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旅遊
南方最大的鐵路樞紐,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對於旅行者來說,它或許只是個中轉站,然而停下腳步,你會發現如今的它正以飛快的速度發生著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
株洲湘江風光帶位於城市的湘江沿岸,其中河西城區段南起鑿石山景區,北至石峰大橋,全長11.3公裡,總投資約6.9億元,總用地面積100.4381萬平方米,寬80米~200米不等。根據規劃,風光帶將被打造成「東方萊茵河」,體現「兩型社會」建設的要求,形成首善區段。株洲湘江風光帶將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打造出「一江兩岸十景」的景觀結構,將臨江而立的山、港灣、寺廟等資源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風光帶景點
河西十景
1、石峰遠眺(河西體育中心和河東石峰公園區域)
石峰山下有故事——以體育中心的飄帶為龍身,通過新建的龍吟臺、水中航標燈、石峰山蜿蜒的山路景燈,串聯形成蛟龍過江之態,並在石峰山上新建一個意寓「龍抬頭」的空中餐廳,眺望全城,形成「河西龍盤臥,河東龍抬頭」之勢。 同時在石峰公園沿江的山頂上新建雲峰塔,共同構建城市跨江大景觀,成為株洲夜景的主要標誌。留長江北路邊現有的山體(起名臥虎嶺),在河西形成虎踞龍盤之形,在山上建觀景平臺,使這裡成為欣賞蛟龍過江、龍抬頭、雲峰塔整體景觀的最佳觀景平臺。
2、動力港灣(河東電廠到白石港)
電廠改造為工業遺蹟的文化復興區。將電廠煙囪改造成標誌性景觀構築物,電廠廠房改造成工業博物館,煤棚改造為大型演藝中心,白石老街區改造成遊船碼頭和文化娛樂的集聚地。
3、白石水韻(河東白石港到賀嘉路)
現代時尚生活的魅力港灣。將麻紡廠改造成soho生活聚落;將白石港打造為株洲的「清溪川」——白石水韻;將永利碼頭改造為集跳蚤市場、、休閒娛樂、兒童活動、老年活動、運動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元化活力廣場。
4、神農懷古(河東神農公園區域)
現代時尚生活的魅力港灣。將麻紡廠改造成soho生活聚落;將白石港打造為株洲的「清溪川」——白石水韻;將永利碼頭改造為集跳蚤市場、、休閒娛樂、兒童活動、老年活動、運動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元化活力廣場。
借用下午夜的照片(神農公園)
5、紅動湘江(株洲大橋兩岸橋頭區域)
「紅動湘江」的三重理解:
功能方面——「紅」體現城市活力
文化方面——「紅」體現現代工業文明
表現方面——「紅動湘江」城市主題標誌
圍繞株洲「現代工業文明」這個魂,營造現代城市的活力空間。主要景點有「紅動湘江」主題標誌——城市之門、金色沙灘、疏林草地等。
1)疏林草地——河西濱江廣場改造 :坡地部分營造大尺度的植物群落,現有建築屋頂種植大片草地,同時間植富有層次的灌木以及淺根系喬木,結合微地形形成疏林草地的整體景觀,舒展而大氣。
2)城市之門(待定)——城市主題標誌。同時也是城市的觀景平臺,連接株洲大橋、濱江廣場與濱水空間的人行天橋。
3)金色沙灘——城市天然浴場:長沙湘江航電樞紐關閘蓄水後,湘江的水流更加平緩,因此規劃建議在株洲大橋至天元大橋兩公裡範圍內,恢復原有的天然沙灘浴場,使市民擁有一個具有濃厚熱帶風情的沙灘休閒區。
6、建寧記憶(河東擁軍路到天元大橋)
歷史的承載——景觀設計方案應圍繞體現建寧文化,通過改造建寧古碼頭、魯班殿和重建分袂亭,集中展現建寧歷史和株洲本土民俗文化。在此段堤外灘涂增設二級平臺,拓展活動空間,提高風光帶的親水性。
7、曲尺幽徑(一水廠以南區域)
生態保護區。保護現有植被,圍繞「行走於森林」的主題創意,新建一條沿江步道,形成林蔭散步道。
8、古剎詩情(河西鑿石山至楓溪大橋)
1)資福寺:以體現宗教文化為主,結合周邊環境,形成理想的人文空間,逐步發展成為著名的宗教文化活動場所。
2)詩聖亭:據考證,杜甫曾三次泛舟湘江,在株洲(唐時屬湘潭縣)作詩10首。為了紀念詩聖,規劃在鑿石山新建詩聖亭,亭與山、水的結合,營造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意境。
9、芳洲鷺影(河西中心醫院到天元大橋)
