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2020-12-17 青島新聞網

    「尊敬的先生:一生中,我有預謀地只偷過一樣東西:一顆龍牙,是從一隻源於中國東北的張著大嘴的龍的口中拔出來的。5歲的我用稚嫩的手指使勁地向外拽著龍牙,年長我5歲的姐姐瓊在替我望風。我們不是怕水族館的守衛人員(他們早就逃走了),我們是擔心日本兵先頭部隊的到來。」13年前,青島早報收到這樣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之後就開啟了「龍牙」的回家之路。如今這枚「龍牙」被放在青島水族館即青島海產博物館一個胡桃木展櫃裡,這裡還有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標本和來自北極的神秘客人獨角鯨標本等,這些寶貝是這座亞洲最早的海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記者來到這座有兩萬多件藏品的博物館中,探尋那些展品背後的故事。

    記者探訪

    兩萬多件標本吸引八方遊客

    記者了解到,水族館建成開放之初,有玻璃魚池18個,院中有兩座露天水池,剝製標本30件,珊瑚9件。經過80多年的發展,館內現有海洋生物標本兩萬餘件,館藏數量居全國同類科普場館之首,是全國唯一的海產博物館。

    記者跟隨來自國內外的遊客走進青島水族館,千姿百態的魚類在池中穿遊,構成光怪陸離的魚類大世界,生活在水族館中的兇猛的皺唇鯊令人不寒而慄,婀娜多姿的珊瑚礁魚宛若美麗動人的仙子徜徉在水中,美麗的大海葵如綻放的秋菊,古老而頑強的綠海龜在向人們訴說著它的故事。標本陳列館中如花似玉的珊瑚、五光十色的貝類及高等海洋哺乳動物的標本,揭示著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的進化、演變和發展。

    當年的水族館老建築現在被改建成夢幻水母宮,裡面展示著形態各異的水母,其中不但有從國外購買的珍稀水母,還包括在青島近海捕獲的白色霞水母和廈門隔膜水母,水母宮裡採用各種現代化的聲光電設備,讓前來參觀的遊客可以加入互動遊戲,與水母嬉戲,如同置身海底奇境。

    記者揭秘

    製作鯨魚標本先埋地下

    如此巨大的抹香鯨骨骼標本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海洋大型生物體形太大,做一個標本很費時、很費工,沒個兩三年做不成。皮標本半年可以做成,而骨骼需要三年才行。想讓它們的軟組織完全腐爛,只能通過自然掩埋方式。除了時間上需要等待,製作標本的人員都要學過解剖學,對鯨魚的結構了如指掌。這樣才能用搜集齊全散落在地下的骨骼,把它們全部拼裝在一塊兒。

    工作人員給記者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2011年在水族館院內,工人施工時發掘了大量的鯨魚骨頭,通過挖掘機和鏟車挖掘,用了兩天時間整理出一條10多米長的鯨魚完整骨骼。這些骨頭隨後被運到位於沙子口的標本製作廠進行冷凍,後期進行標本製作。工作人員調查發現,這裡原本是一塊平地,2003年青島海底世界開業前,地下已經埋了一條鯨魚,等待它腐爛後製作標本。「在製作骨骼標本前,鯨魚必須要脫脂。埋在地下,可以讓它自然腐爛,方便製作。」水族館工作人員介紹,大型海洋動物在製作標本時,一般都採用掩埋的方式,兩年之後就可以挖出來製成骨骼標本。記者採訪了解到,青島有多家科研機構專門製作大型海洋生物標本,並已形成成熟的製作方式。國內沿海捕撈發現的大型海洋動物,也會在青島的標本製作廠加工製作成標本。

