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日環食」過境中國《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同日首發

2020-12-24 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劉磊 文/圖)2020年6月21日,正值農曆夏至,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辦,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分公司共同協辦的《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

《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首發儀式 劉磊 攝

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任曉林、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副總經理宗華、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範、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程亮、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何紀粉、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分公司總經理李東升、鄭州市集郵協會副秘書長、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周峰等領導以及30名愛好集郵、喜愛天文知識的孩子們共同見證了《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首發。

據了解,6月21日不僅是農曆夏至,還是父親節,同時,在這一天,21世紀以來食分最大的一次「日環食」奇觀出現在了中國境內 。選擇在這一天進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首發,無疑為這套郵票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任曉林 劉磊 攝

儀式上,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任曉林率先致辭。他表示,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始終關心和致力於少年兒童的天文科普教育,通過天文球幕電影、科普公益講座、天文科普主題活動、天文觀測和星空讀書會等方式,培養他們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天文科普人才的儲備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任曉林認為,《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首發,以郵票為介質,展現了浩瀚無垠宇宙星空的神奇,將集郵與科普和學習相融合,即培養興趣又能激發少年兒童的探索和好奇心理,推進了天文科普教育事業的開展。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程亮 劉磊 攝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程亮也在首發儀式上發表了講話,他講到,郵票是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為了培養青少年興趣愛好,中國郵政相繼發行了一系列以科普類、兒童題材類為主題的特種郵票,寓教於郵,將集郵與學習有機結合,對培養青少年集郵興趣起到了關鍵作用,幫助青少年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程亮說,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是河南省省級校外教育機構,鄭州郵政作為中央企業,也一直致力於郵政便民、惠民服務,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始終關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此次雙方共同合作進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首發,進一步培養了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探索的精神,有力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天文現象》特種郵票揭幕儀式 劉磊 攝

首發儀式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副總經理宗華宣讀了《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發行公告,並和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任曉林、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範、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程亮共同為《天文現象》特種郵票揭幕。

隨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何紀粉、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分公司總經理李東升向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捐贈了《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鏡框及郵票100套。

《天文現象》特種郵票捐贈儀式 劉磊 攝

為了讓參加首發儀式的小朋友們學習到更多的天文和集郵知識,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範和鄭州市集郵協會副秘書長、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周峰現場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本次《天文現象》郵票所包含的五種天文現象以及郵票的特殊製作工藝。

本次發行的《天文現象》郵票共有一套五枚,分別為日環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該套郵票為中國郵政重點打造題材,由河南省郵電印刷廠承印。

根據兩位天文和集郵領域專家的介紹,記者為大家整理了五種天文現象的相關知識以及對應的五枚特種郵票的特殊印刷工藝:

日環食

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該天象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郵票畫面展現了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的正中間,日環食形成的瞬間,郵票下方的地景選擇了平緩的喀斯特山貌與黑頸鶴的剪影。

為了展現「金輪當空」的奇觀,不僅圖像處理人員對圖稿進行了二次創作,而且工藝師首次巧妙運用高亮點工藝材料,將日環食邊緣明亮、生輝的效果一覽無餘。在紫外燈照射下,能清晰的看到票面黑色剪影喀斯特山貌和黑頸鶴的線條螢光效果,整個票面給人一種靜謐、安詳的感覺。

月全食

月全食是因為地球運行到月球與太陽之間,使月球完全進入地球陰影之中,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的過程。月全食時,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成為「紅月亮」。郵票地景選擇了亞熱帶的海洋的椰林與海豚剪影。

為了讓工藝使郵票更出彩,工藝師嘗試使用各種材料展現皎潔的月光,經過多次工藝試驗,採用絲網工藝。該枚郵票首次使用調配的特色夜光墨,來表現滿月到月全食過程中不同亮度的月光效果。同時,巧妙運用調頻、調幅混合加網技術和加網角度變化,呈現「海上生明月」的高超技藝。

