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過了保質期還能喝嗎?
茶葉過了保質期就是變質嗎?
這是個很敏感的詞彙,只能說不是絕對的。
凡是食品都應該有保質期的,否則沒有人敢隨便的吃。
茶葉作為食品中的一員,保質期是必須要有的。
看茶葉的外包裝上,不少都標明了保質期。
所謂的保質期,指的是茶葉的最佳飲用期;就是在規定的保存條件下,可以保證茶葉質量的日期。
在保質期之內的茶葉無論是在品質上還是在口感上都是有所保障的,而超過了這個時間,茶葉有可能會變質,但不絕對。
最好在保質期內儘可能地將茶喝完,避免錯過了最佳的飲用期。
在這個期限中,我們喝到的茶葉,香氣,口感,滋味等方面,都是最佳值。
普洱茶,白茶,烏龍茶等,都有越陳越好的說法,所以關於茶葉的保質期的問題,一直都存在著爭議。
對於常規食品來說,超出保質期,就代表著裡面的產品可能會出現了變質,喪失了食用的價值,且不可食用。
但茶葉並非常規食品,超出保質期的茶葉,可能滋味,口感,香氣,與外包裝上表述的狀態會出現差別,但其內含物質並沒有變質,並非代表著不可飲用。
一,對於不同的茶葉,在不同的儲存條件下,保質期的長短也存在著差異。
1,綠茶:6-18個月
喝綠茶,主要在於一個「鮮」字,所以,新茶製作出來放置半個月或一個月之後就可以飲用了。
綠茶在常溫未密封的狀態下很容易被氧化,表現為發黃;衝泡後香氣弱,滋味薄,越細嫩的綠茶氧化得越明顯。
密封,裝罐,冷凍(零下,越低越好),不是冷藏是冷凍,千萬要記住。可以保存一年也沒有問題。
日常自飲,拆封后又沒有專用的冰箱,建議一個月內喝完,名優綠茶一定要放冰箱裡,常溫下建議兩周喝完,不然,就浪費了一包好茶啦。
2,黃茶:一年左右
黃茶屬於輕發酵茶,製作工藝上比綠茶多了一道「燜黃」的工序。黃茶和綠茶的品飲時間差不多,當年喝才更能體現它的品質特點。
黃茶的保質期並沒有因為悶黃而有什麼大的長進,一年左右,也就差不多了,仍然不適合於長期的存放。
黃茶的特色為黃葉黃湯,如果超過保質期湯色會有較大的變化,品飲價值減弱。
存儲不當極容易被氧化使得茶湯變色,茶湯會出現酸澀味。
3,白茶:適合長期存放
白茶是輕微發酵茶,製作工序簡單,不經過殺青揉捻,只經過曬乾或者文火乾燥而成,保持了茶葉最原始的滋味,有較高的保存價值和藥效;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稱。
白茶當年喝,偏涼性,而且藥性不明顯,所以,最好是放到一定年份再喝,性質轉溫,口感醇厚,藥性也更明顯。
儲存年份越久價值和口感不降反升,當然這是指存放得當的情況下;保存不當的話,再好的茶也沒有品飲的價值。
4,青茶:1-2年
青茶即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喝烏龍茶側重「香氣」,所以,當年喝更有味道。
因烏龍茶製作工藝上需要焙火的工序,新茶製作出來,最少也要放置2個月,待火氣退卻後再喝,口感更佳,而且也不用擔心喝了會上火。
不過清香型的鐵觀音和臺灣的文山包種茶,沒有經過烘焙或者烘焙程度很輕微的,保質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長,一般來說放在冰箱裡冷藏的話,也就12-18個月左右。
而經過烘焙的那些,就像武夷巖茶那樣的就算放2年也還是能喝;通過多次走水,碳焙,可以多年或者長期的存放。
5,紅茶:最佳飲用期1-2年
紅茶是全發酵茶,當年的紅茶香氣比較好,但是口感沒有那麼醇滑;若存放一年後再喝,香氣更幽雅,茶湯會更柔和,醇滑。
紅茶的保質期比較長,可以保存2年以上。不過一般來說就算保存較為得當,2年以上也會有變味的現象出現,所以儘量不要等到2年以後再喝。
6,黑茶:適宜長期存放,但也有最佳飲用的年限
黑茶基本上都是後發酵茶,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在清潔,防潮,無異味的環境下,可以長期保存。
但是黑茶並沒有生普和白茶那種無限的潛力,一般來說散茶3-5年,滋味已達到最佳的程度;緊壓茶的話10-15年也就差不多了,再存也沒有那麼大的升值空間。
7,普洱茶
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在存放恰當的情況下,熟茶的話,一般來說在15年以上;生茶的話,越陳越香,越來越值錢。
但也不能過分地迷信老茶,覺得老茶越老越好,可以說,為了最佳的品飲效果,在保質期內品飲是最佳的。
茶葉的品質關鍵還是看保存,保存得好的老茶也會很好喝,保存不好的茶,沒過保質期也可能會變質,也就是說過期與變質並不能劃等號。
二,如何判斷茶葉已變質
影響茶葉變質的因素,主要是溫度過高,溼度過大,氧氣含量高,陽光直照,異味竄入等五大方面,都會導致茶葉的劣變。
茶葉最容易受到汙染,是因為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不僅會吸收各種雜味異味,還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很容易受潮,滋生細菌等。
茶葉保存的幾個要點,就是,乾燥,密閉,避光,陰涼等。
如果茶葉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不管過沒過期,這樣的茶都已經不能喝了。
1,明顯變色
比如綠茶的顏色是嫩綠或墨綠,鮮活,若出現黑點,灰白色等類似黴點的,則是已經發黴變質了。
2,聞氣味
沒有變質的茶葉會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已經發黴的茶葉會有一股黴味。
茶湯的顏色會變得膿暗。另外出現焦味,煙味,酸餿味等異味,則需要多加注意。
但也有特殊氣味的茶葉如:
正山小種紅茶,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有獨特的松煙香。
六堡茶經過長期陳化後會有檳榔香。
茯磚茶散發出來的香氣,俗稱菌花香,類似於中藥土茯苓的氣味。
這些特殊的香氣,是這些茶的品質特徵,而非變質。
3,看外形
各種茶葉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徵,沒有發黴的茶葉,葉片緊結,條索明亮。
正常的茶葉摸起來是乾脆的,容易折斷。如果茶葉捏起來發軟,感覺溼溼的,或聞起來有黴味,那麼這個茶葉肯定是變質無疑了。
發黴變質的茶葉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病菌,毒素,喝了這種茶會頭暈,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絕對不能飲用發黴變質的茶。
4,品嘗
正常的茶湯喝起來鮮爽可口,而變質的茶湯味道寡淡,甚至帶有其它雜味。
三,最後一點,過期的茶葉還能喝嗎?
答案是:能喝!
但並不等同於超出保質期就沒有問題。
只要茶葉沒有發生黴變,質變,還是能喝的;只是滋味,口感,香氣已經大不如前。
提醒一下大家一句,買茶,要喝多少買多少,等到喝完後再去買。
因為,專業的茶掌柜,對於茶葉品質的掌控,更加的到位,更懂得茶葉的保存,並且保存設備完善。
多次,少買,這是喝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