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全球獨一無二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9月28-30日,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將在海南海口匯聚千位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圍繞「數字時代的商業成長」這一主題探討重要而迫切的商業問題。同時,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在海南漸進實施,本屆年會還將安排多場自貿港政策解讀及實地勘察。

海南自貿港「港+產+島+網+制」的模式世界範圍獨一無二,堪稱大手筆之作。通過戰略創新,制度創新,打造全球發展成本窪地、發展機遇高地、優美安全宜居地。

海南生態軟體園園區(4月1日攝) 郭程攝

對外開放是我國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源。當前,國際局勢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出現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不但需要站在中國地圖面前,也需要站在世界地圖面前,審時度勢謀劃中國發展,形成新時代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新時代對外開放大棋局中的關鍵一招,根本任務在於為中國打開一個對外開放的更高水平窗口,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戰略支點,探索中國下一步開放路徑。

1

對外開放的關鍵棋

近年來,國際局勢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突出表現為五大變局:

首先,冷戰結束後的一超多強國際格局發生演變,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其次,二戰結束以來的全球化持續上升的趨勢出現逆轉;

二戰結束以來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一體化過程出現斷裂;

世界歷史從大分流到大翻轉。數百年以來西方中心的大分流轉向非西方國家集體性崛起的大翻轉;

最後,第四次產業革命浪潮興起。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中國要更加積極有為向外開放,在全球更大範圍空間中謀劃自身的發展。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由全球化的接受方轉變為全球化的塑造方與領導者。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在推進多邊開放同時推進區域開放,為世界各國打造共同發展平臺。

另一方面,國門開得更大,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建設貿易強國,加快推進服務業開放,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構建高水平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優化對外開放區域格局,形成陸海並進,東西雙向的新開放格局。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設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等形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2013年,開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全國已經設立了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了東、中、西、東北四個板塊全面開花,海南是其中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如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設立標誌著我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升級到了3.0版本。

首先具有窗口意義。海南按照境內關外的模式全島封關運作,成為又一個中國對世界的開放窗口。

第二是戰略支點意義。海南是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門戶,自貿港能夠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

第三是試驗田意義。對於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海南具有重要的試點意義,事實上,我國很多改革開放政策都是在經濟特區取得試點成功之後,再在更大的區域和更大的範圍上逐步推開。

2

模式獨一無二

放眼全球,海南自由貿易港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同於巴拿馬科隆港、夏威夷火奴魯魯等轉口貿易型自由貿易港;不同於以德國漢堡港、荷蘭鹿特丹等港口工業型自由貿易港;不同於開曼群島、模里西斯等離岸業務為主的自由港;也不同於新加坡、香港等港產城聯動發展模式。

海南是一種新型的「港+產+島+網+制」,綜合型、高水平的自貿區模式,通過制度創新,推動貿易投資高度自由化、便利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自由貿易島。

首先是港。港口不僅是海港,還包括空港、陸港與數港。海南有海口港、三亞港、洋浦港、八所港等海港,但是2019年海南省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只有1.98億噸,為全國的1.4%,貨櫃吞吐量只有268萬標準箱,為全國的1%,與全國主要港口的吞吐量相比差了一個數量級。在空港上,2019年已經開通國際航線100條,未來將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和航空樞紐。在陸港上,海南需要儘快打通陸海通道,將海南環島高速鐵路網接入內陸高鐵網。在數港上,擴大數據領域開放,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數字貿易的樞紐。

其次是產。海南要構建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帶動康養、文化等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運輸物流、海洋服務業、數字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做大做強海南特色高技術產業、海洋產業、衛星發射系列產業、高技術農業。

第三是島。海南全島建成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不但是境內關外,更是一個自由貿易特區,這在全世界都是獨特的,堪稱大手筆之作。與傳統特定區域或者特定城市作為自貿區不同,既有城市也有農村,既有建設用地空間,也有農業空間、生態空間,海南既有工業、服務業,也有農業,能夠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自由島。海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空間,能夠在一線放開同時,二線切實管住,有利於統籌加大開放與保障安全兩個目標。