    鎮館之寶

    故事

    一個老外的童年故事

    在海洋生物館一個胡桃木製作的90釐米高展臺裡,單獨展示著一顆動物牙齒。這枚「龍牙」曾經輾轉海外半個多世紀,最終通過青島早報幫助,回到了故鄉。

    2002年8月份,一封來自英國的信被送到了青島早報編輯部,早報記者張莉拿到這封信後,與當時的早報特邀小記者楊金拆開並翻譯了它,於是這個感動了無數人的故事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上個世紀30年代,英國小男孩兒詹姆斯·阿·吉爾曼跟隨當軍官的父親來到青島,並在這裡度過了3年快樂的童年時光。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戰爭的陰雲籠罩著青島,父親要攜帶家人回英國。輪船即將起航時,5歲的詹姆斯和10歲的姐姐跑到無人看守的青島水族館,拔走了他們覬覦已久的那顆「龍牙」。

    離開青島之後,詹姆斯去過世界不少地方,但惟獨中國不能讓他忘懷。他說:「人總是把孩提時生活的地方當成自己的故鄉,在我的腦海裡,青島就是我的故鄉。」詹姆斯說。但是,他5歲時所偷的那顆「龍牙」卻成了他一直都抹不去的陰影,深深的內疚埋藏在心中65年。2001年,姐姐臨終前特意囑託他,一定要把「龍牙」還回到它原來的地方。

    於是在姐姐去世後的第二年,70多歲的英國老人詹姆斯寫了這封信。早報記者到蘇州迎接詹姆斯夫婦飛抵青島。詹姆斯來到青島後,重走了老人小時後在小魚山附近的老家,他一路上看著熟悉的房屋和道路,激動地流下眼淚。最後,詹姆斯親手將「龍牙」交到市長助理徐寶站手中,完成了他與姐姐多年來的心願。

    早報報導了詹姆斯歸還 「龍牙」的故事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倪萍專訪了詹姆斯,向社會講述了「龍牙」的故事,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除了「龍牙」,詹姆斯還帶回來一些青島老照片。

    水族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專家鑑定,這顆「龍牙」其實是揚子鱷的牙齒,可惜的是因為60多年的時代變遷,當年的展品揚子鱷已經不知去向,但是這枚見證誠信和友誼的「龍牙」單獨展出。

    故事

    獨角鯨標本來自加拿大

    在青島海產博物館的西側,有一個長著兩米多長尖角的獨角鯨標本,與巨大的抹香鯨標本遙相呼應。許多觀眾被它中世紀騎士長矛般的尖角所吸引,這頭名為獨角鯨的標本是青島水族館歷時3年從加拿大引進的。據介紹,這頭獨角鯨原先生活在北冰洋的北部海域,是我國唯一一個獨角鯨標本,也是加拿大製作的第一個獨角鯨標本。

    水族館業務部主任王瑋告訴記者,海產博物館之前有包括抹香鯨在內的9個海洋哺乳動物標本,但他們一直想再引進一頭稀有的鯨類標本。2011年初,工作人員得到一個消息:加拿大一家專業單位可以出售獨角鯨標本。水族館工作人員立即與對方取得聯繫,並落實各種引進批文、運輸途徑,最終以100萬元的價格定製了一頭獨角鯨標本。

    「獨角鯨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至今科學家也沒弄清楚它的長角是用來做什麼的。」王瑋告訴記者,獨角鯨又叫一角鯨,雄性的角能長到兩米多,它們只生活在北極水域,遊行速度極快,而且神出鬼沒。

    故事

    抹香鯨是水族館大塊頭

    「抹香鯨的頭佔身長的1/3,因此又叫巨頭鯨。其巨大頭部能容納1噸腦油,經過提煉生產的鯨蠟油,可以用作精密儀器的潤滑油。它的前鰭有人類五指一樣的骨骼,說明抹香鯨的祖先是擁有前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978年這頭碩大的抹香鯨在唐島灣擱淺,水族館的專家趕去營救,但抹香鯨已經死亡。經鑑定,這頭雄性抹香鯨約37歲,體長13.95米,重達22噸。水族館的專家將其屍體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巨大的骨骼展出,另一部分,鯨魚皮經過填充,重現了抹香鯨的原貌。很多遊客尤其是孩子對來自海底的龐然大物尤為感興趣,於是它成了水族館科普教育的重點。

