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勝地

2020-12-14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一大早起床要從墾丁後壁湖搭船去往神秘的蘭嶼,說神秘完全是我個人的想法,因為像馬祖、金門、澎湖、綠島這些島嶼從小到大一直都能從新聞媒體裡聽到,唯有這個蘭嶼感覺特別陌生,而且第一感覺蘭花與島嶼這兩個單詞的搭配讓人覺得無比浪漫,即使繁體字的蘭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蘭嶼港口邊的白色燈塔

蘭嶼的港口叫開元港,好大氣的名氣啊!讓人一下就聯想到了「開元盛世」的場景。港口緊緊依偎著一座小山,山頂上白色的燈塔與大海藍天勾勒出讓人賞心悅目的畫面。歡迎遊客的第一個LOGO是山坡下修出的一個主題牆,牆上的歡迎用語中赫然出現四個大字「基督之島」。當時就感覺腦子裡開始畫魂兒,蘭嶼應該是少數民族啊?就連臺灣本島也沒這麼宣傳過基督教吧?這可不是我一個人在這兒沒事找事,臺灣的《聯合報》在2016年曾經就此事發表過文章,指開元港新設的擋土牆圖樣「太扯」、「荒謬」,在歡迎光臨蘭嶼的字樣下,出現「基督之島」四字,仿若蘭嶼是單一宗教信仰。由於公所這項工程來自臺灣「營建署」經費,遭批濫用公帑。鄉長夏曼.迦拉牧澄清表示,「這與宗教沒有太大關係,是心靈上的祝福。」還進一步解釋說「基督之島」的出發點是良善的,當地人多數信仰上帝,包括基督、天主、真耶穌等教派,當年這些信仰傳入島時,教導島上人要包容、互助、友愛、關懷,早年蘭嶼人確實也是如此和睦生活;但隨觀光興起,這樣的生活習慣與想法漸衰,多數人忙著賺錢,友善情懷越來越缺乏,他盼透過基督兩字喚起當地人對愛的記憶與定義,因此沒必要修改。最後誰贏誰輸也沒個定論,反正今天這四個字依舊出現在我的視野裡。

基督之島引起過不小的爭議

蘭嶼位於臺東縣東南約49海裡處,由一個因海底火山爆發隆起堆積而成的島嶼。島上居民多為雅美族(達悟族)人,皆以農、漁業為生。蘭嶼最早稱為「Ponso no Tao」,是達悟語「人之島」的意思。正如「人之島」的意思,島上居民遵循著自然規律,感恩自然的饋贈,展現了原住民的偉大智慧。蘭嶼四面環海,因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原住民文化與奧妙的海島風光,素有「臺灣最後的淨土」之美譽。說起達悟人還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最初來到蘭嶼的日本人與達悟人語言不通,無法交流。熱情的達悟人為了與對方親善,不停地指著自己說:「Yami,Yami」,於是日本人認為他們民族的名字叫雅美,於是達悟人有了雅美這個別名。氣勢在達悟語種Yami是「我們」的意思,達悟人只是急於和對方表示友好,才會指著自己說:「我們,我們」。至今保留著極為傳統的達悟人風情,飛魚、丁字褲、拼板舟和地下屋是他們的文化符號,而每年3—6月還有達悟人的重要祭典—飛魚祭,以及他們民族最有特色的甩髮舞。

達悟人傳統的拼板舟

達悟人靠海維生,自古以來便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造船技術,據說一個達悟人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親手造一艘船,但由於達悟人沒有文字,所以造船技術都是靠口耳相傳保留下來,沒有留下任何的藍圖,而在飛魚季期間,也能看見不少達悟人在忙碌地造船。這些色彩鮮豔的獨木舟有大船和小船兩種尺寸。小船能乘3人,大船能載10人左右。當地人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獨木舟,不少停靠在沙灘上,十分壯觀。拼板船擁有著美麗弧線,紅白黑裝飾的拼板船是達悟族人最重要的文化圖騰。拼板船對於他們來說,不僅是捕撈飛魚、海上作業的工具,更是他們的一種精神寄託。今天咱們遊客還可以體驗由達悟人親自掌舵的拼板船,不過您得小心手機、相機之類的貴重物品,船夫很可能大力搖擺船身故意讓船裡進水使遊客大驚失色,然後他再迅速掏出海水沒事人一樣繼續划船,讓遊客想忘掉拼板船都不能。