第四是網。網際網路時代的自由貿易港,不能只是依靠地理樞紐優勢,而是需要主動搭建發展網絡,成為發展網絡的樞紐。首先要發揮背靠中國大陸優勢,儘快打通陸海通道,二線管住同時也要放活,促進要素自由快速流動。從全國地圖來看,海南是「天涯海角」,但是從南海區域來看海南卻處於中心地帶,依託海上絲綢之路,積極推動打造泛南海經濟合作圈,推動形成高水平的區域自由貿易網絡。

第五是制。海南自由貿易港不是傳統的要素流動樞紐型而主要是規則制度創新型的自由港。通過貿易、投資、人員自由便利的制度設計,特殊稅收制度和完備的法治化體系,通過制度創新,促進要素集聚和產業體系構建。

3

打造全球發展成本窪地、發展機遇高地

與臨海新片區更多面向長三角,服務高端製造業、服務業等,前海自貿區更多面向珠三角,針對現代化經濟體系,打造創新體系等不同,海南自由貿易港實際上是要面向世界,服務全國,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門戶、新高地。需要通過充分發揮地緣優勢、通過戰略創新,制度創新,在全球打造一個發展成本窪地、發展機遇高地、優美安全的宜居地。

在一個逆全球化環境中,一些國家推行築牆戰略,提高貿易壁壘,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加大開放,創造一個集聚生產要素的窪地,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通道,吸引全球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這個窪地去集聚,向世界更多分享中國市場與中國機會。這體現了善利萬物而富,善處眾人之下而盈的傳統智慧。

海南是全國陸地面積最小的省份,卻是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島的地理特徵使得它能夠在擁抱海洋同時,成為聯結陸地和海洋的紐帶,成為面向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開放門戶,使得企業能夠同時享受背靠中國、擁抱世界的雙重發展機遇,成為發展機遇的高地。

海南自由貿易港推出了六方面自由便利措施,通過貨物貿易零關稅、零壁壘,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推進貿易自由便利,通過實行「非禁即入」制推進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同時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特殊稅收制度,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成本窪地。

以WTO為中心的全球貿易體系正處於重構升級的過程中,雖然出現了逆全球化的回頭浪,但從長遠看,全球化仍將進一步往深度發展,未來的全球貿易與投資將進一步走向自由化、便利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未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提供了一個試驗區和壓力測試機制。我國正在積極轉變對外服務貿易的方式,提高服務貿易佔總貿易的比重,海南發展服務貿易也提供了一個試驗田。

4

突破經濟地理格局

正在進行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是數位化、智能化革命,它將極大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將改變以密度、距離與分割為主要要素的經濟地理視角,進而改變經濟地理基本格局。

海南不但要考慮傳統經濟地理,還要考慮數字經濟地理。對於數字經濟地理而言,注意力、泛在賦能、互聯互通等要素變得非常重要,將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新機遇。

第一,發展數字經濟與數字自由貿易對海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服務貿易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點,一般服務業難以進行遠距離跨國貿易,數字經濟能通過遠程服務、服務外包等方式進行遠距離貿易。當前全球服務貿易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服務已佔四成左右。

海南要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島,推進新基建、新投資、新就業、新消費;數字自由貿易空間無限,2019年天貓雙十一一天的成交額為2684億元,大大超過了海南省一年的消費品零售總額(2018年為1717億元)。在自由貿易港框架下,海南應積極建設數字自由貿易試驗區,搭建泛南海區域各國與中國電商自由貿易平臺。

第二,泛在賦能機遇。網際網路具有泛在賦能特性,它使得距離變成了零距離,只要接入就是無距離,就和其他地區處於同一起跑線。海南要抓住機遇,打造國際化的內容電商高地。

第三,注意力經濟機遇。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注意力高地有機會成為經濟發展高地,海南自由貿易港,生態文化資源豐富,未來會有更多的「異域風情」,完全可以打造出無數的網紅業態、網紅景點、網紅產品,形成更多的注意力高地,在數字時代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5