「生態水岸」和「生活水岸」的重點展示區,突出「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在保護好原有駁岸林地的基礎上,灘地上形成以溼地為主的生態岸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主要景點有:
1)芳洲鷺影:運用灣池技術,在原有河灘地進行生態修復,形成沿河溼地(水窪或者水泡),營造植物繁茂的魚蝦和鳥類棲息地,使之成為長株潭生態岸線建設的典範。
2)綠野仙蹤:保護原有駁岸林地,不作過多雕飾,主要是營造寧靜氛圍,形成原生態植物景觀。在密林中設置木棧道,創造心曠神怡、接近大自然的環境體驗。
3)露天電影:在風光帶中設置露天電影院。為了實現對城市低收入階層和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 「精神生活最低保障」, 「政府請客看電影」將成為風光帶最為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
10、時尚生活(河西尚格名城到嵩山路)
對應街區已初步形成的居住功能,圍繞時尚生活的主題創意,建造各種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所,營造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多功能親水公共空間。
株洲縣旅遊景點
空靈岸
空靈岸位於湘江西岸傘鋪鄉盤石村,距縣城南5公裡,為湘江沿岸著名風景之一。早在民間,空靈岸有和尚巖、石鐘山、懸鐘巖、獅子巖等別稱。南北朝梁武天監七年(508)建空靈寺,中奉觀音大士像,故又名觀音巖。
唐大曆四——五年(769—770)詩人杜甫攜眷載舟,遊覽湘江, 四登空靈岸遊覽,曾想定居在此,並作《次空靈岸》詩。清嘉慶九年(1804),邑人胡官錦建杜公亭於空靈寺右側,刻杜甫《次空靈岸》詩於石碑。道光十五年(1835)維修空靈寺樓閣,擴大規模。光緒五年(1879) 由馮鏡川為首修復樓閣,再次擴大規模,形成空靈寺、長嘯樓、藏王閣、杜甫草堂。後彭玉麟贈梅花,復刻於石,方建梅花閣。民國元年(1912),劉遒學、鄧光橋倡首繼修樓閣。24年,杜鎮遠募資倡修空靈寺。後因兵燹風雨剝蝕,梁歪瓦落,多處漏水,1968年塌毀。
昔日空靈岸,怪石嵯峨,幽深奇秀,上有蒼松翠柏,下有紫竹芳草。巨石瀕江突兀,翼凌深潭。空靈寺壁立於石岸中部,上下三層,歇山重簷式建築。由南側山門拾級而上,有一牌坊上書空靈岸三字。過牌坊,為沿江石壁棧道,長約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內。寺後有石洞,縱深14米,高2.7米,寬9米,洞口與寺相通。洞中石臺突起,高0.5米,形似床,稱「仙人床」,中奉觀音大士像。佛像後,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們稱為「仙泉」。巖洞左下石階百餘步一巨石懷抱,上建杜公亭、梅花閣,巖壁上刻有唱和詩。
株洲大京風景區
株洲大京簡介株洲大京風景名勝區位於株洲市東南部,株洲大京離市區12公裡。浙贛複線、320國道通過株洲大京景區入口處,株洲火車站開設巴士專線直抵株洲大京景區中心。株洲大京景點株洲大京景區是一個以山、水、林、禽同生共榮為特徵的自然景觀與以金輪古寺佛教為主的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集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株洲大京風景名勝區。株洲大京景區由仙峰嶺、京水湖、屏風嶺三個景區共34個景點組成,擁有「金輪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處」、「百鳥天堂」4個一級景點,「仙峰勝境」等10個二級景點,「雙井清泉」等20個三級景點。
舊時,因其界連醴陵、湘潭、瀏陽、長沙四縣,婆仙嶺有「四邑名山」之謂。1958年,嶺下右側修建了大京水庫。80年代,因庫區林木豐茂,杜鵑花開時節,青山、綠水、紅花,相映成趣,吸引遊客遊覽。
地址:荷塘區白關鄉
行車線路:T25路;自駕
最具傳奇色彩的山
神農城:天台山,海拔高度101.6米
相傳很久以前,湘江兩岸各有一座山,時不時就比賽長高。「那還了得,照這樣子,這兩座山還不會長到天上去!」恰遇張果老仙遊至此,見狀,索性一屁股坐在了河西的天台山頂上,與此同時,手中的拐杖順勢一揮,落在了河東的高山上。霎時間,兩座較勁的高山乖乖停止了生長,不再比賽長高了。
