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手奶爸,需要大家的支持,請關注我吧,謝謝。
對於《青簪行》,其實一點不關注,因為作為20年網文書齡的骨灰級讀者,對影視改編早已失望透頂,動漫改編還有點看頭。即便是大火的幾部劇,包括慶餘年,都不曾看完。
因為任何的改編,都是在破壞原著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但《青簪行》不同,今天還在和老婆討論蔡徐坤的問題,作為當年追過《星動亞洲》第一季的人,我覺得還是有點發言權的。當然我喜歡的是B.SWAN,喜歡的是吾木提,我還是喜歡勝者為王,但關於蔡徐坤我覺得還是想說點什麼的。
但還沒等我科普ikun的騷操作的時候,老婆就粗暴地打斷了我。她說不喜歡蔡徐坤,就我對她的了解,我猜她喜歡張藝興,因為她有段時間很迷《老九門》,但她回復我說,她喜歡吳亦凡。
主要是吳亦凡是她認可的顏值巔峰,什麼造型都好看,她更是表示,馬上《青簪行》要放了,她要去開個會員,還必須不能有任何優惠的!必須是原價,才能對得起她這麼多年唯一粉的一個idol!
我友善地提醒她,你年輕時喜歡的是潘瑋柏,但她卻跟我強調,吳亦凡才是唯一的,讓她準備花錢的idol。對她的這種「大手筆」我嗤之以鼻,並告知她「請不要咽口水,你這樣我會很尷尬。」
結婚這麼多年,作為一個三十大幾的孩子媽,她突然迸發出來的這種追星的熱情,突兀地讓我無所適從啊,讓我不由得思考起一個問題,粉絲對idol的愛到底是什麼?
(一)狂信之徒,一群自以為是的傳播者
作為當年見證過東方神起的仙后們「兇殘」的人,搞得那時的貼吧腥風血雨,圍剿與反圍剿堪稱年度大戲,彼時,很多人稱仙后是腦殘粉,但我卻固執地認為她們就是一幫狂信徒。
何為狂信徒?就是「你所滿意的必是真理,你所不喜的必將毀滅」,自家idol就是上天賜予的完美化身,而自己就是傳播idol信條的使者,自己秉承著光榮與夢想,為idol建立起「地上神國」。
前幾天看到一個段子,「30年前,一幫年輕人穿著喇叭褲,帶著錄音機,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顧老年人的感受!30年後,一幫老年人,每天晚上在公園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顧年輕人的感受!我思來想去,其實這幫人還就特麼是原幫人馬。」
這讓我立馬就想到前段時間的全網抵制肖戰事件和蔡徐坤的全網招黑事件,起因都是因為一批狂信徒的粉絲所引起的公憤,這怕是和十幾年前的仙后是一幫人吧?莫非是師承一脈?不然為何作死的操作都如出一轍?
這種盲目、狂熱的愛,就跟瘋狂熱戀的男女,智商基本清零,眼中沒有他人,看不到缺陷,也受不了質疑,最終能有的結果,基本都是燃燒自己,灼傷別人!
(二)好戰之徒,一群煽風點火的造謠者
作為看著楊紫長大的人,對她「國民閨女」的人設認可度很高,當時在無錫拍戲的時候,還特意跑那個小區去打望過。而迪麗熱巴,也是讓我被狠狠驚豔了一把的存在,顏值是一部分,主要還是女漢子和吃貨的標籤,比矯揉做作強的多。在我看來,兩人都比較真性情,即便有摩擦,也應該光明正大的決一雌雄。
但之前的粉絲互黑事件,無論起因如何,反正就是一幫好戰之徒,頂著要為自家女神出口「惡氣」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挑唆和煽風點火,進而引起兩個粉絲團體的對立。
好戰之徒的目的是什麼?其一,戰爭無非是種激進手段,從而獲取讓自己更加靠近女神的資本;其二,戰爭也是鞏固自己扛旗者和發起人地位的有效手段,更有利於形成利益集團。
皆有不可告人之處,但這種有企圖、有私心的愛,本質和現在的渣男、渣女一個套路,虛假的人設,虛假的謠言,煽風點火,玩弄其它粉絲的感情,實現自己的目的,最終結果,無非就是好戰者亡!
(三)誇辯論之徒,一群巧言令色的好事者
以前只聽過戲霸,指他一個人說了算,比導演還牛,誰都得聽他的,他說怎麼演,他說多少集,他說跟誰搭檔,每個戲多長時間,就得那樣。就跟李保田老師被人傳說是"戲霸"一樣,其實更多地是較真。
但這個所謂的番位之爭,真的讓我很難理解,這是女團C位出道的意思嗎?你說楊紫借著演技,搶吳亦凡的戲,壓他的存在感,我還好理解,無非就是戲霸的一種表現而已。
然後,經過深度了解以後發現,原來是吳亦凡粉絲認為自家idol憑藉國際電影咖地位,應該修改劇本成為大男主的劇本;而楊紫粉絲則認為憑楊紫現在的電視劇號召力和原著的情況,應該維持大女主的設定。
甚至為此雙方粉絲,將《青簪行》的正式海報都進行拆解,從中心點到文案排版格式,非要證明自己idol才是這部劇的核心和靈魂。
後面更是追究到兩個人的戲份,一家放通告單,一家放行程,非要必出戲份的多少,這種操作簡直亮瞎我的氪金狗眼,所以才導致上面央視的點名批評。
今天更是逼得楊紫站出來發聲,「不該有的爭議變成爭議」「片方尊重契約精神」,說明外界的輿論已經對這部劇的劇本等各方面造成影響,也就是所謂的「魔性改編」。
「再給我們這部劇一點時間,不要提前拒絕我們這部戲」,粉絲的這種以自己idol為出發點,而不是將這部劇作為影視作品的心態,導致負面評價如潮,搞得就跟拍個MV一樣兒戲。
這種不尊重影視製作團隊,不尊重原著粉絲,以所謂的據理力爭,巧言令色,妄圖以輿論脅迫劇組和演員的行為,就和插足別人情感,亂給建議,一切都是為你好的閨蜜形象如出一轍。別人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他們是一幫拆遷辦出身,結果都是「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的唯心主義。
我和老婆說,你屬於哪種?她想了想,跟我說,普通群眾。其實,普通群眾挺好,不摻和,不妄言,就是簡簡單單看個人,看部劇。
你是哪一類的粉絲?