拼板船的裝飾都十分漂亮

蘭嶼曾經還有個名字,是因島上安山巖含大量硫化鐵而呈赤紅色,遠望如紅色人頭,故稱紅頭嶼。後因島上盛產名貴的蝴蝶蘭而改名蘭嶼,名字也由紅變蘭了。在日本佔領時期,日本人曾組織了一隻「紅頭嶼調查隊」,調查結果是蘭嶼島沒有任何開發價值,因此很少有外人前來,所以一直到臺灣光復,蘭嶼幾乎沒有遭受過外來文明的侵襲,無論是風景還是人文,很好的保持了原有的面貌。由於這個島是因海底火山爆發隆起而成的火山島,所以大多為山地,僅部分海岸地區有地勢較為緩和的平地。島的四周大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37公裡長海岸線十分曲折,造就了無數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色。由於劇烈的波浪侵蝕,沿岸形成許多海蝕巖、海蝕洞,以及奇形怪狀的巨大巖塊,酷似各種動物和物體,惟妙惟肖。蘭嶼北岸,因經常有黑潮流過,海水顏色格外深暗。北岸除朗島村外,還有鱷魚巖、五孔洞等諸多名勝,其中又以母雞帶小雞的"母雞巖、小雞巖"及兩獅對臥的雙獅巖最富趣味。

兩獅對臥的雙獅巖最富趣味

由於外界幹擾較少,蘭嶼的不光在自然景觀都出於較為原始的狀態,就連人文景觀也都保持得非常良好。島上有紅頭、漁人、椰油、朗頭、東清、野銀等六個村落沿海而築,並由環島公路相連接,族人皆以農、漁業為生。既然說到達悟人,那就先說一下人家的民族禁忌,畢竟尊重對方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咱們得先了解一下有什麼是我們遊客不要做的事情。第一,請勿隨便拿著相機對著當地老人,也切勿偷拍。這個風俗和很多非洲當地土著的風俗一樣,生怕自己的魂魄被相機帶走。第二,騎車不要騎在馬路的中間,這條可能和民俗沒太大關係,但也不敢確定,萬一達悟人認為周在馬路中間是對自己的一種不尊重呢?不管了,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不在蘭嶼走馬路中間也不正常吧?順便說一下,要注意地上的螃蟹及路旁的山羊。第三,桔子不可帶至海邊,尤其是飛魚季時。第四,不可與要下海或剛上岸之漁民交談。第五,飛魚季節時不要隨意觸碰拼板舟,女生更是如此。第六,遊客千萬不要把棋盤腳的樹枝葉子帶進蘭嶼居民家中或隨意放拼板舟上。好了,完全記住了,這下我可以開始我的蘭嶼之旅了。

蘭嶼的羊口比人口多,開車的時候要注意這些野山羊

有人將蘭嶼稱為臺灣的小希臘,論海水的清澈程度和海底的原始形態,蘭嶼都能排在NO.1。蘭嶼是一年四季都可潛水的勝地,海水非常清澈,能見度最好的時候可以達到50米以上,這個清澈度已經和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水不相上下了。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潛水時間,蘭嶼周邊的玉女巖、雙獅巖、藍洞、機場外礁、八代灣沉船都是極佳的潛水聖地。只需要把頭輕埋入海就能清晰的看到海底的世界,美麗的珊瑚群閃著耀眼光芒、彩色的熱帶魚在你身邊成群暢遊,連海底的細沙和海蛇都是那麼的清晰可見!說到潛水,沒接觸過的人可能會有一些誤解,例如必須得遊泳技術好才能學習潛水,其實初級潛水不需要會遊泳,它跟遊泳是兩碼事,只要不怕海,內心不抗拒就可以,很多人會遊泳但是下海了就會內心恐懼,這樣也是不可以的。當然了,要是救援潛水,還是需要有一定等級以上的遊泳技能才能勝任的。