1995年,天台山被開闢成炎帝廣場;1997年,炎帝廣場建成,高山不再,天台山依然只有在電視塔南側,存留小部分山體,證明它的存在。如今,神農城後新建成神農湖,費一絲小力氣爬上山,迎著風,看看湖,未免不是件暢快事啊。
地址:天元區泰山西路
行車線路:T17路、T26路、T60路
最有故事的山
九郎山,主峰楓樹寨海拔328.4米
九郎山在株洲的北大門,不僅有一萬多畝森林面積,更有一段帝王將相的傳奇。當地村民介紹,相傳,唐朝開國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率兵徵戰南方,右眼中箭受傷,在此遇到三位釋家弟子及六位郎中,他們以當地的草藥和泉水治癒了李世民的眼傷,使他得以勝利回朝。為報救命之恩,李世民多次派人尋找九位恩人,但不知其蹤。於是,李世民下令在治傷地營造一座廟宇以示紀念,並賜名「九郎廟」,而附近的一片群山因此得名「九郎山」。
地址:石峰區荷花鄉位於株洲市內清水塘馬攔山附近,是株洲市區最高峰
行車路線:株洲市內乘19路、47路至荷花村可達, T19路、T47路;自駕
最多植物的山
石峰公園:石峰山 高度待考
石峰山,因為山上石質堅硬而得名。在未開發之前,這裡是一座未開發的山頭。1964年,圍繞此山,修建了石峰公園。石峰山如今的植被資源豐富,山內分布著以樟樹、黑松、竹林等為主的400多個品種的大面積植物群落,同時還擁有櫻花園、雪松林、玉蘭林、杜鵑園等大型觀賞性植物專類園。
地址:石峰區建設北路
乘車路線:T1路、T5路、T9路、T20路、T55路、T34路
最幽靜的山
鳳凰公園:鳳凰山 高度待考
喜歡去鳳凰山,絕大部分理由,是因為它就在繁華鬧市中的一處寧靜裡,藏在林色清幽處。一路拾階而上,都能嗅得泥土的芬芳,也是香味撲鼻。常上那兒的遊客就說,特別是在秋季,最喜歡坐在「鳳、凰」兩亭下,不管是喝茶聊天也好,或只是簡單的休憩,都能收穫屬於那裡特有的清新。
地址:蘆淞區湘大路
行車路線:T30路、T28路、T4路
最低碳的山
楓溪山 高度待考
當地的老人們說,楓溪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與「鳳棲」諧音,鳳凰棲息之地。
在那裡,因為地處谷地,匯積的雨水,形成大小不一的水塘。而這些水塘通過收集雨水、淨化雨水,為谷地周邊動植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水塘與密林間通過草坡聯繫,形成疏朗的谷底景觀。未來幾年,這裡也將會以鳳為基本符號,保留恢復山體植被,利用這裡的山谷水塘、保留居民塑造特色村落等,打造又一座城市生態公園。到時候, 我們說不定就可以在一個極舒暢、極美麗的大院子裡,聞著淡淡的桂花香,悠閒地吃著農家飯。
地址:蘆淞區太子路
行車路線:T18路、T28路、T7路
仙庾公園
最恬靜的山
仙庾公園:仙庾嶺,海拔227米
又名仙女嶺,相傳唐玄宗之孫李豫的妻子沈珍珠,在「安史之亂」時出走蘇杭。隨後,沈珍珠輾轉江南,隱姓埋名,偕兩女伴居此地,帶髮修行,建「慈善堂」,被譽為惠及蒼生的仙女娘娘。山中古樟蔽日,山腰有仙庾廟、山頂有文昌閣等古建築。
地址:荷塘區仙庾鎮東側
行車線路:T2路車至「株瀏路口」站,自駕
最有紀念意義的山
鑿石浦:懷杜巖 高度待考
公元769年,「詩聖」杜甫投奔友人途中,路過鑿石浦,被其秀麗風景吸引,便夜宿於此。據《鑿石浦志》記載,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懷著對杜甫的敬仰之心,來到鑿石浦,並對該地一山嶺伸入湘江之上的巨石十分喜愛,於是登臨石上,並寫下「懷杜巖」三字。而這座山嶺,也被後人稱為懷杜巖,又名杜甫嶺。
地址:天元區鑿石村
行車線路:自駕
仙庚古廟
仙庚古廟、文昌閣位於株洲市東郊十八公裡處,為株、瀏、長、醴四邑名勝,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仙庚廟建於唐,後清道光年間重修,屢經興廢,今依清朝舊制修繕一新。山林疊秀,廟宇飛霞,塔聳雲天,殿藏幽遂。更有一石塘印月、青嶧晚鐘等八大景觀。
交通:在株洲火車站坐14路公交,或者2路、22路、40路公交車到紅旗廣場或者向陽廣場換乘14路車,下車後有一個牌坊,裡面還要走幾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