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慢享、可閱讀!嘉善正在喚醒老城記憶!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0-06 11:39 |嘉善發布

  梅花坊、花園路、碩士街洋樓、柳洲亭、幽瀾泉……這些都是老城的眼睛,是歷史長河留下的身影,是嘉善生生不息的魂魄所在。

  隨著近日梅花坊嘉善老城客廳初步方案的敲定,一場以「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為理念,喚醒悠遠記憶的老城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大戲」正在善城上演。

  傳承文脈尋覓善城歷史情懷

  站在嘉善商業大廈頂樓極目四眺,梅花坊片區盡收眼底。作為嘉善「善文化」風景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裡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總用地6.3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為15.73億元,東至花園路、南至中山路、西至碩士花園、北至老縣府路的梅花坊客廳,使其成為傳承嘉善文化基因、富有江南味的文化地標,提升中心城區新魅力。

  「作為吳鎮墓所在的梅花坊區域,文化屬性最為突出,具備成為嘉善文化客廳的的必要因素。保護並建設好梅花坊,既是梅花坊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主要目的,也是嘉善面向未來的重要舉措。」在縣政協委員陸勤方看來,梅花坊自古以來都是嘉善老城核心,是嘉善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教化重地,這些歷史都需要整理展示出來,讓來嘉善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的厚度。「保護好文化遺產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寶貴的財富能在新時期的文化事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其不僅成為嘉善一處重要的遊覽景點,也成為嘉善傳播繁榮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縣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陸勤方帶著縣政協重點提案《讓我們像翻閱歷史一樣去瀏覽——關於城市客廳梅花坊建設的一些遐想》前往履職,受到高度重視。該提案被確定為嘉善縣13件重點提案之一,由嘉興市委常委、嘉善縣委書記洪湖鵬領辦、推進。

  召開梅花坊文脈梳理座談會,認真聽取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意見,並從縣建設局、縣文化旅遊體育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城投集團抽調相關工作人員成立「梅花坊老城客廳」推進辦公室,確保「梅花坊老城客廳」各項推進工作組織領導有力、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架構完善和實體化運轉;

  由縣領導帶隊,先後赴福州「三坊七巷」、南京「老門東」、景德鎮「陶溪川」、安徽「屯溪老街」、龍遊「民居苑」「大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等實地調研和考察學習;

  邀請同濟大學婁永琪博士團隊和清華大學張杰教授團隊為梅花坊建設、老城保護復興「把脈開方」;

  數百次的會議溝通,組織縣內專家、政協委員對同濟大學婁永琪博士團隊和清華大學張杰教授團隊的方案進行比選評審……去年以來,梅花坊嘉善老城客廳和東門大街歷史街區的「涅槃重生」就此拉開序幕。

  在筆墨中,尋覓善城歷史情懷;於光影裡,喚醒老城悠遠記憶。9月3日下午,一場由洪湖鵬召集的提案辦理協商會召開,為其領辦的重點提案《讓我們像翻閱歷史一樣去瀏覽——關於城市客廳梅花坊建設的一些遐想》辦理落實按下「快進鍵」。洪湖鵬指出,保護並建設好梅花坊,對嘉善本地人來說要做到留得住記憶,記得住鄉愁;對縣外來客來說要做到可閱讀,可慢享。

  遇見大師展現本土文化瑰寶

  嘉善文風濃鬱,人才輩出。以元代的吳鎮領銜,文人志士層出不窮,代表性的有丁賓、袁黃、魏大中、魏學洢、錢士升、陳龍正等。在梅花坊區塊,將重點突出吳鎮IP品牌以及魏大中、魏學洢、錢士升等歷史人文線,做好《了凡四訓》與同善會的「善文化」概念,釋放張大千曾寓居嘉善的文化名人效應。

  如果說梅花坊是嘉善的城市之心,那麼吳鎮紀念館區塊就是梅花坊的文化基石。吳鎮執筆的《嘉禾八景圖》上曾自注道「畫於橡林舊隱,梅花道人鎮頓首」。

  「吳鎮當時居住的『橡林舊隱』位於當時的梅花裡,梅花裡就是元代陳景純的私園東弄。」陸勤方認為,修繕絕不能盲目保留表面而喪失內涵,更不能隨意賦予新內涵而剝奪人們認識歷史的權利。「從規劃到建設以及後期的運營對原真性的保護意識要始終如一,通過對文化進行『修繕』,使其真實信息得到保存與發揚,講好每一件作品背後的故事,建好元四大家研究交流平臺,更新展陳內容,升級展陳設施,全方位展示好吳鎮名人文化。」

