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漳州市自然資源局發布
兩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
將出讓3幅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龍文區、薌城區、高新區各佔1幅
本次出讓的薌城、龍文地塊均為絕版
一塊是目前薌城最後的江濱地塊
一塊是碧湖最後的涉及居住的地塊
這可謂是目前市區最為優質的地塊
薌城、龍文地塊均為居住、商服用地,將以拍賣方式出讓,出讓總面積77483.17平方米。
拍賣將於4月30日9時在漳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八樓拍賣大廳進行
高新區地塊屬於商服用地,出讓面積16872.35平方米
將於4月30日10時至5月15日16時以掛牌的形式出讓。
相較於恢復期的樓市,今年的漳州土地市場可謂按下了「快進鍵」。10天前,漳州市區年度首場土拍成功落幕,3幅地塊悉數拍出。可以想像,月底的土拍競爭激烈程度將遠超第一次。
1 2020P05地塊
190米
碧湖之濱或將建市區最高建築
在漳州市區2020年度土地出讓計劃表公布時,碧湖03地塊即2020P05地塊的出現,無疑是今年土地市場的一大亮點。此次該地塊正式上架,自然讓翹首期盼的開發商們欣喜不已。
2020P05地塊位於龍文區碧洲路以東、湖濱路以西、園頂路以南、匯景路以北,出讓面積33088.49平方米,規劃用途為住宅用地-城鎮住宅用地(普通住宅)、商服用地-零售商業用地(商場、商店)、商務金融用地(寫字樓等),容積率>1.0且<5.0,計容建築面積<165442平方米,拍賣起始價50000萬元,樓面地價3022元/平方米。
公告明確,2020P05地塊內商務部分計容建築面積佔總計容建築面積比例不得小於45%,商業部分計容建築面積佔總計容建築面積比例不得小於20%。商務部分用房由競得人整體自持,不得轉讓;商業部分用房由競得人整體自持,可整體轉讓,不得分割轉讓。本地塊商務用房主體封頂後方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該地塊還需配套建設﹥1500平方米的生鮮超市、6班規模的幼兒園、﹥35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
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塊建築物(含頂部附屬設施)的海拔高度不得超過190米(其中住宅建築不得超過80米)。190米,毫無疑問將刷新市區建築高度紀錄,也就是說,碧湖之濱或將新增一座超高層地標性建築。
據悉,該地塊原規劃為商業、商務混合用地,為進一步提升整個碧湖生態園以西片區品質,漳州市自然資源局於2019年8月29日發布《擬修改漳州市碧湖生態園以西片區03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公示》,將該地塊調整為二類居住、商業、商務混合用地。之前規劃的碧湖居住用地早就被建發、特房、恆大、國貿、大唐等房企分別收入囊中,且均打造改善型高端項目,銷售價格也是名列市區各樓盤前茅。如建發央著均價約18000元/平方米,特房錦繡碧湖均價17500元/平方米,國貿天成均價18000元/平方米等。
碧湖板塊坐擁的商業、教育、生態等配套都是市區頂級配套,如今這一區域又多出來一塊涉及住宅的用地,必將引發一場龍爭虎鬥。
2 2020P06地塊
10211元/平方米
江濱地塊樓面地價起始價不低
2020P06地塊位於市區丹霞路以東、江濱新城以西、草寮街以南、北江濱路以北,出讓面積44394.68平方米,規劃用途為住宅用地-城鎮住宅用地(普通住宅),商服用地-商務金融用地(寫字樓等)、零售商業用地(生鮮超市),容積率>1.0且<3.0,計容建築面積<133184平方米,出讓起始價136000萬元,樓面地價起始價10211元/平方米,且設定保留價。
該地塊商務商業部分計容建築面積不得超過總計容建築面積的10%。綜合樓建築高度<145米,住宅樓建築高度<80米。該地塊還需配套建設≧1500平方米的生鮮超市、12班規模的幼兒園、﹥2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站等。
2020P06地塊是目前薌城最後的江濱地塊,又靠近萬達商圈、碧湖生態園,周邊已有欣隆盛世外灘、龍江明珠、江濱新城、萬豪國際等成熟社區,交通便捷,生活配套完善。該地塊住宅佔比最高可達90%,遠超2020P05地塊的35%,其搶手程度應該不亞於2020P05地塊。目前周邊在售的欣隆盛世外灘均價約16500元/平方米,該地塊一旦成功拍出,加上建安成本、稅費、營銷、財務等費用,建成後的房源售價超過周邊在售樓盤是大概率事件。
3 2020G02地塊
年度第二塊
進一步完善區域商業商務配套
2020G02地塊位於高新區南山路以東、南星路以北,是本次唯一採取掛牌方式出讓的地塊。地塊出讓面積16872.35平方米,規劃用途為商服用地-零售商業用地(商場、商店)、商務金融用地(寫字樓等),容積率>1.0且<4.4,計容建築面積<74238平方米,出讓起始價12750萬元,樓面地價起始價1717元/平方米。
該地塊商業建築計容建築面積佔總計容建築面積的比例應超過10%,所有計容建築面積由競得人整體自持,不得轉讓。
2020G02地塊位於南山寺東側,是近幾年來橋南出讓的離中心城區最近的地塊。該地塊建設的商場、寫字樓除了服務橋南片區的居民、企業外,同樣可以輻射九龍江以北的人群,前景可期。
以「產城融合」為發展理念的漳州高新區,今年計劃出讓的土地供應量大,且特色鮮明。擬出讓的16幅地塊中,商服或商業設施用地就佔了10幅,還有3幅為二類居住用地、商業設施用地。一個月前,漳州市自然資源局同樣以掛牌方式出讓高新區2020G01地塊,將在三館旁打造江南首座商業綜合體,實現區域大型商業配套零的突破。時隔一個月,高新區再推一幅商服商務用地,雖然體量較2020G01地塊小了不少,但同樣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區域配套,提升城市品位。隨著大大小小商業配套的建成投用,這一區域的人氣將逐步提升,有望吸引更多的人到此安居、創業。
來源:閩南日報 記者 陳利敏 沈昊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