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07:1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佳妮 通訊員 楊文龍 王雅琳
未來城市如何規劃?怎樣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推進持續發展?11月18日,在2020(第十五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上,一場主題為《未來城市 杭州路徑》的分論壇座無虛席,吸引了兩百餘人前來聆聽。
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正在編制
將努力實現規劃建設、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的轉型
論壇上,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毅棟把《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思路向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記者了解到,該規劃正在抓緊編制中,杭州未來會怎麼樣,可以據此管中窺豹。
「邁入新時代,要有新路徑。」楊毅棟對杭州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的意圖作出解釋,「要重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保護是手段,轉型才是目的,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的轉型,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的轉型。」
為此,《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並就目前實際問題給出解決路徑,如面對科技創新轉化能力不足,實體經濟帶動性偏弱的問題,規劃指出要構建「全球科技-杭州孵化-杭州中試-都市圈製造」供應鏈布局,並給出產業鏈集聚布局圖。在「住房難」的當下,規劃也把「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住宅」納入重點內容。
楊毅棟介紹,這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在三方面展開了探索和創新:一是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全空間多層次保護空間和全要素保護內容體系。二是加強杭州創新人才和產業的培育引導,培育錨固創新圈和創新網絡,瞄準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結合西站樞紐建設、空港擴容等方面的建設,對外加強全球連結,對內加強區域輻射能力,做實杭州大都市圈,共同推動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打造未來城市實踐區的「杭州樣本」
生態放在了第一位
《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一張引領杭州全市域高質量發展的大「藍圖」,未來城市的具體落地,還需要更細緻的籌謀。
其實,杭州已在打造未來城市實踐區。
在論壇上,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產業教授、高級規劃師鄧驥中給大家帶來了《三江匯·杭州「未來城市」實踐區發展戰略與行動規劃》演說,向與會人員展示了未來城市的「杭州樣本」。
三江匯,北接西湖景區,東鄰湘湖景區,中間跨越錢塘江,匯集了杭州最為稀缺和珍貴的山水資源。在規劃中,杭州未來城市實踐區提出以人為核心,構築「生態+文化+創新+智慧+善治」五大維度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生態被放在了第一位。
「未來城市並不一定就是高樓林立的科幻式場景。」鄧驥中說,「中國的未來城市更應是生態城市、文化城市。」根據規劃,杭州三江匯充分傳承、彰顯「現代富春山居開捲地」的風貌特色,融合傳統經典元素與文化藝術風尚,構建「中華風範、山水城市、田園裡坊」的新營城範式。
同時,以灰度創新,促產業轉型再賦能。鼓勵結合產學研機構就地轉化無汙染、小體量、高價值的製造業,適度發展關鍵零部件的柔性化、定製新製造業。
規劃制定了近遠期行動目標,提出了灰度創新實現率、5G網絡覆蓋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基礎設施智慧化水平等具體的量化指標,為全面建成未來理想城市提供了行動策略和實現路徑。
如何在規劃中融合更多杭州特色?
專家給出參考答案
未來城市的「杭州路徑」,現場專家們怎麼看?如何更好地為未來城市的「中國方案」貢獻一個有益的「杭州樣本」?
論壇的後半部分,現場專家對此一一作了點評,表示杭州對未來城市的規劃、構建,已是超前。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顧浩認為,杭州未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兩個「美」,一是感受美麗中國的樣板,二是共享美好生活的示範,「美麗中國樣板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美好生活是城市發展的永恆動力,這些都在杭州展示的規劃中體現。」
專家們也給出了專業的提升改進意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孫娟用「魅力圈」,來為杭州未來的發展找準註腳。「談起杭州,西溪和西湖繞不過去,吸引這麼多人才來到這裡的,是杭州的魅力圈,因此要明確哪幾個是杭州的魅力圈,以此來進行規劃引聚。」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王珂則飽含深情地呼籲,在未來城市的規劃中,不要忘記農業,讓農業與生態、城市相融合。「糧食功能區也可以成為農業體驗公園,美好的未來城市一定是多元的,希望杭州的未來城市既有具有科技感的現代生活,也有具有創新農業的綠色生活。」
接下去,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整合專家意見,對杭州國土空間規劃做進一步完善。
160574100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