面臨多重挑戰

要讓海南自貿港由新時代對外開放大棋局中的關鍵一招成為制勝一招,成長為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自貿港之一,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首先,競爭激烈。與上海、深圳等地的自由貿易區相比,海南發展基礎薄弱。在泛南海區域,集中了世界三大自由貿易港,香港、新加坡、海南,雖然互補大於競爭,但海南要脫穎而出,需要克服的困難不少。

第二,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一方面海南產業發展小而散的弱點長期以來沒有克服,2019年海南的地區生產總值僅為5309億元。另一方面,在國家重大戰略利好釋放的條件下,要保持戰略定力,避免出現簡單追求短期紅利的路徑鎖定。

第三,人才瓶頸制約。建設自由貿易港,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人才是第一要素,海南在推進百萬人才進海南的措施,這一目標如果實現就意味將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是外來人才,更重要的是海南確實能夠成為發展熱土,以事業留人,而不僅僅是以優美環境留人。

第四,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世界逆全球化回頭浪可能愈演愈烈,南海地緣政治格局複雜,這使海南發展戰略面臨不確定性的挑戰。

風起瓊島,潮湧南海。今日之海南已非海南之海南,而是中國之海南,世界之海南。海南已經不能再如三亞花鹿回頭,戀戀於海外桃源之靜謐淳樸,而只能如南海大鯤化鵬,展翅直上,搏擊前程萬裡。

9月28-30日,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將在海南海口匯聚千位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圍繞「數字時代的商業成長」這一主題探討重要而迫切的商業問題。同時,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在海南漸進實施,本屆年會還將安排多場自貿港政策解讀及實地勘察。

