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版《鐵達尼號》:被庸常打敗的傑克和露絲

2020-12-14 虎嗅APP


「書米」們應該都看過《鐵達尼號》,那個浪漫又悲傷的故事,成了很多人心底對愛情最美麗的嚮往。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飾演男女主角的萊昂納多和溫斯萊特,11年後在電影《革命之路》裡,再次出演一對愛人。


這一次,他們成了有房有車有娃的紐約中產夫妻,愛情還在,但褪去了浪漫,只剩下赤裸裸的現實。


有人說,《鐵達尼號》裡的傑克如果沒死,兩人最後就很有可能變成《革命之路》裡的樣子。



在這個故事裡,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一步步走向崩塌,比《鐵達尼號》裡的死亡更加悲慘。導致他們悲劇的,不是天災,也不是疾病,而是瑣碎而平庸的日常。


書中的故事現實到像是發生在所有人的身邊,讓書單君看得不寒而慄,驚恐之極。因為它戳中了一個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關心,但常常忽略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看起來美好的生活,卻非常輕易的就會被摧毀?


弗蘭克的「標配生活」


在組建家庭之前,弗蘭克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


他年輕的時候當過兵,跟隨著軍隊去往巴黎生活了一段時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開放又繁華,給他這個「美國鄉巴佬」帶來的衝擊感,不亞於上海外灘給第一次離開家鄉的小鎮青年帶來的震撼。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後,弗蘭克下決心要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


二十歲出頭,弗蘭克帶著「海歸精英」的光環,回到紐約一個破爛的街區讀大學,和室友一起租了間房子。


那時的他年輕帥氣,又見過世面,很快就發現了自己有兩個過人的能力:酒桌上吹牛逼的社交能力過人、泡妞把妹的能力超群。




可以說除了缺少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清楚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外,弗蘭克已經是一個玩轉朋友圈的都市青年了。


儘管朋友們評價他:「弗蘭克真有頭腦,只是需要時間和自由去找到自己。」但這沒什麼問題,還年輕嘛,時間多得是。他自己也慶幸自己沒有特定的興趣和目標,可以避免特定的限制,這樣一來,整個世界、生活本身,都能成為他選擇的領域。


大學畢業以後,他開始感覺到一些壓力。同租的兩個室友已經找到工作了,只有他還在打些零工掙口飯吃。但是這都不算啥,最讓他感到憂慮的問題是,他泡不到自己心中第一等的妞。


在一場派對裡,他認識了他心裡的「第一流女人」——愛波。這個秀髮大長腿、渴望成為舞臺劇演員的美女和他迅速墜入愛河,不久之後便結為夫妻。



為了養家餬口,弗蘭克決定先委身現實。他託熟人介紹進了一家商業公司的銷售部門,而他的父親曾在這家公司裡工作了半輩子。


二十九歲那年,弗蘭克和愛波搬進了郊區的「革命莊園」,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聚集地,在那裡買下了一棟灑滿陽光的小別墅,買了一輛汽車。那時他已工作穩定,有了兩個孩子。


愛波則做起了全職家庭主婦,他們像大部分夫妻一樣,感情不溫不火,偶爾吵吵架,最重要的休閒娛樂就是鄰裡串串門,一起吐槽一下當下的社會有多差勁,美國的經濟有多糟糕。


偶爾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弗蘭克覺得自己過得還湊合,唯一的不足就是缺少了點激情,可是改變現狀的代價太大了,他只能選擇成本最低的一種改變——背著老婆,偷偷勾搭公司年輕的前臺姑娘一起睡睡覺,以解生活之悶。


只有在和老婆大吵過後,他才會重新拾起那個一直逃避的問題: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如書中所說:


他選擇了一份無聊至極、毫無前途的工作,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跟任何一個有家的男人一樣可以負起責任;搬進一件價格過高的高檔公寓,是為了證明自己信奉有序和健康的生活;要了第二個孩子,證明第一個孩子不是個錯誤;在郊區買下一處房子,因為那是一般人生活軌跡裡下一步應該採取的行動,而他則證明了自己也有能力這樣去做。證明啊證明,這似乎就是他娶了現在這個妻子的全部理由。


