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區域變遷之九州:作為古代中國的代稱,九州是哪九州?

2021-01-17 調侃歷史

中國的行政區劃是比較固定的。秦朝時,中國有大約一千個縣。清朝中期,全國大概有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個縣級行政單位。在這兩千年當中,中國增加了五六百個縣。主要原因是中國版圖的擴大,清朝的版圖比秦朝的版圖要大很多。其次是原有版圖內的蠻荒地區得到了不斷開發,人煙日漸密集,就增設了行政單位。比如,貴州和廣東,在秦漢的時候都不是國家的中心地區。隨著長江以南地區的持續開發,貴州、廣東兩地的行政區劃越劃越密。而秦漢時期的千餘個古縣,大部分持續到明清時期都沒有廢置。

在最開始的貴族政治時代,我國古代實際上是沒有地方行政區劃。到了春秋戰國,中央集權興起,貴族政治削減,才慢慢有了地方行政區劃。

中國語言中有好幾個詞,是專門指代中國的,比如華夏、神州、赤縣,等等。關於區域的劃分,最常用的可能就是九州了。這九州指的是當時中國人認知的世界,就是中國。

九州是傳說中的行政區劃,關於它到底是哪幾個州現在還有爭議。《尚書·禹貢》的說法,是現在主流的看法。根據《尚書》的記載,現在河南所在的州叫「豫州」,豫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河南有很多古人類遺址。豫州的首府在「譙」,譙是現在的安徽毫州。

豫州東邊的州是「兗州」。古兗州和現在的山東省兗州是兩回事,古兗州相當於古黃河和濟河之間的地區。濟河現在已經沒了,留下一個著名遺蹟∶濟南。這座城市在古濟河之南,所以得名濟南。古濟河是現在的黃河下遊,古黃河則橫穿現在的河北中部,注入渤海中部。古黃河在古濟河之間的地區就是兗州,大致是山東省的東北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

兗州順時針下來是「青州」,大致是現在山東省的大部,從山東半島的尖角一直到兗州,兗州、青州都是狹長的形狀。古兗州的首府在昌邑,昌邑、青州這兩個地名都還在,不過並列成了現在山東省濰坊市轄下的縣級行政區。

青州在往下就是「徐州」,徐州不大,相當於山東省的最南部和江蘇省的蘇北地區。古徐州的核心地區,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

徐州再順時針下來是「揚州」。(《尚書》分九州時,視野所及局限在以黃河為中心的地方,最南也就到長江流域為止,先秦很少有人能夠在惡劣的條件下橫渡長江。到了西漢,司馬遷到各地遊歷,也是九死一生才旅遊了長江以南地區。)古揚州包括現在江蘇中部、安徽中部地區,和現在的揚州是兩個概念。

揚州再順時針過來是「荊州」,荊州大致是現在的湖北。核心地區則在現在的河南南陽、湖北襄樊一帶,而不是現在的湖北荊州市。

之後是「梁州」,梁州大致包括四川除川南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重慶市、陝西的秦嶺山脈以南部分,這塊區域大致是巴蜀大地。

梁州再上去是「雍州」,雍州包括現在甘肅的東南部分、陝西省秦嶺以北一直到黃河大拐角的大部地區。

雍州東去是最後一個州,叫「冀州」,冀州的主體部分是山西全部、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北京天津一帶,還包括內蒙古南部的小塊地方。

千萬別把大漢十三州跟九州混為一談。

大禹治完了水,在浙江紹興的會稽山匯集天下諸侯,鑄了九口鼎,每個州鑄一口鼎,所以九鼎也就代稱天下。九鼎的重量只有天子才知道,所以鼎之輕重是一般人不能問的,問了就是"僭越之罪",有不臣之心。"問鼎中原",指的就是想要當皇帝的意思。

九州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行政區劃,它只是寫入《尚書》的理想化的地方行政區劃,表達了作者所處的列國紛爭、貴族政治分崩離析的時代,人們希望對國家進行一種有效的、精細化的劃分和管理。這就好比一個空想理論家設計出了一套制度,但這套制度從來沒有實行過。雖然沒有實行過,但他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字,成為中國地方行政區劃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這個字就是"州"。