相關焦點

  • 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聖地
    就連臺灣本島也沒這麼宣傳過基督教吧?這可不是我一個人在這兒沒事找事,臺灣的《聯合報》在2016年曾經就此事發表過文章,指開元港新設的擋土牆圖樣「太扯」、「荒謬」,在歡迎光臨蘭嶼的字樣下,出現「基督之島」四字,仿若蘭嶼是單一宗教信仰。由於公所這項工程來自臺灣「營建署」經費,遭批濫用公帑。鄉長夏曼.迦拉牧澄清表示,「這與宗教沒有太大關係,是心靈上的祝福。」
  • 寶島臺灣最為清澈的海水在哪裡?這裡可是絕對的潛水聖地
    有人將蘭嶼稱為臺灣的小希臘,論海水的清澈程度和海底的原始形態,蘭嶼都能排在NO.1。蘭嶼是一年四季都可潛水的勝地,海水非常清澈,能見度最好的時候可以達到50米以上,這個清澈度已經和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水不相上下了。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潛水時間,蘭嶼周邊的玉女巖、雙獅巖、藍洞、機場外礁、八代灣沉船都是極佳的潛水聖地。
  • 臺灣潛水豈止墾丁,蘭嶼才是真正的水下樂園.
    墾丁也許是人們口中最耳熟人詳的臺灣潛點,其實不然,除了人滿為患的墾丁,因為交通、地理環境的特殊蘭嶼雖然不像墾丁一樣遠近馳名,卻真正是臺灣最好的潛水點之一
  • 蔚藍會臺灣蘭嶼潛水行程美圖奉獻--近在咫尺的水下天堂
    圖/蔚藍會2015年8月臺灣蘭嶼實攝,轉載請標明出處墾丁也許是人們口中最耳熟人詳的臺灣潛點
  • 蘭嶼:臺灣的秘密花園,一個被戲稱「丁字褲」的浪漫小島!
    《舌尖2》也為之傾倒;它的部落,保留著最原始的民族風情;它,就是臺灣最美的離島——蘭嶼。去臺灣看海,99%的人會去墾丁,卻只有1%的人知道,還有一個海水比墾丁更清澈的蘭嶼。海水,比墾丁更清澈在臺灣,論海水的清澈程度和海底的原始美麗,蘭嶼都是NO.1~看海潛水,更勝墾丁
  • 臺灣澎湖、馬祖、綠島、小琉球、蘭嶼大比拼,今夏玩水去!
    澎湖是個歷史文化與海洋組成的90個小島,可以恣意穿梭在二崁傳統聚落中,與歷史相遇;抑或是到海岸邊欣賞大自然傑作玄武巖,一邊聆聽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或是和海水來個親密接觸,潛水賞魚去,都是很愜意的澎湖旅行提案。
  • 行程 | 6天5晚臺灣蘭嶼潛水旅拍
    D4 蘭嶼宿蘭嶼蘭嶼潛水D5 蘭嶼-墾丁宿墾丁墾丁半日+夜市D6 臺北-國內城市回家找媽高鐵-飛機潛立方,亞洲最深的潛水館,水深21米,亞洲版的Y40。蘭嶼,臺灣最後的原始部落,這裡沒有過多遊客造訪,不過多被外來同化,這裡可以回歸純真,探索留存的秘境,環島公路吹風,清澈的藍水裡潛水。
  • 第一縷陽光的色彩:臺灣綠島與蘭嶼
    遠離臺灣本島的東方有兩座小小的島嶼,他們有著美麗的名字:綠島、蘭嶼。巍峨奇巖巨石、陡峭臺地海岸、潔淨的白色沙灘、翠綠草原、獨特的海底溫泉、嶙峋珊瑚礁裙、綺麗海底世界、以及豐盛的植物等優渥的條件,使得綠島這個遺世獨立的小島,搖身一變成東部的海上樂園。綠島距離最近的臺灣本島臺東市約33公裡,全島鋪設有環島水泥公路(約16.7公裡),騎摩託車大約30分鐘可以環島一圈。
  • 【潛點】潛水何必捨近求遠——臺灣蘭嶼:太平洋上的綠寶石
    今天微信後臺有小夥伴給主頁君留言說:「看完《初潛臺灣綠島——璀璨珊瑚的秘密花園》內容後,很想了解關於蘭嶼的信息,希望主頁君幫幫忙」。看到留言後,主頁君立馬整理了一期內容,如此「暖男」主頁君自己也是醉了。
  • 【臺灣旅遊】讓我們一起細數一下臺灣美景
    去臺灣看海,99%的人會去墾丁,卻只有1%的人知道,還有一個海水比墾丁更清澈的蘭嶼。在臺灣,論海水的清澈程度和海底的原始美麗,蘭嶼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東線適合看日出,西線適合看日落,蘭嶼也是一個適合騎行環島的地方。
  • 享受被海水包圍的自在與療愈,這些亞洲潛水聖地一定要去
    臺灣澎湖全澎湖最天然的海灘就位於蒔裡沙灘,由珊瑚及貝殼沙成形的潔白沙灘,配上清澈海水,讓不少潛客慕名而來。而在鄰近的海底,還有個與復育珊瑚礁做結合的裝置藝術——海底郵筒,來到這裡別忘了寄一張明信片回家。
