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五處海鮮碼頭:黃山社區碼頭海蜇宴成「網紅」

2020-12-21 齊魯網

早報訊 長達4個月的休漁期正式結束了,青島各大漁港碼頭上又聞到了海鮮的味道。昨天,早報記者兵分五路探訪了田橫、港東、黃山、沙子口、小港碼頭等5處海鮮碼頭,帶來了最新鮮的時令海鮮報導。

現場一

田橫島開海節首日打撈海鮮60萬斤

昨天,即墨首屆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田橫金秋開海節,吸引了6萬人趕到海邊嘗鮮,「第一船」共收穫60萬斤小海鮮。漁民現場支起一口直徑6.6米的大蒸鍋,做出一大鍋剛剛上岸的各種小海鮮供遊客嘗鮮。記者了解到,開海節剛上岸的第一隻大螃蟹拍賣出了888元,第一條大魚以1288元的高價被市民搶拍。開海節儀式不僅讓當地漁民找到了一種自豪感,更重要的是通過節慶形式,將農民豐收的喜悅表達了出來,傳承了古老的海洋民俗文化。

9月1日,是開海捕漁的日子。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山東頭小漁村,成了備受關注的漁碼頭。上午不到9點,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遊客便紛紛來到這裡,等待著出海漁船滿載而歸。「快看,有十多條漁船馬上就靠岸了,聽著有力的馬達聲,肯定收穫滿艙。」下午1點多,田橫島山東頭碼頭上,陸續靠岸了幾十條小漁船,船上的漁民將大包小包的海鮮運到岸上,立即就有許多市民和遊客圍了上來。這是蝦虎,還有小黃魚、立蝦等,今年的螃蟹個大肥美,一問價格還不是太貴。刀魚30元一斤,大螃蟹每斤60元,立蝦一斤才15元。許多小海鮮剛上岸,就被搶光了。

記者注意到,大海經過4個月的休養生息,本地的小海鮮個頭比往年大了許多,海鮮的品種也多了。據當地政府不完全統計,昨天的開海吸引了6萬多人來到現場觀看,一起感受漁民收穫的喜悅。

現場二

暢遊600年港東漁村 品味地道小海鮮

上午10點58分,記者在港東漁碼頭的媽祖廟看到港東社區的漁民正在用三牲(雞、魚、豬頭)祭海,隨後漁民們將每條漁船懸掛上了國旗和彩旗,漁船放著鞭炮,滿懷希望的向著大海遠處駛去,象徵著這一個捕撈期漁民能實現「漁獲滿倉」。

港東社區居委會主任劉訓剛表示,今天是開海第一天,漁民已經為此準備了四個多月,昨天凌晨三四點鐘,港口的200條船、共七八百名漁民就已經出海,下午四點左右就會回港。今年產量船均能達到七八百斤左右,最多的每條船能達到上千斤。總量比去年的同期要多,可以說是一次豐收。

昨天下午,47歲的港東漁民劉元曉高興地告訴早報記者,他下海已經有24年了,「頭船出海總共撈了100多斤蝦虎,還有200多斤魚,有10多種魚,其中有很多種魚是往年不多見的。」劉元曉說,這一趟出海他能賺上千元。

現場三

黃山社區碼頭 海蜇宴成「網紅」

港東社區的漁民出海了,在王哥莊街道的另一邊,黃山社區的漁民正朝著岸邊歡快歸港。記者在當天中午趕到黃山社區的碼頭,看到一條條漁船回港之後正在將海蜇搬運到岸邊。漁民們出海張網捕撈後,正在船上將海蜇進行手工分離,再將分離好的海蜇一桶桶提上岸,送到一旁的加工廠裡進行加工。

熟練的分離技藝使海蜇的各個部位在短時間內快速分離並保證新鮮度。另外,最值得大家期待的便是「網紅」黃山海蜇宴了,在黃山,從上岸到上桌不到一小時的海蜇宴令大家稱奇。海蜇宴主要有海蜇裡子炒白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爪子燉拉瓜、海蜇裡子燉黑頭魚、五花肉炒水晶海蜇等10幾道菜,廣受市民遊客歡迎。

今年海蜇的產量是往年的三分之二,目前漁民每天捕撈海蜇約2萬斤,大批量海蜇上岸之後會被收購,及時運到漁家樂,製作新鮮味美的海蜇宴。

現場四

沙子口碼頭 刀魚立蝦產量增

昨天正好是財神節,沙子口漁港碼頭也是格外熱鬧,不光是很多漁船忙著出海,一些市民也是慕名而來,等著頭船海鮮上岸。 下午,專門在近海捕撈的小漁船紛紛上岸,出海20多年的沙子口漁民段孝平帶著滿船的魚上岸,不用他大聲吆喝,新鮮的小海鮮就被等候多時的市民搶購一空。「除了今年的海蜇產量不算多外,其餘往年不多見的刀魚、立蝦、小黃花,今年產量都要增加不少。」段孝平告訴早報記者。