書單君讀到這裡的時候,突然心頭一緊,有一種弗蘭克就在我們身邊的錯覺。弗蘭克的活法正是大部分人的活法:從別人的目光中尋找自我。


儘管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就告訴我們,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但是審視是一件太過費時費力,且難以取得短期回報的投資方式。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用具體的努力,替代抽象的思考。



這種看起來好像在奮鬥的活法,就會到導致很多網友所說的,一天到晚都在忙,卻不知道到底在忙什麼。因為總有那麼一些時刻,你結束完一天的工作,身心疲憊地躺在床上,望著寂靜的天花板,突然懷疑起人生的意義,發現好像不管怎麼努力,生活裡依然全是苟且。


無法到達的巴黎


高曉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不知鼓舞了多少奮鬥中的青年。他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逃離的路徑,告訴我們,生活之外,還有世界的存在。


弗蘭克的「詩和遠方」,就是巴黎。


他和愛波還在熱戀期的時候,給愛波講述了很多巴黎的自由和優雅。愛波的心裡就這樣種下了一顆種子,等到她被婚姻生活壓迫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這顆種子就發芽了。


她向弗蘭克提出:我們可以搬家去巴黎,開始新的生活。愛波說,她已經打聽好了,巴黎的消費水平有多低,他們可以賣了房子,用存款生活好一陣子。憑藉她的打字速度,可以在政府做一份文員工作,工資不僅可以養活一家人,甚至還能請得起保姆。


而弗蘭克,可以去做他年輕時候就應該做的事情——去找自己,去弄清楚自己到底真正想做什麼。




冷靜的弗蘭克,當然不會喝下這碗心靈雞湯:你要我放棄好不容易過上的中產生活,去重新開始?你要我拋棄這份安穩的工作,去當小白臉?別提飄渺的詩和遠方,成家的男人的世界裡只有責任二字。


但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弗蘭克恐懼改變。


一個習慣了按照標準去生活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打破標準。正如弗蘭克聽到愛波的計劃後,腦子裡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會變成什麼樣」,而是「鄰居們會怎麼看我」。


一番激烈地爭辯後,愛波招數用盡,只能祭出最後的大旗:拍馬屁。


她抓著弗蘭克的手說:「你的本質被桎梏起來了,你難道不知道嗎?你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最美好的事物,你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書單君看到這裡,突然明白了誇誇群存在的意義。弗蘭克果然被說服了,他在妻子愛波的目光中,找到了全新的自己。他決定放下苟且,去尋找詩和遠方。


有趣的是,當詩和遠方突然從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即將到達的下一站時,弗蘭克獲得了一種以前從未有過、也不敢擁有的視角,他開始對過往的生活、忙碌而擁擠的人群不屑一顧。面對離職之前的最後一個項目,他做得輕鬆又隨意。


「你們繼續過這種無趣的生活吧,而我,馬上就要擺脫牢籠,離開這裡了。」他這樣想著。


然而,就在他即將離職的關頭,老闆把他叫到辦公室裡,告訴他:你這個項目做得很有想像力,甲方爸爸非常滿意。恭喜你,你升職了。


在上司讚許的目光中,弗蘭克再一次找到了自己。


更要命的是,愛波這時懷上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天意啊。弗蘭剋死死地抓住這個理由,勸說愛波不要墮胎。



他對愛波說,去巴黎的計劃可以推遲,如果我再幹幾年,攢下更多的錢,到巴黎後的生活可以過得更舒適一些。我這可不是屈服於現實,而是為了更美好的將來而奮鬥。


這時的愛波已經看清弗蘭克了,她清楚地知道,沒有什麼以後,他們永遠也不會去巴黎了。但她沒有辦法改變心意已決的丈夫,也沒法拋下家庭,一個人出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愛他了。


由浪漫的邂逅開始,被殘酷的生活打敗,像是每一對婚姻失敗的愛人走過的道路。


別再假裝幸福了


《革命之路》的結尾,痛苦至極的愛波還是選擇偷偷把孩子打掉。但是安全的流產期已過,愛波在大出血裡與她的第三個孩子一起離開了人世。


書單君覺得,弗蘭克和愛波代表著每個人腦子裡相互打架的兩個小人,也可以說,愛波就是弗蘭克心裡的另一面。她代表著審視、質疑、勇氣和反抗。


愛波死後,同時也帶走了弗蘭克身上這些隱藏著的品質。從此以後,弗蘭克變成了溫順的綿羊,徹底臣服於生活,徹底隨波逐流,連撲騰兩下的力氣也失去了。



書單君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新聞,說一對夫妻一起買了一張彩票,兩人幻想自己中了五百萬,激動不已,卻在規劃這五百萬該用來幹嘛時產生了分歧,在家裡大吵了三天後,還沒等到中獎名單公布,就離婚了。