    歷史尋蹤

    青島水族館亞洲最早

    水族館以兩層城樓式建築、歇山頂和青絳紫色琉璃瓦互映生輝,讓周圍的歐式建築群落成為了陪襯。青島市水族館是1930年,由蔡元培、李石曾、胡若愚、蔣丙然、宋春舫等社會賢達積極倡議成立的,建設費用來自當時的教育部、青島市政府、青島觀象臺等10個部門及宋春舫、朱潤生、蔣丙然等個人捐助。1932年5月8日舉行了開館典禮。青島觀象臺臺長蔣丙然兼任青島水族館館長,是中國也是亞洲的第一座水族館,被蔡元培先生譽為「吾國第一」。

    提示

    青島水族館地址:青島市市南區萊陽路2號。開放時間:9:00——17:00。(記者 黃飛 胡明山 攝影記者 楊博文)

相關焦點

  • 緬甸一個海灘現大量鯨魚骨,有的骨頭要兩三名壯漢才抬得動
    照片裡這些一塊塊、一條條的「寶貝」,是鯨魚骨頭!平時,在電視上、水族館,或是海裡,我們見到的鯨魚,其實大多都是這樣的!有著蠢萌的外表↓↓↓擁有龐大的體型↓↓↓So……這般模樣的鯨魚!還真沒見過!鯨魚骨很是罕見,不過,這東西,緬甸孟邦丹彪扎亞鎮也有哦!小編了解到,最近,有人在孟邦丹彪扎亞鎮,安達曼海的馬達班灣海灘旅遊勝地——塞瑟(setse)海濱,發現大量鯨魚骨頭。
  • 緬甸一個海灘驚現大量鯨魚骨,有的骨頭要兩三名壯漢才抬得動
    平時,在電視上、水族館,或是海裡,我們見到的鯨魚,其實大多都是這樣的!小編了解到,最近,有人在孟邦丹彪扎亞鎮,安達曼海的馬達班灣海灘旅遊勝地——塞瑟(setse)海濱,發現大量鯨魚骨頭。之後,發現鯨魚骨的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開來,附近不少村民紛紛趕到海濱挖掘鯨魚骨。
  • 平潭擱淺巨鯨兩天後將運來廈門 製成標本長期保存
    鯨魚屍體開始腐爛昨日8時10分,記者隨同專家趕到平潭白青鄉海灘時,正值漲潮,海浪不斷地拍打著鯨魚的身體。由於鯨魚已經死亡多時,屍體開始腐爛,一大堆腸子從嘴巴裡流出,現場發出陣陣惡臭,鯨魚的外表皮也大量剝落,露出白色的肚皮。
  • 【罕見】東山驚現一堆「鯨魚骨」,你可見過?
    5月29日,又有一批遊客聞訊來到東山閩臺民俗館參觀近日剛收藏的一頭大鬚鯨魚的骨頭,只見魚頭骨、魚尾骨、脊椎骨、肋骨等一堆堆擺放在地板上。「可惜民俗館室內場地太小,不然可以連接成比較完整的一頭大鯨魚骨架。」75歲的民俗館館長林財平說,民俗館對面的漳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很快就會交付使用,作為重點項目的民俗館「海洋世界」的大鬚鯨魚骨頭等標本,將成為學生學習與實踐的好課堂。
  • 漁民打撈到一大堆鯨魚骨,現收藏於東山閩臺民俗館
    「可惜民俗館室內場地太小,不然可以連接成比較完整的一頭大鯨魚骨架。」75歲的民俗館館長林財平說,民俗館對面的漳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很快就會交付使用,作為重點項目的民俗館「海洋世界」的大鬚鯨魚骨頭等標本,將成為學生學習與實踐的好課堂。
  • 為青島水族館「復活」千件珍稀標本,揭開海洋世界「魔法師」的神秘...
    青島水族館目前有兩萬餘件海洋生物標本,館藏數量居全國同類科普場館之首。館中長年展示著2000餘件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其中超過半數的標本皆出自標本製作部主任蘇新剛之手。一雙滿是傷口的斑駁巧手,堅持近40年。他把每一次修復都當作是和生命在對話。重塑動物最美的瞬間,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也是他畢生追求。
  • 當事人回應鯨魚餵狗:曾聯繫科技館做標本,因魚皮損壞被拒
    當事人回應鯨魚餵狗:曾聯繫科技館做標本,因魚皮損壞被拒 北京晨報 2017-01-11 09:04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洋大學鯨魚館,中國內地最龐大的抹香鯨標本