沙子口中心漁港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史上最長的禁漁期確實讓大海的漁業資源得到了休養生息,再加上青島實施了海洋牧場,以及海上放流措施的連續實施,這些綜合因素使得今年的秋季開海出現了開門紅。

現場五

小港碼頭 市民搶購「第一鮮」

立蝦、琵琶蝦、蟹子、筆管、雜魚……昨天下午,記者在市北區小港碼頭看到,陸續有漁船出海歸港,停靠在碼頭邊,由於潮水比較低,與碼頭岸邊的落差有三四米,但依然阻擋不了市民搶購開海「第一鮮」的熱情。

家住市北區的居民王先生開車來到小港碼頭,他在碼頭轉了一圈,扯著嗓子向漁船上的船老大詢問各種海鮮的價格。「琵琶蝦20元3斤,小立蝦10元1斤,螃蟹20元一斤,雜魚20元一斤,筆管都提前訂出去了……」船老大也扯著嗓子回應。 「給我來20塊錢的立蝦、20塊錢的琵琶蝦、20塊錢的螃蟹。」王先生一邊喊著一邊將100元現金摺疊成一個小方塊,扔到漁船上。船老大也利索地稱好這些海貨,然後將找回來的40元錢放在裝海鮮的袋子裡,上面的人用杆子將袋子勾上來。王先生說,每到開海,到小港買海鮮已成了他們家的習慣。

【新聞延伸】即墨首辦農民豐收節

開海節創新性的與農民豐收節相結合,不僅打造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載體,也讓現場觀眾切實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儀式現場除了公布「採食即墨」農產品公用品牌授權單位外,還通過鮮美海鮮售賣、特色農產品展銷等方式,全力助推鄉村產業、文化發展,為當地經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輻射帶動作用。