相關焦點

  • 古代行政區域變遷,作為古代中國的代稱,九州是哪個九州?
    中國的行政區劃相對固定。秦朝時,中國大約有一千個縣。清代中期,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約有1500至1600個。在這兩千年裡,中國增加了五六百個縣。主要原因是中國領土的擴張。清朝的疆域比秦朝大得多。其次,原有領地內的野生區域不斷開發,人口日益密集,因此增加了行政單位。
  • 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_古代中國的代稱:九州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信息: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_古代中國的代稱:九州,更多關於廣東事業單位備考資料,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中國古代九州是哪幾個 山東省至今還有兩個名字
    中國人經常成中國的土地為神州大地,因為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自稱九州了。九州這個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很多地方都頻繁出現。不過網友們知道九州都是哪九州嗎?中國古代省、縣都喜歡以州命名,所以叫州的地方實在太多,至今也有不少。
  • 古代中國又叫九州,那麼這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萬裡江海通,九州天地寬。"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寫下的詩句,抒發了自己的豪情壯志。九州是詩詞歌賦中常見的詞語,因為它即是古代中國的代稱,華夏文明的文學作品怎麼能不寫華夏大地呢?九州這個概念早已有之,但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是九州,具體又是哪九個呢?
  • 為什麼古代中國被稱為九州,九州分別指哪些州
    說到中國,常常會用華夏,來指代中國,其實中國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九州,又名神州。經常會聽到神州大地,說的正是我們所在的土地上。根據先秦時期的古籍記載,從戰國時期開始,九州就成為了中國古代時期的代稱,到了晉朝時期成為漢族的代稱。
  • 古代中國又叫九州,那麼這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九州是詩詞歌賦中常見的詞語,因為它即是古代中國的代稱,華夏文明的文學作品怎麼能不寫華夏大地呢?九州這個概念早已有之,但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是九州,具體又是哪九個呢?從字面上看,&34;字的原意為河流環繞的高地或山丘,《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34;所以它的本意與&34;字是相似的,,和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多,可居住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水邊的山丘上,所以&34;也可以指居住區域。
  • 中國古代九州是哪幾個 山東省至今還有兩個名字
    中國人經常成中國的土地為神州大地,因為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自稱九州了。九州這個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很多地方都頻繁出現。不過網友們知道九州都是哪九州嗎?中國古代省、縣都喜歡以州命名,所以叫州的地方實在太多,至今也有不少。
  • 為什麼古代中國被稱為九州,九州分別指哪些州
    說到中國,常常會用華夏,來指代中國,其實中國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九州,又名神州。經常會聽到神州大地,說的正是我們所在的土地上。根據先秦時期的古籍記載,從戰國時期開始,九州就成為了中國古代時期的代稱,到了晉朝時期成為漢族的代稱。
  • 中國古代有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典籍中,當時的九州是華夏大地所劃分的九個區域,只不過到了戰國以後,九州中的」九「變成了一個概數,後有十二州、十三州之說,再後來州數就更多了,而所謂的九州也就成了古代中國的一個代名詞,所謂九州大地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真正的九州也就只能從先秦時期的那些典籍中尋找。
  • 古代中國為何又稱「九州」?
    古中國為何有「九州」之稱?具體又是指哪九州?追根朔源,還得從咱們的先賢「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說起。 鯀受命治水,用堵的方法,結果九年洪水未平,直到舜巡視天下才發現,故推舉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受命以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親自穿越千山,跋涉萬水,從西向東,一路勘測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划水道。而後帶領治水的民眾,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走遍各地,以疏通水道,引水入海。
  • 中國古代有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典籍中,當時的九州是華夏大地所劃分的九個區域,只不過到了戰國以後,九州中的」九「變成了一個概數,後有十二州、十三州之說,再後來州數就更多了,而所謂的九州也就成了古代中國的一個代名詞,所謂九州大地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真正的九州也就只能從先秦時期的那些典籍中尋找。
  • 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
    導語: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九州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禹貢》當中,當時禹治水的時候,把天下劃分為9州。自從戰國以後,九州就是古代中國的代稱。那麼,中國古代又稱「九州」,分別指哪九個州?
  • 九州是古代中國的代稱,那九州具體是怎麼劃分的?現在對應什麼地方?
    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勘察了全國的地理,根據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將全國分為九個州,並鑄造了九個鼎作為象徵,九州也從此成為了中國的一個別稱。
  • 中國古代被稱為「九州」,那麼古代的「九州」究竟是指哪裡?
    其實對於古中國的稱呼現今為止也有很多種,比如早些時候中原就涵蓋了整個中國的名稱,那個時候就有「逐鹿中原」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把古中國叫做神州大地,總的來說這是一種誇讚性的說法,其中含義涵蓋著自己對國土的熱愛。
  • 古代中國又稱為"九州",分別指的是哪9個州,看看是否有你的家鄉
    自從戰國以來,九州是中國古代民族地域的代稱,又名神州、十二州等,它的意思是漢地。夏、商、周三代均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現代考古資料顯示,戰國文獻較多,春秋沒有對它的描述,所以可能存在與戰國初期。上古一本書中所描述過九州的範圍,九州也是當時的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的規劃或者是他們的一種政治的理想。
  • 中國古代「天下九州」是怎麼來的?你的老家在哪個州?
    中國自古有著「九州」之稱,「天下九州」是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區域,自戰國以來九州就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後來也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也有著「漢地九州」的稱呼。「九州」是怎麼由來的呢?其實「九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上古時期,中原地區洪水泛濫,導致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還損失了很多財物和生命。在這種災難面前,當時的堯帝決定消滅水患,為人民解決水患。經過推選,鯀被大家推舉出來,堯帝當然覺得鯀不一定可靠,但又沒有合適人選所以只能委任鯀去治水。
  • 中華大地稱作九州,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是「哪九州」
    相信熱愛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中國在古代有著許多寓意深刻的代稱。現在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古代的代稱「九州」,看看「九州」指的是哪幾個州,炎黃子孫一定要了解。先秦時期的《尚書·禹貢》是記載「九州」一詞最早的著作。
  • 中國又被稱之為「九州」,這九州是那九州?又在什麼地方?
    一、大禹劃分九州我們常常接觸到「九州」的字眼,這也是對中國的另一種稱呼,《楚辭》中的《離騷》曰:「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宋代愛國詩人陸遊在《示兒》詩中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那麼,何為九州?
  • 為何古代中國被稱為九州?一起看看,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在我們的生活中,說到中國,常常會用華夏、中華等詞彙來代指中國。但與此同時,中國還有著一個古風味十足的雅號,那就是「赤縣九州」,簡稱「九州」。最早關於天下被分為九州的記載,來源於《夏書·禹貢》一書,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
  • 中國古代有九州,是哪九州?分別位於今天什麼地方?
    九州象徵著中華大地,也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人們眼中的天下。九州這一名詞,最早出現於先秦典籍《尚書·禹貢》之中。據《貢禹》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 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概是說,大禹劃分九州土地,依山疏通河流,砍削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