    鯨魚真的是鯨魚,水產大學的金魚館就在軍工路的中環邊線上,坐在公交車上就能夠望見路旁那座奇怪的建築,雖然現在正式的名稱叫做水產大學魚文化博物館,但是大家還是習慣叫他鯨魚館,原來是校園內部開放僅供研究使用,最終面向社會正式開放,進入鯨魚館需要收取十元的門票,學生票價是8元,不過會送你一套很好看的魚類書籤,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中新網2月27日電 重達五十噸、兩年前埋屍臺灣省臺南縣北門鄉的抹香鯨即將製成標本,目前已挖掘出95%骨骼、牙齒等遺骸,並逐一編號。由於有部分骸骨受損,增加未來組裝困難。當時抹香鯨已死,由於體積龐大極難拖離,臺南縣政府決議挖深五米巨坑就地掩埋。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負責承制鯨骨的葉玉成說,依美國鯨魚博物館印製的抹香鯨骸骨組織圖比對,抹香鯨應有十一對肋骨,北門鯨魚肋骨數相同,但有殘缺,此外,頭骨碎裂、顎骨斷折、前肢不齊全、牙齒欠缺、尾鰭骨傷,都增加日後組裝困難度,須全數挖掘後,進行拼湊才能確定。
  • 殷墟曾發現鯨魚骨,專家經過研究,認為它有三個神秘來歷
    考古學家,重視殷墟,絕對是有道理的,因為這裡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今天小編就給您說其中的一件籠罩著強大「神秘」光環的文物——鯨魚骨。今天小編就來給您揭秘:1931年,殷墟遺址剛開始發掘不久,一名考古專家在清理最東邊的一小片區域時,他首先發掘出了一些獸骨,不僅有大有小,就連形狀和種類也都各不相同,
  • 日本太地町鯨魚博物館退出日本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9月8日報導,圍繞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小型鯨類的圍捕問題,欲繼續購買圍捕所得海豚的太地町鯨魚博物館8日透露,已於4日退出日本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據該協會稱,這是其接受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聯合會的要求,禁止加盟單位獲取圍捕所得海豚等小型鯨類以來首次有加盟單位退出協會。
  • 一頭鯨魚標本兩個世界之最,《巨鯨傳奇》落戶金石灘
    鯨落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5月23日上午8:30,經國際塑化學會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的抹香鯨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標本從旅順啟程奔赴大連金石灘,從而拉開《巨鯨傳奇》特展的序幕。4年前,兩頭抹香鯨在江蘇南通如東海灘擱淺身亡,其中名為「洋洋」的抹香鯨被運到大連,由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專家們採用生物塑化技術進行標本製作。從5月30日開始,以「洋洋」為主角的《巨鯨傳奇》特展將在大連金石灘文化博覽廣場開幕,為廣大遊客講述深海巨獸的傳奇故事。
  • 埃及鯨魚谷,裡面的化石竟證明鯨魚來自陸地,最後才成為海洋動物
    你見過在陸地上生存的鯨魚嗎?神秘的埃及不僅有金字塔,還有一座壯觀的「鯨魚谷」,專家考察完裡面的化石後發現——鯨魚竟然來自陸地,最後才成為海洋動物。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戲劇《鯨魚骨骸內》簡介