山東頭村漁民介紹,以前他們只知道出海捕撈作業,很少人了解他們的捕撈過程,今年,當地政府主導舉辦的農民豐收節和開海儀式,讓更多人了解了捕撈過程,現場品嘗上岸的海鮮,讓漁民捕撈和旅遊資源相融合,讓漁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攝影記者 趙健鵬 康曉歡 劉海龍 陳勇 實習生 姜宗德 通訊員 江昊陽 招婷婷)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迎豐收 等您來嘗海蜇宴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海蜇美食節開幕
    大眾報業·半島網7月26日訊 又是一年海蜇豐收季,近期,隨著黃山海蜇迎來風雨過後的大豐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海蜇美食節在黃山碼頭開幕。此刻的黃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出海捕撈的漁船滿載而歸、婦女們在船上手工分離新鮮海蜇、岸上加工海蜇腦子、裡子、爪子等,周邊漁家宴客滿、後廚正在端出一盤盤海蜇宴名菜。
  • 青島嶗山全海蜇宴
    ,2020年7月26日,隨著青島嶗山海蜇迎來風雨過後的大豐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海蜇美食節在黃山碼頭開幕。此刻的黃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出海捕撈的漁船滿載而歸、婦女們在船上手工分離新鮮海蜇、岸上加工海蜇腦子、裡子、爪子等,周邊漁家宴客滿、後廚正在端出一盤盤海蜇宴名菜。
  • 百年碼頭成旅遊打卡地 品質提升漁民受益 王哥莊街道:碼頭一新迎...
    大眾報業·半島網9月3日訊 9月1日,休漁期結束,漁民們迎來開海,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一條條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喜笑顏開,「蝦兵蟹將」成為碼頭上最搶手的「網紅」。螃蟹約40-50元一斤,筆管18元一斤,蠣蝦20元一斤,琵琶蝦20元一斤,開海首日,市民遊客紛紛趕到碼頭搶購海鮮,不少漁民捕撈的螃蟹已被提前預定,琵琶蝦、蠣蝦等網紅小海鮮也是一上岸就被搶購。「根據潮汐規律,近三天漁船都是下午回來,周末還得看潮汐。後期還會有鯧魚、老闆魚、墨魚、紅頭、八帶等海鮮。」劉正龍說。
  •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百年碼頭成旅遊打卡地,蟹蝦搶手漁民樂
    9月1日,休漁期結束,漁民們迎來開海,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一條條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喜笑顏開,「蝦兵蟹將」成為碼頭上最搶手的「網紅」。螃蟹約40-50元一斤,筆管18元一斤,蠣蝦20元一斤,琵琶蝦20元一斤,開海首日,市民遊客紛紛趕到碼頭搶購海鮮,不少漁民捕撈的螃蟹已被提前預定,琵琶蝦、蠣蝦等網紅小海鮮也是一上岸就被搶購。「根據潮汐規律,近三天漁船都是下午回來,周末還得看潮汐。後期還會有鯧魚、老闆魚、墨魚、紅頭、八帶等海鮮。」劉正龍說。
  • 相約黃山海蜇宴
    如此酷熱溼悶,實在是不適宜爬山登高,順天應人,颶風隊一眾隊友相約到嶗山的黃山漁村品嘗海蜇宴作休閒遊。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漁村坐落於山海之間,也就是嶗山的東南角附近,自然環境優美,這裡的居民世代以漁為生。據說建村四百年光景,捕撈海蜇卻有二百多年歷史。尤其在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依靠家門口得天獨厚的這筆資源,黃山社區有近半數居民從事海蜇捕撈,可以說,海蜇的捕撈加工已經成為當地漁民世代傳承的技藝。
  • 青島開海漁船附近海漁場捕撈 主產鮁魚對蝦海蜇等
    「沙子口和南姜碼頭的近海小馬力捕撈船回來早,大型收購船則一般得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最近這段時間,上來的海貨主要是對蝦和蟹子等小海鮮為主,有小黃花魚、舌頭魚和蝦虎、大對蝦等小海鮮。因為現在出海的都是一些小型漁船,開海後當天就能歸港,所以大量本地小海鮮上岸早。等大收購船回來,就主要是鰻鱺魚了,特別是專門打鰻鱺魚的,一船能打20噸。」在沙子口碼頭,漁民姜永迅這樣告訴記者。
  • 遊泳遇海蜇咋辦?涼拌!還有這些做法都是青島人的最愛……
    不信你看↓↓↓一天要出海兩趟,靠岸後,漁民要爭分奪秒收拾海蜇,岸上的灶臺處熱水早已燒開,一鍋鍋海蜇裡子、腦子、爪子即將入鍋……7月25日,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迎來一年一度的海蜇收穫季,現在每天海蜇捕撈量高達10萬斤!
  • 青島晚報:記者探訪嶗山區沙子口碼頭和王哥莊港東碼頭 聽漁民講述...
    9月1日是島城開海首日,記者先後探訪了嶗山區的沙子口碼頭和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聽漁民們講述難忘的出海故事。滿載而歸的一艘艘漁船陸續靠岸,漁民還沒來得及下船,慕名而來的市民和遊客就蜂擁而至,搶購第一「鮮」。
