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河南境內的長城遺址你知道有幾處?

2020-12-18 映象網

大象新聞·新聞事業部記者 申偉輝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是包括牆體、城堡、關隘、烽火臺、敵樓等在內的綜合性防禦體系。

河南境內目前分布有楚長城、趙長城和魏長城,涉及7個省轄市13個縣(市、區),牆體總長度約400多千米(含山險和消失段落),關堡、烽燧、城址、兵營等相關遺存20處。國家文物局認定河南長城共141個點段,我省按區域合併為13個區段。其中,趙長城遺址4區段,分別為林州段、鶴壁段、衛輝段和輝縣段,包含59點段;楚長城遺址8區段,分別是泌陽段、舞鋼段、葉縣段、方城段、桐柏段、魯山段、南召段、驛城區段(原屬泌陽,現為驛城區),包含79個點段;魏長城遺址為新密區段,包含3個點段。趙長城遺址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魏長城、楚長城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楚長城葉縣保安8段

楚長城葉縣保安8段

楚長城北起自伏牛山主峰,循伏牛山支脈向東,大體沿南陽市南召縣與平頂山市魯山縣、南陽市方城縣與平頂山市葉縣交界處向東,經舞鋼市平嶺,至舞鋼市石漫灘水庫東端大壩處折轉向南,達舞鋼市東南部與駐馬店市泌陽縣交界處,依靠群山山險做防禦,再沿駐馬店市泌陽縣東部、驛城區西部的五峰山、板橋水庫、塔山、白雲山、銅山一線蜿蜒,向南直達桐柏山,約383千米,是由人工修築的綿延較長的牆體(多為土石混築)、關隘、城址、兵營遺址、烽火臺、古道、山險及自然河流等多種元素共同構成的一個線性軍事防禦體系。

魏長城小頂山段牆體

魏長城位於新密市尖山風景區、米村鎮,西北從滎密交界的香爐山起,經蠟燭山、沙崗、風門口、五嶺,南到茶庵村北長5.8公裡,牆基寬2.8米,現存最高處為2.5米。依山而築,橫穿許多地勢險要的山口,牆垣為青石砌築,保存基本完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戰國長城之一。魏長城地處重要關隘,周邊有明清古寨堡群等軍事設施,在長城之上現存有風門口清代炮臺一座和南五嶺、小頂山古寨堡一座,與長城結為一體,保存完整,有重要歷史和文物價值。

趙長城獅豹頭1段

趙長城包括新鄉衛輝段、輝縣段、安陽林州段和鶴壁段,總長62679米。遺址主體處於太行山餘脈之中,走向大致為東南—西北向,均為石牆,砌築手法為毛石幹壘。此段長城為戰國時期趙國與魏國邊界,保存相對完整。