流星雨

流星雨郵票藝術化的展現出流星雨降落地球的瞬間,以輻射點的角度展示眾多流星,降落地球的場景。地景選擇亞熱帶雨林與亞洲象的剪影。

剛看到流星雨的圖稿時,給人一種絢麗璀璨的神秘感。如何運用工藝效果將流星雨短暫而美麗的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是工藝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查閱流星雨天文現象的特點,並結合圖稿不同輻射點視角的流星雨,他們決定使用獨立研發的立體幻彩材料來突顯時而一瀉千裡、時而一閃即逝流星雨的效果。同時,考慮到票面整體效果,每一個流星體自身的光澤,印刷套準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圖像處理、製版發排版、印刷套準等各環節標準化、系統化、流程化規範操作。經過多次調試印版,調整機器參數,最終,呈現在眼前的是光芒四射的流星雨,形象而生動,充滿著生機和色彩。

大彗星

大彗星郵票展現了科學觀測大彗星運行的一個狀態,畫面展現出彗星的彗核、彗發與彗尾。郵票地景選擇了寒溫帶的針葉林與麋鹿的剪影。

拿到大彗星圖稿,工藝師們探討在深藍的背景下用什麼工藝襯託彗核、彗發和彗尾明亮不同的層次感,如何在郵票紙上展現大彗星璀璨奪目的天景。基於大彗星圖稿的特點,工藝師在膠印的基礎上,運用明暗相間、層次分明、立體透視的暖素麵材料使大彗星的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細節突出,將彗核、彗發和彗尾融為一體,猶如夜晚的星空中閃耀著迷人的光芒,絢爛奪目,非常壯觀。

水星凌日

由於水星和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有一個7度的傾角。在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可以觀察到太陽上有一個小黑斑在緩慢移動,這種現象稱為水星凌日。郵票展現的是日珥鏡中觀察的水星凌日的景觀,地景選擇了戈壁灘上的梭梭樹與駝隊的剪影。

初看水星凌日這枚郵票,工藝師被圖稿水星凌日的視覺衝擊效果吸引,為了將圖稿凹凸不平的表面與郵票工藝形成反差,郵票深藍色背景獨創性採用立體景深透明材料,烘託票面立體層次視覺效果。

活動現場,兩位專家在講解天文和郵票知識時與現場的小朋友們親切互動,通過有獎問答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小朋友們的學習熱情,不少積極參與互動的小朋友們都獲得了《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套票及精美禮品。

小朋友們現場參與答題互動 劉磊 攝

首發儀式結束後,小朋友們還在家長的陪伴以及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參觀了天文館,並通過天文球幕電影學習了星座等天文知識。

本次《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發行,不僅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以天文題材印刷的郵票,更是在特殊的日子裡,以這樣特殊的方式為郵票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據了解,為了更加生動地展現《天文現象》郵票的內容,中國郵政在紙質郵票的基礎上,將通過支付寶AR、「中國集郵郵票百科」微信小程序AR同步發布數位化內容。集郵愛好者們可以通過更具「科技感」的方式一睹《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風採。

