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有「一山、二湖、三灣、四迷」,一山,即阿爾泰山友誼峰,二湖是指卡納湖和白湖,三灣是伏龍灣、月明灣、神仙灣,所謂四迷,喀納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長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圖瓦人來歷之謎。
現在的喀納斯湖更安靜,更溫柔,我靜靜地呆在這裡,等著你走進,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足以喚起你骨子裡自然界最原始的貪婪。
喀納斯素有「人類淨土」的美稱,卡喀納斯河流域位於阿爾泰山主峰友誼峰、奎屯峰南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寒溫帶植物基因庫,西伯利亞泰加林是中國唯一的延長帶,是中國唯一的古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也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支流布爾津河的發源地。
喀納斯河流域孕育了由中國獨特的西伯利亞動植物區系生物群和冰山雪峰包圍的積翠群山、高山冰沼溼地、古冰川遺蹟、深溪谷、湖等地形類型構成的生態環境。
流域周邊的山體呈階梯狀斷塊山,由於第四紀初期以來冰川的強烈腐蝕作用,角峰、刃脊、古冰鬥、u形谷、懸谷、冰床、冰床湖和融化泥流床發育非常快。
從古冰川的地形可以看出這裡出現了明顯的三次冰期,卡爾納湖是由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複合谷冰川挖掘而形成的,當時冰川長度為數千米以上,冰川厚度約200-500米,冰舌末端穩定在湖口,並處於平衡狀態,逐漸在喀納斯湖入口堆積起由寬約1公裡、高50-70米的多道崗窪地組成的最終田埂,最外面的高約20米、弧狀外呈凸起的田埂。
內側靠斜面與湖面相連。 最終田埂起伏,由粗細不同的冰塊石、砂和黏土等混合物質構成。 由於後期氣候變暖,冰川急速後退,形成了現在的喀納斯。
喀納湖東岸的光滑磨麵上,光滑的面上留有清晰的丁字頭冰擦痕,背冰面因冰流挖掘在基道灣基巖崖臺上形成巨大的羊背石。 其特點是羊背石迎接冰面,為冰流磨削形成極大的巖石偏差。
在羊背石附近靠近湖岸的基巖陡坎上發現了冰刻溝和表皮結構,是冰川作用的證據,在羊背石中,還發現了古代遊牧民族的巖畫石刻,那個年代有待考古學家的考證。
在喀納斯,雄偉壯麗的冰川雪峰、神秘奇妙的高山湖、縱橫交錯的川山脈描繪出平穩悠久的山水長卷,喀納斯景時而出現,時而以景而聞名,一年四季也同樣令人陶醉。
喀納斯初雪早,終雪晚,雪域寬,平均積雪厚度達1米以上,這也是我第一次踏進這麼深的雪裡,「嘎吱嘎吱」的聲音帶來幸福感,「霧凇走廊」好像帶你去了歐洲的一個童話小鎮。
喂,這裡是喀納斯,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