,做不到一客一消毒。
店家:太陽曬曬就能消毒
7月12日上午,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經過連日陰雨,不少美容美髮的商家支起支架晾毛巾。在東草市街約有20家的美容美髮店,近一半的店門前擺放著晾衣架。
「下了好幾天的雨,終於出太陽了,趁好天把毛巾拿出來曬曬。」記者以顧客的身份與一位店主聊天時店主說道。當問到太陽曬能否徹底消毒的時候,店主說:「紫外線把細菌都殺死了,這是最簡單的消毒方法。」
記者發現,理髮店所在的位置雖不在主街道上,但也是車流、人流不斷,車輛經過帶起的灰塵、尾氣很容易把毛巾汙染。此外,記者還發現一家理髮店充分利用晾衣架的空間,在約1.5米長的架子上依次擺放了菜花、毛巾和清洗過的旅遊鞋。
隨後,記者又來到第三家店,在10平方米的店面內,並沒有看到專門存放毛巾的保潔櫃。理髮師在給顧客理髮時,直接從落著頭髮茬的理髮臺上拿起梳子、剪子等理髮用品,未見其對工具進行擦拭。記者向理髮師詢問毛巾如何消毒時,理髮師說:「顧客用過的毛巾我們會用洗衣粉、84消毒液清洗,再放在太陽下晾曬。現在顧客的衛生意識提高了,要求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我們這裡也為顧客準備著。一次性毛巾和一次性餐具一樣,每次使用是1元。每隔兩天,會有專業清洗消毒配送中心的人取走用過的毛巾用品進行消毒。」
顧客:毛巾乾淨與否只能靠肉眼判斷
除了美容美髮商家認為太陽就能消毒外,不少顧客也是這樣認為。7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鐘樓大街一家約50平方米的理髮店,裡面有四、五名客人等待理髮。記者看到,理髮小工並未拿出新毛巾,而是順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毛巾,給一名剛剛洗過頭的男顧客擦頭髮。看到這一幕,等待理髮的女顧客不無擔憂地對同伴說:「毛巾之前不知道被誰用過,沒消毒就給下一個顧客用了,會不會有細菌?」
在閒聊中,這名顧客對記者說,每次理髮她都要求店員拿新毛巾給自己,至於消毒方式,她認為只要是清洗乾淨在太陽下曬過就可以了,「人們對毛巾清潔度要求不同,有的人覺得無所謂,有的人要求毛巾乾淨清潔,還有的人專門要求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家住和平街小區的李先生原本對毛巾的要求並不高,但一次剪髮的經歷,讓他對理髮用具的清潔度重視起來。他告訴記者,6月初他在家門口的理髮店理髮,但擦頭髮的時候,卻聞到毛巾上有一股烤羊串味,「我家住在和平街,每到夏天就有多家燒烤店賣烤串,理髮店正好在烤串攤的西邊,一刮東風烤串味就滿街飄,如果理髮店長時間不收曬在店外面的毛巾,很容易沾上這種味道。以前我沒想過毛巾幹不乾淨,但這次理髮不僅聞到怪味,還看到毛巾上沾著的木炭灰,很不舒服。」
無獨有偶,7月13下午7時許,記者經過炸子市街西口時,看到一家理髮店在外擺放的毛巾仍處在燒烤攤的煙氣「繚繞」中,當時太陽基本下山,但店家似乎並沒有收回毛巾的意思。
衛生監督所:美容美髮用品消毒有要求
宣化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曉虎說,「毛巾和理髮工具做不到徹底消毒極有可能傳染頭癬、沙眼、B肝等疾病。《美容美髮場所衛生規範》要求美容美髮店公共用品用具洗滌、消毒、保潔設施要健全並且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對於毛巾消毒一是物理消毒,即用蒸汽、煮沸、紅外線等消毒方法。二是化學消毒,即用滷素類、季胺鹽類、醛類和乙醇等消毒藥劑消毒。消毒後的用品用具要在潔淨處自然晾乾或烘乾並及時放入保潔櫃內貯存。對於美發器械,如推子、發刷、胡刷等,應採用500~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或0.1%~0.2%過氧乙酸噴灑或擦拭。」
據了解,宣化區現有美容美髮店約200家,除個別大型美容美髮機構設有獨立的消毒區域,大部分店鋪還達不到對美容美髮用品獨立消毒、專門存放的要求。王曉虎表示,「將毛巾放在街道上晾曬會從外界沾染灰塵和細菌。對於店內不具備消毒設備或者消毒設施不能規範的,我們建議但不強制顧客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等產品,為的是給消費者多提供一個有衛生保障的選擇。」
下一步,衛生監督所將加強對各美容美髮店的監督檢查,「衛生監督所並沒有強制執法權,一個理髮店如果第一次僅查出毛巾未消毒,只能給予口頭警告,執法人員不可能天天到店裡去檢查,這就希望廣大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對個人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衛生情況進行監督,堅持使用乾淨消毒的美容美髮用具。」王小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