  • 「海蜇第一村」迎一年最繁忙時刻 一船能撈3000多斤
    原標題:滿船飄鮮 一船撈上3000多斤海蜇「海蜇第一村」黃山村迎來一年最繁忙時刻 記者全程跟訪海蜇從上岸到蒸煮加工全過程( 來源:青島早報)蛤蜊、螃蟹、海蠣子、海螺……除了這些海鮮之外,青島人的餐桌上還有一種海鮮十分常見
  • 梭子蟹、本地刀魚、鮁魚、光魚……島城漁村碼頭成「網紅」打卡地
    十一長假,青島沿海的各個漁港碼頭,成了市民和外地遊客聚焦嘗鮮的好去處。記者在嶗山港東、即墨鰲山陳家河、潘家莊和七溝等漁港碼頭看到,長假期間,正趕上青島漁民收穫旺季,眾多遊客全家自駕前往漁港碼頭趕海嘗鮮。沿海一線的碼頭成了遊客聚集遊玩、品嘗本地小海鮮的樂園。美麗的漁家風光,不僅吸引了遊客的眼球,鮮味十足的青島小海鮮,更讓大家過足了海鮮癮。
  • 感受鮮美的黃山村海蜇宴
    在漁家宴院中顯眼處立著一塊巨石嶗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從這裡匯入黃山海灣,山清水秀是黃山村的一大自然景觀。這個山光明媚、海景秀麗的漁村,還以海蜇的捕撈加工聞名遠近。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腦子炒雞蛋這道菜則是先將海蜇腦焯水後瀝乾,輔以優質的農家雞蛋大火炒制而成,端上桌,一股具有獨特海鮮味道的香噴噴氣味瞬間充盈了整個餐廳
  • 湛江市民搶購便宜海鮮的「網紅碼頭」,曾摔傷過人,現已升級換代
    還記得湛江霞山東堤的海鮮碼頭嗎?早在明清時代,這裡已是民間露天集市。這裡,原是一片海灘,鄰近平樂、麻斜、特呈、南三的漁民,習慣趕潮泊船在此,到岸邊兜售水產魚貨,四周鄉民小販則挑來柴米日用品與漁民交易。於是,潮漲成圩,潮落收市,海灘僅有一字排茅棚數間遮日避雨。
  • 王哥莊港東漁碼頭漁船出海,一船最多收穫600斤
    9月1日,在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隨著一聲響亮的「出海嘍」,一條條漁船陸續駛離港灣,為期4個月的休漁期正式宣告結束。當天漁船均產量為三百斤,最多的達六百斤,實現了首日大豐收。 下午2點,漁民們滿載而歸,碼頭上的攤鋪前都是前來購買海貨的市民遊客。
  • 青島嶗山區港東漁碼頭:出海首日滿載而歸 漁船均產量為三百斤
    每個海鮮攤位前都圍滿了前來「搶鮮」的市民。  □文/圖 半島記者 張偉  9月1日,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隨著響亮的一聲「出海嘍」,一條條漁船承載著漁民們一帆風順、漁貨滿船的美好心願陸續駛離港灣,為期4個月的休漁期正式宣告結束。  當天下午2點,漁民們滿載而歸,碼頭上的攤鋪前都是前來購買海貨的市民遊客。
  • 海蜇鮁魚蛤蜊螃蟹麵條魚五大碼頭捕撈各有一招鮮
    近日在膠州營海碼頭,正迎來繁忙的海蜇收穫時節,每天20萬斤海蜇上岸。記者了解到,除了營海出海蜇外,會場出螃蟹、紅島出蛤蜊、沙子口上鮁魚、積米崖上麵條魚,已為市民熟悉。這些海產品,每年都給當地漁民創造著大量的財富。
  • 海蜇哪些事青島人必須知道?
    咱們青島有著400多年海蜇捕撈歷史的嶗山黃山社區漁民們開始忙碌起來,遊人們洗海藻時也將偶爾忍受被海蜇蜇到的刺痛了。海蜇雖然是「刺頭兒」,但渾身是寶吃起來花樣多多~~作為青島銀你都知道不?還不快跟青報君來看看!
  • 開海煙臺五大漁港碼頭值得一逛 一手海鮮隨便挑
    水母網8月31日訊(YMG記者林媛)開海嘍!當明天中午12點開海的鐘聲敲響,我市的廣大漁民將開足馬力駛向大海,活蹦亂跳的海鮮將陸續遊上市民的餐桌。開海了,哪兒的海鮮最新鮮?哪兒才能買到一手海鮮?開海前,YMG記者專程開通海鮮直通車,走訪了市區五大漁港、碼頭,為讀者繪上「一手海鮮」地圖。
  • 這裡是中國海蜇第一村!絕美海景、漁家風情…令人心馳神往!
    黃山村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年間,沿岸碼頭與停泊的漁船自成一景青島·黃山村收穫後 來一場海蜇宴,味美鮮香,一頓海蜇宴自是少不了。最令人稱奇的是黃山崮下的桃核石與風涼澗。桃核石形象逼真,桃核與桃仁的輪廓清晰可見,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海蜇豐收之時說海蜇 黃山特色海蜇菜讓人讚不絕口
    青島新聞網7月29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劉明元 逄淑才 張樹智)青島嶗山黃山海蜇喜獲豐收。碼頭上漁民們在忙碌,周邊一家家生意興隆的漁家宴裡,剛剛收穫加工的新鮮海蜇自然成為受人矚目的食材。海蜇渾身是寶,各個部位都能製作出特色美食,海蜇嘗鮮正當時。下面為你介紹幾種黃山特色海蜇菜。
  • 開海山東煙臺五大漁港碼頭值得一逛 一手海鮮隨便挑
    小鮁魚、鯷魚、小黃花、海兔、海蜇不老少,爬蝦、螃蟹是活蹦亂跳,還有為數不多的本地刀魚,每次一靠岸,那販子就迫不及待地上前瘋搶,「現在魚少,能賣上價,只要船靠岸,販子的眼都紅了。」漁民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下午2點多,記者在芝罘島邊防派出所教導員尹國新的陪同下,探訪東口。一進入碼頭,那海鮮的味道便撲鼻而來,不少漁婦打扮的村民用箱子裝著一箱箱新鮮的小海鮮,歡快地叫賣著。&nbsp&nbsp&nbsp&nbsp爬蝦、小偏口、小鯽魚、小黃花,價格都是幾元一斤,比市場上的價格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