    戲劇《鯨魚骨骸內》劇照在聖經的《舊約》中,先知約拿逃避神的旨意逃上了一艘船,結果途遇風浪,最後約拿不得不承認他的軟弱和逃避計劃,稱神懲罰與他,並讓船員把他扔下海平息風浪。當約拿被扔下海後,一隻鯨魚將他吞到肚子裡。約拿在鯨魚腹內不住向神禱告,三天三夜過後,鯨魚將約拿吐在陸地上。尤金諾・芭芭的這部《鯨魚骨骸內》的名字就基於這樣的故事背景。    改變自卡夫卡的寓言劇《在法律門前》。講述了一個從鄉下來的人,想要進入一道「人人都可以進,隨時都可以進」的法律之門,但卻由於門口衛兵的原因不敢穿越那道法律的大門。
  • 澳大利亞巨型鯨魚慘死海灘,屍體腐爛發臭,遍體鱗傷
    據澳大利亞ABC新聞網6月報導,一條長16米、重45噸的鯨魚被衝上了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國家公園的海灘,公眾被警告遠離這個腐爛的鯨魚屍體。南澳大利亞博物館哺乳動物藏品經理表示通過無人機拍攝的水中瘀傷和血跡表明,這頭鯨魚可能是被一艘大型船隻撞擊致死的。斯坦默說:「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有跡象表明——這是人類對鯨魚最大的影響之一。」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一位地區管理員彼得·威爾金斯說:「這頭鯨魚估計有45噸重,所以人們沒辦法移動它的屍體。」
  • 俄海港現上百個鯨魚水槽 被困鯨魚或將賣給水族館
    ▲關著鯨魚的水槽位置 圖自每日電訊報據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每日電訊報等多家媒體報導,有俄羅斯商人將上百頭虎鯨和白鯨關在小水槽裡,或準備賣給附近國家的水族館。海洋生物專家觀察照片後認為,從一個水槽能關進幾頭鯨魚來推斷,這些鯨魚很可能是被禁止捕捉的幼鯨。俄羅斯「普裡馬媒體」新聞通訊社5日發布的視頻顯示,一輛吊車吊起一頭虎鯨,裝入岸邊的貨櫃,準備運走。實際上,在1982年,全球範圍內的商業捕鯨活動就被宣告禁止,只有出於教育和科學目的的捕捉野生鯨活動,可以在一定限度下被允許,而俄羅斯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個被允許出於教育和科學目的出口虎鯨的國家。
  • 去正佳廣場看鯨魚嘍
    原標題:去正佳廣場看鯨魚嘍   原標題: 去正佳廣場看鯨魚嘍  想看各種千姿百態的海洋魚類和珊瑚群,不一定非得去海洋館:想看國寶級的海洋標本展,也不一定非得去博物館。7月28日至9月8日,「正佳海洋世界」和「海底總動員2013正佳廣場大型海洋生態展」紛紛亮相正佳。
  • 湛江通報「鯨魚擱淺」:將解剖屍體分析死因,製成標本供科普
    湛江通報「鯨魚擱淺」:將解剖屍體分析死因,製成標本供科普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 2018-06-14 14:02
  • 營川墜龍事件」墜的到底是鯨魚還是神龍?墜龍事件再調查
    長三丈有角四尺——農民刈葦中無端發見」一文,又在8月12日發布了「巨龍,全體二十八節,臭氣參天,觀者塞途」一文,隨後在8月14日、8月17日又追加了「營川墜龍研究之一:水產學校教授發表蛟類涸斃」和「龍骨由縣發給師校作為標本」這說明這些報導是具有連貫性的。
  • 北京自然博物館獲珍貴標本 人體世界被迫給動物騰地(組圖)
    2005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收到建館以來最大一筆捐贈——美國慈善家貝林先生無償提供包括非洲象、長頸鹿標本在內的200多件價值1000萬美元的野生動物標本,用以建造世界動物標本展廳。拆東牆補西牆容下捐贈標本據了解,200多件野生動物標本將在博物館二層一間800平方米的展廳展出,這個展廳是原來很受觀眾歡迎的「人體世界」改造的,為了給價值1000萬美元的野生動物騰地,人體世界不得不屈就地下室僅200多平方米的展廳中。其實早在1997年,貝林就有意捐贈標本,然而當貝林看到北京自然博物館簡陋的條件時猶豫了,甚至一度將自己的標本送往大連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