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欲重建遠洋海軍,重啟蘇聯時期軍艦,包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

2020-12-10 騰訊網

冷戰時期,蘇聯海軍實力曾經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如果一旦戰爭爆發,蘇聯海軍將在各大洋和美國海軍展開作戰,尤其在關鍵的大西洋海戰中,蘇聯海軍將擔負著切斷美國和歐洲大西洋航線的戰略任務,將直接和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展開正面的對抗。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海軍便一併消失了。俄羅斯無力供養這支海軍,大量艦艇提前退出現役,現在的俄羅斯海軍僅僅繼承了蘇聯海軍不到三分之一的軍事實力。以蘇聯第一款艦載機巡洋艦基輔級為例,原先蘇軍總共建造了4艘基輔級艦載機巡洋艦,在蘇聯解體不久後便被分別出售給了韓國、中國的民企,其中艦況較好的一艘則被出售給了印度海軍,更名為維克拉馬蒂亞號,服役至今。

2014年的克裡米亞危機,俄羅斯重新奪回了克裡米亞地區,成立了"克裡米亞共和國",使其成為俄羅斯的加盟國。克裡米亞境內大型海軍造船廠也為俄羅斯所用,在獲取了大量造船設施與造船工人後,俄羅斯也開始籌劃重建自己的遠洋艦隊。不過,由於俄羅斯已經將本國的造船業荒廢了太久,俄軍在設計建造大型飛彈驅逐艦或巡洋艦時顯得力不從心。目前俄羅斯只有設計近海巡邏艇、近海飛彈護衛艦與反潛艦艇的能力,幾乎沒有一款軍艦滿載排水量超過五千噸。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能啟用封存艦艇與升級現役艦艇兩條路一起走,雖然艱難無比,但是畢竟已經開始邁出第一步。俄軍近期在遠洋艦隊方面的投入令不少西方媒體認為,俄羅斯的遠洋艦隊即將重新起航。

據悉,俄羅斯已經重新啟用了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於近期加入俄羅斯海軍。在升級軍艦方面,俄羅斯已經完成沙波什尼科夫海軍上將號的升級工作。沙波什尼科夫海軍上將號隸屬於1155型無畏級大型反潛艦艇。在俄羅斯海軍的作戰規劃中,1155型應該與956型飛彈驅逐艦(現代級)組成雙艦編隊作戰。956型飛彈驅逐艦主要負責對海攻擊任務,依靠自身攜帶的反艦飛彈作戰,而1155型則負責艦隊防空與反潛作戰任務。這一作戰組合戰力要超過美軍斯普魯恩斯飛彈驅逐艦與基林級的作戰搭配。不過,由於俄軍已經將手中絕大多數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除役,僅剩的四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在我國海軍服役。這種戰艦搭配或再也不會存在。

沙波什尼科夫海軍上將號主要對戰艦攜帶的武器進行了一定優化,並沒有對艦體進行過大的改動。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的消息來看,此次改裝將無畏級原先裝備的飛彈從64枚增加到了112枚。無畏級在設計時搭載了SA-N-9型艦對空飛彈,在最新改裝型號中則增加了海道爾防空飛彈。海道爾的射程較近,射程只有40公裡左右,在現代海戰中其實只能算是近防彈。增加了48枚飛彈也只能是給個心理安慰,並不能從根本上增強無畏級飛彈驅逐艦的防空能力。此外,俄軍還將原先的兩門100毫米艦炮更換為一座A-192 130毫米口徑艦炮,增強了無畏級的艦炮火力並相應的節省了空間。最後,俄軍還為其加裝了SS-N-27"口徑"巡航飛彈,使其擁有了較強的對地縱深打擊能力。總的來看,沙波什尼科夫海軍上將號已經從單純的防空/反潛驅逐艦升級為多用途驅逐艦,在海戰中也可以獨當一面。在今年,俄羅斯海軍還會針對兩艘無畏級飛彈驅逐艦進行相應的升級工作。

距離蘇聯解體已經過去快30年的時間,俄羅斯已經深刻意識到,和平是不可能通過談判得到了,必須建立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保證長久的和平。而面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東擴"戰略,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空間正遭受空前的擠壓,單純的依靠國土防禦已經不能確保安全。俄必須建立強大的遠洋海軍,打破北約的封鎖,這是俄羅斯在幾百年的興衰榮辱中得出的經驗!