是不是很奇葩?當時書單君看到的時候,也這麼覺得,但仔細想想,類似的事情好像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


我們小時候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媽媽答應給你買那個你惦記了很久的玩具,你期盼了整整一周後,媽媽又告訴你,買玩具的錢用來給你買學習資料了,玩具下次再買。雖然玩具從來都沒有真的出現過,但是聽到這句話時,我們像是已經失去了它一樣。


可能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了,與得到了又失去,對人有著同樣的殺傷力。



可這畢竟只是一個美夢破碎了而已,它的威力為啥能摧毀掉一個家庭?歸根結底,是因為太多的人,都在假裝自己過得很幸福。


朋友圈是我們鞏固這種假裝的最好的地方。即使一天的工作再幸苦,晚上回到家裡,發一張美美的自拍,收穫一堆朋友的點讚,我們就好像從別人那裡得到了肯定一樣,更加確信自己過得還不算太糟。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書單君有時感覺,被大眾認可的「標配生活」像是社會提供出來的一個約定俗成的模子。實在想不清該怎麼活的人,可以把自己倒進去,塑成模子的形狀。


但問題在於,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偷懶,根本就沒有花時間尋找自我,就盲目地追求起「標配生活」,這樣一來,作為最後退路的模子,反而成了一道枷鎖,限制了人們長成自己本應該成為的模樣。


弗蘭克夫婦的悲劇是一個血淋淋的反例,他們本來可以過得更好,最終卻墮入了最黑暗的深淵。 


比盲目出發更重要的,是找準前進的方向。你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有錢還是悠閒,安穩還是精彩,請從現在這一刻就開始思考。


不要再把希望寄託於「以後再說」,因為以後跟詩和遠方一樣,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到來的東西。請從現在開始,不然,你就永遠都不會開始。