  梅花坊區域初步設計方案效果圖

  根據最終敲定的清華大學張杰教授團隊的初步方案,梅花坊區域的設計將在體現文化厚重感上做文章,業態布局上,由東到西圍繞袁了凡、吳鎮、嘉善名人館等不同主題予以區分;建築設計上,體現嘉善街區建築的獨有風貌,同時把「善文化」融入到各個街區,讓老城區能在歲月回望中寄託情感,又通過商旅文互融互促培育老城新業,充分研究、挖掘嘉善老城區不同區域的歷史文化特色,做好提升、保護、傳承、注新。

  「老城歷史文化的傳承必須做好文化基因解碼工作,進一步加強嘉善歷史文化名人資源的挖掘、梳理、提煉、傳承,因地制宜地將歷史文化名人融入老城區改造提升、美麗城鎮建設,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涵養新時代的獨特文化氣質。」「縣梅花坊老城客廳」推進辦主任金志剛表示,在場景上,既不一味仿古,也不盲目創新,「突出吳鎮、豐富有趣」是設計的核心訴求。未來,一幅吳鎮畫中的山水立軸,將在梅花坊,在嘉善老城的核心,向世人精彩展示。

  不忘鄉愁喚醒老城悠遠記憶

  老城中一片片歷史街區、一條條古老街巷、一座座傳統建築,就像一部部史書、一卷卷檔案,貯存著城市的文化信息,見證著城市的歷史足跡。

  全長1269米的東門大街,曾是嘉善縣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道。這裡的每一片屋簷、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老嘉善人記憶中最難以忘懷的鄉愁,也是嘉善人文底蘊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伴隨嘉善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東門大街保護開發同步進行,這條老街將迎來「新生」。

  文化傳承要接地氣,更需要有底氣。在這裡,將考慮依託葉宅、周宅和丁宅的建築風貌,嘗試復甦紅極一時的國藥店陳三山堂、仁仁堂等本土中藥文化,依託東門雅集、老字號小吃、匠人工作室、中藥養生館等載體,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背景下守住城市特色這個核心競爭力,在發展的同時實現建設與環境的共贏。

  梅花坊、花園路與碩士街洋樓、柳洲亭、了凡、善文化、幽瀾泉等,是嘉善生生不息的魂魄所在;魏塘葉宅、慈山、烈士陵園、陸家門樓、三官塘橋、金氏後廳、費家宅、孫家宅、福星橋、賣魚橋、魏塘石牌坊、地藏禪寺等現在還真實存在的嘉善歷史遺存雖然價值不是最高,但支撐起城市調性,成為老城的風骨;名人、故事等雖然多數無現存遺蹟,但亦是嘉善的基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嘉善城市發展的步伐不停向前,這些老城的魂魄、風骨、基底將成為城市發展的內生力量。

  目前,嘉善縣正組織編制《嘉善老城特色空間城市詳細設計》與《嘉善東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將梅花坊、花園路與碩士街洋樓、柳洲亭、了凡、善文化等文化點列入保護工程項目庫,按計劃進行保護性建設或復原,打造「新魏塘八景」,並通過文化徑進行串聯,通過口袋公園、博物館等方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打造特色的老城空間,這些歷史積澱下來的特色文化將成為一部可以讓人閱讀的歷史書籍。