相關焦點

  • 重慶四地聯動首發《中國恐龍》特種郵票
    華龍網5月17日16時16分訊 記者從永川區人民政府官網或。為慶祝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5月19日,重慶市將在永川人民廣場、萬盛黑山谷、重慶自然博物館、合川人民廣場和太和鎮馬門溪龍挖掘地四地聯動開展《中國恐龍》郵票郵品首發活動。  方寸之上,重現侏羅紀時代,重展永川龍風採。
  • 《辛丑年》特種郵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發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2021年1月5日,《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該套郵票設計者、著名藝術家姚鍾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古建東等出席儀式。自去年9月1日《辛丑年》特種郵票宣布開機印刷後,廣大集郵愛好者翹首期待這套牛年生肖郵票的正式發行。在當日的首發儀式上,劉愛力與姚鍾華為《辛丑年》特種郵票揭幕。國家郵政局副局長戴應軍、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良共同揭幕《辛丑年》首日封。《辛丑年》特種郵票第一枚「奮發圖強」,描繪了雄壯有力、一往無前的奔牛形象。
  • 6.21廈門日環食最佳觀測點+視頻現場直播+拍攝日食指南
    廈門作為公認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愛好者。  在近3小時的日環食天文盛況中,哪一瞬間最重要?在這座處處美景的花園城市裡,哪裡是最佳觀測點?記者聯繫各方專家,為您整理觀測秘籍。  近3個小時日環食,光盯著看怎麼夠味?今日14:40至17:00,一場連線多地的實時直播,將在「廈門日報」抖音號與市民網友們會面。
  • 南充「超級日環食」天文景觀來啦!多少人拿手機記錄該時刻!
    南充網友吐槽:今日南充「超級日環食」天文景觀 在古代天狗食月是人們對月食的一種說法。他們認為月亮被巨大的天狗吞食了,是一種不吉祥的現象,所以人們會敲鑼打鼓把天狗趕走,把月亮放出來。而今日6月21日是「夏至」一場「超級日環食」天文景觀將於今天下午上演,這次超級日環食的天文景觀,覆蓋我國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這次環食帶的覆蓋區域包含南充地區,當前坐標(106.1024.30.8317)(106°6.8.5E.30°49.54.3N)南充的朋友們,今日觀察一定要做好防護,避免眼睛灼傷
  • 《庚子年》特種郵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發
    2020年1月5日《庚子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該套郵票設計者、著名藝術家韓美林,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等出席儀式。劉愛力與韓美林共同為《庚子年》特種郵票揭幕。
  •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首發 郵友排隊忙著蓋戳
    2017年5月21日訊,《中國恐龍》特種郵票19日首發,一大早,北京西四郵政支局門口就排起了長隊。該套郵票由六枚恐龍郵票和一枚小型張組成,將曾真實生活在我國的神奇巨獸收入方寸之間,這也是中國恐龍首次登上郵票。
  • 《庚子年》特種郵票及生肖卡1月5日鄭州首發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1月5日,鄭州郵政大廈主會場人頭攢動、喜氣洋洋,現場300餘人共同見證《庚子年》特種郵票及《庚子年》綠卡通(生肖卡)首發。首發儀式現場2020年是庚子鼠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於1月5日發行《庚子年》特種郵票1套2枚,全套面值2.40元。整套郵票延續第四輪生肖郵票的創作理念,採用小寫意裝飾畫法,由我國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精心設計。
  • 良渚玉琮特種郵票首發 全套郵票面值7.20元
    在6月10日的良渚玉琮特種郵票首發儀式上,集郵愛好者周凱旋有些迫不及待。當天上午,《亞洲文明(一)》良渚玉琮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良渚古城遺址舉行。這是繼2011年《良渚玉器》特種郵票發行後,良渚玉琮第二次登上「國家名片」。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傑,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壽田,管委會副主任金國平參加活動。
  • 《長城》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山海關天下第一關舉行
    首發儀式現場。祖迪 攝《長城》特種郵票之《關山滄海》正式首發。祖迪 攝祖迪 攝長城網秦皇島8月22訊(記者 祖迪)8月20日,《長城》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秦皇島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廣場隆重舉行。據悉,中國郵政定於2016年8月20日發行《長城》特種郵票1套9枚,圖案內容分別為關山滄海、薊遼天塹、燕趙雄風、京畿屏障、三晉重關、長河飛龍、高原北望、大漠關城、絲路古道,全套郵票面值13.20元。
  • 錯過「超級月亮」別遺憾 最有看點的天文現象6月21日上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5月7日晚,2020年最後一次「超級月亮」登場,此次是繼2月9日、3月10日和4月8日後的第四次現身。但由於大範圍陰雨來襲,我國多地與此次「超級月亮」無緣。
  • 12月26日馬上要出現日環食天文現象,我們能看到嗎?