相關焦點

  • 《鐵達尼號》中傑克和露絲的愛情,現實中也正在上演
    影片以鐵達尼號郵輪在其首航時,撞擊冰山導致沉沒為背景,講述了兩位處於不同階層的男女青年,傑克和露絲勇於拋棄世俗並墜入愛河,但最終傑克把生的機會留給了露絲的故事。但此刻怪誰都沒有意義了,而事實也證明,他們本來心地善良,最後也與鐵達尼號一起長眠於海底了。 當露絲在木板上,用沙啞的聲音呼喊傑克,而傑克已經一動不動地趴在木板上時那種痛苦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但更讓人感動的是,露絲最後放下傑克的手,用盡全力吹動口哨,當船員聽到口哨,大喊回去的時候,那就是對生命的敬畏與渴望!
  • 《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的一見鍾情,你渴望嗎
    傑克和露絲之間的愛情,你渴望嗎?你相信嗎?她逼著露絲準備嫁給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有錢人。這個人就是卡爾,卡爾是露絲的未婚夫,他出生富豪,將來是鋼鐵巨頭家族的繼承人,是一個上流社會中地位非常尊貴的人。露絲和卡爾,一出場就是貴氣逼人,貴族範兒十足。他們坐著豪車,準備登上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郵輪「鐵達尼號」,到美國去完婚。
  • 鐵達尼號中露絲為什麼會愛上傑克?
    露絲為什麼會愛上傑克,因為傑克符合露絲的三觀,也是引導露絲走出困境的人,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 救命恩人傑克與露絲在鐵達尼號上第一次接觸,是露絲想要跳海自殺的時候,傑克救下了露絲,這裡重要的一點就是,傑克用最簡單的語言
  • 《鐵達尼號》:「劈腿」的露絲,憑什麼和傑克成就曠世之戀?
    很小的時候,我便看過經典電影《鐵達尼號》,當時被男女主人公傑克和露絲的偉大愛情感動得一塌糊塗,多年後重溫這部災難電影,我發現裡面有個設定是不符合倫理道德的。露絲和傑克相愛的時候,露絲並不是單身,彼時她還是卡爾的未婚妻,所以露絲的行為被眾網友指責為「劈腿」,是一種不忠的行為,可她和傑克為什麼還成了熒幕經典呢?
  • 美術生憑藉實力,再現《鐵達尼號》經典畫面,傑克和露絲變「簡化...
    美術生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是那種文雅、意氣風發的姿態,而且很多的小夥伴應該也都了解過畫畫,就像大家小時候學習美術的時候,畫簡單的人、動物、房子等特別簡單的東西,但是當我們遇到一個特別喜歡的事物的時候,大家就想去把它畫出來,可是自己卻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和藝術天分,所以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優秀美術生眼中的世界;美術生憑藉實力,再現
  • 《鐵達尼號》露絲記住了傑克一生,卻忽視了陪伴自己半生的丈夫
    本期話題【《鐵達尼號》露絲記住了傑克一生,卻忽視了陪伴自己半生的丈夫】看過《鐵達尼號》的觀眾,想必都為傑克和露絲的感情而感動,一個是落魄被逼婚的貴族小姐,一個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窮小子,因為鐵達尼號的啟航,兩人奇蹟般的在船上相遇相識並相愛了
  • 史上最棒的動漫版泰坦尼克,露絲和傑克終成眷屬,還生下兩個娃娃
    由於這幾天小妹補番完成,導致沒動漫看了,所以決定找幾部老電影瞅瞅,沒想到這一找不要緊,我竟然找到了一個大寶貝,它就是動漫版的《鐵達尼號》,是某位知名動漫作家嘔心瀝血耗時三年之久才完成的作品,看完這部動漫,小妹只想說,「國漫之光,有生之年。」
  • 浪漫而又承諾的愛情《鐵達尼號》,露絲為了記憶中的傑克做到了
    17歲頭等艙乘客露絲(凱特·溫絲萊特 飾演)與她當時的未婚夫卡爾(比利·贊恩 飾演)、露絲的母親(弗蘭西絲·費舍 飾演)、卡爾以及露絲的僕人登上了鐵達尼號;另外還有在賭博中贏得船票的三等艙乘客傑克·道森(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和他的朋友法布裡奇歐(丹尼·努齊 飾演)。露絲厭倦了上流社會虛偽的生活,不願嫁給卡爾,打算投海自盡,被傑克救起。
  • 如果《鐵達尼號》沒有沉入海底,那麼傑克和露絲會走在一起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鐵達尼號》這部經典的電影,小編可以肯定的是大家會被電影中傑克為了讓露絲活下去,自己被凍死在海水裡的這一片段感動到哭,不管你們哭沒哭,反正小編每次看這部電影都會被這一片段感動到淚奔。和大多數觀眾一樣,小編也希望鐵達尼號沒有撞上冰山,也希望傑克能夠活下來,然後和露絲一起白頭偕老。但是就算鐵達尼號沒有撞上冰山,傑克活了下來,他真的能夠和露絲在一起嗎?小編接下來會和大家好好談一下。
  • 傑克和露絲的愛情人們都說羨慕,原來傑克是這樣對露絲的!
    如果傑克沒有贏得那張船票,如果不是有人為了金錢去尋找海洋之心,如果年過半百露絲不願意說出傑克,如果鐵達尼號沒有沉沒,那麼歷史會如何演繹呢?可是就是這麼巧合,傑克贏了船票,愛上了富家小姐露絲,鐵達尼號也依然沉沒了。
  • 永遠的經典《鐵達尼號》,看看傑克和露絲23年成長史
    雖然距離1997年的經典愛情影片《鐵達尼號》已經過去了23年,但是在大船上生死相戀的傑克和露絲依然是觀眾心中永遠的經典。塑造了這兩個永留影史角色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和凱特·溫斯萊特如今又有什麼變化,正在做什麼呢,《好萊塢生活》12月19日回憶了這部劃時代的愛情片,並且向大家展示了男女主角過去和現在的對比。《鐵達尼號》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1997年12月上映,講述了窮小子傑克贏了一張船票登上豪華遊輪鐵達尼號後遇到富家女露絲的愛情故事。
