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溫度——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巡展將於2016年6月8 日——7月10日在湖北美術館展出,開幕式於6月8 日上午10:30舉行。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湖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具體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湖北美術館承辦。展出作品以中央美術學院收藏的20世紀具象油畫珍品為主體,以及其它相關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藏品共計180件。
「歷史的溫度」巡展被中國文化部列入國家藝術基金展覽項目,旨在全面系統地梳理百年來「央美」及其前身國立北平藝專、延安魯藝在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歷程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這是中央美術學院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院藏精品面向社會公眾的系統展示,李超士、常書鴻、徐悲鴻、吳作人、董希文、艾中信、馮法祀、司徒喬、王式廓、朱乃正、靳尚誼、何孔德、全山石、王文彬、聞立鵬、陳丹青、孫景波、楊飛雲、王沂東等眾多油畫名家佳作雲集,熠熠星輝閃耀江城。
在湖北出生、成長的藝術家有:聞立鵬、馮真、唐暉,在湖北,尤其在武漢長期從事美術宣傳工作的馮法祀,在湖北有過教學經歷的藝術家有: 1953年南下武昌籌建中南美術專科學校,任首任校長的胡一川,任教教員郭紹綱,袁浩。在湖北接受過美術教育並長期從事美術創作的藝術家主要有:周向林 、顧祝君。此次大展中還有兩件作品,反映的正是武漢的風土人情,分別是:馬訓班袁浩的《長江黎明》,費正的《長江》。
策展人殷雙喜教授認為:「此展是對20世紀中國寫實性油畫的一次系統性梳理,從學術的高度研究這些作品發展變化的脈絡,不僅對於當代學院美術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當代油畫創作和社會公眾的審美教育,也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這表明,藝術史是活著的歷史,在後人以新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藝術獲得了持續的生命力,從而與當代人建立起新的精神聯繫,使藝術史成為有溫度的歷史。」
展覽總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唐斌博士介紹,「歷史的溫度」展覽2015年在上海、北京、南京相繼展出,盛況空前,引發了美術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熱議與深入探討研究,成為2015年度的重要學術、文化事件。2016年度此項展覽將在浙江、山東、河北、湖北、陝西、重慶、山西七個省市的重要美術館中展出,以期讓更多的社會公眾可以近距離的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進而了解油畫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以及作品背後蘊含的文化價值、社會意義。
該展覽巡展此前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南京金陵美術館、山東美術館、寧波美術館、石家莊美術館展出,均顯示出較好的展出效果。此次在湖北的巡展,作品以清末民初的油畫肖像為起始,分為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改革開放後、新世紀這四個大的歷史時段,此展由「新學啟蒙」、「國家敘事」、「本體精研」、「當代關切」以及「中央美院藏外國油畫原作與研摹作品」五個版塊組成,從不同層面反映了中國油畫的發展歷程,它既從歷史的視角勾勒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家群體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造,更從油畫藝術與中國新文化建構的關聯入手,呈現油畫的本體價值與文化意義。展覽將以獨特的面貌、恢弘的氣勢和特殊的審美視角,給江城觀眾帶來很好的藝術享受和回味,將會得到廣大觀眾和藝術愛好者以及專業人士的審美享受。(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