    據報導,12月26日,也就是今天,2019年的最後一次天文奇觀—日環食將要上演,時間為上午10點29分50秒開始。但由於此次日環食在地球上能夠觀看到的日環食帶並不通過我國境內,我們只能看到日偏食。發生日食的原理,相信大家都清楚了,那就是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的中間,地球上的觀測點、月球和太陽呈一條直線,太陽的光線被月球遮擋,於是形成日食現象。根據太陽光線被月球遮擋的程度,我們又可以把日食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日全食就是月球把太陽的光線完全擋住,日環食是只把太陽中心部位擋住,周圍留下一圈「亮環」。
  • 中國郵政發行《己亥年》特種郵票 首發原地紀念郵戳獲民眾追捧
    圖為揚州大批民眾冒雨排隊購買《己亥年》特種郵票。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月5日電 (記者 崔佳明)5日,江蘇揚州舉行《己亥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大批民眾冒雨排隊購買。當日在首發儀式上,作為首發原地之一的揚州「豬草坡(臨)」紀念戳備受民眾追捧。中國郵政發行《己亥年》特種郵票1套2枚,圖案名稱分別為:肥豬旺福、五福齊聚。這兩枚郵票一靜一動、一疏一密、一深一淺,大豬小豬喜氣洋洋,帶給人喜上眉梢、開心歡樂的感覺。
  • 湖北鄖西全國首發《喜鵲》特種郵票 弘揚七夕文化
    湖北鄖西全國首發《喜鵲》特種郵票 弘揚七夕文化   人民網鄖西8月29日電 經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准,8月28日上午,《喜鵲》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湖北省鄖西縣舉行。   《喜鵲》特種郵票一套1枚,郵票面值為1.20元,由我國著名的工筆花鳥畫家龔文楨設計,採用雕刻版印刷。畫面中兩隻喜鵲在梅梢上一說一聽、眉目傳情,寓意相伴相棲、恩愛相守,結合一樹凌寒而開的梅花,更有喜上眉梢之意;畫面背景採用古樸溫馨的仿古色調,整體畫面雅致而不花哨、喜氣而不張揚。   據悉,喜鵲是群眾公認的吉祥鳥,是牛郎織女的愛情使者,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元素。
  • 9月20日,《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舉行...
    本報訊(記者 耿薇張斌峰)9月20日,《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莊長興致辭,省政協副主席馮月菊出席。  張騫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旅行家,一生兩次出使西域,被視為開拓絲綢之路、開啟東西方交往大門的第一人。
  • 《中國恐龍》特種郵票首發 一套六枚再加小型張
    原標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首發   本報訊(記者 袁京)《中國恐龍》特種郵票昨天首發,一套六枚恐龍郵票再加上小型張,將曾真實生活在我國的神奇巨獸收入方寸之間,這也是中國恐龍首次登上郵票。為此,西外大街郵政支局還特別設立了「古動物館臨時郵局」。
  • 日環食示意圖來了!6月21日超級日環食觀測建議
    在我們的宇宙,各個行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距離,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而每個行星的轉速周期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有可能發生一系列的天文現象,比如最為常見的月食,日環食。
  • 「南嶽」題材再登國家名片 《五嶽圖》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南嶽舉行
    紅網時刻衡陽8月6日訊(通訊員 文蘭 攝影 廖欣婭 記者 石珊)8月3日上午,「2019集郵周」啟動儀式暨《五嶽圖》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湖南南嶽舉行,這是繼1990年中國郵政發行《衡山》特種郵票後,「南嶽」題材再登國家名片。
  • 6月21日超級日環食來了!日環食觀測建議你知道多少?
    在我們的宇宙,各個行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距離,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而每個行星的轉速周期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有可能發生一些列的天文現象,比如最為常見的月食,日環食。那麼6月21日,我國哪些地區是最佳觀測日環食的地點呢?
  • 狗年特種郵票首發 一起來看看國外狗年票長啥樣
    每年春節前發行的農曆屬相特種郵票,就是很多人保留回憶的心愛物件。狗年春節越來越近,今天上午,戊戌年的狗年生肖郵票首發。眾多集郵愛好者前來購買,場面十分火爆。1月5日,「我們的中國夢——集郵文化進萬家」集郵文化主題展覽暨《戊戌年》特種郵票首發系列活動在山東省科技館舉辦,本次主題展覽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黨的十九大」和「一帶一路」等六個主題展覽。 在舉辦集郵文化主題展覽的同時,還舉辦了《戊戌年》生肖特種郵票的首發活動,《戊戌年》特種郵票1套2枚,圖案內容分別為:犬守平安、家和業興。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
  • 山東各地推出《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發行郵封郵戳
    山東各地推出《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發行郵封郵戳崔鵬森 任懷平2017-05-19來源:中國郵政網  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一套6枚,分別為青島龍、永川龍、華陽龍、中華龍鳥、巨盜龍、小盜龍,同時發行小型張馬門溪龍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