相關焦點

  • 與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海軍正倒退一步!俄網友:應找中國買軍艦
    昔日,二戰前蘇俄海軍的攻擊型潛艇數量,據統計,非核動力攻擊潛艇數量在300艘上下,二戰後更是逼近400艘。攻擊核潛艇數量也有近百艘。而今俄羅斯海軍現役裝備中,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1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4艘。當然不排除舊艦退役所以數量減少,但也證明這麼多年間,俄羅斯軍事建造速度趕不上蘇聯時期艦艇退役速度。這是縱向對比。
  •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蘇聯紅海軍的輝煌,即便當下仍然威風凜凜
    冷戰時期,為了與美國爭霸海洋,蘇聯紅海軍就發展了滿載排水量高達2.6萬噸,擁有遠中近各類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反潛飛彈將近500枚的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此艦有「武庫艦」的稱號,在蘇聯紅海軍服役時,西方海軍就將其定性為「戰列巡洋艦」,意味著這是一型比巡洋艦更厲害,噸位和作戰能力接近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堪稱蘇聯紅海軍最後的輝煌。
  • 俄羅斯連核動力戰艦也要拆,真是沒錢養不起?
    據美國媒體近日消息,俄羅斯海軍欲拆解一批艦艇,其中還包括2艘核動力巡洋艦。蘇聯時期建造的『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及『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皆為蘇聯時期建造,其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但俄羅斯海軍卻宣稱將於2年後將其報廢。
  • 俄羅斯海軍齊集出動,飛彈巡洋艦寶刀不老引人注目
    根據日本方面的消息稱,俄軍艦隊中包括光榮級大型飛彈巡洋艦、現代級飛彈驅逐艦、無畏級飛彈驅逐艦、額爾齊斯河號醫院船以及艦隊補給艦、遠洋拖船、電子偵察艦等各種軍艦,至於水下是否有潛艇伴隨,日本防衛省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在俄軍艦隊中,最引人注目的,依然還是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光榮級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
  • 美國海軍報告稱核動力巡洋艦運營成本更為經濟
    美軍全核動力艦艇編隊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8月7日報導:美國海軍在最近出爐的一項研究報告(草案)中得出一個結論:選擇核動力巡洋艦其運營成本要比運營常規軍艦要經濟得多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考慮在2017年前進行購買的新型CGX核動力巡洋艦的發展戰略。美國國會也已經下達指示要求該船採用核動力推進系統的指令。不過2007年海軍的一項分析報告則給美國海軍雄心勃勃的核動力計劃潑了冷水。該報告指出:一艘新型核動力巡洋艦將耗資達6億至8億美元,比常規動力艦船昂貴得「很多得多」。
  •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話說軍世】在戰艦進入了飛彈為主要武器裝備的時代後,通用驅逐艦逐漸成為航母和兩棲艦之外,最為重要的水面戰鬥艦艇,而二戰後包括美國在內的海軍都放棄了戰列艦的發展,不過還是曾發展了一定數量的巡洋艦,其中美國海軍擁有過很多的巡洋艦。
  • 全球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領先蘇聯20年,比航母還貴
    當然了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 美國也仍然建造了五艘核動力巡洋艦, 其中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就是長灘號。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其實相較於現在來說, 當時的巡洋艦在海軍中的地位極高, 因此美國在二戰之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艦就使用了核動力, 並且搭載了區域防空飛彈。
  • 被人低估的俄羅斯海軍22350型飛彈護衛艦 俄式宙斯盾一艦多能
    4月23日是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的日子,本次海軍節一共有18艘外國軍艦參加。其中吸引人的軍艦有很多,例如日本的涼月,印度的加爾各答。但是最吸引筆者的還是俄羅斯海軍的22350型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飛彈護衛艦。這型軍艦由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設計局設計,並交由北方造船廠建造。
  • 全球第一艘核動力水面戰艦,美國「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
    自1954年9月30日全球第一艘採用核動力驅動的潛艇「鸚鵡螺號」在美國海軍服役,人類掌握的動力技術實現了由熱能時代向原子能時代的轉變,原子能也成為當然最頂端的能源形式。在軍用領域,核動力技術首先在潛艇上得以應用,在最鼎盛時期全球各大洋中遊弋的核潛艇接近400艘,即使在當前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全球各國在役的核潛艇數量也達到了160艘以上。
  • 研究俄羅斯破冰船,能讓中國建造出核航母嗎?
    圖為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 最近,有消息稱,研究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的核反應堆技術,可以助力中國研發核動力航母,報導稱俄羅斯的核動力技術,性能比美法的都先進,如今俄羅斯破冰船派上大用場