趙長城衛輝唐莊2段

相關焦點

  • 河南考古多處千年遺址有新發現
    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河南新發現多處千年遺址。其中,南陽市黃山遺址考古發現了10座距今五千多年的玉石器生產作坊,有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產作坊3座、屈家嶺文化時期玉石器生產作坊7座,被專家認為是一個具有大型玉石器生產「基地」性質的大遺址;葉縣餘莊遺址出土了一組距今四千多年的隨葬陶器,排列有序,器類成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時期的帶有明確禮制色彩的高規格成組明器;淮陽時莊遺址發現了28座分布集中、形制多樣的夏代早期糧倉遺址
  • 河南葉縣餘莊龍山文化遺址 神秘「禮器」助探中華起源
    【同期】河南葉縣餘莊遺址項目負責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 吳偉華  這是碗,這是一件炊器煮飯用的。這是一件甑,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蒸鍋,可以熱饃,涼的不好吃熱一熱,所以古人生活還是比較講究。  【解說】以上器物,出土於河南葉縣餘莊遺址的隨葬陶器,不僅配套齊全,就連擺放位置可能都有講究。
  • 北京有好多處長城,哪一處長城的風景最美?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1961年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文物局長哭上熱搜!暴雨之後,河南文物安好?
    來源:河南博物院微博7月2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微發消息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各考古工地及工作站、院本部均未出現重大險情。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目前殷墟景區內遺址、文物基本無恙,景區處於閉館狀態。中國文字博物館展館、文物也安好,未出現重大險情。
  • 河南中原新鄉太行山上,埋伏的這一段趙魏古長城,身份撲朔迷離
    這些長城遺蹟,被認定為戰國時期趙國修築的防禦秦、魏的軍事工程遺蹟。1986年,河南境內的趙南長城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公布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將趙南長城遺址與已公布的長城遺址、趙長城合併,更名為趙長城遺址(林州段、鶴壁段、衛輝段、輝縣段)。
  • 中國哪個省的文物最多?不是陝西、山西、河南噢
    浙江的普查工作做得非常細緻,從古代村落橋梁、到近代工業遺址、再到現代文化景觀,都沒有放過。把近現代遺蹟和建築納入保護範圍,絕對有遠見。(浙江杭州浙江興業銀行舊址,民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你也不要以為,浙江只有「新建築」,沒有老房子。
  • 國家文物局通報河南二里頭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
    本文轉自【「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
  • 祝賀河南發現雙槐樹仰韶文化遺址
    洛河流域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最多,光延安在黃帝陵(100公裡以內)附近發現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特大型遺址就有3處:富縣交道遺址面積為250萬平方米(南距黃帝陵60公裡);自從第一屆鄭州考古大會得出中華文化是滿天星鬥從外圍向河南擠壓的結論後河南考古壓力山大!2019年十大考古新發現陝西又獨佔兩項,這也是陝西連續三年獨佔兩項十大考古新發現了。考古要講證據,我們全國都為發現雙槐樹遺址而自豪,但河南文物局決不能「坐井觀天」不能當自大的「夜郎」。
  • 河南14個5A景區介紹,你去過幾個?
    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四個及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古都,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
  • 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好文物,有了「河南方案」 將推進河南博物院...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  本報訊河南是文物大省,中國八大古都,河南佔四個,如何進一步保護利用好文物,有了「河南方案」。11月1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南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推進河南博物院新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址建設;支持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和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建設。
  • 長城不只北京八達嶺有!這十個地方的長城去過嗎?
    這些年,我們國家和省地都加大長城保護力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涵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區市。這裡遴選了10個地方的長城,看看朋友們去過幾處?1、北京長城。始建於戰國的八達嶺長城,是中國最著名的長城,蜿蜒於京北燕山山脈,有2300多年的歷史。
  • 河南文物之窗 | 二里頭遺址③
    (二里頭遺址中心區布局示意圖)宮城平面略呈縱長方形,總面積約10.8萬平方米。二里頭遺址宮城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宮城遺存,其面積雖僅為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卻是後世中國古代宮城的鼻祖,將中國出現宮城的時代上溯至距今3600年左右。
  • 陰山小肖系列遊記—探訪包頭境內部分戰國趙北長城遺址
    在包頭境內,有幾條蜿蜒盤桓在陰山南北的古老長城,它們分別是漢長城、北魏長城、金長城(金界壕)、秦長城、趙長城。而這五條長城中,相對來說距離市區最近的,則是趙長城。這條趙長城,在包頭境內蜿蜒數百裡,因為它由夯土修築而成,仿佛就像一條「土龍」穿梭於陰山之下,但由於在漫長歷史歲月裡遭受了自然侵蝕以及戰火、人為破壞,目前所遺存下的長城也只是斷斷續續,殘破不堪。這次我去探訪的趙長城遺址一共有四處,都是能容易找到的地方,並且都被立上了文保石碑。
  • 河南今年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夏代王都大遺址群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黃河黃金文化旅遊帶、推動夏文華考古挖掘研究……2020年,河南文旅方面定下了這些計劃。1月18日,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要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有新作為和新擔當,要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黃河文化為主線,統籌推動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河南篇」 河南遺址類景點推薦
    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位於中國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橫跨洹河兩岸,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殷墟遺址。走上長廊,你就能了解我們筆下漢字的歷史了。
  • 除了太極拳 河南還有這些世界遺產
    作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精神財富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申遺成功那麼你知道河南還有哪些世界遺產嗎?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的遺址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 河南魯山:漢代冶鐵 國寶遺址
    該遺址是一處漢代大型的冶鑄工廠,遺址發現了系統完備、最大的冶鐵豎爐、漢代窯、漢代水井、冶鐵高爐,是史上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我們根據考古資料模擬出冶鐵高爐,並設計了相應場景雕塑,再現魯山2000年前的冶鑄場景,讓市民感受魯千年歷史的輝煌。望城崗漢代冶鐵遺址為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文化層厚達2~5米,創造了四個世界第一。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河南新增62處國保單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
  • 河南葉縣餘莊遺址 發現高等級龍山文化墓葬
    2020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考古隊對餘莊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墓葬、房基、灰坑及窖穴等各類遺蹟50餘處。餘莊遺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餘莊村,遺址東西長約1600米,南北最寬約600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
  • 河南安陽一處上古遺蹟,歷史積澱深厚,洛陽五大都城遺址甘拜下風
    在河南安陽發現的一處上古遺蹟,歷史價值相當高,洛陽的五大都城遺址在這處遺蹟面前只能是小巫見大巫。這處上古遺蹟便是殷墟。殷墟的發掘,成就了安陽古都的稱號,更加深了河南省整體的歷史積澱。安陽也因此開始為人所知,漸漸地,安陽成為了河南一處最重要的標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