相關焦點

  • 孩子們心中的海南自貿港
    在宏偉藍圖的指引下,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美好畫卷正在南海之濱徐徐展開。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兒童是未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生力軍。他們心中的海南自貿港是什麼模樣?近期,海南省中小學生紛紛拿起手中的筆,在習作、繪畫中描繪他們心中的海南自貿港。
  • 中央媒體看海南|中新社: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
    「海南自貿港政策和制度體系落地順利,半年間已產生可觀紅利。」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陳小華介紹,自貿港建設的初步成效體現在四方面:早期政策密集落地,制度集成創新成果不斷,自貿港重要功能平臺建設順利,招商引資取得重要進展。
  • 「海南自貿港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遇」
    9月22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刊文《臺商組團赴瓊考察後紛紛點讚:「海南自貿港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遇」》,報導臺商赴瓊考察後看好海南自貿港發展機遇,投資創業意願強烈。」「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海南自貿港是全域、高水平的開放,這對廣大臺商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 「太平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醫療保險」上線 讓全球新特藥「買得到...
    來源:證券日報11月11日,「太平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醫療保險」上線啟動儀式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博鰲樂城先行區)舉行。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表示:「太平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醫療保險」是太平人壽結合自身優勢、融合稀缺資源而打造的保險創新精品,通過「幾十元撬動百萬保障」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買得起,用得上的境外特藥保障。
  • 海南自貿港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全球經濟深受疫情衝擊的形勢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恢復速度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最大的自由貿易港——海南,無疑蘊藏巨大潛力。31名臺商在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王屏生帶隊下,赴海南考察,冀望抓住難得發展機遇,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看好海南生態與發展這已經是王屏生1個月內第二次帶隊赴海南考察了。
  • 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保險創新「醫保+商保」機制
    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全球特藥險自今年8月正式上線以來廣受歡迎,成為重要的創新成果之一。、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聯合指導下,「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全球特藥保險」發布會順利召開。一款惠及全國人民的「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全球特藥保險」正式對外發布。
  • 雲聊自貿港|HIMC外籍主持人對話美國創客:海南要做好自貿港建設的...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一個全方位開放的新海南,必將成為全球嚮往的投資、興業、旅遊、安居的熱土。
  • 海南積極利用進博會平臺推介自貿港
    原題:我省積極利用進博會平臺推介自貿港,推動合作落地,展示合作共贏機遇    展現新魅力 共贏新未來    相聚上海,博覽全球。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在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情況下,進博會的如約舉辦,向世界傳遞出中國追求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
  • 馬光遠:為什麼說海南限購政策與自貿港的定位背道而馳
    海南建設自貿港無疑是海南歷史上最具想像力和含金量的政策。在中央宣布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政策後,反應最快的無疑是海南的房價和海南的房地產政策。在自貿港政策出臺一周左右,海南隨即出臺了《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在海南已經出臺的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全域限購。
  • 央媒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成果
    來自全球的多家奢侈品品牌企業看好海南自貿港機遇和中國市場,已與海南籤約或達成合作意向。  「離島免稅直接拉動了境外消費回流,為國內大循環作出了貢獻,同時,這些商品主要來自國外品牌,也促進了國際循環。」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王磊說。
  • 中央為什麼要送海南自貿港大禮包?
    2018年10月16日   國務院正式批覆   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全島3.54萬平方公裡升為自貿區   並同步探索建設自貿港   自此,海南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批的自貿港   站在國運的十字路口上   海南突然迎來了歷史重任   得到中央史無前例的厚愛
  • 海南:打造自貿港建設商業地標
    ,這標誌著該公司旗下國興大道4宗地項目的開發正式拉開序幕,該項目將著力打造城市高端綜合體,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該項目著力打造城市高端綜合體,項目建成後,將有助於自貿港產業導入,提高城市開發水平、以及提升城市空間形象,吸引更多企業總部落戶。」海南發展控股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慰表示,希望先進開發、設計理念和自貿港建設相融,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打造高端商務綜合體的同時,展現城市新魅力,樹立自貿港新標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來 揚帆自貿港
    ■ 本報記者 李磊  海南自貿港建設,最突出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今年3月31日,我省啟動了「揚帆啟航 『海』納百川」——海南省2020年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活動。
  •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海南自貿港有什麼不一樣?
    過去一年多來,海南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海內外對海南發展前景形成良好預期。那麼,自貿港有哪些特點,海南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模式有哪些?
  • 關於海南自貿港,他們有話要說
    2020年6月1日,中央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向全球公開發布。什麼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有什麼全新的動作?海南,作為勇立潮頭的多元港口、萬眾矚目的發展高地,帶給人們無限期待。
  • 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再現「人才闖海南」熱潮
    中新社海口12月3日電 題: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再現「人才闖海南」熱潮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我的同事,不論年輕的博士,或是資深的專家人才,都是奔著海南的機遇而來。」海南大學引進的臺灣「80後」法學博士鄭又瑞告訴記者,海南自貿港建設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
  • 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在當地官方的表述中,這一次,洋浦主要承擔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的重任,為全島自貿港建設積累實踐經驗。對標「新港迪」,海南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確給了人們很多的想像空間。從方案來看,近1.5萬字的內容闡述了未來30年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藍圖。
  • 來瓊考察臺商點讚海南自貿港建設
    原題:來瓊考察臺商點讚海南自貿港建設——處處湧現發展活力 期待共享政策紅利「先行區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先進的醫療技術對所有人都是一大利好」……9月8日,在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規劃館,來園區考察的臺商們圍攏在沙盤前,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不時發出感慨。
  • 5分鐘了解海南自貿港,預見下一個世界中心
    海南從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到2009年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歷經蛻變,再到如今探索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港,更是迎來重大的機遇。了解海南自貿港的由來與未來,我們將會預見,下一個世界中心。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自貿區,在自貿港裏海關一線真正放開,貨物自由流動,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簡化一線申報手續。杜拜、香港、新加坡為全球著名自由貿易港,海南全島約3.54萬平方公裡(陸地面積)建設自由貿易港,面積比香港大35倍。
  • 「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落戶海南 助推國家自貿港科技創新
    12月13日,全球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與海口國家高新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海南自貿港建立「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     根據規劃,位於海南自貿港的「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使用面積約72 畝,分兩期進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