  END

  猜您可能會對這些感興趣

  編 輯 | 顧 燕

  責 審 | 張文燕、毛靜靜、方盛豔

  來 源 | 縣傳媒中心 /記者馬葉芬、胡凌翔

1601955559000

相關焦點

  • 讓城市留住記憶 讓人們記住鄉愁 用童聲講述善城往事
    「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11月29日,「童聲講述善城往事」暨喜馬拉雅「品牌電臺」發布儀式在嘉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據悉,該活動緊扣「雙示範」的建設要求,推進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在高起點、高平臺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 鍾書閣——閱讀以詩意的儀式感,喚醒對讀書的記憶
    這家被譽為「中國最美書店」的書店喚醒了每個人讀書的記憶--鍾書閣有人說,如果有天堂,它應該像一個圖書館的模樣。鍾書,鍾書,鍾情於書。鍾書閣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書店」,以最真誠的態度和信念,給閱讀以詩意的儀式感,喚醒了所有人閱讀的記憶。
  • 建築可閱讀
    勾犇 圖松江方塔、國際飯店、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歷史建築信息可在掌上隨時「閱讀」。今年來,上海繼續推廣「建築可閱讀」工作,已設置二維碼共2458處,通過音視頻、圖片等吸引更多遊客走近歷史建築。目前,相關產品正在從掃二維碼呈現人文歷史,逐步向開發特色文創產品發展。這正是:參訪歷史建築,故事掃碼即知。品味城市記憶,文旅融為一體。
  • 陶陽裡歷史街區:喚醒城市的記憶
    ,十餘名工人正在處理著建築所需的木材…… 穿越古今 眾所周知,景德鎮曾名昌南,她還有一個更具詩意的名字:陶陽。 隨著時代的發展,景德鎮老城的構築形態已不再。然而,隨著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重點工程陶陽裡歷史街區保護利用項目的建設開展,她正被慢慢「喚醒」。 龍珠閣、窯磚房……行進在以御窯廠為核心的陶陽裡歷史街區,看著眼前具有景德鎮獨特印記的建築,對老景德鎮人而言,浮現腦海的或許是古人從事陶業生產的熱鬧景象。
  • 濉溪老城石板街正在「魔改」!還會是淮北人記憶中的模樣嗎?
    濉溪老城石板街正在「魔改」!還會是淮北人記憶中的模樣嗎?濉溪縣老城石板街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東起老城文昌閣、西至武勝街,街寬五米,全部用青石塊鋪成。其建築古樸典雅,呈明清風格,但百餘年間石板街經歷了多次破壞,加之歲月的洗禮,破損較為嚴重。
  • 「創傷記憶」喚醒辛亥風潮
    其中記憶的沉澱、萌動和喚醒尤其值得貼切體會。以辛亥首義的前幾天為例,學堂中就密傳著「殺韃子」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八月初八日,朱峙三下午四點從家中趕到學堂,聽說畢業考試馬上就要舉行。晚上友人劉菊坡來宿舍聊天,此人兩年前因思想異端被兩湖學堂開除,後入高等警察學堂,他預測革黨馬上要動手,因為元末八月十五殺鴨子(韃子)的紀念日就要到了。朱峙三隻當玩笑聽了一耳朵,根本沒在意。
  • 老城街道 永仁的煙火記憶
    老城街道 永仁的煙火記憶 2020-11-26 17: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杭州最美書店可免費借書 市民盡享閱讀快樂 (4/4)
    杭州最美書店可免費借書市民盡享閱讀快樂 (4/4) "← →"翻頁
  • 故宮學院分院落戶重慶,喚醒多少「母城記憶」?
    (攝影:李相博)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來重慶的母城記憶正在一點一滴被「喚醒」在這些建築與街巷之間構成的是另一個似曾相識的重慶而南岸區在城市開發中也注重打「文化牌」「歷史牌」,注重重現老城記憶,儘可能保留片區原有風貌,傳承城市文脈、保護城市遺產。如在打造彈子石老街時,其中的建築以巴渝風貌建築和民國時期開埠建築形態為主,中西合璧,能讓市民感受到重慶百年的開埠文化。
  • 【蓓好聽】溫凡:老城的詩意慢生活
    老城的詩意慢生活一「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在喧囂的城市裡待久了,總會想著找一個地方放慢自己的腳步。初冬,去「橘都」實地感受蘇軾詩句裡的境界,最是貼切不過。這裡既有現代文明的生活場景,又有千年古城的獨特韻味,當地人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與悠閒。