  • 再看《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是激情、犧牲還是愛?很難說清
    前些天重溫鐵達尼號,忽然才明白:幸好傑剋死了!他與蘿絲那一時的激情才能被銘記於心成為永恆。成年後還沒戀愛的我再看,只為傑克和露絲愛情感動得落淚了,為他們衝破世俗禁錮的愛情稱讚,為死亡帶來的永恆的愛情感到惋惜的同時,也在內心寄託著一份願望,希望未來的日子裡也能夠遇到可以為自己不顧一切的那個人。
  • 《鐵達尼號》電影中露絲為什麼願意與傑克共生死?
    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露絲和傑克是兩個階層的人。露絲是那種上層階級,但是上層階級利益關係很重。然而露絲骨子裡面的性格是那種自由奔放,不屑於那些上層階級和利益。她和未婚夫的訂婚也不情願,她不想一輩子就那樣的生活下去,她很厭惡上層階級的資產利益關係。
  • 《鐵達尼號》裡讓露絲記掛傑克一生的不是愛情,而是這兩個字
    在愛情電影裡,有這麼一對經典的璧人,即使我們看過再多的影視作品依然無法忘懷,或許過盡千帆,我們還是最嚮往像他們那樣的美好,那就是《鐵達尼號》裡的露絲和傑克。因為這兩個人為愛情奉獻的都是一生!其實,如果說當時鐵達尼號沒有沉沒,傑克和露絲下了船,又會是什麼樣的結局?這個是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的,可是,這艘巨輪是註定要沉沒的,包括露絲和傑克那剛剛萌芽的愛情。所以,真正讓露絲記掛了一生的,不是愛情二字,而是生命二字。是傑克為露絲付出整個生命的沉重,讓露絲沒有辦法放下對他的感情和回憶。
  • 如何看待《鐵達尼號》露絲在失去 傑克 後還能幸福的生活
    如何看待《鐵達尼號》 露絲在失去 傑克 後還能幸福的生活?小編在看到網友問了一個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而且自己也看過電影。但是中國上映的時候,小編還是個初中生,但是覺得露絲很自私。但是之後看改觀了。
  • 《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有多深?從這幾個地方就能看出!
    《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有多深?從這幾個地方就能看出!這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或許我能給它打十分,一場災難片與愛情片的結合,看得震撼心靈,足足兩個小時候我才緩過神,中間的主人公傑克與露絲也給眾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愛情感染了很多人,那麼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有多深?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鐵達尼號》中的「傑克」,就是通過這幾點就得到了露絲的青睞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鐵達尼號這部經典的電影,電影中的男主傑克是一名窮小子,女主則是一名很有社會地位的貴族女孩,按照大多數人的思維,這兩個人覺得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何況是那個階層分化那麼明顯的年代。但是女主不僅和男主有了交集,還情不自禁的愛上了男主。
  • 不做傑克和露絲,依然能夠「置身」鐵達尼號之中
    貝爾法斯特是北愛爾蘭的首府,這裡曾是歐洲重要的港口,也是鐵達尼號的故鄉。鐵達尼號博物館就位於當年的造船廠旁邊,是全球最大的「鐵達尼號遊客中心」,如今已經成為貝爾法斯特的一張「名片」。圖片來源/愛爾蘭旅遊局供圖鐵達尼號博物館建於2012年,正值鐵達尼號沉船100周年,意義非凡。開館三年,博物館便被《獨孤星球》列入全球必去的500個景點之一,目前已經接待了超過2.7億遊客。據說,電影《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參觀這座博物館後,對它大加讚賞,「這座建築宏偉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鐵達尼號展覽。」
  • 時隔22年《鐵達尼號》傑克露絲再同框,網友:歲月真是把豬飼料
    1997年一部《鐵達尼號》電影轟動一時,男女主傑克和露絲在船上悽美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在這之後有過很多翻拍的版本,但是從未有過一部能夠超越經典。除了先入為主的原因,還有就是男女主的顏值和演技確實徵服了所有觀眾。
  • 真實的《鐵達尼號》中,露絲的後續,你知道嗎?
    再如在國外,有得不到家人祝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有為了愛人復活而不惜闖入冥界的奧菲斯和尤麗岱等等。這些故事除了被大家口口相傳,還被大家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改編,使得這些故事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說到《鐵達尼號》,你會想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