  • 關於潛水這件小事,來寶島就夠了!
    一說起潛水性價比之地,人們首先會想起東南亞,不過其實離我們很近的寶島臺灣也是個不錯的潛水勝地,臺灣並不只有美麗的海,還有城市、人文和歷史。臺灣是豐富而飽滿的旅行地,有吃、有逛、還能玩。畢竟10天只呆在海邊也會膩不是?
  • 臺東 | 去蘭嶼迎接臺灣第一道曙光
    蘭嶼位在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隸屬臺東縣。黑潮北流通過蘭嶼,四周珊瑚礁環繞,海水湛藍澄澈,是世界級潛水點,吸引全球潛水愛好者前往。島上地形多山,平地集中在沿海,海洋和飛魚是達悟族人的生活文化重心,飛魚含有高蛋白,也是達悟族人主食和營養來源。
  • 業者在京喊話:到臺灣潛水去!
    原標題:業者在京喊話:到臺灣潛水去!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查文曄)花東、綠島、蘭嶼、澎湖,藍色海水裡色彩斑斕的魚兒四處穿梭,潛水員滑動腳蹼敏捷地向深海遊去。在11日開幕的北京國際潛水展上,臺灣海域安全潛水協會展位上播放的這一幕畫面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
  • 探訪潛水勝地臺灣綠島:三星教練的兩岸情緣
    探訪潛水勝地臺灣綠島:三星教練的兩岸情緣
  • 蘭嶼-臺灣原住民的一支達悟人世居之地
    關注我,關注我們海島瘋潛水俱樂部   蘭嶼位於中國臺灣省東部,約45平方公裡,是由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島嶼,島上因盛產蝴蝶蘭而聞名(臺灣的蝴蝶蘭原生種產自此島),所以稱之為「蘭嶼」。  蘭嶼的東邊,有南太平洋的黑潮流經,黑潮帶來季節性回遊魚類,例如飛魚,鬼頭刀(MahiMahi), 旗魚,黑鮪魚。黑潮給蘭嶼帶來清澈溫暖的深色海水。蘭嶼當地主要的住民是達悟族人。他們捕捉飛魚有季節性,也富有傳統規矩。旅遊當地,必須了解達悟族的習俗與禁忌,以免與當地人產生不愉快。 4-10月適合前往蘭嶼。其他月份因氣候多變,又有東北季風,交通船及飛機航班較不穩定。
  • 臺灣必遊景點之臺東縣蘭嶼(圖)
    蘭嶼與綠島一樣,都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巖漿遇海水凝固後所形成的火山島。由於島上西北角的山頭在夕陽映照下,就像一顆紅色的人頭,所以舊稱「紅頭嶼」。後來因島上盛產蘭花,更名為「蘭嶼」。氣候溼熱多雨,山區密布雨林型態的森林,動植物種類繁多,不可勝數。
  • 臺灣蘭嶼之行
    最初是從三毛好友丁松青所著《蘭嶼之歌》一書中了解的蘭嶼,喜歡跟著書中的人物共同參與陌生社會環境的人際交流,尤其是這樣一個充滿特色、遠離城市喧囂的離島。有些許害怕刻板印象中的部落,但更多的是讚嘆友善融入的魅力。   更深入地認識臺灣,一定不能繞開蘭嶼。在遇到美好事物之前肯定要經歷磕磕絆絆。
  • 關於臺灣 你不知道的事
    ,臺灣有太多地方值得你去過一次又一次~去臺灣看海,99%的人會去墾丁,卻只有1%的人知道,還有一個海水比墾丁更清澈的蘭嶼。在臺灣,論海水的清澈程度和海底的原始美麗,蘭嶼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東線適合看日出,西線適合看日落,蘭嶼也是一個適合騎行環島的地方。早晨的東清灣是拍攝日出拼板舟最佳的地點。這裡是蘭嶼的第一大港,也是海景最美的地方。細白的沙灘,蔚藍的海水,原住民的拼板舟停泊在漁港,有種別樣的海島風情。
  • 臺灣蘭嶼千年大海扇「破相」 疑遭人為剪取
    蘭嶼大海扇珊瑚最近多處缺角,疑似遭人為破壞。(圖片取自臺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潛水業者最近發現蘭嶼(臺灣東部小島)知名的藍洞千年大海扇珊瑚受重創,美麗的扇形缺了兩大塊,其中一處疑遭人為剪取。專家推測可能是有人盜取寄居海扇的侏儒海馬所致。  蘭嶼藍洞大海扇「破相」,當地居民呼籲設置海底生態保護區,除禁止採捕外,希望有專人定期巡查,確保珍貴生態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