  • 重塑鄉土 喚醒南潯田園夢⑥丨留存古村記憶 迎接未來社區
    重塑鄉土 喚醒南潯田園夢⑥丨留存古村記憶 迎接未來社區 2020-10-14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喚醒前世記憶
    後來她在博物館看到埃及文物以後,逐步喚醒了更多的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名氣也越來越大。腦洞大開的科學家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她用她的前世記憶來協助科學家對古埃及進行考古工作,沒想到竟然產生了很多重大發現,震驚了考古界。雖然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是她做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臨終時她表示沒白來人間一趟,因為她明白了轉世的意義!
  • 發現梅州|記憶老城·品味美食
    無論城市如何快速發展,不變的是記憶中的老街。它有著古香古色的街道,有著歷經滄桑的古老建築,有著歷史悠久的老店,有著傳承已久的客家美食……老街,是深藏於內心的一種情懷;美食,是無法抹去的人生記憶。在老街品嘗特色小吃,總能讓人回味無窮,那是專屬於梅城的質樸味道。  「發現梅州·記憶老城·品味美食」由梅州市戶外運動協會、梅州日報社主辦,將於12月22日舉行。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 如何喚醒三江口的城市記憶,這是綠城給出的答案
    這自然是為尊重歷史,也為人們留下對城市的記憶。設計師在新馬路和老馬路復原了一種寧波老城的坊巷文化,這種文化傳承於南宋,居民在坊中生息,貿易在市中進行。坊巷串聯起和諧的鄰裡空間,孩子開心的在坊間戲耍,老人慢悠悠在巷子裡散步。一街與一路,仿佛喚醒了這種古老的坊巷記憶。外部是節奏飛快的大慶路,而此間是過往的從前慢,城市的喧囂已與己無關。
  • 光陰的故事丨百年老城 古老弄巷
    藉助自然地形,刀削斧劈,夯土築城,「就高阜斬土為城」,使富平老城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斬城」。後經明清歷次修建,富平老城沿中山原走向,由西向東依次設置金城、連城兩個輔城,形成了「西金城、中連城、東斬城」之勢。以斬城為主,以連城為紐帶,三城之間由通道、棧橋相通,形成了功能完備、可守可攻的「立體化」防禦格局。
  • 《老城記憶》【48】老豆腐坊
    ●老城雜記●       老城是一本敞開的書,歷史是它的前言,記憶則是它魂魄。
  • 民宿品牌形象中的體驗設計,附慢享民宿設計方案
    (3)品牌形象設計的目的在對慢享民宿進行品牌形象設計,需要增強消費者對於慢享民宿的品牌認同;豐富慢享民宿的形象表現;強化消費者對於慢享民宿的個性化記憶;從情感、視覺、服務等體驗進行改進和視覺形象的設計。最終提高民宿的入住率,獲得更多的利潤加強民宿的競爭力。
  • 泰安老街,努力喚醒城市的記憶
    老街,充滿生活的煙火氣息,承載著一個城市的美好記憶。說起泰安,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五嶽獨尊的泰山,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泰山似乎就是泰安的全部。泰山的名氣太大了,大得足以掩蓋泰安城其他一切東西的光華。我對泰安強烈的好感,源於年少時和夥伴們夜爬泰山的美好記憶,以後又幾次登泰山,領略它的雄美和文化。但說實在話,我對泰安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泰山和岱廟,其他的所知甚少。
  • 《漫·慢——張鈞的視覺記憶》藝術展於東嶽美術館開幕
    正如她所說:「我試圖借用藝術手法通過視覺表達和視覺轉譯來傳遞喚醒和體會,用視覺效果把不可視變為可感知可領悟可觸摸........」 身處於今天快的世界中,「慢」是多麼難得的境界。在慢的時光裡去感受美,把靈魂沉靜安放其中,自能養就心中一段詩意。張鈞畫作中的「慢」何嘗不是我們追求但又難以企及的夢想呢?
  • 全民追尋恩施老城記憶,因為我怕來不及……
    很遺憾它們只留存在為數不多老恩施人關於恩施老城的記憶裡有1000多年歷史的恩施老城,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精神的根,也承載著一方恩施人的珍貴回憶。城隍廟立面圖。周學聰根據記憶繪製多年來,經蠹魚風化蛀蝕,兵燹水火摧殘,加以現代城市建設等種種原因,老城文化遺存損毀嚴重,保護刻不容緩。今年,《施州古城復興及旅遊規劃》出爐,古城有望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