  • 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直到今天3艘萬噸老兵仍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默默的扛起艦隊大梁。高層意識到蘇聯需要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才能在全球自如的展現意志,所以糾正了以往「飛彈、潛艇萬能論」的錯誤思想,為紅海軍的水面艦艇發展打開了大門。
  • 俄羅斯超級戰艦,排水量僅次於航母,艦上飛彈多到讓敵人顫抖
    詳解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在冷戰時期,蘇聯發現自己沒有很強大的海軍裝備用於進行全球威懾和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再加上當局領導人崇尚大就是好的方針,因此開始研發各種大型水面艦艇,例如颱風級核潛艇、1123型「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等,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對於遠海作戰的火力威懾也沒有落下,本期武器大講堂和大家分析當時蘇聯的一款海上武庫艦
  • 1.9萬噸核動力戰艦被緊急叫停,攜帶200枚飛彈,火力配置超越055
    俄羅斯作為繼承蘇聯遺產的歐洲強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核動力巡洋艦,和大批核動力潛艇,此外還在飛彈研發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比如說S-400和S-500防空系統,均是俄羅斯的得意之作。同時也讓美國更加忌憚俄羅斯,畢竟有蘇聯遺產的加持,再加上戰鬥民族特有的彪悍作風,很多時候美國軍方都得小心行事。即便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共同打壓俄羅斯,俄羅斯的經濟不斷下降,導致海軍部隊唯一 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發生事故之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修,但俄羅斯軍方卻想到了其他辦法。
  • 比美法的都先進,俄羅斯破冰船派上大用場
    ,如今俄羅斯破冰船派上大用場,那麼這能讓中國建造核動力嗎?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只有兩個,那就是美國和法國,但是擁有核動力船舶技術的國家,還包括俄羅斯,俄羅斯的核動力技術是很出色的。
  • 蘇聯海軍的全能戰艦——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前情提要: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是蘇聯紅海軍建造的最後一型大型巡洋艦,肩負著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為艦隊撐起防空大傘,確保反潛行動順利展開,支援登陸部隊、對岸攻擊等任務。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它配備了威力驚人的P-500/1000反艦飛彈,成為威震四方的「航母殺手」。但它的能力絕不僅限於此,還裝備了數量眾多的艦空飛彈、反潛武器、電子對抗設備和綜合聲吶系統,能全面勝任反艦、反潛、防空等任務,成為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全能戰艦」。
  • 中國購買了兩艘蘇聯載機巡洋艦,為什麼不改造成航母?
    圖為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當年紅海軍手中的9艘航空母艦,時遷事移歷經輾轉,拆的拆賣的賣,如今還在俄羅斯海軍手中的,僅剩一艘庫茲涅佐夫號,如今這艘航母還在船廠中維修,要等到2022年之後才有可能完成升級改造,重新加入俄羅斯海軍,而當年在前蘇聯海軍公開拍賣時,亞洲並不起眼的小國韓國,卻一口氣買進了2艘航母,分別是新羅西斯克號和明斯克號,最終韓國卻發現根本沒用。
  • 生不逢時的典範——淺談蘇聯「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一、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作為能夠搭載戰鬥機的遠洋機動平臺,不僅在海戰中可以對敵戰列艦、巡洋艦形成強有力的空中打擊,同時還能對陸地目標進行縱深打擊,為此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巡洋艦成為新一代海上霸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實力的大國也都開始大力發展航空母艦,將其作為海洋戰略的核心。
  • 軍報:給軍艦命名 都有哪些「套路」?
    最任性的命名美軍艦命名較為隨意。核動力巡洋艦使用美國的州名,彈道飛彈潛艇同樣使用州名,而攻擊型潛艇卻以城市命名。驅逐艦通常用與海軍相關的人物命名。2004年服役的「鍾雲」號就是以美國海軍首位華裔少將戈登·鍾雲命名的,這是美海軍史上第一艘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軍艦。航母命名則更加任性。
  •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難?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建造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艦船全電推進方面的技術儲備有多少,俄羅斯沒有一艘全電推進的船,解體後的俄羅斯也沒建造過萬噸的軍艦,這突如其來的說造航母,現實嗎? 現代軍艦不是手工敲敲就能造出來了,需要大量的專業產業工人,工程師,相關的製造機械,更別提後期的維護維修了,俄羅斯目前的經濟支撐不起海軍的需要,這不是有沒有技術的問題,是已經喪失了這方面的能力了
  • 蘇聯最強核動力偵察艦,排水量比肩航母,最終因一段電纜遺憾退役
    在蘇聯情報部門的工作下,蘇聯決定對誇賈林環礁實施監控——因為這個地方是美國反導防禦系統和"民兵"系列等洲際彈道飛彈的試驗場,對蘇聯具有極大的意義。然而,蘇聯很快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監控該環礁的能力——因為蘇聯附近海域沒有海軍基地,更別提那些巨大的監控設備。無奈之下,蘇聯不得不準備開工建造一型能夠監控美國彈道飛彈、航母艦隊的大型核動力偵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